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活得如此“粗糙”,只是为了被温情对待。

你活得如此“粗糙”,只是为了被温情对待。

一个对自己“凑合”的人,

是没法真正对别人细腻的。

你活得如此“粗糙”,只是为了被温情对待。

在诸多主持人中,何炅被认为是“情商最高的”。

高情商的重要一点是:“细节方面回应他人感受的能力”。

在《快乐大本营》中经常会看到何炅各种细节,完全自然、真实,没有做作。

比如他会给不方便的嘉宾拿话筒、会轻轻搀扶走路不方便的人、会轻抚掉嘉宾身上沾染的杂物、会恰当地递纸巾等等。

更重要的是对他人情绪的体贴入微。

在我从百度中搜索何炅时,一下出来好多短视频,随便点开都会看到他化解各种尴尬的场景。

印象最深的一幕,是在第九届金鹰节颁奖典礼上:

老艺术家焦晃在宣读获奖嘉宾时发现平板电脑突然死机,看不到入围演员的名字,焦晃十分尴尬,身旁的女嘉宾也手足无措,台下一阵骚动。

此时,主持人撒贝宁建议:“要不随便说一个就行”,同为主持人的何炅立刻说:

“这怎么能随便呢?不可以!”

面对娱乐圈几乎全部阵容,何炅从容走下主持台,撒贝宁问道:“何炅,你确保能解决这个技术问题?”

何炅边走边说:“当然!我们不仅有高科技,还有传统的老方法。”

接着,他把自己的节目主持单递给焦晃,并轻声说:“老师,给您。”

我被这个细节感动了,我们真不能随便,必须认真对待自己的事情。 但现实中像何炅老师的人太少了,相反很多人生活态度很“粗糙”。

“粗糙的人”有这样的特点:

他们马虎随意,喜欢用“难得糊涂”麻痹自己,无论工作还是人际交往都很随便,没太有主见,喜欢敷衍、将就。

“差不多就行”“无所谓”是他们的口头语,任何事情满足于皮毛,很少探究原委,总是草草了事。

这类人与细腻、精致的人形成了鲜明对比,甚至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就是“粗糙的人”。

说的更准确一点是“内心匮乏的人”,剥开粗糙的生活态度会看到:在他们内心深处十分渴望被细致、温情地对待。

你活得如此“粗糙”,只是为了被温情对待。

判断自己和他人是不是活得粗糙,往往需要参照以下3 个标准:

第一个标准:你是否对自己好,让自己舒服,特别是独处的时候。

我们习惯了让别人看起来不错,对待自己却不那么友好。

心灵鸡汤教导我们:“不舍得吃不舍得穿只为给孩子买双好球鞋”,或者“孔融让梨,把最大最好的给别人,最小最差的给自己”,鸡汤美名曰“美德、无私、伟大”。

那么,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你过得还好吗?

比如一个人的时候是怎么吃饭的?是好好做一顿健康美食,还是随便点个外卖或者凑合一碗泡面。

再比如你的内衣袜子、书桌的摆件、使用的钢笔、买的书与光碟、床单被罩枕头、喝的茶与咖啡、面膜洗发水甚至厕所的一切设施物品等等。

它们的品质如何?你是否凑合使用?反正别人看不见,自己用那么好有什么用呢?

但凡你这样想,就是对自己苛刻的人,你所有一切只是为“被看到”,而不是享受,这就是“粗糙的生活态度”。

一个对自己“凑合”的人,是没法真正对别人细腻的。

所有在别人看见的地方大做文章,都被称为“伪精致”,目的是掩饰内心的匮乏与贫瘠,背后都是粗糙。

不在于这些物品是否名贵,而在于你是否认为有享受舒适的权利,它摒弃了愧疚感。

“孩子那么辛苦,父母那么辛劳,我还这么折腾,还吃好的穿好的,还报心理学的课程,这太奢侈了,怎么可以?”这就是典型的粗糙思维,是根植于内心的愧疚。

你活得如此“粗糙”,只是为了被温情对待。

第二个标准:能否感知他人的小变化。

感知变化先是外在的然后才是内在的,一个对外在变化都不敏感的人,不要奢望他可以理解别人的情绪。

生活中常见这样的画面:老婆戴着新项链在老公面前晃了三圈,老公依然视而不见,等到老婆直接问起“看看我有何变化”时,对方依然看不到。

先不谈论关系的本质,就这一点,除了你对这个人失去了兴趣之外,只能说你的感官“太粗糙了”。

心理咨询中更是如此,和你咨询了十几次的来访者换了发型你都看不到,他还能指望你看到他的情绪吗?

曾经某次咨询我脱口而出的一句话:“你今天的耳环很特别”,来访就流下了泪水,因为她从来没被人注意到,总是那个被遗忘的角色。

她感动的不是我的敏锐,而是我的重视。

对外在敏感的人,对内心情绪才能体察到,比如对方说话时不经意的沉默、转身、眼神躲避、搓手、叹气等等,都是情绪无意识的传递。

粗糙的人对这些根本看不到,只是听对方在不停说着什么。

看似在沟通,其实他们根本没在一起。

你活得如此“粗糙”,只是为了被温情对待。

第三个标准:是否有能力享受他人的赞美与关注。

谦虚的本质是自己值得拥有,与外界无关,而虚假的谦虚就是低自尊的表达。

在我接触过的来访者中,很多人对“被友好、温情对待”过敏。

时间久了他会怀疑,甚至会愤怒,有的会直接问:“你为何对我那么好?”我总会反问:“我对你的好让你难过了吗?”而不会说:“这让你想到了什么?”

