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少年汶川许愿,如今兑现,“积极自证预言”帮孩子人生蜕变

孩子经常会说一些"童言童语",看起来稚气未脱。成年人听到后,往往会哈哈一笑,不当一回事,有的甚至还会嘲笑一番。

然而,孩子的这些“童言童语”,恰恰反映了孩子最直接和本真的想法,也许会成就未来无限可能。

从孩子心底说出的话,对孩子的生命有多重要?

今年国庆阅兵让万众瞩目,而参与的官兵们,用激昂的士气与态度,向人民交付了一份得意的答卷。

在这份答卷中,有一位特别的"考生",他的名字叫程强。

10年前少年汶川许愿,如今兑现,“积极自证预言”帮孩子人生蜕变

这个名字的主人,在2008年仍是一个孩子,当时他只有12岁,在汶川遭遇了那场天灾。与众不同的是,被空降兵救过的程强,心中萌生了要当一位光荣空降兵的愿望。

并且在给空降兵们送别的时候,他举起了一条"长大我要当空降兵"的横幅。

10年前少年汶川许愿,如今兑现,“积极自证预言”帮孩子人生蜕变

2019年的国庆70年阅兵中,他以"黄继光"班班长的身份,昂首阔步接受人民的检阅,实现了人生的蜕变

当年只有12岁的孩子,遵守和自己的诺言,这个过程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自证预言"。

这是由已故美国著名社会科学研究专家、美国前科学社会学研究会主席罗伯特·金·默顿,在19世纪60年代左右提出的,这是一种社会心理学现象。

"自证预言"指的是:

最初人给自己假设了一个情境,若干时间之后,该虚假的情境,最终被实现。

孩子发自内心说出的话,根据"自证预言"效应,很大几率会在孩子成长中的某一个时间点,变成现实。

家长应了解"自证预言"的两面属性

当然,除了类似程强的"我要当空降兵"这样的"积极自证预言",其实也还存在"消极自证预言"。

这是因为"自证预言"也具有两面性,既可以是乐观的,又可以是悲观的。在孩子在成长中,实现了最初印在心中的"积极"或是"消极"。

孩子通过"自证预言"完成的现实,就像传说故事中的双生子,一个走向光明,另一个沉没如黑暗。

▲"消极自证预言"对孩子未来具有破坏作用

"我本是男儿郎,又不是女娇娥"——程蝶衣《霸王别姬》

张国荣在《霸王别姬》里饰演的程蝶衣,是中国电影史上一个极为经典的角色,常常被影迷津津乐道。

10年前少年汶川许愿,如今兑现,“积极自证预言”帮孩子人生蜕变

成年的程蝶衣,柔弱且疯狂,眷恋师哥段小楼,会说出那句著名的台词:

"说的是一辈子!差一年,一个月,一天,一个时辰,都不算一辈子。"

为什么他会有这样"性别倒错"的认知?

他原本是男性,从小在唱戏馆子里学唱的却是青衣,也就是现在所说的"男扮女装"的角色。

在程蝶衣小时候,他并没有接受自己的青衣角色设定。

有句戏词是"我本是女娇娥,又不是男儿郎",他老是唱成"我本是男儿郎,又不是女娇娥"。显然这样唱,是赚不到钱的,于是他遭受到了师父的严厉惩罚。

在当时畸形的社会背景下,除了因为生计要被迫出演"女娇娥",小小的程蝶衣还经历过张公公的摧残。

在环境和自我的"洗脑"之下,程蝶衣终于在灵魂里住进了女性角色,接受了自己"女娇娥"的性别设定。

10年前少年汶川许愿,如今兑现,“积极自证预言”帮孩子人生蜕变

当小程蝶衣仍是个孩子的时候,不断地接受到"我本是女娇娥"的心理暗示之后,人格开始向女性化偏移,就是一例"消极自证预言"

孩子的世界很小,对于成人来说,有些话可当耳旁风,对孩子来说,却堪比天大。

如果孩子在幼小的心底埋下

"消极自证预言",会摧毁孩子未来的可塑性,家长不应该忽视"消极自证预言"的不利影响。

▲"积极自证预言"不是人脑的第一选项

追寻"自证预言"得以实现的原因,可以发现,其源自于人对于未来的恐慌,焦虑感让其对以后的行为作出"定义",形态态势的正面或负面走向,造成截然不同的结果。

大众在面对恐慌时,相对积极应对,更多人会自然而然的选择消极的方式。

这是因为大脑的运转资源也是有限的。日本著名脑神经科学家菅原道仁,在《超级大脑的七个习惯》中明确表示:

大脑喜爱节约能量,大脑天生懒惰,喜欢随大流,且禁不住诱惑。因此,我们才会产生"无法挑战自我""无法积极行动"等消极想法。

因此,当孩子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时,大脑会不自主地摒弃掉"积极自证预言",这不是人脑的第一选项。

10年前少年汶川许愿,如今兑现,“积极自证预言”帮孩子人生蜕变

小沈是一位高三的学生,在班上成绩中等偏上。老师对他的评价一直是"心理素质不过硬"。也就是说,平常考得都挺好,可一遇到正视考试就"发挥失常"。

"心理素质不过硬"这几个字的评价,也就成了印在小沈心底的烙印。临到考试前,小沈还焦虑不已"我总是考试失常,高考怎么办?"

