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西北地區降水的水汽主要來源是哪裡?就是哪個大洋?

Ta丶黃天瑤


我國西北地區降水的水汽主要來源是哪裡? 就是哪個大洋?

這個問題與雲南受印度洋的影響還是受太平洋的影響一樣,其實沒有絕對的答案,確切的說受大氣環流的影響來自四大洋的水汽都有,畢竟地表的總面積約為5.1億平方公里,海洋和陸地面積比分別佔了71%和29%,海洋麵積足足是陸地面積的2倍有餘。

我們都知道,西北地區是我國的七大地理分區之一(西北、華北、東北、華東、華中、西南、華南),它包括了我國的新疆、青海、甘肅、寧夏、陝西5個省級行政區,而西北地區劃分的主導因素是季風因素。造成我國西北地區氣候乾旱、降雨稀少、荒漠遍佈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與這裡所處的地理環境密切相關的,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三點:

1、地處我國西北內陸地區,基本上處在亞歐大陸的中心地帶,距離海洋十分遙遠,海洋水汽難以深入,因此受海洋水汽的影響比較弱;

2、西北地區的西南部位於我國地勢的第一階梯和第二級階梯的過渡地帶,其餘部分則位於地勢的地第二級階梯上,一方面西北地區海拔較高且四周有高原和山地的環繞,東起黃土高原、西至帕米爾高原、南枕青藏高原、北靠蒙古高原;另一方面西北的地形主要以高原、盆地為主;第三方面就是東南季風受沿途丘陵、山地的阻擋和削弱,因此西北地區無論是區域內的地形,還是整個區域地理環境都相對封閉,特別是南側的青藏高原的隆起,使來自西南印度洋暖溼氣流難以逾越,使北側的氣候變得更加乾燥。

3、西北地區長期受西伯利亞高壓的影響,終年受大陸氣團控制且盛行下沉氣流,主要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因此氣候乾燥、降雨較少,形成乾旱區。

相信很多人對王之渙(公元688年~742年)的《涼州詞二首·其一》並不陌生,原文是“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這首詩的大意是黃河的水看上去就好像是從白雲間奔騰而來,玉門關孤獨地聳峙在群山環繞之中。將士何必要哀怨那些柳樹不發芽,奈何春風根本就吹不到這玉門關外。可見,早在1300年前古人就知道了大氣環流對氣候和植被等的深刻影響。

從我國西北地區所處的緯度來看,大致介於北緯36°以北、53°以南,結合全球各氣壓帶、風帶所處的緯度範圍,雖然理論上講西北地區處在西風帶的範圍內,但是由於海陸熱力性質差異的存在,夏季陸地比海洋升溫要快,陸地中心形成低壓、海洋形成高壓,風從海洋吹向陸地,而到了冬季陸地降溫卻比海洋快,因此陸地形成高壓、海洋則形成低壓,風從陸地吹向海洋。

從全球大氣環流和海陸間的熱力環流不難得出,受二者的共同影響,我國西北地區夏半年主要受到了太平洋、印度洋水汽的影響較為多一些,冬半年主要受北冰洋、大西洋的影響較為強一些。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受總面積約為250萬平方公里的青藏高原的機械阻擋作用,西風環流被一分為二,即南極支流和北極支流,二者分別對西南季風和西北風都有加強之勢,因此可以說來自大西洋的水汽是貫穿全年的。

以上內容,歡迎點評!


地理那些事


近些年,西北地區雨水多了起來,成了人們熱議的話題,那麼這麼多水汽從哪裡來的呢?

其實來源哪個大洋都有,只是有多有少罷了,但不同區域卻有主要的水汽來源。

西北位置比較特殊,是離海洋最遙遠的地方,來到這裡的水汽再多也不是很多,畢竟乾旱環境在那裡擺著呢?

先說說北疆,這裡離北冰洋很近,而且冷空氣經常南下,而我們北疆這一帶恰好在北冰洋水汽通道上,會給北疆帶來的很多降水,為此發育一條我國唯一注入北冰洋的河流——額爾齊斯河,而且北疆比南疆溼潤,主要是北冰洋來的水汽造成的。

新疆有一小塊號稱是“塞外江南”的地方,就是伊犁河谷地區,這裡可是新疆最繁華的地方,水草肥美,鮮花盛開,為什麼這裡的降水多呢,原來是受西風環流影響,帶來了大西洋水汽。

對於西北地區,西風環流帶來的水汽產生的降水,主要來源於大西洋,夏季北冰洋多一些,畢竟這裡離大西洋很遠了,水汽到達這裡可是不多了,但受各種因素影響,各地降水出現的機會卻各有不同,而分佈極不均勻。但也基本上保持著雨露勻沾,恩澤天下,比方說,伊犁地區主要受地形影響,其它地方有一個低渦或西風槽過境,就會來一場降水,有時還是暴雨。究竟落在甘肅、青海還是新疆,這要看老天爺的賞賜。

上圖,青海地區有一座非常有名的祁連山山脈,這裡降水豐沛,這裡的水汽從哪裡來的呢,原來源於阿拉伯海和印度洋,這幾年西部多雨,與全球變暖驅動著水汽翻越高山,來到了這裡。

春風不度玉門關,說的是夏季風難以逾越甘肅玉門,這裡的水汽也是源於太平洋和印度洋,路徑很難說,也有可能受颱風、或氣旋影響,從黃淮平原或江南一帶上行。

今年青藏高原天氣異常,出現少有30度左右的天氣,受高原面低壓吸引,印度洋來的水汽翻過青藏高原,來到西北地區,帶來降水,這也可能是西北地區多雨的原因。

總之,西北地區水汽來源各大洋都有,只是各地多少出現了差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