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妝品行業的利潤有多高?

近我者富135


女人天生都是愛美的,為了美,可以不惜一切代價、可以大把花錢而毫不猶豫,所以化妝品行業根本不愁沒有市場。



化妝品的利潤是相當大的,一般情況下化妝品單件的成本只有價格的5%左右,最多不超過15%,而且是已經包含了廣告宣傳和明星代言費用。

這些化妝品其中水的含量基本佔80%左右,精華部分只佔20%,但到市場上卻能賣到一百多甚至幾百,就算打折也能賺到很多。


比如,一瓶玻尿酸,類別還分為大分子和小分子,價格卻相差特別大,一張生物發酵面膜不一定比蠶絲面膜的效果好,但就是可以比蠶絲面膜賣的貴,而且有人願意買單。

化妝品是一種快消品,中國人口數量決定了他的市場,化妝品不比藥品,它不能治病,主要是為那些願意為自己外表投資的人服務的,正所謂一個願打一個願挨,你想能不暴力嗎?


餘慕卿


化妝品是我們生活必需品,他們的利潤到底有多高呢?市面上化妝品的價格區間很大,有很貴的也有更多的大眾低價品。那化妝品的利潤空間到底如何?一般情況下,行業的龍頭企業財務指標代表著這個行業整體經營情況,根據幾個國內的著名品牌介紹一下。

珀萊雅

主要產品是護膚和彩妝,品牌主要有“珀萊雅”、“優資萊”、“悅芙媞”、“韓雅”、“悠雅”、“貓語玫瑰”、 “TZZ”等。

1、子品牌定位及售價

珀萊雅品牌定位為海洋護膚,單品價格區間為39-21元。

優資萊品牌定位茶養護膚,價格區間為26-468。

悅芙媞品牌為護膚和彩妝,品牌定位為自然、純真、現代、有趣,價格區間為20-170;

韓束品牌定位為高功能護膚,價格區間為39-254;

優雅品牌定位為時尚彩妝,價格區間為29-199;

TZZ品牌定位為甜美戀愛系自然彩妝,價格區間為39-139。

2、各品牌收入佔比及定價原則

其主要產品主要為珀萊雅,佔總收入的88.8%。優資萊佔比是5.6%。

定價:珀萊雅的定價原則為終端零售價的3-3.5折。優資萊的定價原則是加盟商4.5折從代理商拿貨。賬期一般是1-3個月。

3、公司毛利率

公司整體毛利率為64%。

按照渠道分類,公司直營的毛利率為73.8%,經銷渠道的毛利率為64.4%。線下渠道在進行細分類,其中日化專營店毛利率57.7%,商超58.4%,單品牌店74.4%,連鎖商超80.8%。

按照品類來劃分護膚類毛利率63.9%,潔膚類毛利率66.9%,美容六日毛利率60.9%。

丸美:

主要業務是眼部護理,產品以護膚品為主併發力彩妝。

1、子品牌定位及售價

目前護膚品牌主要有丸美,品牌定位為尊貴優雅,價格區間我100-400;

彩妝品牌春紀,品牌定位為青春時尚,價格區間為40-180;

彩妝品牌“Passional Lover”,品牌定位為現代時尚,價格區間為50-180。

2、各品牌收入佔比及定價原則

目前銷售佔比最大的為丸美系列,銷售佔比為89.1%,春紀銷售佔比為9%。

公司的銷售渠道主要分為直營、經銷以及代銷。

直營渠道的細分板塊,百貨專櫃定價即終端零售價;電子商務平臺,在終端建議零售價的基礎上,根據平臺促銷活勱的安排給予一定的折扣。產品在不同時間段分日常價、活勱價、大促價等價位。美容院採購價位終端零售價的5折。

經銷渠道:日化店渠道定價基本上都在終端零售價的3.5-4折;百貨專櫃渠道為終端零售價的4折;美容院專供為終端零售價的3折,電子商務渠道為終端銷售價的3.5-4折;商超渠道為終端銷售價的3.5折。

代銷:屈臣氏定價為終端零售價的5.82折,大潤發為終端零售價的7折。

3、公司毛利率

毛利率:公司的整體毛利率為68%。其中直營毛利率73.8%,經銷毛利率64.4%。

從產品分類來看,護膚(膏霜乳液)毛利率為68.8%;眼部護膚毛利率為73%;肌膚清潔毛利率為63.2%,護膚(面膜)類毛利率為49.4%,彩妝類毛利率為64.4%。

上海家化:

老牌日化企業,主要業務為化妝品、個人護理以及傢俱護理,公司旗下品牌主要有佰草集、高夫、美加淨、啟初、六神等。我們今天只針對問題中涉及到的美妝品類進行介紹,其美妝的毛利率為72.6%。

雙妹產品主要為香氛護膚、彩妝、香水,定位為高端時尚美妝品牌,價格區間為349-1599;

美加淨品牌主要為日化品和護膚品,定位為大眾話品牌,價格區間為5.0-98;

