你認為普通話講得最好的是哪個省的人?

寒冷144115435


應該是烏魯木齊的普通話最標準!河北東北北京都有當地的調調!我們新疆人去了任何地方別人都說得我們說話和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主持人說的一樣字正腔圓!


烏魯木齊的夏天特別長


我是新疆人

我記得很多年前,有個內地的網友,問我:你們在新疆說什麼話呀,我們能聽懂不?

我立刻問他要電話,並打過去。

他說了句:天呢,真行,比我說的標準多了!

我們新疆的語言,類型太多了…

純正的維吾爾族語等的少數民族語言,除了南疆的同胞少有說標準普通話的(大家印象裡,到內地說話禿嚕的),北疆和東疆的阿達西們普通話非常標準;各兵團以河南、山東等口音,後代已變成普通話的;蘭銀官話,東三縣和哈密以北的巴里坤縣人,以及吐哈石油從甘肅遷入的朋友,以蘭銀官話為主,土中帶洋,就像餅乾和饃饃,也很好理解;鐵路人,主要是老一輩從河北、東北等省,隨沿線修鐵路。至今,雖然沒了東北味兒,也早已發展成了普通話裡最標準之一的新疆人;還有南疆的漢族兄弟,我去過的地方,基本都是各地語言混雜,主流語言都是比較標準的普通話,尾音帶點維語的調調;烏魯木齊一帶,就是大家常常聽到的“疆普兒”:佛撒的呢、街航呢四吧、你組撒起呢艾……

我們不是爭第幾,就是實話實說。

以前大學老師說過:普通話是什麼?就是中國人都能聽懂的話!

普通話過級,新疆孩子也都爭氣,因為我們沒有繞彎彎話,隨便練練都很棒!


喵38937386


其實吧,最標準普通話的地區不能用省去概括,作為哈爾濱人,東北話真的分很多種,基本可以分兩大類,遼寧絕對是獨樹一幟,吉林和黑龍江是一種,但是再細分,就得分城市和鄉村,鄉村說的就是嗯哪,咋地等等,大城市裡絕對不會說這些帶著口音的東北土話,所以說哈爾濱,長春,大慶,牡丹江等行政市說的都挺標準的,只是現在東北經濟冰冷,我們這些市裡的都往南方走了,而其他鄉村的現在進入城市裡,把口音都帶跑偏了,再加上一些影視作品宣傳,以為東北人說話都跟遼寧一個音,那就錯了。北京人一說話都能聽出來是北京的,我們一說話人家就說是北邊的吧,這就是不同


麗麗我老婆


我長春人,在全國走過很多地方生活住過,談談我的理解感受,剛出來時,自我感覺普通話挺好,認為自己是標準,實際普通話是以承德為標準,在北京生活住過,剛開始聽北京人說話,腔調很彆扭,兒化音真難受,時間長了還習慣,反過來聽東北有差距,再聽東北話有些生硬,沒有離開東北在外工作的東北人是真感覺不到,總認為哈爾濱,長春以北一帶比較正,還認為和遼寧都不同,實際上東北人的差距在長江以南的人來說是根本聽不出來,聽出來是一個口音,就象東北人你能分出雲南人,貴州人,四川人,湖北人的口音嗎?你又能聽出山東人,和河南人口音嗎?然後還自認為長春以北,和以南不一樣,這種小差別,在東北人聽力差別是有,在東北以外的人是真聽不出來,在南方時間長了,感覺臺灣人除了音有的軟,實際詞彙是真標準,不想在東北各種詞彙的土話太多,等在上海,杭州幾年後,感覺這裡的初中生說話太標準,也在山東生活工作過,感覺是最原始,最不標準的,一點沒有普及,還有西南幾省,都沒有一絲普及,如果說自然音,承德,內蒙附近,要講接近還是哈爾濱附近,但是,東北詞彙的土話太多,要講學的最好最標準,還是華東中學生,詞彙最標準當然是臺北。


6666886666


我是正宗的東北人,老家是吉林,現在哈爾濱!關於普通話標準這個問題,整體上講東北這塊普通話還是比較標準的,最為接近標準的是受教育的初中高中學生,當然這些學生刻意說東北方言的時候除外!遼寧帶走濃重的口音,相比吉林和黑龍江還是差一些!哈爾濱和長春如果細聽,口音也有差異,但大多數還是聽不出來的!河北承德那邊我沒去過,不瞭解,不作評價。南方人和東北人說話,要某一句聽不懂了,東北人可能會意識到是不是說東北話了,這時會換個說法(別人是不是我不知道,之前我是這樣的。一般說話時,我基本很少說 幹哈,回走,揚了二正等這些)。


