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天鵝》:淺談女主妮娜由探尋自我到毀滅的幾大因素及現實思考

前言:《黑天鵝》是美國導演達倫·阿倫諾夫斯基執導的電影。該片在第83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上獲得多項提名,飾演女主角妮娜的女演員娜塔莉•波特曼更是憑藉在影片中的出色表現奪得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

影片主要講述了一個女性對內心世界的自我探尋的故事。女主角妮娜是一個舞技超群的芭蕾舞劇演員,她所在的紐約芭蕾劇團重拍舞臺劇《天鵝湖》,因為領舞貝絲的離去,導演托馬斯要重新選擇新的領舞,要求新的領舞可以分飾黑天鵝和白天鵝兩個角色,既要有白天鵝善良的一面,又要有黑天鵝邪惡的一面。

妮娜本性純善非常適合表演白天鵝,但是飾演黑天鵝卻不如同劇組的另一個演員莉莉。為了能夠勝任領舞的角色,妮娜近乎瘋狂的發掘自己內心狂野的一面,最終完美的演繹了白天鵝和黑天鵝兩個角色,最終也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在這部電影中女主角色的轉變是循序漸進的,今天我就來分析一下引發女主角逐步“黑化”的整個過程,從家庭、劇團、周圍同事這三個因素來分析白天鵝一步步成長為黑天鵝的心路歷程,以及從她由白轉黑的過程中,對於我們現實生活的思考與啟示。

《黑天鵝》:淺談女主妮娜由探尋自我到毀滅的幾大因素及現實思考

一、家庭因素是女主“黑化”的首因:女主角妮娜作為獨立的成年人個體,卻生活在母親陰影下,沒有自己的主見,淪為母親實現自己理想的工具,從而開始為找尋個人意志逐漸抗爭


妮娜生活在一個刻板的家庭裡,已經28歲的她,還和母親生活在一起。在這個家庭中並沒有男性出現,從母女兩的對話裡可以看出,她的母親曾經也是一位芭蕾舞者。為了生下妮娜,放棄了舞蹈夢想,成為了單親媽媽。母親對妮娜有一種近乎偏執的愛,她始終把妮娜當做一個未成年的小女孩來照顧,臥室風格是粉色的公主風、房間擺滿毛絨玩具。無微不至的照料她的生活起居,細緻到幫她洗澡、剪指甲、脫衣服,妮娜在母親的保護下,就像溫室裡的花朵,嬌美卻經不起風吹雨打,甚至毫無隱私。

作為一個失敗的舞者,母親把希望全部寄託在妮娜的身上,她希望女兒可以完成她未完成的夢想。她因沉溺情愛,生下了女兒才斷送了她的舞蹈生涯,她固執的認為愛情和肉慾是會讓人毀滅的,是舞蹈的大敵,她害怕妮娜會重蹈覆轍。所以,她對妮娜嚴格的看管,強行把自己的願望強加在女兒身上。

母親的守舊思想使得妮娜從小就是善良純情的品性,她身上的這種氣質恰好符合了白天鵝善良淳樸的本質,這是她的母親多年來傾心打造的結果。但是這也正是她的侷限所在,給她的表演帶來了阻礙。黑天鵝身上的邪惡力量是她需要去學習的內容。

《黑天鵝》:淺談女主妮娜由探尋自我到毀滅的幾大因素及現實思考

片中有一個情節,妮娜在被選為領舞之後,母親高興的買來蛋糕慶祝,女兒表示自己的胃不舒服,不能吃甜食,母親生氣的要把蛋糕扔進垃圾桶裡,妮娜立刻道歉,委屈自己吃下蛋糕。從這個片段就可以看出,妮娜生活在母親的陰影下毫無自我可言,沒有自己的空間、沒有發言權。在片子裡母親的形象永遠是一襲黑衣,代表著禁慾,妮娜從生活到事業都是依照著母親設立的目標前行,唯恐自己會讓母親失望。

