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現在限制三輪車進縣城,很多老人開始抱怨,你覺得三輪車不準進城合理嗎?

三農種植通


在我們大濟寧,繼曲阜、金鄉“三小車輛”禁行後,嘉祥也開始了“三小車輛”禁行工作。所謂“三小車輛”指的是機動三輪車、電動三輪車、未列入工信部《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的電動四輪車。

“三小車輛”禁行工作一開展,很多人都說,太不方便了,以後都沒辦法接送孩子了。確實不方便了,但是我們應該考慮一下為什會有禁行政策。

現在農村幾乎家家戶戶都有電動車,尤其是有老人的家庭大多都有電動三輪車,老人們開著確實方便,但也有不少隱患。大小車輛共用一條路,三輪車的駕駛者往往沒有駕照,開起車來“很隨性”,容易發生交通事故。例如嘉祥縣在“三小車輛”禁行通告中說的那樣:僅2018年“三小車輛”引發交通事故分別當年交通事故的69%。

“三小車輛”成了“馬路殺手”確實也該管管了。

但是“三小車輛”禁行並不是“一刀切”,例如在嘉祥,禁行工作分三個階段進行,第一個階段是宣傳、引導,為期三個月,讓人們有時間去處理自己的車輛;第二階段才是禁行。

另外,並不是所有的電動車都受到禁行,例如列入工信部《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的電動四輪車就可以正常行駛,但需要提供正規發票及合格證到相關部門辦理註冊登記。

【大鄉】,專注科普三農領域的“冷知識”、“趣知識”,快來關注、點贊吧!

大鄉


每次休假都到處逛,附近的鄉鎮,鄰近的縣城。車子真的進了千家萬戶,就連農村七,八十歲的老大哥,老大姐,兩三里路都騎三輪摩托車出行,就是圖個舒服和方便。但,經常會出現一些突發狀況來就診,不是手擦破一點皮,就是腿受一點外傷。

今年9月10日,搭大哥的三輪車去吃酒,單邊路程大概有四十多公里,臨行前嫂子一再強調和交待,路上慢點眼睛多看哈。他連聲應到,是滴,是滴,我會注意。嫂子,你放心!

放心,放心,我都怕坐他的三輪車。不可能吧,大哥還只有五十幾歲,騎三輪車都有十幾年的駕齡,證照齊全應該沒問題。你,問他自己技術如何,經常出些小問題。今天,我就注意觀察哈,看到底如何。

噠,噠噠,高興的出發。第一個考驗就來了,出門一里路,就是一個視線很好,200米急轉彎的下坡,他走路中間。下坡的時候就已經空檔,轉拐的地方差一點就掉在田中。好,好,我下車,你不懂規矩。不要緊,熟路我每次都是這麼騎滴,在這個地方合計都只摔二次,不嚴重。

他說是為了節約油,那怎麼能行,危險!再不能這麼做,嗯。雖然有四十幾公里的路程,途中只經過四個小集鎮,沒有紅綠黃燈,一切都很順利,但他告訴我,有些燈光指示還不是很清楚,今後要學習牢記,安全第一,生命第一。

現在65歲以上的,我們才稱呼他們為老人,這輩農村人從小到大,經歷的苦難還是蠻多,大錢沒有,小錢不斷。他們也應該享受社會的溫暖和紅利,買不起小車,就買三輪車或者電三輪。

從我們本地周邊縣市,沒有限制三輪車上街。上戶都是各鄉鎮,村統一,大家也樂意接受。少部分老人有點抱怨,就是要收錢,二百多左右。

每次回縣城,我喜歡觀察,有些老人騎三輪車,他可能不懂紅綠燈,兩邊左右一看,沒有其它車輛就開起走,更有甚者,有的三十幾歲的女同志駝著小孩,都闖紅燈,這好危險滴,有時等候的人群都為她和孩子擔心。

現在的縣城和過去相比,那是大變樣,高樓大廈到處有,車如流水路中行,既然是老人,說實話反應肯定慢些。個人認為,農村老人上縣城騎不騎三輪車,問題不大。縣城的公交,的士,方便,便宜,還更安全。把自己的身體照顧好,安安靜靜的在農村騎方便又省心。

其實有的老人,根本就沒有騎三輪車上縣城的想法,只是聽到有些話,心中不舒服不能接受,合理合法,遵守交通規則,怎麼就不能騎而生抱怨。

網友們,看完後你會點贊,評論加關注嗎?哈,哈,哈,再見!


