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雁門關 半部華夏史|打卡楊家將殺敵、王昭君出塞的最美古長城

一座雁門關 半部華夏史



一座雁門關 半部華夏史|打卡楊家將殺敵、王昭君出塞的最美古長城


雁門關,是世界文化遺產萬里長城的重要組成部分,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譽為“中華第一關”。在3000多年的歷史歲月中,作為古代中國北境著名邊關要塞,雁門關見證和影響了中國的歷史進程;親歷了民族融合的艱辛歷程,積澱了多民族文化精華;作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商道,雁門關見證了古代邊貿的興衰,成就了晉商的輝煌。


一座雁門關 半部華夏史|打卡楊家將殺敵、王昭君出塞的最美古長城


雁門關景區是以雁門關軍事防禦體系歷史遺存、遺址為主要景觀資源的邊塞文化、長城文化、關隘文化旅遊區,景區規劃面積30平方公里。隨著近年來的大規模修復開發,古老的雁門關已經成為集“吃、住、行、遊、購、娛”等綜合功能為一體的邊塞文化旅遊目的地。

我去山西兩次都未曾涉足這裡,這次終於有機會來到雁門關,體驗我國萬里長城的重要組成部分,感受晉商在中華第一關曾經的輝煌。



近日的天氣可謂是 秋高氣爽,陽光和煦,微風輕撫。清晨,我們從代縣縣城出發前往雁門關景區,景區距離代縣大概20公里不到,一般來說,建議從北門進入景區。


一座雁門關 半部華夏史|打卡楊家將殺敵、王昭君出塞的最美古長城


上午九點正好來到景區的北門,遇見一場演出,表演的是楊家將的迎賓儀式。


一座雁門關 半部華夏史|打卡楊家將殺敵、王昭君出塞的最美古長城


聲聲怒吼,陣陣擊鳴,戰車交錯,刀光血影——雄壯的音樂也把我們帶回到遙遠的北宋,禁不住回想起楊家名將楊業、楊延昭等人保家衛國的感人故事。


一座雁門關 半部華夏史|打卡楊家將殺敵、王昭君出塞的最美古長城


經過明月樓,眼前就是雁門關的後腰鋪。後腰鋪是過關後的第一個村莊,也是商旅馬隊休整之所。過去這裡客商雲集,店鋪林立。


一座雁門關 半部華夏史|打卡楊家將殺敵、王昭君出塞的最美古長城


現在這裡叫做明月村,這個村子不大,最早的時候是駐兵所用,現在村裡人基本都當時守邊將士的後代。


一座雁門關 半部華夏史|打卡楊家將殺敵、王昭君出塞的最美古長城


這裡有一口井,稱為“豹突泉”,山西缺水,但是這口井卻是常年有水,明代記載“平地突出,若猛獸然”,故名“豹突泉”。泉水北出塞口,流入桑乾河,旱不涸而澇不溢,千百年來滋養了無數的守關戰士。


一座雁門關 半部華夏史|打卡楊家將殺敵、王昭君出塞的最美古長城


​明代時期雁門關的戰事漸漸平息,這裡也逐漸開始發展邊關貿易,形成了有名的“邊貿街”。邊貿街位於雁門寨與甕城門之間。明清兩代這裡是邊關易最繁華的地方。


一座雁門關 半部華夏史|打卡楊家將殺敵、王昭君出塞的最美古長城


大街用青石板鋪路,街道兩邊均為磚木結構的六檁鞍架瓦房,青磚砌牆,再現了明清邊貿街的風采。成為展示邊塞貿易和銷售銷售紀念品的商貿街。最早開始是關外的人用一些動物皮毛來換取中原的糧食和雜物,後來慢慢發展成為商貿集市。


一座雁門關 半部華夏史|打卡楊家將殺敵、王昭君出塞的最美古長城


現在遊客在這裡可以品嚐和購買許多當地的土特產,作為手信帶回家也是極好的。


一座雁門關 半部華夏史|打卡楊家將殺敵、王昭君出塞的最美古長城


一座雁門關 半部華夏史|打卡楊家將殺敵、王昭君出塞的最美古長城


街上不時的飄來薑茶和醋的味道。


一座雁門關 半部華夏史|打卡楊家將殺敵、王昭君出塞的最美古長城


還有很多手工藝品也具有紀念意義。


一座雁門關 半部華夏史|打卡楊家將殺敵、王昭君出塞的最美古長城


明月村現在有很多農家樂,可以為遊客提供食宿。

這裡的地方小吃種類很多,主要有:代縣火燒、莜麵栲栳栳、代縣熬魚,高粱面魚魚、代縣醃菜、代縣油糕、代縣麻片、代縣碗託等等。


一座雁門關 半部華夏史|打卡楊家將殺敵、王昭君出塞的最美古長城


一座雁門關 半部華夏史|打卡楊家將殺敵、王昭君出塞的最美古長城


一座雁門關 半部華夏史|打卡楊家將殺敵、王昭君出塞的最美古長城


經過“江南通”的牌坊,我們就開始了“走西口”。

北門未建樓頂,門額嵌鑲一方石匾,書曰“雁門關”三個大字,左右嵌鑲磚刻對聯一副:“三關衝要無雙地,九寨尊崇第一關。”


