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辭職後不要回原單位工作?

三農天地


這話不能以偏概全,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吧,我認為,辭職後,也能回去原單位工作的。如果提出這個問題,想必大家都對此存在疑惑。我也遇到過幾個同事辭職後回來老東家的情況,但他們所面臨的窘境挺多的。


通常員工自動離職時,大多數因為兩個原因:

1、想追求更好的薪酬待遇而選擇辭職;

2、私人原因逼於無奈而辭職(這個情況在女性方面比較明顯);


但無論基於什麼原因辭職的,回來老東家也是很尷尬的。“回巢”的鳥兒會面臨以下幾種窘境。

一、物是人非

我們上面提到,員工有可能是因為私人原因而選擇離職,而女性在這個方面上居多。例如放產假、哺乳期等,孩子需要照顧,工作和家庭不能同時兼顧,因此,很多職場媽媽都會放棄職場,而全身投入去照顧家庭和孩子中去。


當孩子長大上了幼兒園後,寶媽們又想重回職場,找到自己的位置和價值。


但即使原單位通過正常流程,招你回來後,你又會發現,一切人和事都時過境遷,物是人非。當初玩得來的同事,某些關係好的領導都變了崗位,一切都是重新開始。


這時,多多少少會有一種陌生、失落的感覺。

二、面子抹不開

如果員工是因為追求更高薪酬待遇,更好的工作而選擇辭職的。但發現外面的世界風大雨大,根本無法容納自己,因此會有考慮要不要回來老東家的想法。


當初壯志豪情,發誓要創出一篇天地而辭職,在公司裡、部門中搞得人所周知,知道你即將獲取更好的offer,有更好的發展,而去祝福你前程似錦。


打臉的是,現在你卻回來投靠原單位,您說,面子能抹得開嗎?沒被同事在背後指指點點就已經算很好了。這是真真實實的打臉啊!


三、習慣適應角色的轉換

有些員工離職之前是一名主管,手下浩浩蕩蕩管理著一群下屬,但由於種種原因而離開老東家。


當你選擇回到老東家時,又會發現,離職前,自己一名下屬竟然成為了自己的上級。這種角色轉換,真不是一般人能接受得到的。一開始內心就不平衡了,日後還能好好地工作嗎?

既然回老東家工作,是一件讓人難以接受的事,那真的就不能回去了嗎?非也,在我看來,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如果你確實是需要回到老東家工作,老東家也極力推薦你回來的,你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衡量,要不要回去。


一、要想清楚當初為什麼離開原公司

當時你辭職,是個人原因還是私人原因?如果是私人原因,是不是自己的私人問題已經處理好了?如果是公司原因,那麼就要考察,公司目前是否已經改變了,你能不能接受現在的公司制度、管理、方向等。不能隨隨便便就回去,到頭來,回去之後又發現存在這樣的問題,難道你又再一次選擇辭職嗎?


二、為什麼你入職的新公司待不下去了

考慮到要不要回去原公司,那就側面說明現在的新公司不符合你的要求,你在此得不到應有的價值。所以你才有想法回去老東家。


這裡,建議你要好好研究一下,為什麼新公司待不下去了。是你的個人原因?職業興趣不相符?人際關係問題?工作壓力大?公司文化不贊同?沒有晉升空間?這些維度是需要你去分析的。將新老公司進行對比,明確自己想要什麼。

三、搞清楚原單位現在是什麼狀況

俗話說,此一時彼一時。入職原公司時要搞清楚目前是什麼情況。公司人員架構、管理制度、人際關係、組織結構、財務狀況等方面。


建議你可以通過舊同事的口中、公司網址等渠道去獲得答案。再綜合自己的情況來分析,這樣就避免了回去之後發現物是人非的尷尬局面。


四、弄清楚回去之後的薪酬待遇和崗位分配

上面提到,有些人是追求更高薪酬待遇而選擇辭職的。那麼今次回去老東家,它給出的條件、聘用你的崗位是否符合你的要求。別害怕不好意思問,求職都是雙向的,你為公司產生收益,公司為你支付報酬,在情在理。問清楚才會減少日後的誤會和糾紛,也讓自己內心有譜。

總結

好馬完全可以吃“回頭草”,只要原單位是真的適合你的“好東家”,而你又真的是一匹“好馬”,回去老東家,也是完全有可能實現的。別對此抱有抗拒態度,人都是為了在崗位上體現自身價值而努力的,既然老東家是一個好平臺,我們又何必拒絕接受一個好機會呢?


