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太師,王爺,丞相誰的官銜大?包拯的開封府尹和六部尚書誰大?

酸辣土豆絲絲


太師、王爺在宋朝一般是虛銜,大多數時間內沒有實權;六部尚書的品級與開封府尹相當,但六部尚書有時也是虛職,開封府尹則一直掌握實權。綜合來看,丞相最實用。

太師,正一品,品級最高,但屬虛職

太師是宋朝文官最尊崇的官職,但大多數是授給死人的,“活太師”屈指可數,不超過10個人。即便是“活太師”,更多時候是作為退休官員的榮譽加銜,並無實權。只有蔡京一人不僅是“活太師”,還以“太師”一職掌握實權。

親王,正一品,品級最高,但不得參政

宋朝的王爵分王、嗣王、郡王,其中王是正一品,嗣王、郡王都是從一品。

皇帝的兒子到了年齡可以封王,為親王,但王爵“及身而止,降等襲位”,也就是說親王如果做不了皇帝,他的後世子孫只有嫡長子可封低一級的嗣王,其他都無法封王。按照祖宗家法,宋朝宗室不得參政,因此王爺的地位品級雖高,卻沒有實權。

丞相,品級不定,但掌握實權

北宋實行官、職、差遣分離制度,以本官加中書門下平章事者相當於丞相,而品級是指本官的級別,因此品級是不確定的。比如宋初名相趙普初次拜相的職務是“門下侍郎、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門下侍郎是官,決定了趙普的品級,平章事是差遣,決定了趙普的實權。

南宋實行左右丞相制度,左丞相、右丞相都是正一品,均掌握實權。

六部尚書,正三品或從二品,實權不定

北宋前期的六部形同虛設,真正的職權都掌握在其他機構中,六部尚書在北宋前期為正三品。如上所述,北宋的官只決定一個人的品級,真正決定實權的是這個人擔任的差遣,我們無法判斷一個官職為六部尚書的人實權到底多大。如果他沒有差遣,那就是閒官。

宋神宗元豐改制後,恢復六部實權,六部尚書為從二品。

開封府尹,從三品,親王兼任

開封府是北宋都城,東京所在,地位重要,開封府的最高行政長官“開封府尹”是從三品,在宋初一般由親王兼任(趙匡胤的弟弟趙光義、趙廷美都曾兼任),其他官員擔任時只能叫“權知開封府”,不能叫“開封府尹”,包拯擔任的就是“權知開封府”。

如前所述,權知開封府是包拯的差遣,他擔任權知開封府時的官是“尚書右司郎中”,品級僅僅是正五品,但卻手握實權,比那些二、三品的虛職高官強出不少。

綜合上述分析,宋朝的丞相無論品級、地位、權力都是實打實的,而太師、王爺大多數時候都是虛銜,不掌握實權;包拯時代擔任的權知開封府掌握實權,但品級不如六部尚書。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包拯是個很厲害的人物,進士出身,當過開封府尹,開封府尹這個官職可不簡單,趙光義當過,趙廷美當過,都是親王兼,開封府天子腳下,皇城根旁,位置很重要,職責很重大,關係錯綜複雜,當時當過開封府尹的平均任期是半年,包拯當了兩年。

後來,包拯又做了三司使,三司使是趙匡胤為分割宰相的財權而設立的,分管戶部、度支、鹽鐵,就是負責財政部、發改委、鹽鐵專賣局,相當於現在的常務副總理。

包拯這個人,在歷史上是個剛正不阿的形象,當時司馬光和王安石都在任開封府尹的包拯手下任職,司馬光和王安石在他們的作品裡從來就沒提過包拯,說明包拯這個人只是剛正不阿,為人很一般,不過包拯確是個清官,比貪官強很多。認可觀點的請加關注互粉交流





