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之後,應該早睡早起重“平補”養生

三湘都市報10月25日訊(記者李琪 通訊員 楊楠) 今天是霜降後的第一天,長沙的氣溫陡降,提示著冬天即將到來。不久之後,樹葉將會枯黃,動物們要儲藏食物過冬,或者準備冬眠了。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針灸推拿康復科葉勇副主任醫師介紹,霜降氣溫變化劇烈,晝夜溫差增大,受寒涼氣溫的影響,人體需要應對外部的環境,也需要養生。他建議,在這個季節要早睡早起,結合運動,“平補”度過這個季節。

寒涼天氣導致身體易患病

葉勇表示,霜降後人體受寒涼氣溫的影響,人體皮膚和皮下組織血管收縮,周圍血管阻力增大,促使血壓升高,影響心臟血液供應,會有誘發心絞痛和心肌梗死的危險。

而中老年人體質弱,難以抵抗外界環境劇烈的變化,極易導致中風。因此,在深秋季節,患有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胃病、慢性支氣管炎及風溼病等疾病的人應加倍小心,科學合理安排生活。

根據“四季五補”,霜降時節的飲食原則應以滋陰潤肺為宜,應“平補”。

為了應對秋燥,可以適當食用一些甘寒汁多的食物,如梨、柚子、甘蔗、香蕉、柑橘等各類水果,蔬菜可適食胡蘿蔔、冬瓜、銀耳、蓮藕及各種豆類製品等,也可服用白木耳、芝麻、蜂蜜、冰糖等食品以潤肺生津,可以防止秋季容易出現的口乾、皮膚粗糙、大便乾結等“秋燥”現象。

葉勇提醒,進補講究因人而異,脾胃虛弱者、老年人或慢性疾病患者進行食補時,以健脾補肝清肺為主,應選用氣平味淡、作用和緩的食物,食溫熱熟的食物,以湯類、粥類為適宜,既營養滋補,又利於吸收,可增強體質,保持旺盛活力,預防和減少疾病的發生。

用運動為身體過冬做準備

除了飲食,在起居、精神等方面也要合理安排與調整,要從秋季所適宜的早睡早起,慢慢過渡到冬季所適宜的早睡晚起。避免陽氣外洩,傷耗陰津,導致抵抗力下降。

運動中,人的體溫調節機制處於緊張狀態,有助於提高肌體對外部環境的適應能力,提高心血管系統功能,為入冬做好準備。

秋季氣候比較乾燥,應選擇舒緩、運動量不大的鍛鍊項目,如慢跑、散步、登山等,在早晨或傍晚適時有度地進行。需要注意的是,每次運動前都要做好準備活動,運動時間不可過長,以微出汗為宜。

膝關節在遇到寒冷刺激時,血管收縮,血液循環變差,往往使疼痛加重,故在天冷時應注意保暖,必要時戴上護膝。

老年人運動時,不宜做屈膝動作時間較長的運動,要儘量減少膝關節的負重。鍛鍊結束後應休息好,注意動與靜的合理安排,達到運動強身的目的。

延伸

中醫養生小妙招

霜降養生,葉勇建議大家可以做艾灸和推拿。秋天最怕“陽氣不降”而出現秋燥,可以艾灸湧泉穴,可以起到健身強心,益壽延年,引火歸元的作用。

方法:將艾條點燃後,靠近湧泉穴,施予溫和灸,以使穴位局部感到潮熱舒適為宜,每次灸20分鐘左右,每日或隔日1次,每月10次。

晚秋時節,草枯葉落,人容易出現意志消沉、抑鬱不樂等情緒,可以橫擦脅肋部,以達到疏肝解鬱的功效。

方法:以手掌根部著力於腋下,單向由上而下推擦,用力要穩,由輕減重,有一定透力,推進速度緩慢均勻,反覆推擦數十次,以溫熱和舒適為宜。

秋季養生對於保持身心健康十分重要,尤其要注意預防秋燥、防秋鬱、防溼邪、防賊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