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為什麼會生病,這本書說的真好

人為什麼會生病,這本書說的真好

這是一本醫學類書籍,前段時間當聽說老叔生病,經常睡眠不好的時候,想要送他中裡巴人的《求醫不如求己》,湊單一起買的。

作者是李辛,書名是《經典中醫啟蒙——一箇中醫眼中的生命、健康與生活》。

怎麼描述此書呢?

初讀,當時不怎麼喜歡,然而當我深入的時候,越讀越喜歡。就在剛剛,當我起心動念,思考要如何去評價它的時候,眼中竟閃出了淚花,感覺自己很幸運,遇見它、讀到它...

這本書沒有太多實操性的中醫知識,卻是站在更高格局,幫我們認識自己、認識生命以及此刻我們正在經歷的這個社會...

摘抄讀書筆記的時候一下抄下來4000多字(前所未有),因此打算寫兩篇,本篇無關醫學,只是通過它我看到了自己、看到了許多人,原來自認為感覺良好的我們竟是如此的無知。

1 為什麼會生病,此部分不就是在說我們每一個人嗎?

不見天地,不近自然、五穀不分、四體不勤,這就是我們這些現代知識分子的生活狀態。在書本中找出路,在思維裡辨真假,總是不接地氣。心裡虛,身體也虛。

虛了之後,就開始不由自主地找“相”,有文化的相,有精明強幹的相,有蠻力暴力的相,有大師相、修行相...或者以物質為寄託,買豪車,貸款撐房子...

慢慢的,感受開始麻木封閉,活潑潑的生命,就僵硬在這些個相里了。神僵硬了,然後氣僵硬了,身體當然就漸漸僵硬了。

形、氣、神僵硬之後,與這個世界的交流也就僵硬了。然後呢,就會強烈的認同、去推行一樣東西,或者強烈地去反對一樣東西,這就是一個偏執的狀態。

在這個偏的狀態下,一切層面的偏聽偏信、妄作妄為都有可能。拿佛家的說法是“身口意”多有“貪嗔痴”之造作。

那這個時候肯定會有很多身體的不舒服、心理的不暢快、思緒的不清楚、關係的不情願,於是找醫生。

不知道讀完以上這部分,你有什麼感覺?這部分,我當時權衡許久,到底要不要摘抄下來,最後還是抄下來了。因為,我真切的感覺,它說的就是此刻的我們。

可能你會說,不就是為了生活嗎?這話不假。但是我認為,或許在基礎生活之上,我們還是應該有一些精神或意識的追求,應該試著活得更加真切、剔透一些。

哪怕無能為力,至少也應該瞭解一下我們此刻所處的時空以及空中正在瀰漫的精神狀態...

再說,也不是完全的無能為力呀。

作者就指出,找醫生其實就是讓我們跑偏的形、氣、神狀態再回來。

那它自己能不能回來呢?有沒有不靠醫生的辦法?

書中,作者也為我們支了招:有的,什麼東西讓你感動?心動的時候,不要放過這個瞬間。難過、尷尬、面紅耳赤的時候,不要放過,不要馬上去看電影、聽音樂、找哥們喝酒。這樣就像刷屏一樣,把“回心轉意”的機會刷掉了。每次這個“向迴轉、往內看”的機會來的時候,當下留意到,慢慢來體會。

關於本段我的理解是:我們不要活在人世間,卻心不在焉,而要敏於觀察自己,調柔身心;不要目標導向,匆匆趕路,而要停下來,聽聽自己的心聲,帶著“靈魂”穩穩的走,這樣神才不會丟、氣也才會順。

人為什麼會生病,這本書說的真好

2 下面這些行為,你是不是也有?

大腦遇到新的事物,會習慣性地把它放到已有的框架裡,就像家裡的收納箱,貼好不同標籤,每次拿到新物件,就放到已有的類別裡。這個“標籤化”“把未知納入已知”的過程會讓人很安心。

從自己狹隘的所知所見出發,來解釋、定論一些完全沒有經驗和認識的內容。例如,慷慨激昂宣稱“全盤否定中醫”或者站到另一邊的人,他們就像不成熟的孩子,沒有意識到自己的侷限——對世界、對自己所知所言的受限。

書中,作者關於這兩種情況的論述也是很精闢:

大千世界,氣象無盡,豈是概念、書本所能涵容的?概念也不等於知識,概念只是一個標籤。缺乏深入學習的能力,缺乏對真實世界感受的大腦,常常滿足於標籤的清晰有序,執著於是否符合既定標籤。對於這類人,世界從未真實、整體地存在,因為他只是活在受限的概念中。

在人類的認知與思想領域,發生衝突的永遠是侷限而偏激的個體。如果我們多一些“生而有涯學無涯”的謙虛與謹慎,就會減少沿偏激的個體情緒—認知—行為模式的無意識驅動,就不會輕率地做出判斷。

讀完以上內容,尤其是第一種情況,我是真切地看到了自己:生活中,經常會自我誇獎,邏輯思維能力強、歸納總結能力強...,某些時候還會說別人自我設限、貼標籤...,其實自己不就是那個貼標籤的典範嗎?內心的條條框框不是也很多嗎?

書中有這樣一段話,深以為然:就本質而言,人類所見所知的“實相”,只是“識相”,是人的心靈所映射的結果。人類的觀察能力與心智的運行模式,是受到社會環境與文化的強烈影響和制約的。這個影響已經成為每個人與生俱來的背景知識,是更大的、更加無形的“限制”。

就像晚上走在山裡,能看到的只是燈可以照到的那一片。很多人的判斷就是這樣一個模式,所知不多,涉獵有限,見識不廣,讀書太少,卻常常以自己有限的認知來思維判斷未知領域。

這點每個人都可以自我檢討一下,其實有意或無意中我們都在進行著自我設限,都在用有限的知識評價著無限的領域。

甚至,對自己的認知也是如此:我就是這樣的我,改不了...。此刻想來,如此振振有詞的話語是多麼的可笑。

所有的咄咄逼人、義正言辭,所有的條條框框、不可妥協...,都有著“受限”的成分,都是我們急需要成長的地方。

讀完本書,我最大的收穫就是,對天地、萬物、自然有了更深的敬畏之心,對自己以及身邊人有了更多的理解與包容。我認為,我們應該不斷的去提純自己,同時把更多的信任給予身邊人,一起成長、進步,因道而生、循心而行,走好這趟生命之旅。

#2019生機大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