微小向日葵


我來回答:

通過逐個梳理我所接觸過的人員,得出如題所問的答案如下;

普通話講得最好的省份是黑龍江省;其次是河北承德地區、北京。

以下是依據:

我上學和工作期間,接觸過的同學和業務來往人員及到過的地方有:

1、東北地區:遼寧、黑龍江、吉林、內蒙古東部;

2、華北地區:河北、天津、北京、山西、內蒙古中部;

3、華中地區:河南、湖北、湖南;

4、華東地區:山東、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江西、福建;

5、西南地區:四川、貴州、雲南、西藏、重慶;

6、中國西北: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

通過比較,我還得出這樣一個結論:以河北承德為起點,沿著朝陽、阜新、赤峰、通遼、四平、白城、長春、哈爾濱等沿線呈放射狀扇形區域,普通話講得都普遍好。起點承德最好(中國普通話標準語音採集地承德市灤平縣金溝屯鎮),黑龍江全境很多地方不亞於承德地區。中間地帶要差一點。

上述觀點純屬個人比較所接觸的人員,得出的結論,沒有更多的理論依據作為支持。(依據在尋找中……,請讀者坐等。更歡迎相關“好事者”提供依據。)


孫工的文話旅行筆記


新疆石河子市的普通話最標準,沒有之一,這也是我遊歷中國各地的經驗之談。這是一個新興城市,城市最初的人來自中國的各個省,以屯墾戍邊的軍人為主,其中包括山東、河南、四川、甘肅、上海、湖南等等,雜糅的環境使普通話口音極為純正,再加上石河子市與新疆當地土著接觸較少,也就少了一些新疆其他城市普通話中特有的地方口音。石河子市區與市區以外的普通話相比又存在一些差別,市區以外主要指團場,由於市區以外團場的河南籍人口較多,再加上團場普通話從九十年代初才開始普及,所以團場人偏一些河南口音,新遷入城市的地方人偏一些地方口音,但市區原住民普通話絕對稱得上“國標”。


我是董新文


中國講普通話公認標準的在東北,其中,黑龍江,特別是哈爾濱是非常標準的,90年代,我上大學那會,幾個黑龍江的師哥師姐,不僅高大帥氣,普通話那個標準,真的很無敵,因為我們學的是師範類,畢業後要當老師,需要進行普通話測試,他們都是一級(標準的普通話)或者一級甲等(100分到97分之間),而我們只能是二級乙等,還是補考,真的是汗顏啊,從那時候,也讓我認識到,東北人的標準普通話,可能是中國最標準普通話的地方了。

他們基本達到了播音專業普通話水準。

再說下其他地方,北京人的普通話也非常標準,基本在90分以上吧,接下來就是新疆了,又以烏魯木齊為主,在這裡生活了十幾年,發現大家普通話是非常的標準,因為烏魯木齊是一座年輕的城市,1884年成為新疆的省會(那時候叫迪化),沒有本地土著居民,大多數都是內地過來的,大家來自全國各地,五湖四海,因此,你要說老家話,真心聽不懂,自然就入鄉隨俗,統一說普通話了,烏魯木齊人的普通話標準程度,全國少有,隨便大街抓來一個人(內地臨時過來務工村民除外),普通話都非常標準,不過,有少部分人會把風念成分,小小瑕疵,整體普通話標準程度,是非常高的。

另外就是山東人的普通話比較標準,且多數人性格非常豪爽,山東大漢,就是這樣來的。


烏魯木齊那些事兒


我是吉林市的我也去一些地方,我感覺吉林市市區和長春市區還有哈爾濱市區說話一樣感覺不出來不是一個城市的也非常標準,但是吉林市外縣長春外縣哈爾濱外縣他們說的話都不樣和市裡人說話完全不一樣,


手機用戶5844337695


嚴格的說,除了普通話之鄉,河北省承德市灤平縣最為標準之外,其他的方言味都十分濃厚。因為普通話的採集地就是這裡。

其次相對標準一些的,應該是黑龍江省和吉林省北部地區。東北人好多人很相信自己的話就是普通話,從一些字的發音和一些方言土語來看,東北話和普通話還有差距,比如遼寧的好多地方,說話音調上揚;吉林的某些地方說話有彎兒。只能說從整體上看東北話和普通話十分相似罷了。南方的朋友對東北話有誤解,好像東北話都是一個味兒,其實東北話也是五花八門。

北京話其實也不是普通話。北京話兒化較多、較重,有時說話還有吞音現象,還有一些北京方言土語。但是北京話的語音絕大部分與普通話是相同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