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旗這個真實故事被拍成了微電影

源自一個真實故事


伊金霍洛旗有個年輕後生,大學畢業後在一家國有企業謀到了一份工作。後來,他放棄了企業年薪二十萬的待遇,回到家鄉擔任村黨支部書記。他放棄高薪而任村支書,不是為“官銜”,而是要幫助村民脫貧致富,並在探索致富道路中引發出一系列溫情故事。這個後生叫楊超君,是伊金霍洛旗紅慶河鎮巴音布拉格村黨支部書記。微視頻《放飛巴音布拉鴿》就是根據楊超君的真實故事改編。

微視頻《放飛巴音布拉鴿》

↓↓

關注伊金霍洛發佈查看精彩內容

故事講述的是:年富力強的晁[cháo]軍接受鎮黨委任命,躊躇滿志地來到巴音布拉格村擔任支部書記。臨行前,鎮黨委的楊書記滿懷期望地叮囑他——精準扶貧的目標,是不能讓一個困難群眾掉隊。

然而,布拉格村的現實是嚴峻的:全村627戶1607人,年輕的都走了,就剩下527名老少人口。村裡有耕地,難以發展種植業;有草場,沙化嚴重不宜發展養殖業。再加上村民普遍生活水平低下,貧困人口較多,而且人人思想保守,抱著得過且過的思想態度過日子。

晁軍通過認真細緻的走訪調研,決定從扶持特貧戶發展家庭小型養殖入手,通過特貧戶的養殖示範,引導全體村民共同參與產業發展,從而實現整村推進的理想效果。為此,他選擇了勞動強度小、經濟收益可觀的肉鴿養殖為產業,並用個人家庭積蓄建起了“布拉鴿”養鴿場,還免費為貧困戶贈送種鴿,助其增加家庭經濟收益。同時,他瞅準當地閒置的湖泊及遍地生長的枳芨草作為未來旅遊發展項目,帶領村幹部以“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學習別處經驗,精心謀劃當地旅遊業開發藍圖。然而,就在他雄心勃勃地實施自己的扶貧計劃時,意想不到的事情卻發生了:免費發放給村民的鴿子,大多被楊大爺等村民當做補品吃掉了……再加上鴿子的銷路一時之間難以打開,而自家的十萬元家庭積蓄又急需用於開銷……為了實現“扶貧路上不能讓一個困難群眾掉隊”的諾言,面對重重壓力,晁軍沒有退縮,而是迎難而上,繼續執著地將自己的扶貧事業和肉鴿養殖產業進行到底……

最終,晁軍的赤誠之心和良苦用心感動了村民,大家不僅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而且齊心協力投身於布拉鴿養殖產業。晁軍的執著同時也感動了妻子,深明大義的妻子不僅原諒了丈夫,還給予了更大的支持,讓他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宏圖大業之中……

幕後團隊傾力製作

《放飛巴音布拉鴿》是一部具有時代意義和現實意義的微電影。影片緊扣“扶貧”主題,詮釋了他們勇擔責任、努力幫助人民群眾擺脫“貧窮”帽子的毅力與真情。這部影片之所以獲得好評,除了故事真實,人物鮮活,還與幕後團隊的傾力製作密不可分。據編劇何明亮介紹,該片從初期創作、中期拍攝到後期製作,每一個環節都力求做到最好,僅劇本就修改了八稿;而製作團隊也是儘可能地選用專業人員。

據瞭解,《放飛巴音布拉鴿》導演徐成林是內蒙古電影集團藝術總監、國家一級導演,曾導演過包括電影《母親江之戀》《塞外長風》及電視劇《大清蒙古王》《成吉思汗》等40多部影視作品,並作為執行導演參與制作《臥虎藏龍》《額吉》《大盛魁》等影視劇。徐成林的作品善於捕捉生活細節,注重個體的人生體驗,通過個體命運反映社會特徵,深受群眾喜愛。

主演梁斌是內蒙古民族藝術劇院的國家一級演員、電影導演,其主演、導演的多部作品榮獲金雞獎、華表獎及“五個一工程”獎,代表作品有《阿霞》《老寨》《驢皮影》等。

攝影高向東是內蒙古電影製片廠的國家一級攝影師,從業30餘年。曾獨立拍攝或指導的影片中,《峰火木蘭山》獲得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部頒發的第23屆金星獎,電影《雙明的心結》獲第12屆金雞百花電影優秀影片獎,電影《強扭的瓜不甜》獲政府“五個一工程”獎,電影《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獲中央電視臺電影頻道頒發的百合獎;而他本人參加拍攝的電視劇包括《拿什麼拯救你我的愛人》《貞觀長歌》《成吉思汗》《天下糧倉》《臺北有多遠》《茶頌》《馬蘭謠》等,其中電視劇《茶頌》獲中宣部第13屆政府“五個一工程”獎,電視劇《馬蘭謠》獲中美電視節金天使獎。

“電影人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創作傳播當代價值觀、體現中華文化精神、反映中國人民審美追求的藝術作品。《放飛巴音布拉鴿》是一部符合時代特徵的藝術作品。好的作品就是要講品味、重藝德、弘美德、存正氣、樹新風,追求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的有機統一,而這也正是我的藝術追求。”高向東說。

即日起,微電影《放飛巴音布拉鴿》將在“鄂爾多斯新聞網”“鄂爾多斯日報官方微信”“鄂爾多斯晚報官方微信”“鄂爾多斯發佈”等多個平臺集中上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