鯉波說史關之必關


首先,宋初開封府尹由晉王趙匡義擔任開封府尹。


斧聲燭影后趙匡胤義當上了皇帝,自此之後開封府就不長授設,開封府府尹就是皇儲,是(皇儲)太子的專屬職位(趙光義之後的皇帝在繼位之前都授開封府府尹之職)。

在趙匡義時代,開封府與宰相趙普分庭抗禮。所以,開封府叫做南衙,與宰相的(政事堂)北衙相對,算是宰相級別的官員。


在宋代,開封府實際最高首長叫權知開封府事,就是代理開封府知府的意思。包拯的開封府府尹只是民間通俗叫法。

在宋代,除開皇儲以外的

劇照,包拯)

王爺,都是沒有實權的,只是國家的米蟲。



劇照
,八賢王)

太師,在歷朝歷代,基本都只是一個榮譽虛銜,其本身沒有什麼實權。實際上也只是授給宰相級別的官員,以示榮寵。


(劇照,龐太師)

北宋時期,是沒有丞相的。宋初,宰相實際上叫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正宰相)和參知政事(副宰相)。元豐改制時,以左右僕射為宰相。


六部尚書實際上也不長設,主要用於追贈大臣。比如,包拯就被追贈禮部尚書。

至於官職地位大小:太師>王爺>宰相>開封府尹。



其實際權利多數時候是:開封府尹>宰相>太師>王爺。



才疏學淺,不喜勿噴!

求👍關注!




哈密瓜談歷史


經常見到關於宋朝官制的提問,印證了宋代官制非一般人能懂。宋朝官制極為複雜,變動也頻繁,一個人做了官,至少有官階(品級)、官職(職務)、差遣(承擔任務)三個官名,再加上各種虛銜,官名一長串,確實很難讓人看懂。

比如,岳飛平定楊么起義掃平湖北湖南後,朝廷封他為檢校少保、武昌郡開國公、鎮寧軍崇信軍節度使、神武后軍都統制,還擔任荊湖南北、襄陽府路、蘄黃二州制置使。

這麼多的官位,以哪個為主?按哪個定級?很多人不明白,不知道咋比。我就以岳飛為例解釋一下:頭銜是檢校少保,爵位是武昌郡開國公,官階是鎮寧軍、崇信軍兩鎮節度使,官職是神武后軍都統制,差遣即荊湖南北、襄陽府路、蘄黃二州的制置使。這些職位屬性不同,混在一起,就更難區分了。

宋人比誰官大,主要比官階。張俊、韓世忠的頭銜雖比岳飛高一點,但官階一樣,都是節度使,因此三人同級,放現在都是大軍區司令員級別。頭銜則反映了誰更受皇帝寵信,誰在皇帝心中更重要。

瞭解宋朝官制後,我們再來看題主的問題:

太師屬於頭銜(榮譽),有兩種:一指朝廷三公(太師、太傅、太保),均是對元老重臣的褒獎;二指東宮三師(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均是對功臣的獎勵。無論朝廷三公還是東宮三師,自漢代以來均為虛銜,並非實職。當然工資待遇是有的,正一品,與宰相同級。

王爺是百姓們的口語叫法,並不準確。古代王爵分兩個等級:親王、郡王,都叫王爺。自漢代定下“非宗親不可封王”制度後,歷朝歷代親王均為皇室成員,非皇族的異姓人,功勞再大也不能封親王,最多封為郡王。親王和郡王好區分:親王一個字,如秦王、晉王、睿王等;郡王兩個字,如汾陽王、瑯玡王、西平王等。

太師是虛銜、王爺是爵位,宰相可是實打實的官職。自秦朝設立宰相職位以來,始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百官之首。從隋唐時代實行三省六部制以來,宰相名號就撤銷了。唐朝設尚書省(主官為尚書令,但始終空缺),以左右僕射分掌尚書省事務,左僕射同中書門下三品就是宰相,如果不兼同中書門下三品,就不是宰相。為了分左右僕射之權,唐朝還設有六部尚書,直接聽命於皇帝,不受左、右僕射管轄。

宋朝官制頻繁更改,到南宋建立時才定型。為了便於大家理解,我以南宋為例:南宋也不設宰相,以左、右尚書僕射為相,參知政事為副相。左、右尚書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即左、右相,類似於唐代的左僕射同中書門下三品。其他朝代宰相只有一位,在宋朝則是兩位,左相、右相官位一樣大,但一般以左相為首席。