一座雁門關 半部華夏史|打卡楊家將殺敵、王昭君出塞的最美古長城


雁門關,位於中國山西省沂州市代縣縣城以北約20公里處的雁門山中,是長城上的重要關隘,以“險”著稱,被譽為“中華第一關”,有“天下九塞,雁門為首”之說。與寧武關、偏關合稱為“外三關”。


一座雁門關 半部華夏史|打卡楊家將殺敵、王昭君出塞的最美古長城


雁門關西門之上築有楊六郎廟,門額嵌鑲一方石匾,書曰“地利”。​關城之北築有營房、東側建置靖邊寺,內有一對石獅、一豎石旗杆和一面石碑,碑文記述趙國名將李牧率兵屢勝匈奴的豐功偉績。東南方向設有練兵校場。傳說趙武靈王曾進行軍事改革,胡服騎射,大敗林胡、樓煩的入侵,建立了雲中、雁門、代郡。


一座雁門關 半部華夏史|打卡楊家將殺敵、王昭君出塞的最美古長城


後來,李牧奉命常駐雁門,防備匈奴。為免除匈奴對趙國邊民的襲擾,使匈奴數歲無所得,而趙軍則兵強馬壯,願為一戰。“大破匈奴十餘萬騎。”其後十餘年,匈奴不敢寇趙。後人稱李牧為“奇才”,並在雁門關建“靖邊寺”,紀念其戍邊保民的戰功。


一座雁門關 半部華夏史|打卡楊家將殺敵、王昭君出塞的最美古長城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派遣大將蒙恬率兵三十萬,從雁門出塞,“北擊胡,悉收河南之地”(即河套地區),把匈奴趕到陰山以北,並且修築了萬里長城​,現在的石板路還保留著明清時候的原樣,上面滿是車轍的壓痕,可見當時這條道路是如何的熱鬧繁華。


一座雁門關 半部華夏史|打卡楊家將殺敵、王昭君出塞的最美古長城


雁門關北通晉北重鎮大同,遠至蒙古高原,南通晉中重鎮太原,可轉達古代政治中心區中原和關中,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漢元帝時,王昭君就是從雁門關出塞和親的。從此以後,這一帶出現了“遙城晏閉,牛馬布野,三世無犬吠之警,黎庶無干戈之役”的安定局面。​


一座雁門關 半部華夏史|打卡楊家將殺敵、王昭君出塞的最美古長城


雁門關坐落於代州古城北部勾注山脊,位於山西北部的代縣城北約20公里的雁門山上。“九塞尊崇第一關”雄關依山傍險,高踞勾注山上,是大雁南下北歸的主要中部通道之一。​​雁門關之稱,始自唐初。因北方突厥崛起,屢有內犯,唐駐軍於雁門山,於制高點鐵裹門設關城,戍卒防守。《唐書·地理志》描述這裡“東西山岩峭拔,中有路,盤旋崎嶇,絕頂置關,謂立西陘關,亦曰雁門關。”​


一座雁門關 半部華夏史|打卡楊家將殺敵、王昭君出塞的最美古長城


自秦漢以來,山西北部就是北朝各國統治的中心,成為民族大融合的前沿地帶。雁門關及其所在的代縣是古代塞北少數民族入侵內地的通道,所以,雁門關自古就是邊防戰略要地。

自公元前4世紀至20世紀,發生在這裡的戰事,據不完全的統計就有140多次,可見它確實是兵家必爭之地。雁門關北通大同,南達太原,進可主遼闊草原,退可守千里關中,戰略地位十分重要。​


一座雁門關 半部華夏史|打卡楊家將殺敵、王昭君出塞的最美古長城


雁門關的重要性在於它是古時塞外北方民族入侵內部的渠道,所以,自古為邊防戍守要地。雁門山是山西呂梁山脈北支雲中山向晉東北延伸的部分,東與恆山相接,略呈東西走向橫亙於晉北大同盆地與晉中忻代盆地之間,海拔15O0米以上,構成南北之巨防。​


一座雁門關 半部華夏史|打卡楊家將殺敵、王昭君出塞的最美古長城


而它又是斷絕山,峭拔險峻,難以攀越,這更增強了山北山南的隔離性,以致山北地區在歷史上長期為漢族統治勢力所不及,而為北方諸民族所佔據。雁門關北通晉北重鎮大同,遠至蒙古高原,南通晉中重鎮太原,可轉達古代政治中心區中原和關中,戰略地位十分重要。​


一座雁門關 半部華夏史|打卡楊家將殺敵、王昭君出塞的最美古長城




一座雁門關 半部華夏史|打卡楊家將殺敵、王昭君出塞的最美古長城


雁門洞開馬蹄響,

山風呼嘯旌旗飄。

憑欄猶聞昭君泣,

胡服騎射楊家豪​。


一座雁門關 半部華夏史|打卡楊家將殺敵、王昭君出塞的最美古長城


隨著近年來的大規模修復開發,古老的雁門關已經成為集“吃、住、行、遊、購、娛”等綜合功能為一體的邊塞文化旅遊目的地。景區為了更好的讓遊客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感受北魏、金、遼文化,除了每天的固定演出外,工作人員都穿上了漢服,還在景區多處設置了行為藝術表演,遊客可以參與其中,拍照互動,樂趣多多,好不熱鬧。​