因为他们觉得自己不值得被温柔以待,苛刻、指责、挑剔才是习惯的、熟悉的。

记住,有人真诚表达对你的羡慕、关注、赞赏甚至崇拜时,你无需怀疑只需享受,也别通过自我分析陷入“不值得拥有”的痛苦中。

事实上,内心粗糙的人并非天生如此,而是在早年日常整合被打断了。

“粗糙”是多次中断之后的“假性自体”。

温尼科特在相对依赖期(六个月到三岁)的养育中,对养育者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说明:

“此刻,母亲要向婴儿一点一滴地,并且是平缓稳定地引入和介绍这个世界”。

内心粗糙的人就是在相对依赖期出了问题。

问题出在母亲(特指一切养育者)向他们介绍世界时是断裂的、片面的。

比如高焦虑的父母。

高焦虑养育者的表现之一是“快快快”。

不论孩子学说话、学走路还是学其它技能都迫不及待,就像“拔苗助长”那位愚蠢的农夫,这种“催促式的养育”背后是妈妈内心的慌乱。

这样的母亲很少静下心来听见孩子,喜欢迅速乱糟糟的表达,耐心严重不足,经常武断地把“世界”拿到孩子面前一晃而过,就认为孩子已经懂了,就可以继续下一件事情。

有一次我去亲戚家做客,她两岁半的女儿只是哭了一下,她便惊慌失措,把家里所有的玩具一股脑儿倒在孩子面前,“快点玩吧,快点玩吧,别哭了”,我顿时感到很不安,更别说孩子了。

高焦虑的父母自己的情绪永远走在孩子前面。

孩子很少有机会感受这个世界。

咳嗽一下、摔了一跤、哭了一声,那边立刻紧张得不行,用力抱紧孩子大声安慰去医院,孩子完全不能感知这个世界,内心哪会有细腻的情感体验。

还有一种高回避的父母。

和高焦虑父母相反,他们对孩子总是敷衍、随意,视而不见,孩子已经饿得不行了,他还忙着打电话,撇一眼孩子淡淡地说“没事儿”。

他们可以让孩子哭一个钟头,孩子鞋子小了依然凑合穿、孩子摔几个跟头了还说“磕磕碰碰很正常”。

高回避的父母内心深处充满了恐惧,诸如分离、抛弃等,他们以为让孩子回避了感受就安全了,正如他们早年。

但孩子需要不被觉察,他们了解这个世界就是困难的,内心只对某些感受有着粗浅的、蜻蜓点水般的印记。

高回避的父母情绪永远在孩子后面。

孩子只能无助的自己体验未知的世界。

如果你身边有“粗糙的人”,或者你判断自己可能活得有些粗糙,应从哪里改变呢?

其实就从温尼科特那句话里说的开始:“一点一滴的、平缓的、稳定的”。

首先要稳住,要清晰认识这个模式是人格层面的东西,不是某道数学题,因为把早年未了的感受续接上是需要时间的。

若你有这样的伴侣或朋友,就像文章题目:请温情对待他。

多看看何炅的节目,学习他是如何体贴、细致、不露痕迹地对待别人的。

请注意,粗糙的人一旦发现有人刻意帮助自己,内心立马升起羞耻感,然后会本能抗拒,把关系变得更糟。

所以这要基于包容之上,是某种不求回报的“自我舍弃”,然后再对他上心一点,关注一点,共情一点。

比如在他生日、纪念日搞得仪式隆重一点,多发现并鼓励对方的小变化,你们做的任何事情都要认真对待,在里面多呆一会,让所有小美好、小感动汇成河流。

这是为了一点一点激发对方卸下粗糙的面具,敢于暴露自己对依赖、对温情的渴望。

你活得如此“粗糙”,只是为了被温情对待。

若你本人是这样的人,那就先从意识上这样对待自己:

试着“对自己更好一点”:书桌添个小摆件、把一直想买却嫌贵的东西买下来、为了美食走到城市另一端、一个人去海边旅行……

再比如:

没有合适的就宁缺毋滥,对自己好的东西总是值得特别等待。

给自己一段安静的独处时光,任何人都不可染指,记住是任何人。

脑海中闪过的想法多问几个“为什么”,而不是“无所谓”。

“粗糙”是一种信号,它总在提示你:你值得对自己好,更值得拥有别人的爱。

千万别觉得这都是小事,更不要认为会给别人添麻烦。

有些来访会带着歉意问我:“老师,我啰嗦了这么多琐事,你不会嫌我烦吧?”

我总是很严肃地、斩钉截铁地回答:

“我并不认为你说的是小事,它们对你而言就是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

选自:简易心理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