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地茄子怎麼種?這些技術很有用!

一、露地茄子品種選擇

選用早熟茄子品種進行早熟栽培,主要是獲得早期產量,利用中晚熟品種主要是供應淡季,獲得高產和好的經濟效益。具體品種可根據各地實際情況進行選種。二、露地茄子育苗方法

露地茄子怎麼種?這些技術很有用!

比如山東春季露地茄子一般於4月中下旬定植,育苗多於1月中下旬在溫床或保溫好的陽畦內進行,於3月上中旬陽畦分苗。播後出苗前,苗床內適宜溫度為25~30℃,地溫16~22℃。出苗後,白天苗床溫度控制在25℃左右,夜間不低於15℃。2~3片真葉時分苗,分苗後苗床宜保持較高的溫度。定植前7~10天,加大通風量,白天溫度20℃左右,夜間不低於12℃。使茄子適齡苗莖粗壯,節間短,葉色深綠,根系發達,門茄花現蕾。

在育苗期氣溫、地溫低,苗期最容易發生僵苗。這種苗外觀上莖細、葉小、根少、色暗、新根少,栽植後緩苗慢,易落花、落果,產量低。在加溫溫室或電熱溫床育苗,需水多,澆水不及時也易發生僵苗,用營養缽育苗因地下水被苗缽隔斷,容易缺水。因此,均需及時澆水。

三、定植地整理及定植

茄子適於有機質豐富、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土壤。茄子最怕重茬,前茬最好是3~4年未種過茄科作物的豆類、蔥蒜類等蔬菜。最好用冬閒地,於頭年秋冬深耕曬垡,畝施優質圈肥10000千克,或腐熟大糞幹、雞糞2000千克,事先將80千克過磷酸鈣與有機肥拌和發酵,一塊施入,然後深翻耙平。做成小高畦,畦高10~15釐米,寬70~80釐米,可用90~100釐米幅寬的地膜覆蓋。通常使用聚乙烯透明地膜,可使土壤表層溫度提高2~4℃,並有保持土壤水分,改善土壤物理性狀,保護植株根系,增強根系活力,促進植株生長的功能,可使茄子提早採收5~7天,早期產量增加20%~30%。

一般說來,春露地茄子應在終霜後,氣溫穩定在15℃以上,10釐米地溫穩定在12℃以上時,方可定植。晚熟茄子可根據茬口安排,靈活掌握,但不可太遲,否則定植後就進入高溫期,不易發棵,易發病,產量低。覆蓋地膜應繃緊蓋嚴,以免被風吹起,發生撕裂現象。

為提早定植,可採用改良式地膜覆蓋法,即將茄子栽在溝內,地膜蓋在溝上,開始作為天膜,起防霜防寒作用,待幼苗長高頂到膜後,落天膜為地膜,此法可提前10天定植(氣溫穩定在12℃時即可定植)。做法是開深26釐米、寬40釐米的上寬下窄的倒梯形溝,溝內施肥。定植時把苗碼放在挖好的穴內,留坨1~2釐米高埋嚴,邊栽邊蓋膜,栽後順溝澆水,當溝內溫度升到25℃時,扎孔放風。進入6月份後,向植株根部堆土,既可防倒伏,又利於水的排灌。

茄子苗定植有“茄子栽花”的農諺,要選帶大花蕾的苗定植。小高壟栽培地溫高,栽植深度以子葉節同地面平齊為度。定植後應澆定植水。

合理密植是增加單位面積結果數,提高前期產量的重要措施。在一定範圍內加大密度,結果數增加,雖然單果重略有下降,但早期產量能大幅度增加。生產中常常採用加大行距、縮小株距的方法,寬行密植。早熟品種每2500~3000株,中熟品種2000~2500株,晚熟品種1500~2000株。

四、露地茄子田間管理技術

茄子的果實發育進程中要經過現蕾期、開花期、瞪眼期、商品成熟期和生理成熟期。不同品種和栽培條件往往影響各個過程所需要的天數,一般從開花到“瞪眼”8~12天,從“瞪眼”期到商品成熟採收需13~15天,從商品成熟到生理完全成熟約需30天。

1、春露地茄子定植後15天左右,門茄花陸續開放,如栽植過早,外界條件不適於坐果時,應注意保花保果。在門茄瞪眼期之前,果實生長量相對來說比較小,是營養生長為主向生殖生長為主的過渡時期,管理上應採取中耕蹲苗措施,適當控制因營養生長過旺而造成的瘋長。門茄瞪眼期是莖、葉、果同時生長的時期,莖葉中積累幹物質的量直線下降,而花果中的幹物質的量直線上升,此時應加強肥水管理,保證莖葉繼續生長和果實膨大的營養需要。對茄膨大和四門斗坐果期是植株生長的鼎盛時期,對各種營養元素和水分的需求量大。對於以早熟栽培為目的的的春茬茄子,應加強肥水管理,並及時防治病蟲害,以防早衰。對於越夏的晚熟品種來說,應防止澇害和防治病蟲害,保持植株長勢不衰是高產的關鍵。

