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自榨油不能吃?老人吃了一輩子,真的有問題嗎?

隋中平


對於一些專家所說農村的榨油不能吃,其實這些專家只是從油的質量方面來分析,也就是說農村自榨油裡面的雜質比較多,而對於城市裡吃的一些調和油、純花生油等,只是經過多少層的過濾,包括碳吸附等方面的處理才使得有顯得非常的清澈,而且儲存的時間比較長一些。不像農村的自榨油沒有經過過濾雜質,使得油儲存的時間比較短一些,一旦時間長了就有辣味兒的感覺。



對於農村生活的農民祖祖輩輩都是通過自榨油來解決自己的食用油的問題。而且農村祖祖輩輩吃了多少年,可以說上千年這樣食用自榨油,沒有出現其他的身體傷害,甚至有一些長壽人群,基本上都是吃的自己生產的自榨油。對於農村的自榨油的確有一定的雜質存在裡面,比如說一些油渣在裡面,這會使得花生油儲存的時間比較短,但是香味非常的濃,所以每年農民一般進行一次自榨油來保障家庭的食用油的提供。當然對於農村的自炸油裡面也含有一些毒素,主要是因為農民種植油料農產品,使用的農藥化肥比較多,特別是那些內吸性的農藥殘留在油料農產品裡,一旦進行加工自榨油有可能會出現一些毒素的存在,當然經過城市的工藝加工以後,這些毒素會減少一些。



但是並不能說農村的自榨油是不能吃的,因為從老祖宗就開始食用自榨油,那個時候也沒有現在的高科技的榨油技術以及過濾技術,可是我們祖祖輩輩始終沒有出現過危害身體健康方面的。不然對與一些專家從專業的角度來分析,的確存在著一些自榨油的不安全的因素存在,如果有現在的高科技技術來對自榨油進行過濾處理的話,總體來說對人身體的健康還是有好處的,但並不能說自榨油不能吃。畢竟現在種植的農作物比以前種植的農作物不一樣,再有管理技術也不一樣了,而且對於一些病蟲害的管理技術會使用大量的化學藥品,造成了我國一些農產品的毒素含量比較高,以至於影響了人們的身體健康。當然並不是說通過那些企業加工以後的食用油就是安全的,有時他們也是隻是簡單的進行了過濾和農村的自榨油基本上是一樣的,這就是一種坑蒙拐騙的行為。



總之,對於農村的自榨油總體上來說是能吃的,特別現在農村自榨油對自己要求的都是比較的安全,一般自己榨油的農產品不會大量使用農藥化肥,基本上都是原生態的農產品進行榨油,主要是榨出來的油自己吃。當然對於賣給其他的油坊的榨油的油料農產品,一般都是在生長期使用了大量農藥化肥,這樣能夠確保畝產量,以獲得更高的收入。畢竟現在農產品的價格非常的低,只能通過提高產量才能增加收益,也是農民種地的無奈之舉。大家對於農村的自榨油能吃嗎?有什麼高見敬請留言交流。


宗元三農堂


剛好在7月底,我家剛收穫了花生,等曬乾後拉了600多斤榨了200斤左右的油。而且在我們那各家農民都是吃自己榨的花生油,也有不少長壽的人,像我爺爺奶奶都是100歲以上才走的。所以我個人認為說自榨油不能吃,並不是準確的。我之前也關注過有專家講這個自榨油的問題,具體啥回事,下面我來給大家講下:

農村自榨油,存在的問題。

1、先說下,為什麼有人講農村自榨油是不能食用的,他們的觀點就是覺得農村榨油的小作坊不正規,在操作上也不規範。像是榨油的時候農民們會在邊上抽菸,有時不注意菸灰都會飄到油裡。榨完油倒出之後,油桶上又有一層黑乎乎的渾濁物,這個在每個家庭放的油桶也是可以看到的,一桶油要吃完後,底部會有汙垢,所以有專家講這個很不衛生,是不能食用的。