題主問太師、王爺、宰相誰的官大,這是不科學的。太師是頭銜,宰相是職務,王爺則是爵位,三個官位的屬性不同,是不能放在一起比較的。

從官階看:太師和宰相平級,都是正一品的工資待遇。王爺就是王,只分親王、郡王,不分一品二品,無論哪種王爺,工資待遇都在正一品之上。

從爵位看:王爵以下,才按公、侯、伯、子、男五級劃分。無論親王郡王,都是王爺大,太師雖地位崇高,宰相雖位高權重,但他們都是公侯級,低於王爵。

從權力看:王爺雖居尊位,但不能統領百官;太師貌似高大上,卻是虛銜;宰相是實權,真正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從這點來看,宰相職權大於王爺和太師。


宋朝的六部尚書和隋唐完全不同:隋唐的六部尚書是位高權重的實職,正三品要員;宋朝六部職權則被二十四司曹瓜分,六部尚書雖為正三品,但幾乎淪為虛銜,一般用於給官員加官晉職。如:唐朝的兵部是全國軍事首腦機關,宋朝另設樞密院來掌管軍事,兵部形同虛設,兵部尚書也淪為虛銜;唐朝的禮部負責典章禮制、教育考試、外交事務,宋朝另設太常寺和禮儀院負責這些工作,禮部連機構都是虛設的。

宋朝的開封府尹統管京城的行政、司法、民生等諸多要務,是一個位高權重的核心職位。在宋朝,誰被指定為下一任皇位繼承人,誰才能出任開封府尹,因此開封府尹一般是從一品,最低正二品,如果是儲君出任,就是正一品。


開封府尹均由指定為儲君的親王掛名兼職,開封府具體事務實際由少尹或“權知開封府事”負責,包拯擔任的就是“權知開封府事”一職。包拯當時的官階是從四品,官職是右司郎中,差遣即權知開封府事。

雖然包拯是從四品,比正三品的六部尚書低得多,但包拯擔任權知開封府事一職,這個崗位卻是非常牛逼的。《宋會要/職官》記載:“國朝之制,垂拱殿受朝,先宰臣升殿奏事,次樞密使,次三司,次開封府,次審刑院,以次升殿”。開封府的地位僅次於一品的左相、右相、樞密使和二品的三司使,地位非常高。已經淪為虛銜的六部尚書,和包拯的權知開封府事相比,差了不是一星半點。


忍者評史


太師:西周始置,原為軍隊的最高統帥。春秋時沿置,成為輔弼國君的官。秦廢,西漢復置,位於太傳之上,多為大官加銜,表示恩寵,無實際職務。歷代均以“太師”為最高榮典。

王爺:一般泛指皇帝的伯、叔、兄、弟、皇子等,在秦時均可封侯。自南朝末期又可封為親王,隋唐繼置,宋代以後,一般沿襲不改。

丞相:春秋時齊國始置,戰國時,除楚外,各國先後設置(藺相如曾為趙相),秦時,李斯曾為丞相。東漢末年,一度恢復丞相,曹操親任此職。

開封府尹:在南宋時,屬州府軍監級官府,直屬朝廷。由朝廷委派京朝官管理州郡事,稱為“權知某州軍州事”,表示全權管理一州的軍、民之政,帶有強烈的軍事性質。宋初,東京開封府設置尹、少尹各一員。太宗、高宗為皇子時都曾任開封府尹,總領府事。但府尹在宋時,只是州郡級的官員,一般為二千石,屬三到五品。開封府尹因是都府會略高。

三公:西漢,成帝后設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行宰相職權,哀帝時,改為大司馬、大司徒和大司空。東漢以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又稱三司,為共同負責軍政的最高長官,相當於宰相。唐宋仍沿此稱。明清時以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但均作為作大臣的最高榮銜,己無實職,只外理例行公事,中樞實權漸轉入尚書令手中。

六部尚書:如單講尚書令,魏初承東漢原制,由三公負責行政,尚書令掌握中樞實權,文書奏章等,此職的職級低下,而實權極大,是中央為加強極權而設置的官職。

六部尚書,魏晉以後,尚書事務日益繁多,隋代開始設六部:吏、民、禮、兵、刑、工,各部首長均稱尚書。尚書省為中央首要機關三省之一,職權益重。宋以後,行政全歸尚書省。自然,開封府尹是不可能與六部尚書比肩啦!