手機用戶好大一顆樹


合理

以前回老家的時候,最喜歡坐的就是三輪,不管是電動的小三輪、人力三輪車、拉貨的大三輪,都是我眼裡的大玩具,直到有一次在老家目睹了一次三輪車禍後,我才認識到三輪的安全性存在問題。

老家是農村,去縣比較遠,十多年前農村條件不太好,很多家庭三輪車是唯一的交通工具,親眼目睹一個老人騎著電動三輪闖闖紅燈過路口,被一個麵包車颳倒的事故,很多農村尤其是騎三輪的,對交通規則和紅綠燈熟視無睹。

三輪車不掛拍照,發生事故之後,有的還會直接逃跑,如果是老人騎三輪車,事故的幾率會更大一些,國家規定到了一定年齡不準開車,有的電動三輪車其實速度也就很快,上年紀的老人騎它很危險。

所以國家不光應該禁止老年人騎三輪進縣城,對老年人騎三輪的年齡也該有所限制,規範三輪車的管理。


共享人才


我住的這小區800戶,2016年三小車輛很少就十幾輛,上個月我數了一下337輛,幾乎能停的公共道路晚上全停滿了,連綠化帶都佔了位!我真的不明白從這個小區到小學只有兩站地,你們真的是需要必須這些鐵殼子接送孩子嗎?


Salijia


絕對合理,首先說明一下我也是農民,但我支持電動三輪不允許進城,首先電動三輪不懂交通法規,橫衝直闖,見縫插針,越是擁擠越往前擠,最後交通癱瘓,所以電動三輪是交通擁堵的製造者,更是交通事故的罪魁禍首,確實是這樣,看看你身邊的交通事故是不是都是電動三輪製造的。

現在菏澤禁止電動三輪四輪進城,交通井然有序,以前每到放學時間電動三輪、四輪直接佔領整個學校大門口,什麼車也過不去,公交車站牌直接被這些車霸佔,所有的交通事故都與他們有關。

我曾經寫過一篇這樣的稿子,有人問高速上面的車禍也是因為電動車嗎?我回答說,美國五角大樓被炸也是因為電動車,很多人不可理喻,因為禁止電動車觸及他們的利益,很多人利用接送孩子的時間在大街上私自拉客,一天也有百兒八十的收入,還有人居然說以後我們怎麼接送孩子,不接送,讓他們自己坐公交,不是更方便嗎?你以為去接很安全嗎?

咱們不用抬槓,現在菏澤已經禁止了,誰有本事讓菏澤允許,我真是服你,這是國家的政策抱怨沒有用,這是從大局出發,全盤考慮的,希望大家理解,如果不治理電動車,交通每天都會癱瘓,自從菏澤不允許三四輪以後,現在交通太漂亮了,擁擠不堪的交通環境沒有了,闖紅燈的現象減少了,更重要的是學校門口再也沒有堵車現象了,一個字爽啊!

不是農村禁止三輪電車進縣城,所有的人都不能開電動三輪,四輪進城,這是一視同仁的,未來所有的城市都會禁止,確實影響交通,我是農民我支持。


大海傳媒


我不說話,我就發個圖你們感受下,魚臺!



我叫真厲害丶


如今,一些小縣城每到孩子上下學的時間,你看到最多的怕就是電動三輪車了。一些爺爺輩的老人開著電動三輪車接送孫子孫女上下學的時候,是縣城交通壓力最大的時候。而且這些爺爺奶奶們有時候還真不管什麼交通規則,發生碰撞是常有的事兒。這不,有的地方現在開始限制三輪車進縣城,這下可好,一些農村老人開始抱怨。那麼三輪車進城合不合理呢?