2、還有在榨油的原料上並沒有把關,原料可能存在黴變、農藥殘留過量、及可能是轉基因產品等情況。但農村的榨油坊,對這些問題卻沒有相關的檢測,他們只要是農民拿來就去榨。不會有相關的設備過濾,特別是黴變的情況,會產生一種叫黃麴黴素的致癌物,經常食用對人的健康不利,特別是有乙肝的人。而市面上賣的食用油,他們有齊全的設備,油是經過層層精煉出來的,所以就更安全衛生些。

3、我個人覺得或許從專業上來講,這個農村自榨油,是沒有人家大廠榨出來的要衛生,但這個是多數老農民們,吃了快一輩子的油了,也沒有聽說過在哪個農村有人,是因為吃了自家榨的油出了問題。對於這種看不見的衛生,多數人是不認可的也不在意,農民們更喜歡從經驗上去判定自榨油。自榨油比外面買的要香,味道要好多了。他們只知道自己老一輩人,都是吃自榨油吃了一輩子,突然你說不能食用,是不會有人去理會你的。

畢竟很多農民都不知道,黃麴黴素是什麼東西,要是專家不講他們也不會知道原來發黴的東西里,有這個東西啊。像是上次我聽過發黴的筷子也有這東西,嚇得我趕緊將家裡那些有發黴的筷子全扔了。

綜上所述,對於農村自榨油,能不能食用的問題,我個人覺得還是要看你自己是如何去選擇。你要是注重養生追求科學,你可以選擇去購買市面上,通過安全檢測的食用油。如果你是覺得老一輩都是這麼吃過來的,不照樣個個生龍活虎的,在年齡大之後還能下地幹活,自然不用去理會這些專業的專家所講的話。

像這種專業與經驗的衝突,在現在社會也是越來越多了,像是塑料物質不能裝高溫的水,鋁鍋不能長期使用等。以我個人來講,我還是更喜歡口感,所以我也不會因為聽了專家的話,就不吃自己家榨出來的花生油了,如何去選擇還是看你自己了。

大家好,我是果鄉農人。以上為個人的淺見,歡迎有不同意見的朋友指出。點個關注,我會給大家分享更多農村、農業的問題,謝謝大家!

果鄉農人


農村自榨油不能吃?老人吃了一輩子,真的有問題嗎?

農村自榨花生油,是膠東農村的特色農產品。

記得叔伯弟兄搬上新居,老家的長輩來城裡安鍋的時候,帶的是農家自榨花生油,自己種麥子磨出來的麵粉,農家大土灶裡蒸出來的麵食,農家小菜園長的各種農家菜,以及兩隻屠宰乾淨的農家土雞……,各種各樣的農家特產,把兄弟媳婦高興的合不攏嘴,如今這些帶農字的食品在城裡可是很吃香的,吃慣了大魚大肉的城裡人,十分青睞農村產品。


農村自榨花生油,是農村人吃的放心油。

奶奶從年輕時候就患有高血壓,不過那時候不叫高血壓,叫頭暈病。總是經常聽奶奶嘮叨:我頭暈病又犯了,躺在炕上一動不動還好,只要一起身,就覺得天旋地轉的,站都站不穩,總覺得要摔倒似的。後來大夫囑咐她,要在飲食上注意忌口,比如不能吃豬肉、雞蛋等各種油膩食品。

一開始奶奶還是謹遵醫囑的,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直到七十歲那年爺爺去世了,奶奶便也看開了:什麼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的,都這麼大年紀了,還能有幾年活頭,喜歡啥吃點啥吧。

記得奶奶最愛的烹飪方式是蒸著吃,農家大白菜或者小油菜以及各種葉類蔬菜,切細放入盆裡,舀上一勺自榨油,加上食鹽適量,放入農村大土灶蒸著吃。就連大鮁魚,奶奶也是去內臟洗淨切段,加入自榨花生油和食鹽適量,上鍋蒸著吃。

