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採宜:退休是個什麼鬼?

林採宜:退休是個什麼鬼?

林採宜/文


“退”和“休”是兩碼事

互聯網時代的風雲人物,能量就像十八級颱風,哪怕退個休,也能攪動江湖,馬雲就是如此。

退休是中年男女常常提到的一個詞,其實“退”和“休”是兩碼事,退是退,休是休。

計劃經濟時代,職業流動、轉換極少自由,一個蘿蔔一個坑,對於大部分人而言,都是一個老婆對到死,一份工作做到老。退,意味著休,所以,有“退休”這一說。

現在的職場官場,仍然有一些人,屬於三十歲死、六十歲埋的那一種,雖然沒“退”,但早就“休”了。他們對自己的學習能力、職業成長早已死心,也無所作為,辦公室裡隨便混混,回家便是虎爸虎媽,天天吼孩子,把希望寄託在下一代身上,一門心思望子成龍,或者望女成鳳。

古代沒有退休制度,那時候,人生七十古來稀,大部分人沒活到老,就夭折了。皇上讓朝廷命官“退休”多半是打發失寵臣子的一個託詞。同樣,告老還鄉,主動要求“退休”,則是權臣炒皇帝魷魚的一種示威。蘇東坡一次又一次被貶被流放,又一次一次被召回朝廷,演得就是這種被寵、失寵、又得寵又失寵的官場寵辱故事。

和你相逢是一生,和你告別又是一生

當皇帝不再是唯一的僱主,職業有各種自主選擇和轉換的空間,“退休”則變成各種角色轉換的旋轉門。

記得大學畢業時,一個男同學給我的留言是:“和你相逢是一生,和你告別又是一生”。人與人的相遇相別如此,人與職業的相逢告別也大抵如此。

就職業生涯而言,“退休”往往是“此生”通往“來世”的入口。從這個意義上看,退休和“轉世”差不多。正如馬雲,告別阿里之後,他要去湖畔大學當老師,此處葉落,別處花開。因此,“退”和“休”之間沒有必然聯繫,從某個職業角色退出,對很多人而言,是新生活的開始,從這一點來看,有些人的退休和離婚沒什麼兩樣,剛剛辦好分手的手續,新的情人已經等在下一個路口。“退休”,無非是給職業生涯的移情別戀一個正式的儀式。

我不要德高望重,只要真實的抱抱

退休對於另一些人來說,是摘下職場(官場)面具,活出真實的性情。

資先生退休之後,在公眾的視野橫空出世,從體制的智囊變成體制的評論者,甚至是批評者。前三十年是一生,後三十年又是一生。此生和彼生之間,放下了一個職業身份的鐐銬。還有一些官員,卸去職位的掣肘之後,話風突變,之前不敢說的話敢說了,之前不敢發的言都發了,憂國憂民的熱血溫度陡然上升,官場的敬小慎微患得患失一下子變成公共知識分子的熱血情懷。

有一位曾經掌管萬億資產央企老大,退休後轉身為攝影家,揹著相機走遍大江南北,他每次讀完我的公號文章,都要私信我,聊一些感受。我問他:“為什麼不直接留言?”他說;“總覺得露面不太好。”我給了他一句比較刻薄的評語:“面具戴的時間久了,變成了皮膚”。也許這是這句話擊中了他,一分鐘後我在公號後臺看到他頗有見地的留言。

特別有意思的是,有一次我在朋友圈曬了一張布萊德皮特的照片,聲稱是我的男神,他秒發一張黑白照片過來,不服氣地說:“這個人比他(布萊德皮特)帥”。我一看,差點笑抽了,照片上的小夥子居然是年輕時的他。這種調皮、幽默,和平時中規中矩的副部級領導形象怎麼也聯繫不到一起去,它閃爍著人性的光芒,一個人卸下盔甲之後的真性情,才有這種溫暖的光芒。

還有一次,中科院的某個學院院長過生日,請了一屋子朋友,我去的時候,一位藝術家朋友正在他的廚房裡炒菜,看見我這個不速之客,高興壞了,也不顧油膩膩的圍裙,一手攥著鐵勺子,另一隻手把我抱起來,我扶著他的肩膀,笑得像個傻瓜。這時候,背後傳來冷冷的聲音:“你們在我的廚房裡抱來抱去,就當我不存在?”我回頭一看,老爺子神色詭異,似嗔非嗔,趕緊說:“您在我們眼裡德高望重,誰敢抱呀?”

“我又不要德高望重。”他沉下臉,轉過頭去,走了。

喝酒的時候,大家都給了禮物,我事先沒有準備,拿不出禮物,“那就給一個熱烈的擁抱吧。”一幫子人在起鬨,我轉過身,張開雙臂,他給我一個狗熊式,我想要鬆開的時候看,他居然慍慍地說:“你還沒有抱我呢。”

“你抱我和我抱你不是一樣的呀。”我笑嘻嘻地掙脫了。

不久,他得了肝癌,走了。聽到他去世的消息,我特別內疚,後悔當年那個“生日禮物”給得太敷衍,太沒有誠意。

對於有些人來說,退休,意味著可以暢所欲言,意味著活成真實的自己。

真臉不管帥不帥,總比面具可愛。

年齡是個什麼鬼?

不管是什麼性質的退休,大部分都跟年齡有關。那麼,年齡又是什麼鬼?

周國平說:“年齡是個謠言。”的確,有人三十歲死,六十歲埋,有人八十歲還在不斷髮芽,不斷新生。

青春是未經開鑿的礦石,經過幾十年歲月,有些被淬鍊成鑽石,有些被荒廢成礦渣。對於鑽石和礦渣來說,年齡有著不同的意義。但無論如何,真正的年輕有兩種,一種是沒有意識到自己年輕,還有一種是沒有意識到自己老。這兩種人共同的特點就是:都不說自己還很年輕。

因為年齡對他(她)而言,從來就不是選擇的障礙。

百年光陰,走過千山萬水,有退有進,千迴百轉,斜杆時代,一人可兼好幾種角色,倚紅偎翠,如同緋聞橫生;長壽時代,一輩子可以轉世好幾次,且退且進,每一個拐點後面,都有不同風景。

所以,對於懂得“轉身”的人來說,退休的次數越多,此生越是豐盛。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