影片關於妮娜對媽媽的反叛也是逐漸轉變的。

一開始對於媽媽精心準備的蛋糕,妮娜雖然強忍著吃下;之後, 面對媽媽伸手來給妮娜脫衣服,妮娜說“我自己能行”;妮娜還私藏了一根木棍,為後面出現的堵門情節預設;莉莉到家裡來邀請她出去玩,妮娜大膽說“NO”來拒絕媽媽的命令,直到最後用房門重壓媽媽手,這是她反抗的開始,也為她漸漸變成“黑天鵝”做了鋪墊。

作為成年人的妮娜對於母親太過於細緻的照顧,精神上是充滿掙扎的。但由於母親的強勢,她把對於母親的敵意一直隱藏在心中,而一些契機的到來,使得潛藏在她內心深處的叛逆因子開始表露出來。

妮娜在母親對她個性的壓抑下,內心充滿焦灼,她也渴望成長和改變。影片裡不斷出現的妮娜背部的抓痕,每當她感到焦慮不安的時候,她就用這種自虐的方式來發洩情緒。

這意味著她被壓抑在內心的自我意識漸漸的覺醒。

《黑天鵝》:淺談女主妮娜由探尋自我到毀滅的幾大因素及現實思考

二、劇團導演進一步加快女主“黑化”過程:妮娜對自己的個人魅力與異性吸引力認知淡薄,在劇團導演托馬斯的有意引導下,妮娜的女性意識開始被激發


舞臺劇導演的托馬斯是影片中的關鍵人物,對妮娜的“黑化之路”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他就像一個引領者,剝開了妮娜青澀守舊的軀殼,使她露出黑天鵝的羽翼。

妮娜在母親對她的長期性格壓制下,一直認為自己是一個對異性毫無吸引力的小女孩,但她內心無比渴望得到《天鵝湖》領舞的角色。於是妮娜拆散了髮髻,披散著長髮並塗上鮮豔的口紅向托馬斯毛遂自薦。

一開始托馬斯表明已經決定莉莉來擔任領舞,他直言:“事實上,我看你的時候,你只適合演白天鵝,你很美麗、害怕、脆弱,讓你來演很理想,但黑天鵝呢,兩者都要跳好很難。這四年,每次你一跳舞,我覺得你太執著,要把每個舞步都跳得完美,但我從來沒看過你真情流露。完美不只是掌控而已,完美 同時包含放手,讓自己驚豔才能驚豔四座。”

此時她的內心是無比矛盾的,她清楚的知道自己擁有美貌,卻對自己的吸引力感到羞愧,她慌亂不已準備離開。托馬斯吻住妮娜,本以為她會順水推舟,讓他意外的是妮娜狠狠的咬了他一口。這讓他大為震驚,原來看似柔柔弱弱的妮娜,骨子裡隱藏著狠絕的一面,因此,他果斷選擇讓妮娜擔任領舞。

他是真正瞭解妮娜的,他看到妮娜身上的潛質,堅信她還有未開發的激情。托馬斯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著妮娜生活中所缺失的男性力量,通過他的引領與打磨,才使得妮娜展翅高飛。

《黑天鵝》:淺談女主妮娜由探尋自我到毀滅的幾大因素及現實思考

在後來的排練中,妮娜始終不能表達出黑天鵝魅惑的感覺,於是托馬斯用各種方式引導妮娜釋放自己,試圖激發出她野性的的一面。他親自和妮娜對舞,他的手嫻熟地掠過妮娜的身體,在撫摸和親吻中,使妮娜漸漸迷醉。這時托馬斯突然停手,說到:“看到了麼?這才是誘惑。”隨即甩開妮娜而去。妮娜為自己剛才的行為震顫不已,她似乎感受到了誘惑的力量。

托馬斯啟發了妮娜身上的女性魅力,是她探索自我的啟蒙者,讓她認識到黑天鵝的主要特質就是對異性的誘惑,這是作為女人的特有才能。

正是由於托馬斯發現了妮娜如同黑天鵝一般詭詐的一面,並對她進行用心良苦的調教,引導妮娜本我人格的釋放。

這意味著妮娜在黑天鵝之路上又向前邁進了一步。

《黑天鵝》:淺談女主妮娜由探尋自我到毀滅的幾大因素及現實思考

三、同事莉莉最終刺激女主“黑化”完成:妮娜對於同事莉莉會搶走自己領舞角色的恐懼,以及莉莉灑脫張揚的個性都激起了妮娜對慾望的渴求,從而喚醒了她的黑暗面


在《黑天鵝》中莉莉代表的是一種不受束縛的自由女性,這樣的人不在意男性的質疑與評價。正是這樣掌握自己生活的女性,更容易獲得男性的青睞,熱情四射、富有魅力的她正符合黑天鵝的魅惑形象。