關注我@羊仔的職場之路,職場無小事,處處大道理。每天分享一點點,每次進步一點點。

羊仔的職場之路


辭職以後還可以回原單位工作嗎?當然可以!關鍵看你回去的方式!

很多人認為,好馬不吃回頭草,其實大可不必。這樣的心態,有時就是死要面子活受罪,這是跟自己較勁,還是跟錢較勁!好馬重要的是懂得“吃草”,而且要“吃飽”。你管它是回頭草還是前方草,關鍵是它必須是草,而且鮮嫩可口!

我就吃過回頭草。十年前我從國企辭職去了南方一個私企,工作半年後,感覺內部人際關係太複雜,工作很難開展,就選擇了辭職,當時老闆極力挽留。回來以後,一直找不到合適的工作。期間,老闆給我打了好幾次電話,希望我能回去。我一想,下雨天打孩子,閒著也是閒著,回去就回去吧。於是,我這個劣馬也吃了一次回頭草。因為是老闆請回去的,所以我是大搖大擺,昂頭挺胸,也沒感覺不好意思(當然,我這人臉皮比較厚哈)。

如果不是企業請回去,自己主動要求回去,這樣的回頭草,雖然可以吃,但是恐怕難以下嚥啊。我曾經有個國企同事就是如此。當時他在企業已經做到了中層幹部,總想更上層樓,幾次領導班子調整都未能如願。後來,他不聽領導勸阻,選擇了辭職。去私企打拼幾年後,職務越混越低,待遇越來越少。於是就找到公司領導,深表悔意,希望迴歸。領導大發善心,同意他回來,但是沒有安排職務。同事們都知道他是混不下去才回來的,而且又沒了領導職務,雖然不會當面冷嘲熱諷,但是背地裡也是經常指指點點的。

所以說,能不能吃回頭草,有兩個條件,第一,必須是企業主動相請。第二,草必須好吃,也就是待遇比較高。二者缺一不可。如果是自己低三下四相求,這樣的回頭草不吃也罷!

1.如果喜歡,不妨關注和點贊一下,謝謝

2.更多職場和管理知識,閱讀本號文章!


管理那點事


我曾經也跳過槽,走的很堅決,也沒給自己留後路,有以前走的同事,先是給自己請長假,先到新單位幹幾天,看看自己適應不,給自己留了後路,我沒有,原單位太讓人傷心,加上本人的性格太實在,我是搞建築的,走的時候,領導也沒給我送行,倒是現場的監理請我搓了一頓,為我送的行,監理原話:你們項目唯一一個實在的人,也跳槽走了!

回家第二天,公司副總給我打電話問我為什麼要走,我說沒什麼原因,就是想幹工民建,說一下,我學的專業是土木工程,畢業了以後修鐵路,跳槽後乾的工民建,也就是建房子,走了以後沒必要在領導面前說項目上其他人員不好,就算項目上的人員對你有萬般不行,走都走了,沒必要給人家埋雷!

為什麼不回去:

一、因為現單位比原單位好太多了,工資每月都發,不存在拖欠現象,我在原單位,最多的時候拖欠工資八個月!不敢買房子,還房貸壓力大!

二、現單位為工人考慮,我到新單位項目部,什麼都沒帶,就帶了一個電腦,新項目給我把生活、住宿用品全部買齊,一點都不誇張,連上廁所的紙都給發,電腦給配了一個臺式的

三、工作服一共發了六套,夏天兩套,冬天兩套,棉衣一套,衝鋒衣一套,還不算買的訓練用的迷彩服和正式的工裝,迷彩服就訓練時候穿,工裝就在開大型會議的時候穿,如果對穿著要求不高,發的衣服就夠了,不過鞋是勞保鞋,很重,不好看,但實用,不怕踩釘子,而且衣服、鞋穿壞的還給換,後來項目部又要求早晨跑步,又給配了運動裝兩套!