當然,各朝各代的職官制度,都是根據本朝的實際情況而定,或置或廢,實際權職或升或虛,稱呼也會略有不同,這都出自於當朝最高統治者的意願而定。


田明茂


還真不好說。宋時的三個稱謂不好相比。太師爵高位虛,丞相實權在握,但通常屬於二三品而已。王爺爵高尊貴並無實權,一旦有幸當了皇帝,整個天下都是他的。包拯做過的開封府尹,也即首都的市長,官位、官階和中央的兵刑工禮戶吏六部還差著幾個等級。


《太師》一職,始於商周,是輔弼國君之官,如紂王的王叔聞太師是徵西歧的軍事統帥。秦廢漢復罝。晉時因避司馬師諱改稱太宰,晉後又複稱太師。至唐、宋僅授一些年老的重臣、皇親國戚,顯示榮耀而已。

正如戲劇《三哭殿》
中詹太師的唱詞:我女兒坐西宮,老夫是當朝太師一品卿。

《王爺》一稱始於漢,除個別情況下,如漢初齊王韓信,唐汾陽王郭子儀,清初吳三桂等三藩王外,封王主要是皇帝的叔輩及眾皇子,有親王、郡王兩個等級之分。

他們在各朝代的地位也不同。宋時重文輕武,這些王在京城建有自已的王府,過著安逸的生活,少有篡權奪位的。

而明朝皇子一旦封王必須離京前往封地,獨霸一方,儼然一個土皇帝,成祖朱棣就是這樣起兵上位的。

清朝接受了前朝教訓。封王后絕不能離開京城半步。若朝中沒有謀到差事,只有做個閒人,按月領俸祿享受就是了。

《丞相》是輔助君王的最高實權實位,可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初設於秦代,李斯是首位丞相。宋時重文輕武,丞相的權力很大,以至皇帝的聖旨未經丞相審閱不得發出。

當然這種君權和相權的衝突,導致明太祖朱元璋廢除了丞相內閣制,大權獨攬,但也日理萬機,長此以往如何受得了?

至清雍正朝,成立了軍機處,實際上就是處理期中事務縮小版的丞相小內閣。只是他使用了首輔一詞,未設丞相。重大事務的決斷還是皇帝一人。


晚亭與落霞同暉


我國古代的官職,一直有三公六卿之說,三公通常指的是太師、太傅、太保,六卿則是常說的,吏、戶、禮、兵、刑、工六部的尚書,但是在各個朝代,對三公六卿設置又有所不同。

宋朝沿用的是唐朝的制度,在宋徽宗之前,除了設了三公,還設了三師, 三公就變成了太尉、司徒、司空,而以前的三公則變成三師,指的是太師、太傅、太保。

在宋徽宗之後,又將三師三公作了合併,撤掉了太尉、司徒、司空,三公依舊是太師、太傅、太保。

王爺是古代對有王爵的人的尊稱,其實正確的稱呼應該是王爵,王是最高的一種爵位,電視劇中有時會出現男爵這個稱號,男其實是所有爵位中最低的,按照高低的順序,爵位一般分為王、公、侯、伯、子、男六級,宋朝的寇準,就被封為萊國公,還有王安石,也曾被封為荊國公。

至於王爺的權利,可以說是可大可小,大小都是由皇帝說了算,如果皇帝不給他們權力,他們就連七品芝麻官都不如。

而太師作為三公之首,卻只是一個虛銜,是皇帝對有功之臣的嘉獎,雖然在級別和丞相相同,都是正一品,但太師只享受正一品工資待遇,卻沒有實權,而丞相卻是輔佐皇帝處理政務的大員,是百官之長,象曹操和諸葛亮那樣,可以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從這個角度來講,太師根本無法和丞相相比。

