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石譚家橋:最大城中村印記

黃石譚家橋:最大城中村印記

充滿人間煙火味的地方

黃石譚家橋:最大城中村印記

黃石譚家橋:最大城中村印記

黃石譚家橋:最大城中村印記

黃石譚家橋:最大城中村印記

有人說,記憶是照片。

如今,譚家橋住宅已被夷為平地。一部昔日舊貌航拍的短片,成為譚家橋人們的記憶。

城市進程在不斷髮展中,城市的一些“窪地”隨之消失,人們口中的“譚家橋”亦是如此。但不變的是譚家橋的記憶,它是城市發展中抹不掉的印痕。如今譚橋家正在煥發著新的氣息,人們對它的新生期待滿滿。

譚家橋的變化,反映出黃石港區從工業區到商業區的嬗變,如今棚戶區改造讓老城區煥發新生,見證了黃石在各個時期的轉型。

塘家橋改為譚家橋

譚家橋,這裡有山有水,風景宜人,充滿著生活氣息。

據記載,齋公山腳下原有兩塊青石刻的歷史紀念碑。碑文記載,譚家橋建立於清朝,本處原是一個荒山野嶺,寥無人煙。青山湖北岸是一片蘆葦,而馬家灘只有一條約兩米寬的山坡泥路,從楊葉洲經齋公山通往大冶縣。

青山湖本是一條淺窄的河流,水由壓窯牆(現市委湖)經過洗腳港(現王家裡)覆盆墩流入長江,水溝兩岸是碼著石塊的橋墩,架著木板的橋樑,每年在雨水較多的季節常被洪水沖垮導致交通中斷。

在此期間,有一唐姓財主由此經過,看著洪水將橋沖垮,無法通行。當時就安排他的同行人,到較遠的地方找來幾位民工下水將橋搭好,恢復交通幫助往來人員通行。

這位唐姓人氏回家,為民所想捐獻款項請來匠人和民工,將南北兩岸用石塊砌成兩米左右寬的港心路和橋墩,用三根約四米長、半米左右寬的青石作為橋樑架設在上面。從此再大的山洪也沖垮不了,十分牢固。

百姓為了紀念這位愛心人氏,將橋取名為“唐家橋”,而唐姓人氏為了不宣揚事蹟,就以當地湖為題,將唐字左邊添了一個“土”字,名為“塘家橋”。

解放後,在政府調查地名時,有兩位工作人員找到一位姓屈的老人,由於口語有誤,將塘字聽成了譚字,因此成為“譚家橋”,並一直流傳至今。

荒無人煙到人丁興旺

老話說,一橋通南北,天塹變通途。

譚家橋的發展,也像一部傳奇故事那般精彩。

此處自從有了“譚家橋”後,人口就逐漸變多。其中,從大冶遷來六戶屈姓一戶陳姓,在此落戶形成一個小村莊。直屬大冶管轄,至今已有七代人歷史。

新中國成立後,譚家橋屬於下陸區管轄。1955年,譚家橋歸黃石港區管轄。

自1956年以來,通過20年的建設發展,各類企業在黃石港這片土地上如雨後春筍般“發芽生根”,建起了黃石化工、棉紡織印染、國營橡膠、製藥、肉聯、飲料、輪胎、建陶等30餘家省市辦企業。正是黃石港輕工業的基礎,為當時黃石在全省排名第二,打下了堅實的基石。

“隨著黃石港工業的快速發展,一些企業徵地建設廠房,一些被徵用住宅的居民被分配到譚家橋居住。”譚家橋居民屈國勝說,到了1958年,譚家橋從最初的幾戶人家發展到近百戶人家。

改革開放以來,由於附近有大量的輕工企業,需要大批的產業工人,而這裡廉價的房租吸引了大量的年輕打工者,也自然多了亂搭亂建,建房加層,環境髒亂差。

隨著黃石港的商業崛起,人流量增加,在譚家橋這片土地上,一些個體老闆受利益的驅使,在這裡搭起了棚子,開起了夜市。那時,譚家橋的夜市主打吊鍋,由於菜做得較有特色,許多食客慕名而來,住在黃石港的居民都有所耳聞。

屈國勝感嘆道,在這60多年中,隨著社會的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居民家庭人員發生了較大變化,從1958年全村98戶發展到現在近400戶,人丁興旺。