四、公司的其他福利多的多了,節假日發一些慰問品,項目每月都給過生日的員工過生日,等等

為什麼要回原單位那,人往高處走,就算是新單位不行,我也不會回原單位上班,再苦的日子我都挺了七年,稍微好點的,你還會回去嗎?


工地上的瑣事


辭職後要不要再回原單位工作?答案是,可以回去。

說一個真實案例吧。以前有一個同事,是技術部門的業務骨幹,入職公司5年,逐漸能獨當一面,工資從3500漲到9000,同事關係處得也很不錯,突然一天跳槽了,原因是找了一個同行業同崗位們的職位,開價13000。年輕人要養家餬口,當然不會拒絕這份誘惑。他離職以後,他陸續招了2個有經驗的人頂替他,部門領導一直不滿意,也是可能因為這倆人的成本更高,所以棄用了。最後找了一個和這個同事關係不錯的另一個人,私下跟這個同事聯繫,重新談待遇,最後友情價15000給請回來了,年終發大紅包。

別問我是怎麼知道的,因為我當時在公司人力資源部工作,這個主意是我給他們提的。

所以辭職後是可以再回原單位的,前提是公司能給你一個展示才能的舞臺,錢也給到位了,最主要是是他們請你回去的。

如是你辭職後找不到滿意的工作,自己又主動請求原單位回去工作的,這種情況還是別去了。好馬不吃回頭草,哪怕找一個待遇不如以前的,也不要回去,太尷尬。


雙面隨心


2019年的某一天,我突然想回原單位上班了。

原因主要是現單位組織架構優化,把我從海南項目公司調回集團總部,來主持綜合管理中心工作,並主導完成這次組織架構優化。

我發現,這是我十年前轉型為項目開發時的原工作範疇。

我被行政人事了。

心裡一心想著繼續在業務崗位,最好貼近一線業務,不要再回到轉型前的後勤崗位。

我認為我是職業方向退步。

於是,我給老東家發了短信,表達想回去工作的意願。

老闆回覆短信說,很感謝我對公司的認可,請容許他考慮一下。

我其實是很激動的,也很期望的。

這樣等了差不多兩個星期,老東家的人事總監和我聯繫了,讓我去面談一下。

熟悉的樓層,熟悉的企業文化牆,以及牆上熟悉的公司領導。

我以為我會很尷尬。

其實,我很想體現出仍在風生水起的狀態,目前是因為我還認可公司,但可承擔工作內容已較原來有較大拓展。所以,在面談的時候,我表示出了願意隨時等候公司合適的安排的態度。

一晃半年過去了。

想回原單位上班的願望,估計是破滅了。


我為什麼想回原單位上班?

並非是我現在混得不好,也不是我走投無路,回來求收留。我只是以為,我回來上班,可以表現出更好的業績。

但這種心態,僅僅是當事人我自已的一廂情願罷了。

原來的同事,其實都是認為,你混得不好才回來。無論哪種企業,哪個崗位。而當真相露出時,你確定你可以坦然面對?

你也確定可以表現出現更好的業績?

不自信,早晚會出賣你。

現在的公司回來了一位五年前離職的同事。大家感覺還是那麼親切。

有一次,公司團建喝了不少酒,這位同事拉著我哭訴道:那個曾經記億的公司氛圍,再也找不回來了。我很後悔,為什麼當初要出去,今天還要衝回來?我圖的那個,再也不在了。

一番感嘆。

在原單位不快的過去,真的過去了嗎?

也許是某人給你造成的不快,那麼如果他不在的話,回去也無妨。

或許不僅僅是某個人給你帶來了不快,而其實是自已的不適應。那麼,不適應的總歸難以適應,這是真理。不信,你要不要再試試?