隨著私家車的日漸增多,城市的交通壓力也越來越大。我居住的小區恰好是在一所中小學的後門,每天的7:30左右是交通最為擁堵的時段。這時候,來送孩子上學的轎車、電動三輪車、摩托車、電動車大軍將整個小區的道路堵得水洩不通。因為學校的後門就是開在我們小區,所以不少家長都是將孩子直接送到學校後門處。

記得我兒子小的時候,在通往學校後門的地方總有老師值班,只允許將孩子送到小區路口,不允許車輛直接開到後門處,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交通擁擠。可近幾年,送孩子的車輛大多變成了電動三輪車,由孩子的爺爺奶奶或是姥姥姥爺接送。這電動三輪車個頭說小不小,說大不大,走人行道吧,將人行道堵個嚴嚴實實,騎自行車上班的人簡直是“望車興嘆”。而有一些老人更是不講道理,直接將電動三輪車開到了機動車道上,過往的司機無不小心翼翼。因為這些電動三輪車拐彎的時候,一點兒預兆都沒有,你根本判斷不出來。

如今,一些地方開始整頓電動三輪車,有的農村不再允許電動三輪車進縣城。於是,很多老年人開始抱怨,不讓進縣城的話,這接送孫子孫女的任務如何完成呢。再說了,買的時候,這賣車的告訴說,這電動三輪車好啊,不用掛牌、不用辦證,不用燒油,經濟適用又環保。這下倒好,不讓進城了,這來回進城辦事或是接送孫子孫女上下學可就不方便了。

而更多的有車一族似乎對於這個規定的出臺舉雙手贊成,畢竟在小縣城開車,路上遇到這些“老爺車”十分打怵。他們佔道行駛、壓線行駛的情況常有,有時候一不留神,嗖的一下子從那個路口便會鑽出一輛三輪車,而且無聲無息速度超快,讓人防不勝防。而禁止電動三輪車進縣城,無疑緩解了馬路上的交通壓力,是一件好事情。

雖然說像我們這邊已經實現村村通公交車,但對於那些偏遠的山村,公交車中間間隔時間最少在30分鐘,農民進趟城還真不如自己騎著電動三輪車方便。這也真是一個難以解決的問題,對於禁止農村三輪車進城,你持什麼態度?歡迎朋友們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大家一起交流學習。


建行漸遠


農村現在限制三輪車進縣城,很多老人開始抱怨,你覺得三輪車不準進城合理嗎?我覺得這個事情應該分開來看待。



在平時的農村,三輪車的使用者以老年人為多,這個車子的確給老人帶來了方便。農村很多老人既不容易騎自行車,也不會開汽車,三輪車就成為了其首選交通工具,不論到哪裡都比較方便。



到縣城這樣的地方平時都是車水馬龍,各種汽車穿梭其中,如果農村老人開著三輪車進城,的確會有不確定的安全隱患,不僅可能影響交通安全,更會給自己的安全構成威脅。基於這些理由,加上管理我覺得這並沒有什麼問題。



但我還要說,這管理上能不能不一刀切呢,很多地方為了圖省事,也有可能是管理員不足就一禁了之,這樣確實立竿見影了,但有沒有考慮到有些老百姓的是有些切實的出行要求的。它們開著三輪車進城並不是想要給城市添堵,就不能通過安全教育宣講、抓典型來提高這一部分人的安全意識嗎?


蘇北申哥


合理不合理,要看怎麼說,等到出了事以後,肯定就覺得不讓三輪車進城還是有理的。可是不讓三輪車進城,又的確限制了很多老人的行動自由。大家完全可以看到,現在每到放學的時候,學校門口的三輪車一輛接著一輛,大部分都是老人開著三輪車來接孫子孫女放學的。

現在很多農村人都在城裡有樓房,所以農村的孩子自然而然也在縣城上學,而父母又沒有時間去接孩子,只能靠給爺爺奶奶。如果住的離學校近還好說,稍微遠一些的話,老人腿腳慢,就只能騎三輪車了。如果不讓三輪車進縣城。首先老人接送孩子就成了一大難題。


奧秘安全的角度出發,我認為不讓三輪車進城還是對的。因騎電動三輪車的大部分都是老老人,而人一旦上了年紀以後,就反應遲鈍,動作緩慢,有什麼緊急情況的時候根本應付不了,所以讓老人在城裡騎三輪車,的確有很多的危險。而且老人騎三輪車出車禍的事件,也屢屢發生,單就我們身邊,就已經發生了很多類似的車禍。一旦發生車禍,家人就後悔不迭,覺得不應該讓老人獨自騎著三輪車在街上行駛。可只要不出事,大家就覺得危險離自己很遠。