兒孫小輩們過年過節的各種孝敬,奶奶反而不喜,總是說:營養太高了,吃了犯頭暈病。自家榨的花生油,自家種的土家菜,自家種的糧食,吃了百病不犯。奶奶身體好,一直不用家裡人貼身照顧,自己去趕集挑選中意的東西,自己發麵大鍋灶蒸饅頭,走到哪裡步履輕快虎虎生風,村裡的老姐妹誇讚她能幹,總是高興得笑眯了眼。



奶奶高壽九十多離開我們,是因為年老瓜熟蒂落安然離去,並沒有現在人們的通病,高血壓引發的諸多併發症狀。如今父親也己經七十多歲了,依舊生活在農村,吃著自榨花生油和各種農家產品,身體健康,並且種著兩畝農田,忙忙碌碌閒不住,幹起農活來,作為年輕人的我,都不及他。

農村自榨花生油,有一套嚴格的挑選工序。

花生從地裡收穫後,要經過好幾道工序,才能變成食用油,走上老百姓的餐桌。

首先從花生蔓上摘果後,要在平房上晾曬幾個秋日,直到花生果拿在手裡輕輕晃動,有輕微的咔啦作響聲,剝開嚐嚐果仁,嚼起來沒有水份咔嘣乾脆,就可以裝袋歸倉了。

等花生脫粒機挨家挨戶過來加工時,脫皮成粒。下面的工序成了細緻活,家家戶戶大人孩齊上陣,用簸箕細細篩去雜質,然後逐粒挑選,眼神不濟的會戴上老花鏡,黴變的、發芽的都要挑選出來,自家吃的東西,誰都馬虎不得。

一切挑選結束,和油坊提前預約好日期,就可以推著裝好袋的花生米去榨油了,隨著一步步的炒胚製作,清亮亮的花生油煉成了。

農村花生自榨油,每道工序都是農民親身參與,精挑細選,嚴格把關,並且經過祖祖輩輩親身驗證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我是家在南鄉,期待您的點贊、關注和轉發。


家在南鄉


眼下又快到農村收穫花生的時間了,今天是陰曆八月初八,我們膠東半島農村這邊基本上是八月十五前後就開始拔花生了。將花生收回家後,將花生果從花生蔓上摘下來曬乾,然後就得扒花生,挑選花生米,到村裡的油坊榨油。因為農村人都是在秋後或是冬季農閒的時候,將花生米榨成油,這可是來年一年的油料,馬虎不得。農村人吃了幾輩子的自榨油,到底有沒有問題呢?

記得從小,家裡吃的油都是用自家種植的花生,經過精挑細選之後,運到油坊,經過炒胚、粉碎、壓榨等一道道傳統工序之後,才成了我們吃的花生油。那時候,出油率基本上是41、2斤的光景。也就是說,100斤花生米能壓榨出41、2斤的花生油,剩下的是麻散餅。

如今農村開油坊的到了秋天花生收穫完了以後,就迎來了一年中最為繁忙的季節。通常每個村都會有個小型的自榨油作坊,當然也有的村人口少,需要到鄰村去榨油。不過,農村人榨油基本上都是提前預約,和油坊主預定好榨油的時間,這樣到時候推著花生米和柴禾直接去,不用在油坊內耗時間。

在選取榨油的花生米的時候,人們都會將生了芽的花生米和發黴的花生米挑選出來,因為這種花生米含有黃麴黴,如果混入榨油的花生米中,就會影響人體健康。而農民榨的花生油大都是自己吃,或者是與城裡的親戚在“人情往來”中,當做禮品送人。不管是自己吃,還是送人,這質量上都得把好關。

農村人之所以都吃自榨油,而且已經吃了好幾代,主要是自家種植花生,自榨油吃著放心不說,而且只要付上加工費,原料都是自家的,不用花錢。而且,如今一些油坊甚至不再收取前來加工花生油的農民的現金,而是用麻散餅抵頂加工費。所以,有些農民只當是將麻散餅賣了,還省事省勁。往回走的時候,只推回花生油就行了。而油坊主則有專門的麻散餅銷售渠道,以麻散餅抵頂加工費,自己還能多賺一點差價,可謂兩全其美。

