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為何大多死於冬天?

葉丶唸


清朝共經歷12位皇帝,享國268年。清朝十二帝中努爾哈赤是被袁崇煥在寧遠用大炮炸傷最後不治身亡。皇太極則是無端猝死在入關前夕。接下來說說入關後的十位皇帝。


入關後第一位皇帝順治帝也就是康熙老爹,死因應該有爭議,有說為了董鄂妃傷心過度死的,有說出家的,有說正月裡死於天花。康熙69歲,雍正58歲,乾隆89歲是皇帝中的壽星,道光69歲。這幾位在清朝皇帝中乃至中國曆代皇帝壽命都算高的。要知道古代335位皇帝平均壽命還不到四十歲。這幾位皇帝本身年事已高,身體機能各方面都很差了。除了雍正58歲在我們現在看起來還年輕,在古代也算老年人了。北京的冬天不論現在還是古代都是特別冷的,空氣又不好,那時候也有霧霾。當時的又沒有現在這麼好的制暖設備,皇帝老了身體虛弱,所以自然熬不過冬天。

乾隆的兒子嘉慶帝這小子不知道做什麼壞事,讓雷給劈死了,死在七月算是非正常死亡。咸豐死於八月,又是美色又是大煙的,縱慾過度,31歲就掛了。同治帝嫖娼得性病,那時候這個病也是治不好的,本就有病,冬天又冷,又是疾病高發期,也死在正月。光緒就比較倒黴了,被慈禧給毒死了,兩人死亡相差一天,慈禧要死都不讓光緒好好做一回有實權的皇帝。宣統帝溥儀十月死於癌症也是在冬天。

綜上所述清朝十二帝除掉非正常死亡的,基本死在冬天。在現代,冬天的死亡率都比其他季節高何況古代。北京的冬天氣候惡劣,有霧霾又寒冷。清朝幾位高壽老皇帝本就身體機能老化,在嚴寒的冬天免疫力更是下降,自然熬不過冬天。同治和宣統一個傳染病一個癌症,在當時都是絕症。本來身體就有病,冬天氣候惡劣,本就病懨懨的身體在冬季更是不堪一擊,死亡在冬季也是在情理之中。所以冬天特別是臘月正月在從古至今,不管皇帝中還是平民老百姓,死亡率都是最高的。臘月正月也被稱為“年檻兒”,邁過這道檻,往往一年會太平無事。


錢錢他爹


“榮耀歷史”用心為你解答歷史


這其實是自然規律,我們先看看清朝皇帝的壽命以及卒年情況。

努爾哈赤:68歲,卒年:1626年8月11(農曆)

皇太極:52歲,卒年:1643年8月初九

順治:24歲,卒年:1661年正月初七

康熙:68歲,卒年:1722年11月13

雍正:58歲,卒年:1735年8月23

乾隆:89歲,卒年:1799年正月初三

嘉慶:61歲,卒年:1820年9月初二

道光:69歲,卒年:1850年正月十四

咸豐:31歲,卒年:1861年8月22

同治:19歲,卒年:1874年12月初五

光緒:38歲,卒年:1908年11月14

宣統不談。

從上面我們基本可以看出,清朝的皇帝質量還是蠻高的,壽命都比較長,其中在冬季去世的有順治、康熙、乾隆、道光、同治、光緒,佔比超過50%。

首先看順治和同治兩人,根據史料記載他們都是患了天花而駕崩,而冬季恰恰是天花最為肆虐的季節,在醫療手段不發達的清朝,在冬季患天花的概率就比較高。

再看康熙、乾隆、道光三位皇帝,在中國所有的皇帝中,超過60歲的已經很少,康熙、道光接近70歲,而乾隆甚至活出了歷史最高值89歲,所以他們駕崩的時候已經是“垂垂老矣”。

根據現代醫學經驗,寒冬季節,人體免疫力下降,影響呼吸系統和心血管系統功能,極易促使老人衰弱甚至病亡,所以“老人皇帝”康熙、乾隆、道光在冬季走完生命最後旅程也不足為奇了。

至於光緒,38歲正值壯年,在冬季去世就完全是政治原因了。

史書記載1908年11月14日光緒皇帝暴亡,巧合的是次日即1908年11月15日,慈禧太后也去世了。

屈桂庭在《診治光緒帝秘記》中清楚記載,光緒駕崩前“在床上亂滾”,“向我大叫肚子痛得了不得”,且“面黑,舌焦黃”,“此係與前病絕少關係”。而且光緒入殮也一反常規地由宮內太監辦理,諱莫如深。在結合光緒與慈禧的政治糾葛,於是為了避免光緒在自己死後清算自己,慈禧下令毒死了光緒的傳聞甚囂塵上,而在2008年,考古人員通過對光緒皇帝頭髮鑑定,確認光緒皇帝死於砒霜中毒,兇手毫無疑問就是慈禧了。

總結下:清朝皇帝普遍高壽,順治和同治兩個是意外,在冬天患上了天花,康熙、乾隆、道光等在冬天駕崩主要原因是冬季人體免疫力降低,心血管系統和呼吸道系統功能減弱,而光緒在冬天駕崩是因為慈禧是在冬天駕崩的,慈禧要帶著光緒一起走才安心。


