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科學育兒”的父母一輩,如何用言傳身教的方法教育孩子?

最近在職場上遭遇瓶頸,加上生活各種磕磕碰碰的摩擦,總覺得人生不如意,產生了想放棄的心理。那天下班途中,突然想起多年前,媽媽跟我抱怨爸爸在工作中輕易放棄的情景。我不禁笑了起來,心中暗想:

在意志力不夠堅定這一點上,我倒是完全繼承了爸爸的精髓。

轉念又想起大伯的話,“你爸爸當年脾氣比我還火爆,想不到現在居然收斂了脾氣,每天任勞任怨地工作。說起來還不是為了你們兩姐弟。”

不懂“科學育兒”的父母一輩,如何用言傳身教的方法教育孩子?

我出生的那一天,是我爸浪子生涯的終點

在長輩的口中得知,爸爸曾經有過一段非常不懂事的經歷。我的出生在大年初二,是一個每家每戶張燈結綵、團圓歡笑的日子。

可是那一天,我家裡卻籠罩在一股陰鬱的低氣壓之下。爸爸在外面打牌,媽媽在醫院待產,奶奶手忙腳亂照顧我媽,爺爺四處奔波尋找我爸。至於我?超了預產期十多天的我,還賴在媽媽的肚子裡死活不肯出來,大概是還沒有鼓足勇氣面對即將一地雞毛的生活吧。

不懂“科學育兒”的父母一輩,如何用言傳身教的方法教育孩子?

(本該張燈結綵的新年時節)

第二天黎明時分,天矇矇亮,爺爺終於找到爸爸,沒有指責、沒有打罵,只有諄諄善誘:

“你跟我回去吧。以前輸了多少錢都不計較了。你老婆現在生孩子了,我們也該好好過日子了。”

嗷嗷待哺的我,彷彿給這個蕭條的家,注入了一絲生機。媽媽把家裡養了許久的禽畜賣了抵債,爸爸自知意志力差,從此以後每每把所有收入上繳給媽媽。

不懂“科學育兒”的父母一輩,如何用言傳身教的方法教育孩子?

(嗷嗷待哺的孩子)

很久以後,我媽說過,我出生那一年,是家裡環境最差的一年。我爸卻反駁說,從我出生那一年開始,日子從開始越過越好。

是我的到來給這個家裡帶來運氣嗎?我看不是。爺爺的溫和教育起了最關鍵的作用,爸爸的迷途知返為這個家重新帶來希望,至於我,也許起到了催化劑的作用吧。

韓寒導演的賀歲電影《飛馳人生》裡,曾經放蕩不羈的賽車手張馳,因為離奇出現在家門的嬰兒,開始修身養性,努力撫養孩子長大。

不懂“科學育兒”的父母一輩,如何用言傳身教的方法教育孩子?

(《飛馳人生》劇照)

孩子也許會激發父母的愛意和責任心,但是最關鍵的一點,是人的本性。張弛本性不壞,浪蕩多時需要找個歸宿。我爸或許也是如此,溫和的家庭環境以及嗷嗷待哺的孩子,為我爸提供了溫暖的港灣,也讓他找到自己存在的價值。

不懂“科學育兒”的父母一輩,如何用言傳身教的方法教育孩子?

(和諧的家庭)

考倒數第一的孩子,該如何處置?

在我入學前,我爸已經開始教我寫字、認字母、背乘法口訣,所以我在學前班總是能拿到不錯的成績。父母也因此放鬆對我的看管,之後我隨著鄰屋的孩子到處浪蕩,一年級的第二個學期,居然拿了倒數的成績。

跟爺爺當初對爸爸的教育態度一樣,我爸對我也沒有指責、沒有打罵。從二年級開始,我爸每天傍晚陪我一起做作業,給我講讀書做人的大道理,吃完飯後再陪我一起預習、複習,從不間斷。

到現在我仍然可以憶起當時的畫面:白熾燈光下,我趴在書桌前寫字,爸爸時而為我聽寫詞語,時而替我講解課文。當我垂下腦袋想偷懶時,爸爸就會用書本輕敲我的腦袋。

不懂“科學育兒”的父母一輩,如何用言傳身教的方法教育孩子?

(爸爸陪同孩子複習)

講述父愛無疆的電影《銀河補習班》裡,爸爸馬皓文通過言傳身教,自稱全宇宙最好的補習班,用一個月的時間使倒數第一的兒子馬飛進入年級前十。

我資質比較差,花了一學期的時間,考上正數第二。出成績那天,我爸很驚喜地揹著我去附近的商店買雙面膠把獎狀粘在牆上。

不懂“科學育兒”的父母一輩,如何用言傳身教的方法教育孩子?