請清醒,當今是跳槽無罪,也講究長板理論。你當初的跳槽決定,或許是被迫,或許是無奈,但一定是你在權重比較後的選擇。時過境遷,那個你在意的東西,並非就灰飛煙滅了。它總在暗示著你,你曾經可以這樣選擇。

與此同時,你曾經你的短板,並非如同你的優勢一起得到了更好的提升。你的不足仍將是你的不足,而你的優勢,將更有價值。但過往單位的同事領導並不會這樣看待你,因為,他們記住的,是你當初如何如何的不堪。

人生或其美好,要把時間浪費在美好的事上。

<strong>


海雲歸南


原單位有個同事小高,平時人緣不錯,因為平時業績好,身邊總圍著一群“取經人”,算是公司的風雲人物,從別人嘴裡聽到的都是對他的讚美之詞。

有一天,偶聽一同事說,小高打算離職,大概是因為有更好的工作機會,有一家大型企業正在擴充營業部,打算組建超2000人的營業團隊,跟小高一起玩的2個哥們已經從公司離職跳槽過去了,去了就當主管,這鮮活的事實擺在眼前,誰都會心動吧!

果然,沒過多久,小高的主管和我確認了小高離職的事情,我從這個26歲的女主管眼裡,看到了失望、無助和迷茫,好像團隊裡少了這麼一個人,整個團隊就會垮掉一樣!

該來的還是來了,小高離職那天,開心的像個爆發戶,團隊有些人還說了恭喜的話,希望以後有機會小高能拉自己一把。

不到半年時間,小高低調的出現在了公司另一個部門,因為公司有規定,重新入司的人不允許回到原團隊。

1年多過去了,小高真的太低調了,沒有1個月做出讓大家驚豔的成績,以前圍在他身邊的人和他見過幾次面後,也很少來往了。

也是聽說,小高之前離職確實跳槽到那家公司,但有太多的問題自己沒能力解決,團隊不會發展,公司資源也一般,自己業績也做的不理想。

當然,小高的故事只是代表一類人,至於還要不要回原單位,我覺得一切隨緣,開心就好。

不是有句話嘛:成年人的世界,沒有對錯,只有利弊。


用戶20783429931


此言差矣。辭職後也有不少人又回原單位“吃回頭草”去了,而且“回頭草”還挺香呢!

我認識一個縣城中學老師,早年嫌東北縣城工資低,就停薪留職去南方找工作。找了半個月一無所獲,發現外面的世界很無奈,就又回到原來的崗位上。

那個老師以前很傲氣,認為自己滿身才學。經過這次折騰,他認為自己並無“翻天”的本事,還是好好在縣城教書吧。從那後,他心無旁騖地認真教書,後來調到教務處做主任,再後來成了那個中學的副校長。

我有個來訪者,技術派,原公司薪水低,職位一直沒有晉升,他就跳槽了。後來老闆又是高薪承諾又是職位晉升給請了回去,人家現在幹得也不錯。

這樣的事例,在我們身邊不勝枚舉。所以,辭職後就不要回原單,這是個認知的誤區。

我們需要區分開來的是,在什麼情況下,辭職後你儘量不要回原單位工作。

1、你的技能替代性高,不是缺你不可

你在外面混得不好,覺得還是原單位好,這時候如果你想回去,先掂量一下自己的分量。如果你的技能替代性高,也就是比較容易找到替代你的人,最好不要回去。

一是你想回去老闆未必同意,二是即便老闆同意了,你灰溜溜回去也不利於今後的職業發展。

2、辭職的時候與公司有爭執

辭職時多數人都憋著一肚子不痛快。有些人覺得反正也要走了,以後跟公司再無瓜葛,於是痛痛快快地吐槽。不是說吐槽不可以,而是當你把吐槽公開化意味著你和公司的決裂。所以,這種關係的破裂很難修復,即便在外面再艱難,也不要想著回去了。

3、你並不認可公司的企業文化

如果你辭職由於不認同企業的文化(價值觀、信念、儀式、符號、處事方式等),再重新回去也是一種煎熬。

所謂三觀不同不必強融。價值觀、信念上的差異只能做到存異,求同太難了。你認同人本主義,他認同狼性文化,強扭在一起很痛苦。

選擇無非就是權衡和取捨,關鍵是你要搞清楚,對於你而言什麼輕,什麼是重。


歡迎關注@瑞希,生涯諮詢師/個人成長教練。十六年職場歷練,專注分享成長乾貨,推動你的職場進步!