一座雁門關 半部華夏史|打卡楊家將殺敵、王昭君出塞的最美古長城


一座雁門關 半部華夏史|打卡楊家將殺敵、王昭君出塞的最美古長城


一座雁門關 半部華夏史|打卡楊家將殺敵、王昭君出塞的最美古長城


一座雁門關 半部華夏史|打卡楊家將殺敵、王昭君出塞的最美古長城




一座雁門關 半部華夏史|打卡楊家將殺敵、王昭君出塞的最美古長城


金戈鐵馬硝煙散,懷古尋故遊客來。時值國慶70週年即將來臨,景區到處可見飄揚的五星紅旗,登上震撼雄偉的雁門關,身臨其境,也身為一名中國人感到驕傲和自豪!


一座雁門關 半部華夏史|打卡楊家將殺敵、王昭君出塞的最美古長城


一座雁門關 半部華夏史|打卡楊家將殺敵、王昭君出塞的最美古長城


雁門關東走平型關、紫荊關、倒馬關,直抵幽燕,連接瀚海;西去軒崗口、寧武關、偏頭關至黃河邊。恆山沿代縣北境蜿蜒于山巔的內長城,將雁門山、饅頭山、草垛山聯成一體。它北依雁北高原,南屏忻定盆地。​


一座雁門關 半部華夏史|打卡楊家將殺敵、王昭君出塞的最美古長城


匹馬向何處,北遊殊未還。

寒雲帶飛雪,日暮雁門關。

一路傍汾水,數州看晉山。

知君喜初服,只愛此身閒。​


一座雁門關 半部華夏史|打卡楊家將殺敵、王昭君出塞的最美古長城


雁門關集蒼涼、凝重、雄渾、磅礴的邊關風情於一體,其厚重的歷史底蘊和豐富的文化內涵得天獨厚、無與倫比。


一座雁門關 半部華夏史|打卡楊家將殺敵、王昭君出塞的最美古長城




相關旅遊信息


景區南北兩個入口處建有前腰鋪、後腰鋪兩個大型驛站式綜合服務區,集旅遊諮詢、停車、住宿、會議、休閒、娛樂、購物等多功能於一體。


一座雁門關 半部華夏史|打卡楊家將殺敵、王昭君出塞的最美古長城


長線遊客,從南北兩個入口進入景區,沿中軸線到出口約需2.5小時;如單純遊覽雁門關景區,約需半天到1天時間,尤其景區建有國家級登山健身步道,登山喜好者停留時間更長;如停留2天可擴展到新廣武、舊廣武、長城、代州古城、趙杲觀國家森林公園、楊家將祠堂、白人巖等同屬雁門文化旅遊圈內的代縣景區。


一座雁門關 半部華夏史|打卡楊家將殺敵、王昭君出塞的最美古長城


遊客中心的服務設施比較完善,進入景區需要乘坐景區的觀光車,車費是往返10元/人。


一座雁門關 半部華夏史|打卡楊家將殺敵、王昭君出塞的最美古長城


一座雁門關 半部華夏史|打卡楊家將殺敵、王昭君出塞的最美古長城


一座雁門關 半部華夏史|打卡楊家將殺敵、王昭君出塞的最美古長城



一座雁門關 半部華夏史|打卡楊家將殺敵、王昭君出塞的最美古長城


景區外交通

1、公路

(1)北京方向:A:北京——大同——朔州——雁門關——代縣B:北京——淶源——靈丘——代縣——雁門關。

(2)河北方向:A:石家莊——太原——忻州——代縣(全程高速)——雁門關B:阜平——五臺山——忻州——代縣(全程高速)——雁門關。

(3)陝西方向:A:府谷——保德——五寨——原平——代縣——雁門關B:府谷——保德——忻州(忻保高速)——代縣——雁門關。

(4)河南方向:鄭焦晉高速——晉城——長治——太原——忻州——代縣——雁門關

2、鐵路

A:全國各地——太原——代縣,轉由公路到雁門關B:北京——淶源——靈丘——代縣,轉由公路到雁門關 。

3、飛機

A:全國各地——太原武宿飛機場,轉由公路到雁門關。

B:全國各地——五臺山飛機場(定襄縣宏道鎮),轉由公路到雁門關 。

景區內交通

(一)由大運高速公路新廣武出口下高速,經208國道南行7公里由關北進入景區;

(二)從代縣陽明堡鎮沿208國道北上30公里,由關北進入景區;

(三)由大運高速公路代縣出口下高速,經高速路引道到代縣縣城,沿雁門關關南旅遊專線往北15公里,由關南進入景區。

開放時間

全年開放,節假日不休息。

夏日開放時間:8:00-19:30;

冬日開放時間:8:00-18:00。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