丞相的權力是很大,但在宋代,其實並不設丞相,在唐朝時候,從李淵開始就不再設丞相,而把丞相改名為宰相,而且實行的是群相制,丞相的權力就被分割,據史料記載,李淵當皇帝的時候,宰相就有18個,到了李世民的時候,宰相竟多達29個。

到了宋代,除宰相以外,又設立了中書、樞密、三司,分別掌管國家政務、軍務、財務,宰相的權力再次被分割,宰相和樞密使、三司使的事權不相上下,沒有任何隸屬關係,但即便是這樣,宰相也還是掌有實權的,這一點太師和王爺都沒法比。

趙匡胤雖然沿襲了唐朝的制度,沒有將三師和三公的廢除,但卻也很少給大臣授與,特別是太師這個官,只給趙普與文彥博兩個人授過,直到宋徽宗時期,蔡京擅政以後,拜三公的人才多了起來,據史料記載,當時三公竟然拜了18個人,但大多數是宋徽宗的兒子,這說明太師也可能是王爺,因為太師是官銜,而王爺是爵位,所以二者要比大小,是無法相比的。

趙匡胤建立宋朝以後,將首都設置在開封,並對中央官制作了調整,用分割各級長官事權的辦法,來削弱其手中的權力,具體情況就是設官分職,讓“官”都變成了虛銜,和太師一樣只拿俸祿,按年資升遷,即使不擔任差遣,也可依階領取俸祿。

說到這,也許有人會問,宋朝把官都變成了虛銜,那誰來使用權力幹活呢,這你不要擔心,宋朝除了設官職以外,還設了一種職務叫差遣,差遣就是官員被派充的實際職務,《宋史·職官志一》就曾記載,“其官人受授之別,則有官、有職、有差遣。”司馬光 《百官表總序》中還作過解釋,“其所謂官者,乃古之爵也;所謂差遣者,乃古之官也;所謂職者,乃古之加官也。”,朝廷則根據需要和官員的才能,對差遣進行調動和升降,所以差遣才是真正掌控實權的人。

所以說,在宋朝官是虛的,而差遣才是實打實的,差遣又稱職事官,在差遣名稱中,通常都帶有判、知、權、直、試、監、提舉、提點等字樣,而包拯就擔任權知開封府、權御史中丞和三司使等職,因為他還曾擔任龍圖閣直學士,所以後人才稱他為包龍圖。


從以上可以看出,包拯所擔任的,其實不是開封府尹,而是權知開封府,屬於掌握實權的,特別是開封府作為北宋的國都,也就是楊家將中所說的東京汴梁,放到現在,至少也相當於北京市委書記兼市長,外加北京警備區司令,是屬於很有實權的官職,六部尚書自然比不上他,而作為虛職的開封府尹,一般都是由太子擔任,六部尚書也沒法相比。


歷來現實


宋朝的文官制度基本上屬於是整個中國古代歷史最為複雜的情況。宋朝每一個官員都有著一大堆的頭銜。即使是最簡單的也能分成好幾大類。第一類是爵位,第二類是勳職,第三類是官階,第四類是差遣。而宋朝官員的勢力權力看得主要是差遣。



宋朝的王爺分為嗣王,親王,郡王。所謂嗣王,就是儲君,宋朝和清朝都是中國古代少有立太子的王朝,往往以嗣王代替太子。親王一般為一字王,郡王為兩字王。宋朝前期也嚴格執行非趙姓不得王,後來也給功臣追贈王爵,例如王安石死後追封舒王,岳飛追封鄂王。

宋朝的王爺雖然有封地但不能之國,如果沒有差遣,大部分只能在京城待著。所以宋徽宗在沒當皇帝之前是端王,封地在廣東端州(今肇慶),但他不能去端州當王,只能在京城裡踢球,寫字,畫畫。宋朝的王爺除了嗣王之外大部分都沒什麼存在感。所謂的八賢王趙德芳,也只是小說裡虛構的,真實歷史上他很早就去世了。