劇團中的另一名芭蕾舞者莉莉,也是妮娜最強有力的競爭對手,最初是導演托馬斯認為的扮演黑天鵝的最佳人選。從一出場莉莉的形象就與妮娜形成一種對立。莉莉熱情自由、愛說愛笑、鮮活奔放,散著頭髮和男舞伴灑脫的跳舞,背上有極具個性的紋身,並且她的身上有一種朋克氣質,和拘謹、保守、謹小慎微,永遠把頭髮梳得一絲不苟的妮娜有鮮明的對比。

在莉莉看來跳舞只是她的人生樂趣,不像妮娜一樣當成一種事業迫求。不過她雖然不是很在意是否能當領舞,但她對於妮娜還是有一絲嫉妒的。她主動表達自己對妮娜的好感,接近孤獨的妮娜,安慰受傷的她,並邀請她去酒吧玩耍。在莉莉的慫恿下,她在酒吧嗑藥,妮娜放縱自己在夜場盡歡,這也導致了她在幻覺中時常出現一個反派的莉莉,一直在她身邊徘徊揮之不去。

《黑天鵝》:淺談女主妮娜由探尋自我到毀滅的幾大因素及現實思考

和莉莉在一起的經歷讓妮娜感到前所未有的暢快,也激發了她對於內心深處自我意識的探尋,妮娜對母親的反抗行為也越來越多。她的衣服從白色變成灰色,最後到黑色;她將房間裡的毛絨玩具扔進垃圾桶;開始拒絕母親隨意進入自己的房間到拿球棒頂住房門,將母親死命關門外。這些行為都凸顯出妮娜對自我空間的強烈需求。當母親竭力質問妮娜“我的寶貝女兒怎麼了?”時,妮娜厲聲回答“她已經死了!”妮娜心中的另一個自己正在掙脫軀殼,將要破繭而出。

在我看來,妮娜出現的反抗行為都是她神經緊繃的危險信號,她幻想中的莉莉時常侵襲她的夢境,擾亂她的思路,讓她分不清現實與夢境。她的心理狀態開始扭曲,對於領舞的角色有著偏執的佔有慾。

女主妮娜一面羨慕著莉莉的放浪風情,一面又恐懼著莉莉會搶走自己領舞的位置,她心中邪惡的種子在慢慢發芽。在最後的表演中,莉莉沒有演繹好白天鵝這個角色,當她回到更衣室,在幻覺中看見莉莉穿著黑天鵝的衣服在用自己的化妝臺,像要取代自己,她怒火中燒用碎玻璃將她殺害。

最終,妮娜再也無法忍受精神的束縛,成功的將自己的邪惡力量激發出來,她在舞臺上完美的演繹出黑天鵝的邪惡精神,臺下的觀眾被她所折服,贏得一片喝彩。當表演結束後,妮娜發現藏在自己腹中的玻璃碎片。她才明白,原來那個反派莉莉就是她自己,她殺死了自己。

這意味著妮娜最終變成了名副其實的黑天鵝。

《黑天鵝》:淺談女主妮娜由探尋自我到毀滅的幾大因素及現實思考

四、最終蛻變,黑化完成:妮娜完成自我蛻變,成功演繹黑天鵝,帶給我們的幾點現實意義與思考


《黑天鵝》是妮娜的一次極端化的成長。她在內心掙扎中完成“黑”與“白”兩個角色的轉換,在慾望釋放的瞬間感受到了快樂。卻也在盲目追求完美中,最終迷失了自我走向毀滅。

從妮娜由純潔、高尚的白天鵝變成邪惡、狡詐的黑天鵝,從唯唯諾諾的自己最終在舞臺上熠熠生輝,充分說明個人的強大意志力可以戰勝無邊的困境。但她卻在不斷“尋找自我”的這個過程中,“迷失自我”。