2、茄子結果前期需水肥少,結果後期需水肥多。茄苗定植緩苗後可結合澆緩苗水,隨水澆施稀人糞尿,到門茄開花時要適當控水蹲苗,以促使根系繼續向縱深發展。門茄瞪眼期結束後及時追肥澆水,可每畝追人糞尿1000千克,或磷酸二銨15千克,溝施或刨穴施入。對茄和四門斗相繼坐果膨大時,對肥水要求達到高峰。

當對茄雞蛋大小時要重施一次糞肥或化肥,每畝施人糞尿8000千克,開溝或刨穴施入,或施尿素15~20千克,撒施在壟溝內,隨後澆水,也可隨水衝施。四門斗果實膨大時,還要再追施一次較重的糞肥或氮肥。在結果期要給予較多的氮和鉀。從門茄瞪眼後,每隔5~7天,視天氣和植株生長情況澆清水或稀人糞尿。結果後期葉面噴施0.2%尿素和0.3%磷酸二氫鉀,可以補充根部吸肥不足,噴施時間以晴天傍晚為宜。

3、茄子植株一般不易發生徒長現象,對蹲苗的措施要求不嚴格。由於早春氣溫低,茄子髮根慢,在澆過緩苗水後或雨過天晴,要抓緊時機進行第一次中耕,深度為7~10釐米,保持土面疏鬆。過10天左右再進行第二次中耕。這兩次中耕都要深鋤苗坨周圍的土壤,劃破苗根部的表土。此時如果土壤溼度過大,營養生長過旺,會引起落花,俗話說“茄子靠耪,黃瓜靠綁”,愈中耕愈有利於茄子生長。當門茄瞪眼、對茄開花時再淺耕一次。到門茄收穫時,結合澆水進行重點施肥,待表土乾溼適宜時進行培土,培成小高壟或小高畦。每次中耕均應結合鋤草,枝葉封壟後就不再中耕。

4、地膜覆蓋的膜下雜草基本上不再萌發,一般不需進行鋤草、中耕和培土。地膜覆蓋的進入6月份要撤膜,澆肥水後培土,改栽植溝為小高壟。雨季來臨時,要保證排水溝暢通。澆水後要將畦口打開,以便雨後排水。熱雷陣雨後,要澆一次穿堂井水,因為熱雨入土後,使得地溫增高,雨後驟晴,近地高溫高溼,空氣悶熱,土壤板結,造成缺氧,易使植株葉片發黃、變蔫,根系生長受到阻礙,並出現爛果現象。澆井涼水後會降低土溫和地表溫度,溝通土壤空隙,使得根系吸收能力增強,新陳代謝恢復正常。

5、茄子葉腋發生分枝能力差,一般不需整枝。但門茄以下的潛伏芽,在一定條件下極易萌生側枝,為了減少養分的消耗,改善植株通風條件,應及時去掉。封行以後,每見有枯黃的老葉或病葉下垂影響通風透光,要及時摘除。如果天氣多雨,植株生長旺盛,可適當多摘;天氣高溫、乾旱,植株莖葉生長不旺時要少摘,調節生長和結果。在茄子生長中後期要把病、老、黃葉摘除,並集中起來深埋或燒掉。

6、使用生長調節劑能有效地防止因溫度不適引起的落花,促進坐果。常用的藥劑有2,4-D,使用濃度為20~30毫克/千克,氣溫低時用高限,氣溫高時用低限。使用方法是用配好的藥液塗抹花柄,或蘸花,不能噴花,因為它對幼嫩葉片和生長點有損害。番茄靈或防落素可噴花,使用濃度為30~50毫克/千克。

採種田不可用2,4-D或防落素處理,否則不易採到種子。使用過番茄靈或2,4-D後,果實發育比較快,對肥水的要求增加,要加強肥水管理,才能受到良好的效果。對於發棵情況不好的植株,如果生長調節劑處理後,過早坐果,反而不利於植株生長。使用生長調節劑最佳時期是花含苞待放或剛剛開放時。

7、在茄子生產中,有時出現畸形果,常見的有雙身茄、無光澤果實、僵茄和裂茄等。僵茄又稱石茄,屬於單性結實的畸形果,果實外觀細小、質地堅硬,口感很差。形成的原因是在開花前後遇到低溫、高溫或光照不足,花粉發育不良,影響授粉受精。雙身茄是由肥料過多引起,由於養分過剩,細胞分裂過於旺盛,形成多心皮畸形果。如在花期遇到低溫或生長調節劑使用濃度過大,也易形成多心皮的畸形果。

裂茄有果裂和萼裂兩種。萼部破裂多是由於激素濃度使用過大而造成的。果裂原因是由茶黃蟎危害使果皮增厚、變粗糙,內部胎座組織仍繼續發育,造成內部長外部不長,導致果實開裂,這種果實質地堅硬,味道苦澀。如果在果實膨大過程中,久旱後突然澆水或降雨,果皮生長速度不及胎座組織發育快也造成裂果。無光澤果實多發生在果實發育後期,土壤乾旱缺水時,供水不及時,形成暗淡無光澤的果實。

8、入秋轉涼後,有些菜田茄子易得果鏽,表現是果實頂端果面粗糙,呈灰白色網眼狀疙瘩突起,嚴重的整個果面粗糙,成灰白色果,甚至果面開裂達1釐米深,種子外露,嚴重影響果實的商品價值。病因要歸結為紅蜘蛛、蚜蟲的危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