太師這個職位與太傅、太保共稱三師。品級都是正一品,但是從漢朝起,太師就是一個虛閒,屬於榮譽職位,只享受待遇,沒有實權。而且在很多情況下,朝廷都不設太師。一般官員如果能夠獲得太子太師銜,那就到了頂配了。

宋朝沒有丞相這個職務,從隋朝開始丞相就由一個人擔任被拆分成多個人共同擔任。宋朝也同樣如此,能夠被稱為相公的人不止一個。一般以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為正相,參知政事為副相,樞密使,三司使均可以稱相公。這些都是有勢力權力的宰相,他們共同撐起了大宋王朝的中央權力。



以王安石為例,王安石在罷相之後,被封為舒國公,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鎮南軍節度使,判江寧府。舒國公是他的爵位,同平章是他的勳職,鎮南軍節度使是他的官階,而他實際上的差遣只是個江寧通判。也就是說,王安石頂著國公的爵位,拿著宰相的工資,穿著正三品的官服,做的是一個正六品通判的事情。

宋朝的六部尚書大多都是以勳職的情況出現的。宋朝設三司使管財政,基本架空了戶部,設樞密使管軍事,基本架空了兵部,設太常管禮教,基本架空了禮部,設大理寺管刑獄,基本架空了刑部。而吏部和工部大多有宰相直接打理,所以六部尚書的權力可以說非常小。



而包拯的開封府尹權力可以說比六部尚書大多了。開封府尹在宋朝一般是由儲君擔任,這是從宋太宗任開封府尹定下的不成文之規。所以,開封府尹一般是從一品的官階。開封府不僅管著整個京城的大小事務,更為重要的是開封府與大理寺共同管理全國刑獄。就這一點就把刑部尚書比下去了。

包拯當年卻是以一個從四品官員的身份權知開封府事的。包拯的官名全稱是龍圖閣直學士,右司郎中,權知開封府事。由於宋仁宗沒有兒子,在他最後幾年才過繼來了宋英宗,所以包拯這個開封府尹是實打實的府尹。



這就是宋朝,頂著爵位,拿著宰相的工資,可以做一個小官的事。而一個四品官卻可以幹一品大員的工作。


傅斯鴻


太師從地位上說還是很高的,歷朝都是正一品,無論這個人還兼任什麼其他職務,一般都稱為太師,因為這個銜就是尊貴的象徵。

當然了,它往往是虛銜,但的確待遇最好,就算皇帝為了架空你,你也得高高興興受著,因為這就是提升。

親王,也是正一品,當然了,異性不封王,除非收復幽雲十六州。也是虛銜。

宰相,宋朝不設這個官銜,只是讓某個大臣掛上“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的虛銜,這時候大家就知道他其實是宰相了。也就是說,宋代並沒有一個職位叫宰相,而是讓官員裡面最牛逼的那個人加一個銜,然後他就可以說話相當於宰相了。也是為了避免出現權臣的措施。

那麼這個虛銜的品級,其實是沒有的,皇帝看上一個五品的官員加他加了這個銜,他還是五品。

開封府尹沒記錯的話是從一品,六部尚書是從一品到正二品都有可能。


microkof


王爺分親王郡王,是最高的爵位,不是官銜。

周代太師、太傅、太保是天子的師長,太師教文,太傅教武,太保則是皇帝學習場所的貼身護衛,這三位合稱“三公”,他們享有與天子平起平坐的尊榮。後世三公逐漸成為虛銜,一般都是贈給死去的勳臣的,如果是活人得封三公,那這個人一定是功勞大的無以復加的開國元勳或者託孤重臣,享有上殿不參君,下殿不辭朝的特權,就連皇帝本人見到三公也要起立致敬,為他們準備專門的座椅,三公入座后皇帝才能坐下。皇帝尚且如此,王爺就更加禮敬三公了。

丞相是實打實的官位,如果說皇帝是國家元首,丞相就相當於政府首腦,相比於王爺和太師,丞相的排班順序在最後,但他卻是除了皇帝以外最有權力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