當然,社會上有一部分人質疑,農村小作坊壓榨的花生油衛生等方面有所欠缺。不過,農村人壓榨花生油都是炒胚熟榨,高溫下基本上不存在食用風險,而且熟榨花生油聞起來都香噴噴的,只要是到了榨油的季節,農村裡打老遠都能夠聞到這股香香的氣味。

當然,農村自榨油屬於無任何添加的純天然綠色食品,農民將壓榨的花生油運回家都會找一瓷缸存放,當然存放時間不會過長,也就是一年的時間,因為第二年的時候,新的花生米收穫之後,還要榨油。

對於農村人吃的自榨油,你覺得能不能吃?歡迎朋友們留言參與話題討論,大家一起交流學習。


建行漸遠


先說一個當地農村的真實故事,在90年代我奶奶經常和我們講這個故事。當地農村屬於贛南地區,我們小山村是依山傍水,物產豐富。就拿食用油來說,有豬油、菜籽油、茶籽油、花生油。在七八十年代,有個媒人給我們村的小夥子說媒,媒人到小夥子家看看小夥子家的家底怎樣?小夥子的父母帶著媒人去倉庫,看到整個房間擺滿了罈罈罐罐,有豬油、菜籽油、茶籽油、花生油,還有幾大缸米酒。光是這些油都能吃兩三年,在七八十年代溫飽成問題的年代,油、酒、土特產堆滿倉庫的農村家庭算是非常富有的。那時我們村的小夥子根本不愁娶不到媳婦,物產豐富,不用為柴米油鹽和溫飽而煩惱。媒人在小夥子家打探實情之後,把情況給女方說了之後,不到三天就把這門親事定下來了。女人嫁過來後,一直勤勤懇懇,現在六七十歲了還在下地幹活,就是為了吃到自己辛苦勞動,自榨的食用油,她家也是全村唯一個不吃市場上買的食用油的人。吃了大半輩子的壓榨食用油,身體還是非常硬朗健康。

其實在當地農村,那些高齡老人哪一個不是吃了大半輩子的自榨油,而相反一些長期在外的年輕人卻得了怪病,不治而終,白髮人送黑髮人。從身邊的事實就可以看出,農村自榨的菜籽油、茶籽油、花生油,並不是那些“磚家”所說的“自榨油致癌”。

農村的自榨油,都是物理壓榨,不使用任何添加劑的健康油。剛榨出來油有很多殘渣,都要使用濾網過濾,再存放到油桶或者油罐中。自榨油要靜置7天以上,讓自榨油的殘渣沉澱。農村還有一套保存自榨油的方法,能讓自榨油保存兩三年不變質。只要油不變質,這樣的自榨油才是最健康的油。

而現在市場上買的食用油,都是用七號輕汽油採用浸出法得到的食用油。每年農村小油坊壓榨的花生油、菜籽油、茶籽油的枯餅殘渣全部回收轉賣給食用油工廠。這也是為什麼農村壓榨油小作坊,不收榨油的加工費反而倒貼錢的原因。市場上的食用油大部分採用七號輕汽油浸出法榨油。你說是使用輕汽油,使用色素香精的食用油更健康還是物理壓榨不使用任何化學用品的自榨油更健康呢?為什麼吃了一輩子的自榨油的農村老人比長期在外吃垃圾油的年輕人更健康呢?


昕瑞生態


誰說的農村自榨油不能吃呀?我可以說農村自己榨的油絕對沒問題。

秋後至春節前是農村榨油的旺季。每年到了這個時候,農村人會把自家種的花生或者油葵籽送到榨油坊去加工榨油,吃這樣的油會有問題嗎?