佰草集品牌產品為護膚品,定位為中草藥護理,價格區間為78-545。


投資小咖007


講到商品的利潤率,需要提到一個詞:定倍率,就是商品售價與成本價之間的比率。

中國零售行業整體的定倍率在3-4倍左右,服裝行業大約在10倍左右,也就是說一件襯衫,成本價100元的話,售價在1000元左右。

而化妝品的定倍率更高,例如某知名品牌化妝品(具體不方便透漏)售價1000元左右的小瓶,成本價在20元左右,20元裡,瓶子本身又佔了相當部分。

如此高的定倍率,是證明化妝品行業暴利麼?也不完全是這樣。我們都知道,一旦某個行業有超額利潤,參與行業競爭的商家就會增多,從而該行業會迴歸平均利潤。

真實化妝品定倍率高的主要原因是其零售渠道、品牌推廣,例如黃金鋪位、明星代言、廣告等等,需要負擔高額成本,這就最終導致化妝品的高定倍率。




馬雲峰商學


化妝品: 一、基本成份+水,說明其本身就是暴利行業;二、小的包裝+較高的售價,說明中間空間很大;三、豪華的賣場或直銷是需要利潤空間支撐!四、化妝品的存儲週期也就是有效期從另外一個保鮮的角度增加利潤。


明的密碼


幾乎所有人都認定化妝品行業是一個“暴利”行業。但化妝品行業的確“暴利”,但暴利的背後的確藏有玄機。

化妝品行業生產門檻低

以相宜本草為例。相宜本草生產大多都已經外包,自有工廠主要用於研發、試生產等用途,並不進行批量生產。公司的生產設備淨值僅為78.35萬元,其中最主要的設備為均質乳化機。2011年,相宜本草自有工廠生產產品僅為82.5萬件,以平均售價計,這些產品可實現銷售額約2400萬元。足夠使固定資產週轉率高達30次。與相宜本草有類似情況的還有美即面膜的情況。2009年,美即的工廠的設備淨值只有606萬港幣,但它生產面膜超過4000萬片。其收入卻貢獻了當年總營收3.7億港幣中的約80%。

化妝品行業原料也很簡單

美即面膜的生產原料只有有水、精華成分和無紡布。其中,精華的成分為化學綜合劑,含有玻尿酸、膠原蛋白以及乳納酸。相宜本草的原料中最主要的是蠟類、油類、酯類及它們的衍生物類,佔總生產成本的10%。其他還包括一些天然提取物、添加劑等。但是,化妝品的原料只佔了生產成本的一小部分。相宜本草只佔生產成本的28.52%。

化妝品最重要的成本通常在包裝上面。例如相宜本草的包裝材料成本就佔了總生產成本的55.57%,基本上是原材料的兩倍。2009年,美即面膜的包裝物料成本佔總生產成本的41.6%,與原材料所佔比例成本相當。

化妝品的生產工藝比較簡單,無外乎是加熱、攪拌、乳化、冷卻這幾個環節。這些環節的生產週期都不長。美即面膜從製作到包裝成品的生產週期僅為八天,這其中大部分時間花在包裝上面。而參考自然美產品的生產流程,其最核心的幾個生產環節只需不到兩個小時。

上述包括原料、包裝材料、生產成本在內的總成本,構成了化妝品企業的銷售成本。但這些成本佔化妝品企業總成本的比例依然很低。相宜本草和美即面膜的銷售成本比例分別為19.7%和23.1%。相對應的這兩家企業的毛利率分別為80.3%和76.9%,可見其毛利相當之高。

這裡毛利的計算還未考慮渠道成本。不論是國際品牌還是國產品牌,基本上都沒有品牌自建渠道的。他們都是通過分銷商或者終端零售商將產品銷售給消費者。這些市場主體還會分走相當大一部分的利潤。銷售成本、品牌利潤、渠道利潤最終構成了化妝品的終端零售價。這三部分當中,銷售成本所佔的比例較低,這也是人們抨擊化妝品暴利的主要依據。渠道的意義在於使消費者能夠直接接觸產品,但是商家在其中獲得了相當高的利潤。品牌商的利潤當中,很大一部分是用於品牌形象的塑造


小光念股


化妝品的利潤是相當大的,比如一般的潤膚霜成本大概幾塊錢,潤膚水也就幾毛錢的成本,因為化妝品公司是以盈利為目的,所以包括外包裝地,廣告,宣傳等人工費加上去之後,幾塊錢的東西也就相應的變成幾十塊或是幾百塊。

就拿綠茶橄欖面霜來說吧,它就是添加了橄欖油,簡易乳化劑,甘油,熱水,綠茶粉和化妝品級抗菌劑製作而成的。其中水的含量佔80%,精華部分只是佔那20%,成本大概8塊錢,但到市場上卻賣到一百多塊一瓶。商家永遠都是暴利銷售,就算打折也賺到不少錢。


影視片絮


高到你想象不到的地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