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奧祕:人生根本憂患你可知道,除此以外沒什麼

很多人一生都忽視了一種生命狀態,在幼年時感受到然後成年時又失去,就是忘我境界。

寫《道德經》的老子很崇尚復歸嬰兒,當他進入了物我兩忘的境界,他發現了宇宙最大的奧秘,道。

在老子看來,當一個人進入物我兩忘的狀態,就會很厲害,幾乎能克服大部分的困難。否則很多憂患麻煩讓人抓狂。


道德經奧秘:人生根本憂患你可知道,除此以外沒什麼

​我們來看看人的一生憂患何來,忘我是如何發生的。

人出生以後,八個月以內,幼兒還沒有自我覺知能力,根本不知人我差別,是與世界合一、形神也合一的,完全是自然的忘我狀態。這時每個幼兒對外界事物充滿好奇,觀察一草一木一滴水,特別專注,學習能力日漸增強。

一歲開始,內心單純的幼兒自我意識開始萌發,試著推倒玩具,看大人扶起玩具來再推倒,向遠處扔東西等大人撿回來再扔,然後哈哈大笑。

顯然幼兒已經意識到人我差別,很願意感知與互動,模仿周圍的一切,模仿大人或很多動物的有趣行為,學習能力突飛猛進。

兩歲以後,人慢慢意識到照片裡開心大笑的小孩就是自己,知道了你我他的區別,總想親自嘗試,甚至拒絕大人的幫助。孩子形神合一,想象力超然,也很容易進入忘我的專注狀態。這時人類學習語言能力高速增長,很輕鬆就學會了父母雙方所講的語言。

老子就倡導精神和形體合一的狀態,復歸嬰兒狀態,所以道德經講: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嬰兒乎。到了上小學以後,每個孩子會慢慢因為成績差別產生分別,大部分孩子會因為考試成績而感到快樂或者煩惱。

道德經環顧天地包羅萬象,也發現了人生的奧秘,老子講: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每個人很大的問題是患得患失,在老子看來人有私心雜念,被自我意識捆綁,則不能與道相合。

而人一旦進入忘我專注狀態,會發現人生的奧秘,道。我看過很多各行各業的手藝人,哪怕是最普通的人認真繡十字繡也不一樣了,除了他們的製作成品令人驚歎以外,我更喜歡看他們專注的神態。

老子經常進入忘我的恍惚中,老子發現了很多奧秘,他為我們揭示了宇宙的真相,生命的奇蹟高度。那如何保持這種忘我狀態?就是深挖不能忘我的阻礙原因。在《道德經》中專門列出一節,分析了人生最大的憂患,就是私慾。因為人受利益榮辱的困擾,會變得患得患失,稱為寵辱若驚。

道德經講:何謂寵辱若驚,辱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

成年人自我意識的負面影響力很大,把榮譽成敗得失看得過重,反而喪失了悠然自得的學習契機,喪失了進一步對世界瞭解的機會,喪失了很多進取的希望。

世界盃賽時,很多足球隊明明有技術,可是踢足球時放不開手腳,平常的戰術演練全廢了,會越踢越感覺自己很笨,反而踢不過三流的足球隊。

有些同學平時測驗考得很好,可是在高考時思慮心過重,考得很糟。這些方面往往是人太注重追求結局,被功利心捆綁了身心,不能享受過程實現的快樂。

成年人的忘我是人生的巔峰預兆,因為這種忘我已經不是幼兒時的懵懂不知自我,而是經過人生的坎坷波折,是踩著人生閱歷的臺階走上的忘我境界,是忘我的循環上升。

此時的忘我,可以是自我覺悟的專注忘我,可以是面對波濤洶湧而內在風平浪靜的平常心,可以是物我兩忘的尋道恍惚狀態……

在老子寫《道德經》反思中,老子進入了恍惚狀態,看到了上善若水,看到了道的無可名狀……

這時考察人類本身時,老子也是言出法隨,認為人最好不要私心過重,方有大的作為。看過世間繁華勝景,紅塵熱土,悲歡離合,成敗榮辱,進入豁達瞭然的境界……

這時老子意識到:故貴以身為天下,則可寄於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者,乃可以託於天下。

成熟的人生,不要畏懼擔當,擔當大機會也多。當人把天下的事當作自己的事,像愛護自己那樣愛護天下,老子認為可以把天下託付給他。 

讀《道德經》,一生平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