北方人過去吃棉籽油比較多,過去我們叫黑油。大隊有個集體的榨油坊,專門為全村人來榨棉籽油。棉籽碾碎炒熟後上蘢去蒸,然後把蒸過的碎籽粉用鐵箍麻裹上跺,用腳踩實,開始榨油。

過去榨油是個重體力活,加油楔子沒有把子力氣掄不動八十斤重的大油錘。那時的油感覺特別的香,也可能是過去油少的原故。後來不興搾棉籽油了,人們食用的油是經過脫酯脫酚深加工的精製棉籽油,叫做衛生油。但同樣是棉籽油,吃著不如以前的香了。

說農村自榨油不能吃,持這種觀點的人可能有種偏見,認為油是散裝油,或是覺得農村人不衛生,這是一種偏見,也是一種誤解。我是農村的,我知道農村的榨油坊都是比較乾淨的,要不然誰還會去加工榨油呢?

榨油的原料也是最好的,自家種的花生、菜籽、葵花籽等油料,榨出來的油是最好的,沒有轉基因成份,再說自己還要吃嘛。

唯一的不足是農村自榨油沒有添加劑。反倒是一些市面上包裝漂亮的桶裝油,生怕會是真假難辨的“地溝油”,往往另人不放心。


鄉野老農


農村自榨油不能吃?老人吃了一輩子,真的有問題嗎?

真不知道這又是那個專家說的,我們是不是應該先把專家的嘴閉了,首先我們應該掀起一場轟轟烈烈的打假戰鬥,把那些所謂的專家揪出來,進行批判,大家都認清他們的嘴臉 ,讓他們淡出江湖,從此不再禍害人,專家是禍害啊!

我們動不動就拿專家嚇唬人,一般都是專家說的,在當今這個社會專家的話還有多少可信度呢?偽專家橫行,必須淨化社會環境,還大眾一個安心、舒適的生活環境,目前大家對專家的話已經不屑一顧了,甚至有些厭煩了,年紀稍微大一點,有點白髮的人,就號稱專家,央視那些白髮蒼蒼的老太太,看上去確實有專家的範,後來大家才明白,那是一群農村老太太。

國家舉行一次汙染源大會,專家給出的結論是,自行車是罪魁禍首,最大的汙染源是自行車,當時社會一片譁然,弄得大家目瞪口呆,我靜靜的躺在床上,仰望天花板,不知所蹤,不燒油,沒有尾氣排放,怎麼會汙染呢?難道是騎自行車的喜歡放屁造成的嗎?後來我呼籲,騎自行車不準放屁。

今天居然又說農村自榨油不能吃,那我們應該吃什麼呢?難道地溝油能吃嗎?農民榨油是千百年來的老傳統,在我們眼裡什麼油都沒有我們自己榨的好,我們的油才是最安全,最綠色的,自己種的,不打藥,使用的都是農家肥,怎麼就不能吃了呢?真不知道這個結論是從哪裡來的。

就像前一段說的糞尿不能種菜一樣,糞尿幹嗎用呢?難道給專家喝嗎?無稽之談,很多專家閒的沒事找話題,自己本事不大,故意故弄玄虛,想引起重視,所以就信口開河,對這種專家我們應該進行封殺,打道回府,讓他回家接受再教育,丟人。


大海傳媒


題主問:農村自榨油不能吃?老人吃了一輩子了,真的有問題嗎?

看來題主也和農嫂一樣,也是一位對這網上傳聞說:農村自榨油不能吃的持疑者。其實,近幾年只要你從網上看,就不光是關於農村自榨油能不能吃的問題,現在是隻要關乎於農村裡的東西,就會有些自認權威的人對此提出質疑,就會在網絡裡發聲:像什麼農村裡種植的蔬菜喂人糞尿的不能吃、農村裡自家榨出來的油不能吃、農村裡街邊小吃不能吃、農村裡的水不能喝、更有甚者質疑我們農村土灶裡做的飯也不能吃,總總理由皆都是一個“髒”、不衛生、質量不過關。


那麼,農村裡的這些百姓們生活裡的必需品到底能不能吃,髒嗎?今天在這裡,咱們先拋開蔬菜等哪些能不能吃的問題不談,咱們先聊一聊農村人吃了幾輩子的自榨油到底有沒有問題呢,到底農村的自榨油能不能吃。