不出所料,小沈最终没有考上理想的大学,笑容似乎都从这个青春洋溢的少年身上悄悄溜走。

多少像小沈一样的孩子,在苦闷中,与"积极自证预言"擦肩而过?

"自证预言"具有两面属性,而由大脑神经学和儿童发展心理学两个角度,都可以判断出,选择消极容易,选择积极艰难。

与此相反,能够选择积极"自证预言"的孩子,都具有常人没有的人格特质,才有可能造就不一样的非凡人生,绽放出夺目的光华。他们在面对挑战的时候,会产生强大的动力,践行自己的诺言。

那些能在逆境中依然积极向上的孩子,才拥有逆袭人生的资格,才有成功的本钱。

能实现"积极自证预言"的孩子,都有什么特质?

大人都喜欢问孩子:你长大想成为什么?绝大多数孩子回答的是"科学家",部分孩子会回答"警察""医生""老师"等等。

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又有多少孩子能实现自己当初的"预言"呢?而那些少有的实现梦想的孩子,又具备什么样的特质呢?

01.拥有强烈的心理动机

能够以积极的面貌实现"自证预言"的孩子,一定要具备"必须"完成某事的强大意志力。

前两天的热搜中,贾玲以高情商,又让大家关注了一把。

10年前少年汶川许愿,如今兑现,“积极自证预言”帮孩子人生蜕变

沈腾评价贾玲:"男明星喜欢她,女明星不嫉妒她",在风云诡谲的娱乐圈,至今没有黑料,可以说是到了人人喜欢的地步。

10年前少年汶川许愿,如今兑现,“积极自证预言”帮孩子人生蜕变

豆瓣举行过一次最喜爱女明星的票选,候选人中不乏很多人从童年就奉为女神的王祖贤、林青霞、张曼玉。

这些"女神"是多少少年憧憬的梦想,而她们统统败在"胖妹子"贾玲的手上。

贾玲以当之无愧的第一,领衔最喜爱女明星。大家看过贾玲插科打诨,赞美她情商高。

10年前少年汶川许愿,如今兑现,“积极自证预言”帮孩子人生蜕变

就像贾玲当初在综艺中,为鹿晗女友关晓彤缓解尴尬一样。正是贾玲具备的高情商,让她更有共情能力,并且让感情投入到行动当中,屡屡化解一切明枪暗箭,换来了娱乐圈中如今的地位。

10年前少年汶川许愿,如今兑现,“积极自证预言”帮孩子人生蜕变

可贾玲小时候家里很穷,那时尚年少的她对自己说:"我一定会红的,我一定会很有钱,我一定会嫁的很好。"

为了完成人生逆袭,她在人生路以及事业上,虽然屡屡受挫,强大的驱动让她却永不止步越挫越勇。为了达到喜剧效果,她甚至增肥几十斤,以至于当初脸蛋清秀的贾玲,变成了现在屡用身材逗乐大家的"女汉子"。

10年前少年汶川许愿,如今兑现,“积极自证预言”帮孩子人生蜕变

如今她已经实现了自己在孩子时许下的前两个"预言",只等最后一个"预言"开花结果。当然了,想来这件事是最不用操心。毕竟有网友说,贾玲值得整个娱乐圈的男明星。

10年前少年汶川许愿,如今兑现,“积极自证预言”帮孩子人生蜕变

02.拥有"必须要做到"的行动能力

小时候都有希望成为宇航员的梦想,想去无垠的太空看一看,可最终只能坐在屏幕前,看杨利伟去太空遨游。

这个世界不缺空想家。没有切实的执行能力,无法完成任何"预言"。"天上不会掉馅饼",是这个世界亘古不变的道理,相信当年身材苗条的贾玲,若整天躺在沙发上吃薯片,现在也可能变成"胖妹子",但绝对无法逆袭一众女神。

瑞士著名精神科医生,卡尔·古斯塔夫·荣格,在3岁的时候,随着母亲来到博登湖看望亲友。

那时他看着这片湖水,感受到了安宁,他对自己说:"我一定会住在这个湖边。"

最终,他成年时真的实现了这个愿望。

他还有另一个故事,荣格21岁时,去拜访朋友。

在朋友家,意外看见一个女孩走下楼梯,那一瞬间,他的心弦被拨动,他又对自己说:"