榮耀歷史


清朝在近三百年的統治歷程中,一共有過十二個皇帝,從清軍關外進入中原開始,有十位皇帝,在入關的十位皇帝中,大多都死在了嚴寒的冬天,特別是過不了正月。如果只是一兩位,那可能是偶然現象,但是十位皇帝都是這樣。這一現象跟什麼有關呢?是與北京冬天的嚴寒氣候有關?還是與清朝皇帝們自身生活方式和身體有關呢?我來分析一下。

從年齡上來看,乾隆弘曆皇帝活了89歲,他可以說是“盡享天年,無疾而終”,死於嘉慶四年正月初三。康熙帝玄燁和道光帝旻寧都活了69歲,都是年近古稀,也可以說是年老體弱的原因,康熙死於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道光死於道光三十年正月十四。

除了年齡的原因,也與當時難以防治的傳染病不無關係,順治帝福臨和同治帝載淳分別只活了24歲和19歲,都死於傳染性極強、當時又很難防治的烈性傳染病天花,而冬天又是天花最肆虐的季節。光緒帝載湉患的是結核綜合病,這在鏈黴素沒有發明的清朝,也幾乎是難以治癒的絕症。他死在冬季的原因是因為結核病在冬季易發上呼吸道感染,遇到嚴寒的天氣使本身就虛弱的身體更加不堪一擊。順治死於順治十八年正月初七。同治死於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光緒死於光緒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剛進冬天。還有宣統帝溥儀,死於公元1967年10月17日,死時已是庶民。

可能是進入中原後,多多少少受到一些漢族的文化影響,加上他們常年生活舒適的皇宮內,出去運動的時間少了很多,身體素質自然就不如剛開始的皇帝了。當然,除了身體和氣候的原因,也與清朝落後的醫療技術有點關係。也很慶幸我們生活在各個方面都發達的先進年代,要不然生了這個病也只能乖乖等死了。


吾替施主把把脈


中國上下有幾千年的文化歷史,那麼肯定經歷了很多個朝代,有很多個帝王,清朝是離我們現在比較相近的一個,清朝在歷史中的記載肯定也會比之前的朝代相對比較完善,那麼當我們看這些東西的時候,就發現一個比較奇怪的一個現象,那麼就是清朝入關之後的十個皇帝中,大多都是在冬天的時候去世的,生命就是過不了正月。

那麼只有一兩位的話,可能會是出現另外一種現象,但是這十位呢都是一個樣子的,那再發現這種現象的時候,就好奇到底跟什麼是有關係的呢?是因為北京的天氣,在冬天的時候比較嚴寒,還是那些生活在深宮裡的皇帝們,他們自身條件因素和生活方式的原因,那麼在清朝入關之後呢,有三位皇帝都死在了正月裡,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春節的時候。

康熙皇帝,同治,宣統,還有光緒,這幾個皇帝都是死於冬天的時候,那麼乾隆,順治和嘉慶,都是在正月的時候,從這可以看出這些皇帝他們都熬不過寒冷的冬天,那麼他們為什麼都死於冬天呢?,我們先從年齡上分析一下,乾隆皇帝呢,他享年年是八十九歲,那麼他的去世可以說也沒有任何疾病,安詳的去世了,康熙和道光的享年都是六十九歲,在當時醫療科技不算是特別發達的封建社會。

其實這個年齡在古代算是壽命比較時間長的了,當然了,他們自己的身體上也有那種身體比較虛弱的狀況,那麼除了年齡之外的原因呢,其實還有一種就是傳染病這是,沒有辦法預防的順治帝呢,和同治皇帝都是死於傳染病,天花這種傳染病在古代的時候傳染能力是非常強的,那麼在我們現在來說,可能覺得天花不是特別嚴重的重病,是可以醫治的。

但是在古代的時候,這就是一個非常難以治好的病症,天花是在冬天的時候最為傳染的一個季節,那麼光緒帝的他的病了就是結核,跟我們現在所說的肺結核基本上是差不多的,就是呼吸道很容易感染,然後再加上寒冷的冬天,又比較乾燥,所以光緒帝他本身身體就比較虛弱,再加上這些病症就已經沒有任何辦法醫治了,在這幾位皇帝之中,就可以看出他們的死因。

在當時醫療條件不允許的情況下,天花的這種傳染病和結核桿菌在當時是難以治好的病症,因為大夫當時並沒有找到,可以抵抗它的一些藥物,所以導致於那幾位皇帝得病之後呢,都熬不過寒冷的冬天,正是因為那麼嚴寒的天氣之下,人的免疫力都會有下降的,並且容易呼吸道和心血管的這些系統的功能下降,更加快了人的衰老和死亡。


摸鳩中郎將


理論上,人在瀕死時體質差,而冬天比較冷,中醫認為寒屬陰,瀕死之人本來陽氣不足,遇到極陰的季節多死亡也就不足為怪了。

也正因為如此,所以有人說熬過這個冬天又可以多活一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