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央企是“庶出”與“嫡出”?國企與私企你怎麼選?

國企,顧名思義,就是國有企業,屬於國家的企業,全民所有制企業,而不是民企、私企和外企。央企,顧名思義,就是中央的企業,是國企中級別最高的,歸中央政府直接投資和管理的企業,網上還有小夥伴戲稱央企和國企的區別在於一個是嫡出,一個是庶出。

兩個概念是包含關係,國企包含央企。國企是有國有資本控股參股的,包括國有獨資、國有控股/參股企業。在混改之後,範圍進一步擴大;我們常見的那些由地方國資委控股的各地"城投"、"建投"公司,只能稱國企。

央企是直接隸屬中央部委的,真正意義的全民所有制,涉及行業必須由中央控制,如中石油、中國航天等,目錄在相關網站上可以查到。

國企、央企是“庶出”與“嫡出”?國企與私企你怎麼選?

(央企名錄部分截圖)

相信很多人都想進入國企央企工作,因為工作穩定、有保障,比較正規,會嚴格按照國家法律要求為員工繳納五險一金,大部分國企央企也會嚴格執行勞動法,能夠做到每週雙休和法定假休息,如果能夠進入國企或是央企工作就相當於有了"金飯碗"。

我國的國企,雖然和其他企業一樣,都是董事長、總經理、經理、職工這樣的架構,但是其實國企的領導都是有相應的行政級別的。比如對於央企,像三大運營商的董事長就是副部級別,而省一級公司的總經理就是正廳級別,地市一級的總經理就是正處級別,所以很多國企領導是可以直接調整到機關單位去當領導的。和公務員一樣,國企單位的行政級別越高,晉升的機會也就越大。

那麼具體來說,國企以及央企的區別到底有哪些呢?

國企、央企是“庶出”與“嫡出”?國企與私企你怎麼選?

(國企vs央企)

從務實的角度來看,央企的發展空間要大於地方國企,從收入角度來看,央企的福利待遇要高於普通地方國企,從長期穩定性來看,央企的穩定性更好。因為國企承擔著社會責任,就是要解決就業問題,不會輕易把員工辭退到社會上,因為這樣會增加社會負擔。所以,國企特別是央企,職業安穩性也是一種寶貴資源。

央企與國企承擔的職能是不一樣的,央企是國家的經濟命脈,更是黨的執政基礎。國有企業,特別是央企,要在關鍵時刻發揮國民經濟的穩定器和壓艙石作用,國家需要央企做出貢獻的時候,央企就要履行政治責任,這是第一位的責任,還要履行社會責任,這是第二位的責任。

所以,在關鍵時刻,央企的第一責任並不是經濟責任,央企不能以經濟效益論天下,而是以政治責任論擔當、以社會責任論貢獻,而不是"為了掙錢"。

從社會職能上來看,民企私企外企也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都是為國家經濟做貢獻。

很多應屆生都在問,進國企央企好,還是進民企外企好,有些人會指出國企效率低下、成長緩慢,特別是有些傳統企業,不僅前景淡,而且成長受限,但是隨著現代企業制度的深化,績效考核的推進,一些弊端正在得到轉變,國企特別是央企的活力正在得到釋放。

關於就業的選擇當然還是要以個人情況為準,那國企和央企又該怎麼選呢?

國企、央企是“庶出”與“嫡出”?國企與私企你怎麼選?

(職場)

對於央企的地市分公司和地市一級的國企,其實兩者的差別並不大,這時候區分兩個單位好壞,那麼主要是看單位的性質。同時,在進入這些企業的時候,需要注意分辨清楚是不是屬於正式員工。企業中有正式員工、勞務派遣員工和外包員工,不管是什麼企業,正式員工的發展前景和待遇都會是最好的,因此好企業的派遣員工正常是不如差企業的正式員工的。

國企特別是央企,擁有大平臺、大機會、大事業,但是民營企業、外資企業的優勢也不容小覷,對於優秀人才來講,實現自我價值才是最高追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