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手機的年代,四川人是怎麼聯繫對方的?


沒有手機的年代,四川人是怎麼聯繫對方的?

沒有手機的年代,四川人是怎麼聯繫對方的?

每個人最離不開的東西是什麼?我想,絕大多數人的答案會是手機。

手機的出現,網絡的普及,實現了“天涯若比鄰”,無論我們相隔多遠,幾乎都能一秒鐘聯繫對方,那問題就來了,我們的爺爺,爺爺的爺爺…… 在沒有手機的年代,他們是怎麼聯繫對方的?

歡迎收看本期走進科學,不,是【漫成都·新知】。

沒有手機的年代,四川人是怎麼聯繫對方的?


有一個從古至今的遊戲,叫做擊鼓傳花,可能大家都玩過,這個遊戲的起源,可能就出自古代人的通訊:敲鼓。


沒有手機的年代,四川人是怎麼聯繫對方的?



鼓,是古代四川人的一個重要通訊工具,居住在山區的彝人和羌人,會用鼓聲傳遞機密訊息,這其中的秘密,就是鼓點,它的輕重緩急都有規矩,用類似於現代電碼的形式,來傳遞訊息。

鼓往往放在山寨中的特定位置,每逢械鬥或征戰等緊急失去發生時,便會敲響這面性命攸關的鼓,通過特定鼓點呼喚臨近的村寨。

沒有手機的年代,四川人是怎麼聯繫對方的?


用鼓來傳遞情報,並不是蜀人獨有,《韓非子》裡記錄過這一段:

楚厲王有警,為鼓以與百姓為戍,飲酒醉,過而擊之也。民大驚,使人止之,曰:“吾醉而與左右戲,過擊之也。”民皆罷。居數月,有警,擊鼓而民不赴。

也就是楚厲王有天喝醉了,誤擊了鼓,百姓大驚,紛紛趕過來,等後來,有次真遇到了危險情況,再擊鼓時,百姓就都不來了。怎麼有點“烽火戲諸侯”的感覺,不過老百姓們脾氣大多了,被戲了一次就不幹了。

沒有手機的年代,四川人是怎麼聯繫對方的?

楚厲王擊鼓


沒有手機的年代,四川人是怎麼聯繫對方的?


正如烽火的光,敲鼓的聲,都有即時性,所以都是大事、急事才用,若是平常聯繫對方,四川人會用到:木刻。

彝人、羌人村寨的頭人,也就是少數民族的頭領,相互之間傳遞重要信息時,會用到木刻,就是一塊一尺長,兩寸見方的木塊,上面刻有固定的花紋,這種花紋類似於一種符號,只有少數人知道。

沒有手機的年代,四川人是怎麼聯繫對方的?


這或許不是彝人、羌人的獨屬,似乎在西南少數民族都很常見,比如《嶺外代答》記載,“瑤人無文字,其要約以木契合二板而刻之,人執其一,守之甚信”,《雲南騰越州志》也說到,“夷有風俗,一切借貸賒用、通財期約諸事,不知文字,唯以木刻為符,各執其半,如約酬償,毫髮無爽”,可見瑤族和雲南的少數民族也在用木刻傳遞信息。

沒有手機的年代,四川人是怎麼聯繫對方的?


不止是木刻本身可以傳遞信息,還能夠貼上其他東西,附加信息,比如雞毛,上面粘一根雞毛,表示事態緊急,估計後來的雞毛信也是出自於此。

雲南有一個佤族,過去是無文字的民族之一,木刻也是他們的重要通訊方式之一,同樣也有送雞毛的操作,表示緊急和最後的警告。

沒有手機的年代,四川人是怎麼聯繫對方的?

佤族刻木記事

沒有手機的年代,四川人是怎麼聯繫對方的?


古代人當然不止會擊鼓和木刻,也有正常的書信往來,還有類似郵局一樣的存在,那就是驛站,早在秦始皇時,就設立了驛站,用來傳遞官方重要文件。

唐朝的驛站,更是做大做強,以首都為中心向周圍輻射,每隔30里路就有一個驛站,除了陸路,還有水路驛站,據說還有國際線路,通往朝鮮、日本各國,宋朝則更加細分,除了普通郵遞,還有加急快遞,怎麼有種各種通和順豐的即視感。

沒有手機的年代,四川人是怎麼聯繫對方的?


