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企三季報預告虧字當頭 眾泰、力帆等淨利"首虧"

車企三季報預告虧字當頭 眾泰、力帆等淨利

據中汽協最新數據,1―9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814.9萬輛和1837.1萬輛,產銷量比去年同期分別下降11.4%和10.3%。儘管同比降幅較上月有所收窄,但下滑幅度依然較大。

車市下行的趨勢,也直接反映在上市車企的業績上。本月下旬,車企三季度財報將陸續披露。截至發稿前,時代週報統計的14家A股上市車企中,8家已發佈業績預告,僅2家車企“預喜”,而長安(000625.SZ)、一汽轎車(000800.SZ)、眾泰(000980.SZ)、力帆(601777.SZ)、*ST海馬(000572.SZ)、一汽夏利(000927.SZ)則清一色呈虧損狀態。

對第四季度中國車市走向,10月17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秘書長助理許海東對時代週報表示:“儘管汽車銷量下滑幅度可能要超過5% ,但第四季度車市會有所回暖。”

多家車企“虧”字當頭

10月23日起,一大波上市車企三季度財報將密集“出爐”。其中,江鈴汽車(000550.SZ)將於23日率先拉開車企財報季帷幕。長城汽車緊跟其後,而眾泰、東風(600006.SH)、比亞迪(002594.SZ)、廣汽(601238.SH)、長安、江淮(600418.SH)、一汽轎車、北汽藍谷(600733.SH)、力帆、*ST海馬及一汽夏利三季度財報都將於本月29―31日壓軸出場。

據券商中國數據統計,汽車行業前三季度預計業績將下滑135%。從目前多家A股上市車企發佈的前三季度業績預告看來,除比亞迪、江淮給出“預增”預期外,長安、一汽轎車、眾泰和力帆預計前三季度淨利潤將出現“首虧”,海馬和一汽夏利預計前三季度淨利潤為“減虧”。

其中,長安汽車預計虧損最高。前三季度歸母淨利潤虧損24億―28億元,去年同期盈利11.63億元,下降306.35%―340.74%。一汽夏利亦緊跟其後,其前三季度預計虧損6.7億―7.3億元,同比下滑27.21%―33.20%。

此前狂甩400多套房的*ST海馬汽車,難逃虧損命運。業績預告顯示,海馬前三季度預計虧損1.64億―2.44億元。而報告期內,海馬處置資產,還帶來了1.5億元收益。同樣有可能出現虧損的是力帆,不過其僅發出“報告期可能會虧損”寥寥數字,但並未披露相關財務數據。

此外,江淮儘管交出“預增”成績單,但成色不足,非經常性損益或在其財報中扮演重要角色。江淮前三季度預計盈利1.24億元,同比增長159%。江淮將“預增”歸因於產品結構調整、成本費用管控、主業盈利能力提升等。值得關注的是,上月江淮剛靠拆遷“躺贏”一大筆收入,交易後,2019年淨利潤將增加2億元左右。

新能源產業鏈上下游受影響

受中國汽車市場下行、補貼退坡等因素的影響,原本憑藉新能源表現強勢的相關企業也受到負面影響。據中汽協數據顯示,國內新能源汽車9月銷量同比下滑34.2%至8萬輛。此前7月、8月的銷量分別為8萬輛和8.5萬輛,同比分別下滑4.7%和15.8%。新能源車銷量罕見“三連跌”,“陣痛”亦體現在新能源車企及產業鏈部分公司的業績上。

整車企方面,比亞迪交出“預增”的樂觀預期。但其在預告中提到,在汽車行業市場需求下滑及新能源汽車補貼大幅退坡等多重因素影響下,預計第三季度新能源汽車銷售將有所放緩,業務整體盈利較去年同期有較大幅度的下降。數據顯示,比亞迪前三季度新能源乘用車銷量為18.59萬輛,其中,9月新能源車銷量同比下滑39%至7359輛,這是自今年7月起連續第三次出現同比下滑。

國內動力電池“一哥”寧德時代方面,其前三季度預計盈利30.92億―35.68億元,同比增長30%―50%。但公告亦提到,受毛利率下降、研發投入加大等因素影響,第三季度盈利11.74億―14.68億元,同比持平或下降20%。

鋰電原料方面,不少供應商大頭下調業績預測。

贛鋒鋰業將三季度業績盈利區間,從3.87億―4.98億元下調為3億―4億元,修正後業績同比降幅為72.89%―63.85%。天齊鋰業盈利預計區間下調為1.2億元至1.6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92.9%―90.53%。

當然,“陣痛”或只是暫時的。據乘聯會報告稱,隨著2020年國內新能源車競爭進一步充分,新能源認可度會進一步提升,新能源乘用車谷底回升的潛力仍較大。高端車型領域有諸多車型開始進入實際交付階段,自主、合資、外資同臺競技,將共同推動中國新能源車發展。

四季度車市有望回暖

對於接下來的中國車市走向,業內專家予以看好趨勢。“第四季度車市會有所回暖;而全年來看,汽車銷量下滑幅度可能要超過5%,但整體而言下半年情況會比上半年好。”10月17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秘書長助理許海東接受時代週報記者採訪時說道。

對於未來全國乘用車市場的展望,乘聯會在近期發佈的分析報告裡指出,10月的外部環境較複雜,國內經濟平穩可控,隨著貿易談判的階段性成果,消費信心進一步恢復,市場回暖還是有更大期待。

太平洋證券分析師白宇、劉文婷指出,9月汽車銷量數據低開高走,顯示出乘用車消費信心逐步恢復,主要原因是國六透支效應減弱,新的購買需求逐步釋放。目前市場仍處於觀望階段,但四季度消費可期。四季度為傳統消費旺季,年底促銷有望來臨,廠商或將聯進一步拉動汽車消費。

儘管“金九”成色不足,但伴隨2019年最後一個季度到來,車企紛紛推出各式優惠促銷,以及通過加碼新車搶佔更大的市場份額,其中,包括星途-LX、廣汽傳祺全新GS4、上汽大眾MPV巍昂、奔馳GLB、一汽豐田全新RAV4榮放、凱迪拉克CT5、奧迪Q8等新車的相繼到位,將助力國內車市接下來的表現。

10月17日,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對時代週報記者表示,“銀十”傳統旺季,再加上去年以來積壓的市場需求,以及國六標準實施後新車逐步到位,第四季度汽車銷售市場將逐步轉好,下滑幅度相對改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