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單兵打爆的坦克,未來不會消亡,只會越演化越強大

最近,土耳其對敘利亞庫爾德人實施的一些列入侵和軍事打擊行動可以算是藍星上最大的一個熱點。在一些軍事行動中,土耳其的入侵給庫爾德人造成了很嚴重的損失。但反過來,土耳其也有多輛坦克被庫爾德武裝的反坦克導彈擊毀。動輒幾百萬美元的坦克被游擊隊用反坦克導彈甚至RPG擊毀,似乎已經成了中東一大日常。說起來也很有意思,自從第一次海灣戰爭伊拉克慘敗,成群的T-72、69式和T-55被空中打擊摧毀,就有了坦克消亡論調的出現。那麼中東將近30年的戰爭歷程,能夠支持這種觀點呢?

被單兵打爆的坦克,未來不會消亡,只會越演化越強大

被單兵打爆的坦克,未來不會消亡,只會越演化越強大

土耳其坦克頻頻被庫爾德武裝擊毀,但是事實卻是土耳其取得了上風

如果按這種邏輯推演,一戰跟割韭菜一樣一片片被機關槍撂倒的步兵,豈不是第一個消亡的兵種嗎?那麼步兵消亡了嗎?步兵非但沒有消亡,反而步兵戰術在過去一百年裡有了很大演化。所以坦克消亡論的邏輯其實存在非必然性的漏洞。而且反過來想想,坦克裝甲車容易被摧毀,能說明這種武器的作戰效能不高嗎?即便僅以這次土耳其在敘利亞的軍事行動看,擁有機械化優勢的土耳其顯然是佔了很大上風——雖然庫爾德宣稱擊斃土軍75人以及7輛坦克,但是土耳其在一些列軍事行動中殲滅了數百名庫爾德武裝人員,而且成功佔領了土敘邊界建立縱深約32公里,並劃為“安全區”迫使庫爾德武裝撤出。

所以坦克消亡論僅看到了坦克在某些場景下的脆弱,而沒有認識到坦克其實是一種具有戰略意義的武器,在地圖上,它可以撕裂敵人大片的防線,創造戰略上的突破口,造成敵方防線上的割裂化,或者說創造分割包圍敵人的條件。摩托化部隊和徒步的步兵只要順著突破口消滅殘餘勢力就可以了。坦克的作用,更像是挖礦用的鶴嘴鋤。你不能說礦石把鶴嘴鋤磨平了,就證明鶴嘴鋤是無用的,你還得看它鑿下來多少礦石。現在的中東經常出現坦克被單兵反坦克武器擊毀的情況,但主要還是發生在城市戰和游擊戰中,而且很難說反坦克導彈完全改變了戰局。但是如果看看當年海灣戰爭美國的機械化部隊是怎麼在正規野戰中血虐伊拉克,一日推進上百公里的話,我相信沒有人會懷疑坦克的重要性。當年薩達姆恰恰是聯軍發起第面攻勢,已經抵進到科威特首都16公里處的時候,才開始讓數十萬伊軍從科威特撤回的。沒有這樣雷霆一樣的地面攻勢,伊拉克是不會乖乖就範的。

被單兵打爆的坦克,未來不會消亡,只會越演化越強大

海灣戰爭“左鉤拳”行動。有長程突擊能力的都坦克裝甲車組成的機械化部隊


被單兵打爆的坦克,未來不會消亡,只會越演化越強大

海灣戰爭推進中的美軍裝甲部隊。

所以大家想想,如果能夠在大縱深上實現了戰略目標,那損失幾輛坦克算什麼呢?局部某個點上被反坦克導彈擊毀幾輛,會影響整個裝甲部隊在地圖上的挺進嗎?雖然單兵反坦克導彈可以隱蔽起來伏擊坦克,但是這些武器最最致命的弱點,就在於他們幾乎不具備機動性,只能像一個釘子一樣提前部署到某一點,在地圖上看,幾乎是靜止的。而坦克呢?二戰時期德國裝甲部隊就創造了一天推進90公里的記錄(注意是戰鬥情況下的推進距離),蘇聯坦克集群在庫爾斯克則創造了3天400公里的奇蹟;而到了今天,一支機械化部隊可以做到一晝夜戰鬥行軍200km以上,白天可以40多公里的時速推進,夜晚也可以以20多公里的時速推進 ,這是個非常恐怖的速度。