瑞希


好馬不吃回頭草,那些說著辭職後不要回原單位工作的人,其實主要還是心裡過不去那個坎兒,太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


我見過好幾個辭職幾年後又回原單位工作的人,根據他們的情況,我分析了一下。



辭職後又回原單位工作的原因有幾下兩方面:


01、辭職後沒找到更好的工作,原單位剛好有職位空缺

我有位同事小明,他去年6月份從咱們部門辭職,說打算回老家找工作,留在家裡發展。回湖南老家呆了兩個月,一直沒找到合適的工作,願意要他的單位工資都不高,想去的單位卻看不上他。


攢的錢快花光的時候,小明無奈之下回了廣州,找了份工作開始上班。今年年初我們部門聚餐時,在路上遇到他,領導問他工作情況,他說不是很好,那時候剛好咱們部門缺人,領導就問他要不要繼續回來上班。


今年三月份的時候,小明又回到咱們公司上班了,還是原來的職位,原來的薪資。辭職出去折騰了大半年,他說還是回到這裡踏實。


02、員工能力較強,辭職後被領導邀請回來繼續工作


舉個例子:

張昆之前在A公司擔任營銷總監職位,前年因為薪資問題辭職了,沒想到在他辭職以後,營銷中心的工作就亂了套,新來的總監不瞭解部門情況,管理無從下手,越管越亂,最後也辭職走了。


去年公司招了兩名營銷總監,都沒能把部門工作理順,銷售業績也出現了下滑。無奈之下,公司領導又邀請張昆繼續回來上班,薪資翻了將近一倍,算是很有誠意的邀請,張昆就繼續回原公司上班了。


以上兩個方面,就是辭職後又回原單位工作的原因。



為什麼大部分人都認為辭職後不應該再回原單位工作呢?


01、太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

辭職幾年後再回原公司上班,如果還是做原來的工作,原來的職位,甚至是薪資都沒變,老同事肯定會在背後議論幾句,認為你在外面混的不好,甚至是混不下去了,才又回到這裡上班的。


心大的人,可能對這些話不在意,過幾個月大家也就不會再議論了,時間會沖淡一切。但是敏感的人可能就會在心裡放大痛苦,覺得別人看不起自己,甚至影響工作狀態。


我們每個人,都不可能讓自己變得十全十美,無可挑剔,只要做到問心無愧就可以了,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自己的目標是什麼,不要太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


02、原先辭職時發生過不愉快

馬雲曾說,員工離職的原因有兩個:工資太低,或者是受委屈了。我工作這6年,也見過很多因為工資太低辭職的,還有和同事或者領導發生矛盾離開的。


這兩類人是很難再回到原單位上班的,因為曾經有過不愉快,再回來工作雙方都會有點尷尬,而且同樣的情況可能再次上演,外面機會那麼多,完全可以找新的工作。



遇到這種題主說的這種情況,不用太在意別人的看法,因為別人的經歷和你不一樣,只要自己考慮清楚了,就按照自己心裡的想法去做,原單位如果給了更好的薪資待遇邀請你,回去工作也許是件好事。


我是北久原,謝謝你喜歡我的文字。

北久原


辭職後回原單位工作的很常見,我在幾家公司都見過,不過細一盤算,重新回來上班的還真沒有幾個得到很好發展的。

我在上上家單位,計劃部有個小夥子忽然提出辭職,我問他什麼原因?他說去外地跟其他幾個同學出去創業。好吧,你想發財,你想有自己的事業,咱不攔你,部門領導也批准了。小夥子辭職以後,還沒有過兩個星期,我就聽他們部門領導說他想回來,看公司能不能讓他回?本來也在招人,想著用熟不用生的原則,他想回來就回來吧,只是職位和工資不變。