充滿人間煙火味的地方

譚家橋位於黃石港區青山湖畔,東至青山花苑小區,西至紅軍樓。南至湖師大,北至公園路。這個村莊曾經是黃石最大的城中村之一,佔地53.72畝,曾經私房住宅達到183戶,公有標房住宅三棟87戶。

譚家橋的房屋密度高、採光通風條件差,居民居住環境差。但是,這裡充滿人間煙火的味道,成為一些年輕打工者首選的租居地。

在譚家橋附近居住十幾年的王建福說,那時譚家橋是那種密不透風的居民區,其環境可想而知。其實,真正的譚家橋人在這裡住的很少,大多數居民是那些朝氣蓬勃、在企業工廠打工的年輕人,他們看中的是這裡廉價的租金。

王建福說,譚家橋的南面橋頭有眾多小店,其中有一家滷菜點,賣滷豬腳豬尾豬心豬頭,味道很好,吸引了好多食客。而另一家炒粉炒麵炒花飯小店,每當下班的時候,打工仔打工妹們,花個兩三塊錢買上一碗,邊吃邊回家,晚餐就解決了。

如果你腦海裡想起譚家橋,這樣的場景將會在你腦海裡徘徊:早上,他們還是會在早點攤上過早;傍晚,他們還是會在橋頭乘涼;橋頭幾家頗具規模的大排擋夜市,賣的“油燜蝦”“土匪魚”和高壓鍋煎餃等,全市有名;村裡的人們偶爾在大排檔上點兩個小菜,喝兩瓶啤酒,還是蠻滋潤的。

王建福說,那時候,他在上班下班看著他們、聽著他們說笑,都感覺到自己實實在在生活在平民之間。

家住下陸區的石雲今年35歲,她說,那時,對於譚家橋的瞭解,就是起於譚家橋夜市,這裡充滿著人間煙火的味道。

譚家橋的記憶難以抹去

2014年,我市對譚家橋夜市進行拆除,拆去的是多年的衛生癥結。

2016年,譚家橋納入棚戶區改造項目,2017年,譚家橋棚戶區改造項目啟動。如今,譚家橋的住宅被夷為平地。

“我們要搬新家啦!”在2018年農曆正月十二的這一天,譚家橋居民齊聚一起吃著散夥飯,一部短視頻記錄著他們對這片土地的最後告別。同時,也表現了他們自己的新房夢。

屈國勝,今年75歲,是土生土長的譚家橋人,對這片生活的土地有著濃濃的鄉土之情。

“我的祖祖輩輩在這裡生活,從一個小村落逐漸成為一個大村莊,譚家橋這裡確實有太多記憶。”屈國勝是譚家橋居民自治改造委員會主任,他在譚家橋即將拆遷之際,請人航拍譚家橋整個面貌,記錄著譚家橋人在這片土地上最後的生活。“現在大家都住在不同的地方,都有著自己的美好生活。”

譚家橋通過棚戶區改造,“棚戶人家”告別無秩序、少配套、不整潔,將自己的涼熱,融入“一步之遙”的繁華都市,讓生活更加有盼頭、有奔頭。

如今,屈國勝已經住上商品房,過上了快樂的老年生活。但是,他對譚家橋還是念念不忘,不時會來譚家橋看一看,看看這片自己曾經居住的土地會變成什麼樣。或許,有許多人像屈國勝一樣,譚家橋對於他們來說,在內心深處的記憶是深刻的,難以抹去的。

我們從譚家橋這70年的變遷來看,正是黃石大力推進棚戶區改造、努力提高居民幸福指數的一個縮影。

如今,譚家橋正在煥發著新的氣息,新的譚家橋或許更值得期待。

本期畫家

孟亮,1982年3月生於湖北荊州,2004年6月畢業於當時的湖北師範學院,同年留校任教至今。2013年7月畢業於湖北美術學院藝術碩士水彩專業,參加第三、第四屆中國-國際水彩高研班,同期到意大利、法國、瑞士、奧地利等歐洲國家藝術考察,2016年6月-2017年6月外派印度尼西亞泗水新中三語學校支教。( ■東楚晚報記者 石教燈/統籌 馬南山/文字 周巍/翻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