在農村,被網絡上有些人所質疑不可以吃的自榨油品,我們農村人不知道吃了多少代,代代相傳農村自榨油吃著香,吃著放心,而且吃農村自榨油的農村人,個個體格超棒,對於那些上了歲數大老人來講到現在也算是吃了一輩子了,也沒發現吃出了什麼問題。


特別是像我們膠東農村這裡,村民們吃的油基本上都是用自己家種植的花生壓榨出來的花生油。在花生收穫以後,民戶們就會將曬乾的花生用機器剝去外殼,然後家中的婦女會在閒散時間裡,用簸箕將花生米扇乾淨,一粒粒的扒拉,撿出花生米里的雜質,將出芽的、變質的、發黴的、破損的花生全都挑撿出來,真可謂是精挑細選。清理工作完備以後,家家戶戶便會去周邊或是自村的油坊加工處提前預定好榨油的時間,等到輪到自家榨油的時候,用車將精挑細選的花生米拉到油坊等待壓榨。

壓榨整個工序要經過粉碎、高溫炒胚工序,最後才是將經過高溫炒胚的碎花生米運送到機器裡壓榨,經過壓榨後花生油便會由油管流出來,整個過程花生根本不沾地,大家說說這樣的自榨油怎麼就會不能吃了呢?



我們農村人用自家種植的可以榨油的作物,不管是壓榨的花生油,還是菜籽油,只要儲得當油不“咔啦”,吃了就沒有問題。再說我們農村所吃的油大多是當年油,時間最長也就放個一年半載的,根本不會在質量上出現問題。這樣的油就怎麼會被那些所謂的權威專家們,認為是不能吃的問題油了呢?

其實,有時候我們也應該理解那些所謂的權威人士們的所想和所說,畢竟,專家們是站在專家立場上,用專業的角度去看待農村裡的自榨油。他們對於標準要求的比較嚴格,以專家的立場上來看,他們認為農村小型自榨作坊簡陋,衛生環境差,設備不先進,不管從各個方面與現在那些大型的先進榨油設備備都是無法相比的。所以也就有人發聲農村裡作坊榨出來的自榨油指標不合格,所以不能吃。


的確,用專家們這種角度看待和分析,農村裡的自榨油作坊確實是不管蔥衛生條件還是到設備方面都不如那些國標型的企業產家。但是,在這裡農嫂想問那些提出說農村自榨油有問題的人,油,做為我們人們日常生活裡的輔助品,哪家在吃油時不是經過高溫高熱做熟了吃的?難道炒菜時是把菜炒熟了在放油?還是包著吃時蒸熟了包子餃子然後在掰開包著將生油放進去?可能這種做法也只有那些所發聲的人士家庭能做的出。

所以說,之所以,對於那些提出質疑、會認為農村自榨油不能吃的人士們,農嫂認為,那是你們不瞭解農村的生活,習慣於按照自己的思維邏輯去判斷事物。在這裡農嫂敢說:被那些所謂權威人士所質疑的農村自榨油,只要是農戶家是用自己種植的作物去壓榨,油裡面絕對沒有摻假成份在裡面,自榨油可以放心的吃。相反,那些權威人士們認為可放心吃的哪些大作坊里加工出來的成品油,我們百姓到是感覺吃著不放心。從超市或是市面上買回家的哪些油品,吃著沒有純正的油香味,況且裡面包不準不會添加些防腐劑,和添加劑,這點不知道權威們會不會認同。





最後,做為一個地道的農村人,農嫂這裡想說,農村自榨油能吃,農村老人都吃了一輩子了什麼問題都沒有,我們還有什麼不敢吃的呢?難道誰的命還比誰高貴嗎?大家說是不這個理!