這小夥子回來以後,我才瞭解到,他所謂的創業,是被同學騙到外地搞傳銷,他發現不對勁,就偷偷的跑回來了。

唉,這年頭,鬼迷熟人。為了搞錢,專從身邊人下手,嘴上還打著高大上的旗號,一切為了你,讓你跟我一起發財,實際上騙你沒商量。昨天還看到一個新聞,關係好的老同學騙了970萬,還把對方的幾套房子給賣了,到這時才東窗事發,被抓起來判了詐騙罪。

再把話說回來,辭職去做不靠譜的發財夢,還不如回來老老實實的上班。在這種情況下,原單位還願意接受你,你就應該燒高香吧。

後來我在上一家單位,又有兩個原來從公司辭職的,沒過幾個月回來了,不過這一次是公司缺人,一時半會沒招到合適的人,給他們叫回來的,工資方面適當的加了一點,也不多。他們之所以能回來,我想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他們到了新公司,並沒有預想的發展的好,否則怎麼可能叫得回來呢?

這兩個,一個是項目經理,回來後還是官復原職,算是公司的骨幹,不過幹了半年以後,今年年初,還是辭職走了,也說是跟幾個朋友創業,搞了個電商項目。還有一個現在仍然在職,工作表現不溫不火,不犯錯,也沒什麼出彩的地方,就權當是個人手吧,至於能幹多久,誰也說不好。

除此之外,我上一家單位有個下屬,也曾經有過類似的經歷。當時他畢業之後就進了公司,做行政人事專員,做了三年以後,覺得崗位工作接觸的範圍太窄,就辭職應聘到一家公司做培訓主管。後來懷孕生孩子辭職了,孩子滿月以後,剛好公司有空缺,她又回來了。

說實話,我覺得她還是非常負責任的一個人,對公司和老闆都比較認同,雖然在性格上有一些缺點,但整體上是個可用之材。只是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老闆一直不想提拔她。

現在我來回看這些人的發展,確實難言成功,他們在一家公司取得不了成功,去另外的公司也未能取得成功,這說明多半是個人原因。也說明好馬不吃回頭草,還是有一定的道理。

因為真正的好馬和牛人,要麼在一家公司做到了高管和合夥人,要麼他們會通過跳槽實現加薪晉升,極少願意再回去的。打一個不恰當的比喻,破鏡雖然能夠重圓,但是它總有縫隙,這就是我們真實的職場世界。

所以再回頭看題目,應該把辭職後不要回原單位改成辭職後回原單位為什麼也得不到好的發展,可能更合適,你覺得呢?

喻派職言,今日頭條簽約作者,15年人力管理經驗的職業導師。出版有《績效管理頂層設計》、《互聯網+人力資源管理新模式》等專著。

喻派職言


辭職後,要不要回原單位?這個事情不是絕對的。如果當初離開,是因為自己認識不足,或者恰好在那段時間個人發展受了瓶頸制約,離開也是一種鍛鍊。與原單位好聚好散,再回首也是沒問題的。如果當時鬧得很僵,再回去,當然會遭受各種一樣的眼光,甚至在工作上也會受到各種制約。

另外,人為的因素也是很重要的一點。我給你講個現實的案例吧!

我一同事, 在公司工作了兩年後,選擇了離開。離開時,因為補償問題,與公司鬧得很不愉快。他前腳剛走,老闆便再全體員工大會上說他是白眼狼,不懂得感恩,並列舉他在工作中的種種不是。雖然都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但經老闆一說,似乎都是驚天大地的大事。

一年後,這位同事因為個人原因,又回到了公司。因為他業務熟練,所以老闆表示了歡迎,不計前嫌。可是,同事們對他的態度大變,再也沒有以前的和諧了。又過了一年,他再次選擇了離職,沒有任何原因。

之所以將這個故事,我是想說:離職後,回不回原單位,不僅僅要看單位的發展潛力,個人的素質能力,還有更多隱形的人情讓你難受,從而影響你的工作。所以,只要有合適的渠道,有能夠施展自己才華的地方,能不回原單位是最好的選擇。除非你遭遇了困境迫不得已,必須回去。

(圖片摘自網絡,圖文無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