影片一開始導演托馬斯就介紹了新《天鵝湖》的劇情:“純潔無瑕的美麗少女被天鵝的軀體束縛,她渴望自由,而只有真愛才能打破魔咒。由於王子的到來,她的願望馬上就要實現了,但就在王子表白愛意之前,她邪惡的雙胞胎姐妹黑天鵝誘惑了王子。在絕望之際,白天鵝跳下懸崖,結束了生命, 並在死亡中獲得自由。”妮娜的命運就如同白天鵝一般,死亡既是自由。

《黑天鵝》:淺談女主妮娜由探尋自我到毀滅的幾大因素及現實思考

在《黑天鵝》這部電影中,我從妮娜身上感受到了她不服輸的進取精神,也看到了她性格中明顯的缺陷。那這個“由白轉黑”的故事到底對我們現實生活有哪些啟示呢?下面談談我的幾點思考:

①追求理想要有不服輸的進取精神

妮娜從一個對自己沒有信心的“小女孩”成長為一個在舞臺上綻放的獨立女性,是她通過不斷努力得到的結果。她渴望得到領舞的角色,在認清自身侷限後,克服心理障礙,勇敢衝破思想牢籠,最終達到目的。

妮娜的這種個人奮鬥主義和不服輸的進取精神值得我們學習,是我們努力的標杆。人生的成長都是在生活的不斷棒喝中前行的,堅決奮鬥,才能實現人生突圍。

但我們在追求人生理想,不斷奮進的同時,也要保持理性。妮娜對於成功的追逐進取到忘乎所以,從理性出發卻迷失在感性認知裡,一味的只知道達到目的,最後失去理性。我們要從她失去理性的過程中認識到以下兩點:

②不必太過於追求完美,要允許自己有缺點

從影片中妮娜跳舞的鏡頭以及托馬斯對她的評價中可以看出:妮娜對跳舞太執著,要把每個舞步都跳得完美,一絲不苟卻從未有真情流露,

妮娜的成長過程中對完美有著強烈的追求,她的完美主義迫使她一定要成功跳好《天鵝湖》這個舞蹈。她不敢面對任何的失敗,也不容許別人覬覦屬於自己的角色,以致於讓這種偏執對生活造成了致命的破壞。

我們每個人的人生都會有所欠缺,每種生活都有它的樂趣所在。過分追求完美,往往會陷入完美主義的漩渦之中,長期以往容易產生負面情緒,接受缺憾,才能積累抵禦困境的力量。

記住自己最初的目標,越是在低谷時期,越要看清自己,接受自己的缺點。當我們離成功還有一步之遙時更要清醒自持,才能一往無前。

《黑天鵝》:淺談女主妮娜由探尋自我到毀滅的幾大因素及現實思考

③注重心理調節,避免負面情緒侵襲

影片中妮娜長期處於一種壓抑狀態,沒有及時的進行健康的心理疏導。她用抓自己後背這種自虐的方式來排解;到後來她在莉莉的誘導下在酒吧嗑藥,放縱自己;直至她精神錯亂,導致奔潰。

生活中矛盾和事件引發的心理反應,主要是情緒反應,學會掌控自我,調節情緒對維護身心健康至關重要。人內心恐懼失敗,便會被恐懼束縛住手腳。

我們要有勇氣面對真實的自己,肯定自己,這樣才能有不懼失敗的勇氣。接受自己,享受平凡,對自己有正確的認知這才是成長。

結語:

妮娜為了可以完美的演繹黑天鵝這一角色,不斷突破自己,挖掘內心的陰暗面,釋放自我野性,最終精神奔潰導致死亡。妮娜如此執著於完美,也是被執念驅使的貪婪,她對成為領舞有著強烈的慾望。她渴望被眾人矚目,渴望成就自我。這份執念鞭策她向前狂奔,最終走向毀滅。

《黑天鵝》看完,既讓人感到敬畏,又讓人覺得可悲。妮娜的這種為了達成目標,不斷突破自我的精神讓人佩服可敬。而可悲又在於她雖然在藝術上實現了自我超越,但卻在心理上飽受折磨跌進深淵。電影中女主角對於自我的追求沒有指向一種圓滿的狀態,也反映出女性在自我成長路上的艱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