不過驛站多是為官方服務的,民間也有一個流行的,叫做民信局,據說就是出現在我們大四川。

據說在明朝時,四川居住了一批來自湖北麻城、孝感地區的移民,遊子在外,自然思念家鄉,但是又不可能都回去,他們就想了一個辦法,每年,同鄉召集在一起,開會,選出一個代表回家鄉,帶上信件、禮物等,因為多是麻城人,所以又被叫做麻城約,這是我國民辦的第一個通信組織。

沒有手機的年代,四川人是怎麼聯繫對方的?

沒有手機的年代,四川人是怎麼聯繫對方的?

最有歷史價值的“麻鄉約民信局”,目前它位於重慶的東溪古鎮上,它創建於清同治年間,就是現在的郵政的前身。至今已有140多年的歷史,是西南最古老的郵局。

沒有手機的年代,四川人是怎麼聯繫對方的?


如果你問家中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公,甚至輩分更大的老人,他們或許會告訴你另一種特別的通訊方式:掛燈籠。

掛燈籠,據說是出自古驛道上的四川旅館,客人來投宿,先看客棧門口的燈籠,如果是紅燈籠,則代表沒客人,如果是綠燈籠,則是住了一半,如果是黃燈籠,那就是客滿了。

沒有手機的年代,四川人是怎麼聯繫對方的?


但在戰爭年代,西南一帶的掛燈籠,則是為了躲空襲。

“飛機頭,二兩油,鵝公嶺,掛紅球。日本飛機丟炸彈,山城到處血長流。跑不完的警報,報不完的深仇。煙囪變成高射炮,膏藥飛機磕響頭。娃兒也要當兵去,大刀砍脫鬼子頭。”就像這首抗戰時期山城重慶流傳甚廣的一首童謠《跑警報》唱的,抗戰時期,老百姓要躲空襲,關鍵就是看懸掛的燈籠。

不止是重慶,成都也是一樣,四個城門掛上燈籠,全城其他地方都能看見,如果燈籠是黃色,則為預行警報;等到燈籠轉紅,便是空襲警報;如果燈籠轉黑,則是緊急警報;等到燈籠轉綠,才是警報解除。

沒有手機的年代,四川人是怎麼聯繫對方的?

抗戰時期的成都、重慶、昆明、西安等地,城裡制高點升起“紅燈籠”就是空襲警報,是人們逃命的“信號彈”。

沒有手機的年代,四川人是怎麼聯繫對方的?

老成都們有沒有能比較洋盤的通訊方式?當然有,那就是:發電報。

沒有手機的年代,四川人是怎麼聯繫對方的?


如今你去暑襪街,還能看到一個很有復古氣息的郵局,它的年齡,已經超過了一百歲,早在清朝時,成都就設立了官督商辦的電報局,當時的電報為有線電報,老百姓們不知道是幹啥的,根據“大清郵政成都分局”的字眼判斷,還以為這個地方是賣清油的。

沒有手機的年代,四川人是怎麼聯繫對方的?

大清郵局


過去通訊方式有限,所以郵局特別火,在很多老成都的記憶裡,郵局每天都排滿了人,等著發報寄信,當時發電報還特別貴,都是按字數算,一個字要一角錢,不過解放後,估計價格降低了,一個字差不多三分錢。

沒有手機的年代,四川人是怎麼聯繫對方的?

成都暑襪街郵局舊影


在上世紀三十、四十年代,還出現了郵遞員,據說是當時很受歡迎的職業,全都是帥小夥子擔任,標配是一輛自行車,戴著帽子,穿著深綠色制服,挎著郵包,騎著車,很瀟灑,穿過大街小巷,敲開門送信,只有信,人早就騎走了。

沒有手機的年代,四川人是怎麼聯繫對方的?

上世紀八十年代的郵遞員


不過,電報也成了過去,成都最後一封電報,出現在2002年。

一位叫做王小蘭的市民,帶著3歲的兒子芊熙,發給了遠在臺灣的爺爺奶奶,裡面寫著“祝爺爺奶奶身體健康,盼早日回家”,還有一句“窗臺下那盆蘭花長得還好嗎?”因為爺爺奶奶回來探親時,把種的蘭花和著泥土一起帶回了臺灣,這件事還被當年的新聞報道記錄了下來,叫做《成都最後一封電報飛臺灣,濃濃思念飛向大陸彼岸》。


文字 | 萌鹿

監製丨王紅

沒有手機的年代,四川人是怎麼聯繫對方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