(《銀河補習班》劇照)

很久以後,回憶起這件事,我爸說,他原以為我會在二年級考上十幾名,在三年級考上五六名,在四年級才逐漸步入正軌,然後五六年級加把勁可以考上重點中學。沒想到我只花了一個學期,成績就突飛猛進。

我住在農村,很多父母並不注重孩子教育,動輒打罵,鮮有耐心陪伴的父母。我還記得,小時候我跟親戚家的孩子一起在小院子寫作業,我爸在溫柔給我講解題目,旁邊是親戚不耐煩的訓斥甚至是掌摑,以及小孩撕心裂肺的哭聲。

不懂“科學育兒”的父母一輩,如何用言傳身教的方法教育孩子?

(媽媽指責孩子)

後來,那個孩子成年後未婚先孕,又離婚收場,大概與缺愛的家庭也有一定關係。

曠課出走的孩子,要怎麼處理?

弟弟從小不愛讀書,爸爸曾經也堅持每晚給他複習,但是沒有成效,只得作罷。沒有考上重點中學的弟弟,在鄉鎮中學的環境中,沾染了一些惡習。又因一直處在單純的家庭環境中,不擅於應付複雜的中學人情關係,產生了厭學心理。

不懂“科學育兒”的父母一輩,如何用言傳身教的方法教育孩子?

(厭學心理)

初中是寄宿學校,弟弟初三那年,幾乎每星期都出走。逃課、曠課,使計逃出學校,在大街浪蕩。跑得最遠的一次,甚至跑去了隔壁鎮的一個公園。每次接到老師的通知,我爸都會請假出來,到處找我弟,就像當初我爺爺到處找我爸一樣。

找到我弟後,同樣的,不打罵、無指責,我爸帶著我弟去吃東西、喝奶茶,陪他聊天。也許是講前程,也許是講現狀,具體內容我也不清楚。只知道,每次跟我爸聊完,我弟都會乖乖地回學校,等到哪天忍不住,又再次逃出來。

不懂“科學育兒”的父母一輩,如何用言傳身教的方法教育孩子?

(父親與孩子談心)

我爸媽當初對我弟的打算是:即使真的要出來打工甚至是混日子,也要想方設法讓他讀完初中。

在我爸潛移默化的教育下,我弟初三最後的階段才開始發力學習,也逐漸喜歡上讀書的感覺。今年,我弟弟19歲剛過,在上大二。是的,他沒有輟學,還考上了大學。

我弟上初中時,有人笑話我,說我弟不懂事,註定是幹苦力的命,但是她弟復讀一年的成績,居然還沒有我弟高。

不懂“科學育兒”的父母一輩,如何用言傳身教的方法教育孩子?

(接受教育)

愛的教育,是精神傳承,是心靈相通

我住在經濟條件很惡劣的農村。窮到極端,便會滋生無知和愚昧。我村子裡有一家人口,不讓自己的孩子上學,哪怕義務教育並不需要學費。我的一些小學同學甚至有過坐牢經歷,至於中途輟學、未婚先孕這種現象,更是極為尋常。

我沒有過人的天資,但慶幸在很小的時候,我爸就在我腦海中傾注“知識改變命運”的想法,我現在才能擁有普通人尋常的幸福。

我從小見過太多父母打罵孩子的現象,都說“棒棍底下出孝子”,但是我在現實生活中,沒有見過因為“棒棍教育”而孝順的孩子。我的親戚、我的鄰居、我的同學,都因為父母打罵孩子,導致孩子叛逆心理更加重。等到他們可以脫離父母掌控的時候,他們的反擊會比當初的“棒棍”來得更加猛烈。

不懂“科學育兒”的父母一輩,如何用言傳身教的方法教育孩子?

(孩子依賴父母)

我很慶幸我家裡一直採用的,都是溫和教育,從爺爺傳承給爸爸,再由爸爸傳遞給我們。溫和不等於一味的盲目寵溺,而是就事論事、以理服人;是諄諄善誘、言傳身教;是不厭其煩、耐心溫柔。

父母對孩子的關愛,不是對孩子過高的期望,也不是要求孩子永遠做到最好,而是哪怕發現了孩子最差的一面,也依然不變初心地愛ta。

最近備受好評的港劇《金宵大廈》裡面的單元劇《鴉烏》裡,備受大廈人員寵愛的東東,因為母親給予過多的期望和壓力,最終選擇永遠沉溺在鴉烏打造的虛擬世界中。雖然東東母親內心很愛他,但是她對東東的壓迫式教育,是造成東東崩潰的根本原因。

不懂“科學育兒”的父母一輩,如何用言傳身教的方法教育孩子?

(相處和諧的父母孩子)

現在大家都在講“原生家庭”的影響,幾乎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曾受到原生家庭的傷害。回顧我童年所受的傷害,我經常會說,“小時候因為窮,受了很多苦。”但是很多人會向我傳達這樣的一個觀點:“窮點沒關係,關鍵是家庭要有愛。”他們當中,有很多都是在家庭中曾經被父母傷害過的孩子。

說得也是,雖然我窮、我笨、我沒有見過世面,但是我見過愛啊。

不懂“科學育兒”的父母一輩,如何用言傳身教的方法教育孩子?

(親情)

說明:本文部分配圖來自網絡,若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