我一定会和这个女孩结婚。"荣格把这个想法告诉了朋友,换来的是朋友的嗤笑。

6年后,荣格真的和女孩儿订婚,并成为了甜蜜的伴侣。

10年前少年汶川许愿,如今兑现,“积极自证预言”帮孩子人生蜕变

如果只看这两则故事的开头和结尾,只需要"许下愿望"然后就能"实现",如果生活只有真么简单就好了。

实际上,梦想不可能实现得如此容易,生活也不可能如此枯燥无味。

在购买湖边房产的过程中,就算是荣格也需要付出相当的努力,赚取财富;

在追求日后妻子的行为中,也必然不会一帆风顺,自然需要荣格献上全部的情感,打败所有的困难,才能最终抱得美人归。

这个世界上不存在无意义的"预言",一切被实现的"预言",都是付之于大量以所谓"预言"为目的的行动,才最终实现的。

这才是"自证预言"的真相。

所以,父母只有掌握了"自证预言"中的各个要点,并充分理解孩子,才能让孩子变得更优秀。

10年前少年汶川许愿,如今兑现,“积极自证预言”帮孩子人生蜕变

父母如何帮助孩子建设"积极自证预言"?

家长需要对"自证预言"心中有数,才能予以相应的引导,最终让消极消弭,让积极成为孩子成长的养分

第一,建立双向交流

很多父母听到孩子童气十足的"志向",要么胡乱搪塞一番,要么对孩子的语言和天性进行打压。这样的家庭,是无法拥有实现积极"自证预言"契机的。

父母用成年人的价值观来衡量孩子的行为,单方面关闭了和孩子的交流空间。这样的情况下,孩子因为屡屡碰壁,又无法得到有效而正面的语言引导,陷入了自我怀疑和否定中,最终陷入"消极自证预言"漩涡。

10年前少年汶川许愿,如今兑现,“积极自证预言”帮孩子人生蜕变

双向交流才是正面的,是一种养分。要知道,贾玲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她的妈妈支持她学表演,付出了多少努力。虽然贾玲的妈妈在贾玲考取艺术院校之后离开了人间,但贾玲仍然以《你好,李焕英》中表达出了对母亲的追思和爱。

其实父母需要做的很简单,不仅要听孩子说什么,也要慢慢学着和孩子讲自己经历过什么。

和孩子聊聊你人生中,遇到的挫折,经历的不安,讲讲你的困扰和曾经的梦想。

第二,以身作则培养孩子高情商

人们都说"孩子是父母的小尾巴、是家长的镜子"。看家长的为人,通过孩子就能明明白白。也就是说,孩子会在不知不觉中模仿家长的言行举止和思维习惯。如果家长希望孩子实现"积极自证预言",那么就需要自己作出表率,成为榜样一般的存在。

很多家长喜欢在家里抱怨,有时候抱怨公司的领导苛刻,有时候抱怨同事不好相处,又或是抱怨亲戚嘴碎。

10年前少年汶川许愿,如今兑现,“积极自证预言”帮孩子人生蜕变

这种充满抱怨和负能量的语言环境里,会让孩子浸染出软弱、锱铢必较的性格,无法拥有高情商。

低情商的孩子,只会关注自己,无法关注到更远的目标,也不能理解积极的人生目标对他的意义,更不会付诸行动。

如此一来,孩子是无法走向成功的,更不用谈实现小时候许下的"宏愿"。

第三,帮助孩子剪除消极包袱

孩子在走向"预言"的过程里,会遇到很多困难,会想要退缩。就像前文提到脑神经科学家菅原道仁所认为的那样,这都是正常的现象。任何人在遇到困难的时候,都会想要退缩,都会在脑海里告诉自己"我做不到的"。

10年前少年汶川许愿,如今兑现,“积极自证预言”帮孩子人生蜕变

此时,家长除了纠察自身的问题,也要关注孩子的行为举止。

这就像给树苗修枝叶一般,若想树苗健康成长为参天大树,就要剪去那些枯枝烂叶,以免抢夺了主干的营养。

剪除掉孩子负面的、消极的行为,尽力挖掘孩子积极的行为,这样才可以为孩子实现实现积极"自证预言"做好辅助和铺垫。

鼓励是剪除负能量最好的武器。

10年前少年汶川许愿,如今兑现,“积极自证预言”帮孩子人生蜕变

有网友分享自己愿望得以实现的经历:有一次考试考砸了,当时下定决心要考清华北大,如今已是北京大学大二学生。

10年前少年汶川许愿,如今兑现,“积极自证预言”帮孩子人生蜕变

希望所有家长都能拥有一个不怕小时候失败、并立志成功的孩子,就这位坚韧不拔考取北大的孩子一般。

请珍惜孩子们的"童言童语",谁也不能否定孩子的美好未来。说不定就实现了呢?梦想总还是需要有的。


每个妈妈都是育儿专家,如果您有表达的观念,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我是蔓德育儿,如果喜欢请关注、转发、收藏,一起做有“想法”的妈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