俠王拼命十三郎——愛新覺羅胤祥

作為歷史劇,《雍正王朝》可以說是為數不多的佳作之一,這離不開演員的精湛演技。焦晃的康熙,唐國強的雍正,王繪春的八爺,等等。但有一人,光芒不亞於大主角雍正,就是十三爺愛新覺羅胤祥。

俠王拼命十三郎——愛新覺羅胤祥

王輝飾演的胤祥

由王輝飾演的十三爺,可謂經典之經典,甚至大有搶主角風頭之勢。個人感覺有《倚天》裡楊逍的味道和氣場,硬生生把配角搞的光彩無限,璀璨耀眼。劇中胤祥這個角色,一身正氣,俠義之風,重情重義;武能征戰,文能提筆,治能有略;最後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除英年早逝外,太過於完美。觀眾怎能不喜歡。

俠王拼命十三郎——愛新覺羅胤祥

王輝飾演的胤祥

既然是歷史劇,理論上,和正史記載應該不會有太大出入。那麼歷史上的十三爺是否如劇中一般呢?

首先,外貌身姿。大多數影視劇中的胤祥劍眉朗目、英姿雄偉,角色定位需要,無可厚非。實際上,清朝皇帝、親王的畫像來看,也就前兩代,努爾哈赤和皇太極那個時期,衝臉上的肉來說,身材應該還算魁梧雄壯,往後大都是很清瘦的臉,好像就嘉慶還顯得胖點。胤祥也不例外,直接是瘦的出奇。我一度懷疑他的英年早逝是自小就身體羸弱,加上後期操勞國事,最終糾結一起而造成的。

俠王拼命十三郎——愛新覺羅胤祥

胤祥像

其次,膽略武功。按說這個身板的沒有先天優勢,既不魁梧也不精壯。但是滿人是馬上民族,馬上得天下,各代帝王也重視傳統技能,據記載,胤祥騎馬射箭樣樣精通,“精於騎射,發必命中”。甚至突遇猛虎,亦臨危不亂,手持利刃刺擊搏鬥,見者無不佩服其神勇。看來,拼命十三郎一點都不誇張。

俠王拼命十三郎——愛新覺羅胤祥

胤祥坐像

再者,多才多藝。據記載,胤祥是書畫俱佳,能文能詩。1702年康熙南巡,太子、雍正、胤祥隨駕。康熙在行宮召集隨行群臣、皇子研習書法。康熙的書法流傳下來的很多,水平大家都有目共睹,尤其那個康熙福,相比對書法感興趣的人都不陌生。康熙親書對聯後,邀眾臣觀賞雍正和胤祥的書法,據載“眾臣無不歡躍欽服”。拍馬屁誇張的成分肯定是有的,但是這二人也絕對是有兩下子的,要不然也入不了康熙法眼,康熙可是極要面子的人。雍正的硃批流傳下來很多,水平自不必說。

俠王拼命十三郎——愛新覺羅胤祥

胤祥像

然後,性情才幹。伴君如伴虎,這是公認的,尤其是帝王的兄弟。康熙孩子眾多,光是亮出來身份爭奪皇位的就九個。但是胤祥在十二歲首次伴駕外出,之後的十年間,康熙每出京師必帶胤祥。十三皇子,既不是大的,也不是小的,出身也不尊貴,能得這號稱史上千古一帝的康熙如此青睞,足以見得胤祥必有過人之處,性情,文化,涵養,等等。後來雍正登基,眾多皇兄弟被處理,唯有胤祥,成為雍正信賴依賴的左膀右臂,這裡麵包含的東西就更多了。要知道,雍正可是出了名的多疑、狠辣、勤勉、勞碌者。雖說從各種記載來看,雍正和胤祥的關係從小就是親密無間(非同母),但在雍正眼裡一直被認可,這是非常非常不容易的。

俠王拼命十三郎——愛新覺羅胤祥

雍正賜胤祥字

最後,身後之名。恐怕五千年中華歷史上,也少有如此默契的兄弟加君臣。終滿清一朝,胤祥是唯一一個去世後名字不避皇帝諱改回原來字的人,無之一。滿清前後十二位世襲罔替不降等級的“鐵帽子王”之一,要知道,這12人中,有8人是清初因戰功卓著才獲封的,清末那幾個純粹政治站隊獲得。44歲胤祥去世,雍正親臨弔喪,輟朝三日,這可是第一工作狂皇帝雍正。

由此看來,愛新覺羅胤祥真是名不虛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