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濱江,地名傳承,雙廟老宅,長河老街的發祥地

濱江區是浙江省杭州市下轄的一個區,位於錢塘江南岸,原屬浙江省蕭山市,1996年12月12日由原蕭山市西興鎮、長河鎮、浦沿鎮三鎮成立,濱江區東面與南面與蕭山區相鄰,全區面積72.22平方千米。

一提到新時代的杭州濱江區,人們頭腦中想到的馬上就是阿里巴巴,網易等高新企業及電商企業最為繁華的城市區域。時代的日新月異,伴隨著濱江區經濟的繁榮發展,我們也不能忘記濱江區曾經繁華的歷史淵源。其實杭州市濱江區歷史底蘊異常豐厚。兩千五百年前,吳越爭霸在此開始,西施北渡於此起步。在濱江,一條河,一座橋,一口井,一幢房,往往就是歷史老人,會告訴你千年傳說,百年故事。

今天筆者帶你走進繁華的濱江區內在高樓林立之間的雙廟古建築。雙廟歷史上稱為“雙廟前”,"雙廟郎”或者“雙廟街”,目前位於濱江區長河街道長二社區北部,原東起下莊裡,西鄰章家裡,南至濱文路,北達“浙贛鐵路”。

魅力濱江,地名傳承,雙廟老宅,長河老街的發祥地

雙廟古建築群掩埋在時代的變遷下,周邊的高樓包圍了這一片歷史。

魅力濱江,地名傳承,雙廟老宅,長河老街的發祥地

遺存的牌坊和遠處的高樓林立,形成了異常醒目的反差。

雙廟的地名來源於此地有一“雙廟”,是當地孔氏和張氏的兩座宗祠(即家廟),故稱“雙廟”。據《杭州濱江區歷史文化叢書·古鎮圖說》(第三篇)載:“北宋太平興國三年(978),有鄉建制,稱夏孝鄉,時集市貿易在雙廟塘進行。”所以又有“雙廟街”之稱。

魅力濱江,地名傳承,雙廟老宅,長河老街的發祥地

雙廟舊屋,已被列入杭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該宗祠建築取江南民居傳統四合院形式木結構建築,三進三開間。第一進建於光緒年間,第二進建於清乾隆十七年,門窗雀替都有精美的雕刻,是杭州地區屈指僅存的家族宗祠建築之一。

魅力濱江,地名傳承,雙廟老宅,長河老街的發祥地

雙廟屋後雜草縱生,後面的宅子已殘敗不堪。

今年86歲的湯老先生和老伴一起仍然居住在老宅子裡。作為為數不多的原住民,他告訴我他在50來歲時搬過來,在這裡住了30餘年。湯老告訴我,現在這裡的老房子政府前幾年都已經修繕過,居住環境還算可以。只有夏天他的閣樓太熱打著空調都熱,只能睡一樓。看看周圍沒有任何樹木和高樓遮擋,酷熱的確可以想象得到。

魅力濱江,地名傳承,雙廟老宅,長河老街的發祥地

居住在雙廟對面老宅的湯老先生,是為數不多的雙廟原住民。

據說當時街市十分熱鬧,店鋪林立,山果水產,鮮活上市;茶肆酒樓,顧客盈門;五更開門,黃昏打烊,成為夏孝鄉主要集市。宋室南渡以後,大批北方官宦望族隨駕南遷,卜居長河,人口劇增,集市貿易驟然興起,商貿活動擴展到槐河、澤河一帶,雙廟街日趨蕭條。至民國時期,雙廟街雖然仍有米店、南貨店、茶館、小吃店、肉店、棺材水車店、剃頭店、酒店等,但規模小得多,待長河老街日趨興旺,各種綜合商店不斷增多,雙廟街日趨冷落,直至消失。

