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師範大學成立“譚盾未來音樂研究中心”

10月25日,作曲家、指揮家譚盾在麗娃河畔受聘為華東師範大學榮譽特聘教授,同時,華東師大“譚盾未來音樂研究中心”揭牌成立。儀式上,華東師大黨委書記童世駿向譚盾頒發了榮譽特聘教授證書,併為他佩戴華東師大校徽。

“這是譚盾首次與國內高校合作,創建以其名字命名的研究中心。”華東師大音樂學院院長吳和坤介紹說。

“這個校徽給了我一個永恆的職責。”譚盾在發表受聘感言時表示,“只要和同學們在一起,我就開心。可以和同學們一起,在有限的生命裡探索未來,在未來裡創造自己,我很珍視這樣的機會。”

华东师范大学成立“谭盾未来音乐研究中心”

左起:吳和坤、童世駿、譚盾

華東師大在藝術學科上具有深厚的歷史積澱。早在1951年創校之始,中國音樂界的泰斗應尚能、劉雪庵、錢仁康、馬革順、楊鴻年等都曾任教於此。如今的華東師大音樂學院,是一個集高等音樂教育、音樂史論、音樂人類學、作曲藝術、表演藝術為一體的研究型音樂學院。

依託交響樂團、歌劇實驗中心、合唱團等三大教學實踐平臺,華東師大培養了一批音樂人才,學生多次赴奧地利和美國巡演,併成為亞洲青年管弦樂團、上海歌劇院交響樂團、上海愛樂樂團等中外樂團的成員。

譚盾受聘華東師大、譚盾未來音樂研究中心成立,將為華東師大注入新的活力。

“我希望通過音樂,將東西方哲學與未來的科技結合起來。譚盾未來音樂研究中心最想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打造一座音樂的橋樑,連接東西方歷史,觸及未來、啟迪未來。”譚盾說。

华东师范大学成立“谭盾未来音乐研究中心”

譚盾

據瞭解,譚盾未來音樂研究中心將重點致力於三個領域的跨界音樂研究。

一是音樂與哲學。譚盾音樂的創作源泉來自於中國哲學,他也致力於通過交響樂和現代音樂將中國哲學轉化為音樂。中心成立後,將深度挖掘中國古典哲學對中西方音樂創作觀念的影響,試圖創建中國當代音樂作曲思想與理論體系。

二是音樂與科技。無論從保護、挖掘,還是從再創作、傳播的角度來看,科技創新都是助力傳統文化傳承與發展的一條出路。中心成立後,將嘗試運用多媒體景觀,尋求視聽結合的新形式。

三是音樂與電影。學校將設立電影音樂中心,打造電影音樂節、電影音樂創意講壇等文化交流平臺,吸引世界優秀的年輕學者來此學習創作、剪輯、製作電影音樂。

“好多次聽譚盾教授的作品,我都油然而生一種自豪感。他的作品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體現了中國文化的國際魅力。”

華東師大黨委書記童世駿表示,中國文化在不斷更新、不斷前進,音樂文化也是這樣。相信譚盾加入華東師大後,會在華東師大的學科資源、人文基礎的沃土上,以他的眼光、能量和永不枯竭的創造精神,培養出卓越的音樂人才隊伍。相信譚盾未來音樂研究中心也將與相關學科互相汲取靈感,共同為華東師大音樂學科的發展以及教學科研、人才培養、社會服務提供智慧力量。

儀式結束後,譚盾為華東師大師生帶來了一場名為“未來音樂與天地人”的主題演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