所以即便你有1000名反坦克手,分配了1000具反坦克導彈發射器,你也只能是把這些人提前部署到某個地方,期待對面的坦克能夠路過此地然後伏擊。然而地圖這麼大,你怎麼知道敵人一定路過此地呢,萬一人家不來呢?而且敵人的裝甲部隊一旦得知有埋伏,分分鐘可以繞過去,你追都追不上。所以還是那句話,在地圖上,擁有機動性優勢的裝甲部隊是不可替代的。

被單兵打爆的坦克,未來不會消亡,只會越演化越強大

用來進行戰爭推演的兵棋。諾大的戰場被縮略成一個個蜂窩狀的格子,單兵反坦克力量

那麼能不能給這些反坦克導彈,火箭筒配上機動底盤呢,比如中東北非各國打的“皮卡戰爭”,大家都用皮卡機動,跑的還比坦克快。當然可以,但是這樣子一來,武器就失去了隱蔽性,畢竟車這麼大個目標人家還是看得見的。而你要什麼樣的底盤捱得住戰坦克一炮?別說坦克炮和大口徑炮彈了,連35mm榴彈發射器的彈片和步槍掃射都擋不住,戰場生存性為0。所以真的是游擊隊不想要坦克裝甲車?其實是沒的選而已。

被單兵打爆的坦克,未來不會消亡,只會越演化越強大

中東各路游擊隊由皮卡組成的“機械化”部隊,恰恰說明了坦克的必要性


所以綜上所述,我們就知道為什麼現代戰爭模式下主戰坦克依然是不可替代的。因為主戰坦克是一個火力,防護和機動性充分均衡的產物,擁有戰略上的突進能力。在全世界任何一個國家都沒能力把武裝直升機還沒做到白菜價的前提下,可以這麼講,坦克仍然擁有優勢,而且是不可替代的。所以不要看游擊隊摧毀了多少坦克,要看的是坦克在現代戰爭的作戰效能。今天你看到坦克被步兵操控的一枚反坦克導彈擊毀,等明天它裝上了更強的裝甲和主動防護系統,甚至可以為坦克裝上激光殺傷系統(按照現有技術趨勢完全可能)來擊落來襲導彈和炮彈。在美國下一代NGCV計劃中,有人坦克被減少為2成員制,重量進一步減少至30-40噸,機動性反而大幅增加,看來美國倒不怎麼擔心坦克防護不夠用的事。除此之外,甚至還有無人化智能化的坦克在規劃中。

被單兵打爆的坦克,未來不會消亡,只會越演化越強大

美國NGCV(下一代戰鬥車輛)計劃

如果說無人化智能化扯的有點遠的話,我們再看看近期坦克的升級趨勢。美國計劃為M1A2 SEP v2全部裝上以色利的“戰利品”(Trophy)主動防護系統,以對抗RPG、反坦克導彈和迫擊炮彈的襲擊。這套系統已經在梅卡瓦IV上經受住了實戰的考驗,在現有主動防護系統中是比較可靠的。而中俄等國也紛紛都擁有自己的主動防護系統,甚至在尋求對1700m/s以上的穿甲彈進行攔截的方案。我國和俄羅斯雖然沒有急著為現役坦克安裝主動防護系統,但在99A和T-90M上安裝的新一代

重型爆反對付反坦克導彈和RPG也可以說是綽綽有餘的;未來視戰爭需求,對已經落後的坦克,步兵戰車和裝甲運輸車安裝主動防護系統,也是完全可行的方案。

被單兵打爆的坦克,未來不會消亡,只會越演化越強大

安裝了戰利品主動防護系統進行測試的M1A2 Sep v2

被單兵打爆的坦克,未來不會消亡,只會越演化越強大

被單兵打爆的坦克,未來不會消亡,只會越演化越強大

以色列的“戰利品”主動防護系統

因此在當下的幾年和可以預見的未來,都看不到任何坦克被淘汰的可能,看到的反而是坦克一些革命性的演進。畢竟陸軍有這麼一種推進速度極強的武器,又怎麼可能輕易放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