魅力濱江,地名傳承,雙廟老宅,長河老街的發祥地

走過一幢幢遺留的老屋子,感受歷史劃過的痕跡。

魅力濱江,地名傳承,雙廟老宅,長河老街的發祥地

你可曾想象舊時雙廟的繁華景象,而今天這裡卻異常的冷清和寂靜。

魅力濱江,地名傳承,雙廟老宅,長河老街的發祥地

周邊的雜草坪和四周的高樓林立,讓這裡顯得有些突兀。

如今的雙廟依然有不少外來人口租住,問及他們租住這裡的原因,第一是因為杭州近幾年的大面積拆遷工程,農居房的拆遷讓這些外來人不得不尋找新的住處,而由此而來逐漸高升的房價讓他們又望而卻步。而這裡暫時的落腳點價格適中,讓他們有了最好的選擇。

魅力濱江,地名傳承,雙廟老宅,長河老街的發祥地

雖然雙廟古建築很多經過了後期修繕,但是整體環境依然不夠理想。小女孩跑過,身後的屋頂已經殘缺。

魅力濱江,地名傳承,雙廟老宅,長河老街的發祥地

斑駁破舊的牆面已經補了又補。

魅力濱江,地名傳承,雙廟老宅,長河老街的發祥地

老屋子很多存在這潮溼漏水的情況。

魅力濱江,地名傳承,雙廟老宅,長河老街的發祥地

石板路上已有一層青苔。

隨著濱江城市化的推進,在長二社區整體徵遷中,雙廟農民房全拆了,只剩下少量居民世居房,如雙廟23號的建築群,清代同治年間建造,已150多年曆史。建築面積330平方米,現僅存一座轎廳和後院落,保存較好。其主人湯金釗在《蕭山縣誌》有記載,是道光年間京城錄事侍郎。該房屋由其子孫湯益卿居住,也已被列入第五批杭州市歷史建築保護名錄。

魅力濱江,地名傳承,雙廟老宅,長河老街的發祥地

雙廟23號古建築該房屋由其子孫湯益卿居住,也已被列入第五批杭州市歷史建築保護名錄。

魅力濱江,地名傳承,雙廟老宅,長河老街的發祥地

古宅的牆上,精美的窗欞在訴述歷史的流逝。

魅力濱江,地名傳承,雙廟老宅,長河老街的發祥地

古建築之間往往只有一米之寬間隔,歷史在這裡停留。不遠處就是現代的居民高樓。

緊鄰雙廟還有下莊裡及河鬥等古建築,很多老宅子因為靠近錢塘江潮水的長期侵蝕,變成了危房,隨時都有倒塌的危險。幸好當地政府已經將頻危的古建築設立標識,著手保護。

魅力濱江,地名傳承,雙廟老宅,長河老街的發祥地

已經衰敗的一處舊宅,藤蔓爬滿了外牆。遠處是新建的居民高樓。

魅力濱江,地名傳承,雙廟老宅,長河老街的發祥地

河鬥18號古建築。

魅力濱江,地名傳承,雙廟老宅,長河老街的發祥地

下莊裡古建築。

魅力濱江,地名傳承,雙廟老宅,長河老街的發祥地

目前政府已經將雙廟周邊各古建築標識,劃為開發保護規劃項目。

魅力濱江,地名傳承,雙廟老宅,長河老街的發祥地

希望這些老建築能迎來又一春。

濱江區不僅有西興老街,長河老街,也有雙廟這種小規模的古建築群。這裡的開發保護應該更突顯“保護”。小編一路走遍雙廟周邊,這裡沒有成古街的地理優勢,周邊都是高樓林立,很多古建築又已經頻危,著手保護修繕是重中之重。

濱江區一邊在新時代中飛速發展,另一邊濱江區的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將這些古建築保護修繕,將這些古建築的歷史故事再度告訴現代人,是一種文化的傳承。不僅是相關部門更是我們每個人肩上的責任。

如果你也有關於杭州老街舊宅的故事,請私信小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