我老爹曾經兩次因為騎著三輪車到城裡來理髮,路上就出了交通事故,只不過事情不嚴重,他也沒跟我們當子女的說,所以我們根本就不知道老爹出過事情。而是時過幾年以後,他無意當中跟我們提了起來,說有一次騎三輪車去城裡理髮,一個開車的人把他颳倒了,當時腿摔破了,可他爬起來以後,讓人家開車的人走了,自己又騎著電動三輪車去醫院做了處理。知道了這個事情以後,我們自己買了一個自動理髮的推子,從此以後再也不讓老爹去城裡理髮。


現在城裡的汽車越來越多,到了上下班的時候,路上汽車擁堵很厲害。,老人騎車進城的確是太危險了,出去安全考慮,我覺得不讓三輪車進城,真是應該支持。再說了,現在很多農村私家車應該基本普及了,實在有什麼事情,可以讓子女代勞。子女沒時間的,可以坐公交。現在公交也基本通到了鄉下。也許有的偏遠地區還沒有公交,像這樣的情況老人想進城的確不太方便。比如說洗個澡趕個集什麼的,兒女沒時間可就真去不了了。所以關於這個事情,還真沒法一刀切,我各人認為,也應該像考駕照一樣,有能力的可以進城,年齡實在太大的,還是不要隨意騎車子了。


靈子


農村現在限制三輪車進縣城,很多老人開始抱怨,你覺得三輪車不準進城合理嗎?

隨著中國農村化進程的展開,到縣城裡安家發展的農村農民也越來越多,隨之而來的還有農村好幫手——三輪車(我們這邊喊得麻木車)。但因為開麻木車的種種原因,現在不少縣城都開始限制其進城(這裡需要注意“限制”二字,即某些時間段或在某種條件下三輪車還是可以進城的)。

因為三輪車小巧、靈活,所以給農村農民特別是那些沒有力氣的老農民,帶來了不小的方便,於是不少人覺得這項措施很不友好。但就我個人來說,我還是比較支持限制三輪車進縣城的,只不過限制的前提是解決好其它相應的措施。

  • 同意限制三輪車的原因

前面我們說三輪車的優點是小巧、靈活,然而這也恰恰為廣大市民出行帶來了不便。這是因為搬進城市裡的農村居民為了方便,會讓三輪車走街串巷,而縣城裡一些疙瘩街本身就十分狹窄,等到三輪車進來後,可能居民們連走路的地方都沒有。同時還有不少三輪車亂停論放,也影響到了其他人的出行。

此外三輪車的噪音汙染也比較嚴重。因為相比於其它車輛來說三輪車的費用更加便宜,所以咱們農民在出行時都希望叫三輪車接送,特別是晚上有事的時候。但開過三輪車的人都知道,三輪車起步和在路上的噪音是很大的,這樣很可能影響到其他人的休息。當然汙染這個事情也不能一概而論,有時候其它車輛的汙染會更重。

第三就是三輪車不安全。我們這邊三輪車都會安裝雨棚,但是因為三輪車本身的關係,安裝雨棚以後其反光鏡也被安置在雨棚裡面。於是三輪車師傅無法看到車後面的情況,更容易出交通安全事故。

  • 限制前應該做好的工作

三輪車對於普通的農村農民來說,可能只是日常出行的一種交通工具,但對於那些開三輪車的農民來說,可能就是他們養家餬口的工具。所以在這樣的現實基礎下,限制三輪車進入縣城首先要解決這部分人的就業問題。比如可以用舊換新,讓他們去開在縣城沒有限制的車輛,繼續從事他們熟悉的產業。

我高中上學的地方叫野三關鎮,在我高中那會兒這邊集鎮上全是三輪車。但是去年這些三輪車全部換成了清潔能源出租車,還配備了幾輛公交車——當時政府是對每一位三輪車車主給予了補貼,也讓那些會開車的人繼續開清潔能源出租車或者公交車。

這其實也包含了第二個需要解決的問題,那就是要幫助居民找到另外一個適合農村和縣城的運輸工具。不能夠在限制三輪車進入縣城後,使得農民和居民的生活質量下降,那樣其實是得不償失的做法。

以上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因為時代的發展和人們需求的變化,為改變咱們的生活質量,對三輪車進行限制我是贊成的。但不管施行什麼樣的措施和政策,都應該提前想好相關問題的解決方案,只有這樣才能夠真真實實地造福大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