農嫂話農事


在中國,從人類吃油的時候開始,不管是用什麼土辦法、笨辦法,都是吃的農村自擠的、自榨、自壓的油,在過去幾十年、幾百年、幾千年前,即使有了城市,城市人也是吃的農村用土辦法、笨辦法榨的油,所有農村用土辦法、笨辦法擠的、榨的、壓的油,都是最衛生、最健康的,原因只有一條,也是最根本的一條,就是所有農村自擠的、自榨的、自壓的油,沒有一點一滴的添加劑,是最純潔的、最健康的,所以,也是一點問題也沒有的!



現在農村的村屯,凡是帶油坊兩個字的村屯,比如:劉家油坊,張家油坊,李家油坊,王家油坊,都是以姓氏加油坊而起名字的,這就告訴我們了,他們這個屯子有油坊,而且油坊的坊主姓什麼也都明白無誤的告訴你了,在我們東北過去的農村,十個八個村屯才有一個油坊的,因為那個時候農民的生活很困難,農民吃油數量也是很少的,每一年去榨個十斤八斤的,或者買個十斤八斤,或者拿黃豆去換個十斤八斤的的豆油就夠一年吃的了!

那個時候農村榨油都是用人工的,我在農村生產隊勞動的時候,曾經幾次參加過農村的榨油工作的,那時候是生產隊自己帶黃豆,帶燒柴去油坊榨油的,還要去十多個身體健康的男勞動力,你帶去多少黃豆,榨出多少油,那個時候農村的榨油是不添加一點東西的,所以,那個時候的豆油也是真香的,豆油榨回來之後,按社員人頭分下去,每個社員也只能分到一斤二斤的豆油,榨油剩下的豆餅拿回來喂生產隊的牲畜,油坊只收加工費的!

農村過去像我們曾經用人工榨油的笨榨,也就是那些原始的,老式的榨油設備早已經沒有了,現在大大小小各種規模的榨油機到處都是,農村也都使用了電動的榨油機,農村誰家要想榨油的話,拿著自己的大豆,花生就可以去油坊榨油了,現在農村的油坊基本上還是這個模式,你自帶大豆或者花生的油料,去油坊加工,油坊只收你的加工費用,而現在所有農村油坊的榨油,也都是不添加任何添加劑的,至於那些大型的油料加工企業,為了增加油的保質期,都是有添加劑的,所以,從這一點上來說,農村油坊榨的油還是最安全的,最健康的!

感謝您對從善如劉三農問答的關注和支持,歡迎您的評論留言!


從善如劉L


農村自榨油不能吃?老人吃了一輩子,真的有問題嗎?說句公道一點的話自榨油有沒有問題,有問題!但是這個問題在可接受的範圍內。自榨油是好,吃起來比現在榨油技術的油更好,但是自榨油的不足我們也不能忽視,科技在發展,以前沒發現的問題不代表沒有問題。


自榨油最大的不足就是可能存在黴菌毒素超標的問題,黴菌毒素一直都存在只是近些年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才意識到黴菌毒素對人體的危害,才知道黴菌毒素有致癌性,搞養殖的農民都知道,發黴的玉米、飼料是不能用來餵豬、餵雞的,因為黴菌毒素會導致動物的抵抗力下降,引起動物發病,中毒嚴重時甚至會導致死亡。其實黴菌毒素對人的危害也是一樣,長時間大劑量攝取黴菌毒素會對人體造成嚴重損傷。

但是隻要自榨油中的黴菌毒素在可控合格的範圍之內,那麼就不會對人體造成損傷,這就要求農民在自榨油時需要對提供的原料進行篩選,黴變嚴重的花生或者菜籽是不能使用的,因為其中含有大量的黴菌毒素,使用後勢必會導致油中的黴菌毒素超標。

其實農民朋友也不要排斥成品油,成品油採取的是更為先進的壓榨方式,而且對於原料質量會進行監管,成品出廠前也會進行管控,以保證油品的質量。而農村自榨油因為缺乏這些必要的品控,就很容易出問題。為了防止自榨油的不安全,農民朋友完全可以將自家的糧食作物賣掉,然後再買油吃,雖然可能這樣的花費更高一些,但是也更安全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