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媒體集中差評:年度神片《小丑》真的在頌揚暴力嗎?

​輕度劇透,酌情閱讀。

十一期間,在海外旅行的朋友們不約而同地做了一件事:看《小丑》。

專業媒體集中差評:年度神片《小丑》真的在頌揚暴力嗎?

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實時全球票房6.1億美金,蟬聯北美周票房冠軍。傑昆菲尼克斯超神的演技,與這個氣質黑暗而令人信服的故事,給《小丑》帶來了票房和口碑的雙豐收。


專業媒體集中差評:年度神片《小丑》真的在頌揚暴力嗎?

包括我自己在內,絕大多數看完小丑的觀眾,都無法忘記傑昆菲尼克斯詮釋的如此淋漓盡致的痛苦,理解主角亞瑟為何走上一條黑暗的軌道。

於是《小丑》順理成章地得到了豆瓣9.2,IMDB 9.0的觀眾評分——在IMDB甚至躋身榜單前10,是前十榜單上唯一一部近10年拍攝的電影。


專業媒體集中差評:年度神片《小丑》真的在頌揚暴力嗎?

但與之相對的,是小丑在影評人和媒體中的評價卻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專業評論人打分的Metacritic上評分僅59,爛番茄專業媒體人新鮮度僅68%,甚至低於現在同時上映的《憤怒的小鳥2》(73%)。主流媒體如《紐約時報》《華爾街時報》紛紛給出負面評價。


專業媒體集中差評:年度神片《小丑》真的在頌揚暴力嗎?


專業媒體集中差評:年度神片《小丑》真的在頌揚暴力嗎?

為何一部並非爆米花式迎合大眾的電影,會在專業媒體面前遭到如此冷遇?

首先,立場。

雖然影片本身沒有立場,

但以反派作為第一視角,會讓觀眾代入其角色而產生同理心。這種心理是觀影的常見心理。


專業媒體集中差評:年度神片《小丑》真的在頌揚暴力嗎?

上個世紀五十年代,人們看希區柯克的電影后會產生對自己道德的懷疑。因為當影片視角從偷窺狂或殺人犯出發時,觀眾會不自覺地代入他的身份當中,為他實施計劃時差點被發現而擔驚受怕,

甚至隱隱期盼著他能夠成功犯罪。

專業媒體集中差評:年度神片《小丑》真的在頌揚暴力嗎?

因此當我們從小丑亞瑟弗萊克的視角來看這個世界,我們會感受到他遭受的來自社會的嘲弄與惡意,從而合理化他的殺戮——而忘記那三個金融敗類,那個自私的同事,那個道貌岸然的主持人,都罪不至死。甚至相比於亞瑟,他們才更像生活在我們身邊的不夠善良也談不上壞得徹底的普通人。


專業媒體集中差評:年度神片《小丑》真的在頌揚暴力嗎?


其次,價值。

《小丑》中亞瑟一步一步走向黑暗的故事是令人信服的,但影片的敘事是在旗幟鮮明地表達“這都不怪他,都怪這個社會”。


專業媒體集中差評:年度神片《小丑》真的在頌揚暴力嗎?

童年母親男友的虐待導致亞瑟患上會無法剋制地狂笑的精神疾病,因而奠定了他不被社會接受的一生:扮演小丑去街頭舉廣告牌被混混們欺負,被同事陷害丟了工作,公交車上逗一個小孩子開心被孩子媽媽訓斥,目睹精英階層的代表托馬斯韋恩高高在上的冷漠,再到被自己視為偶像的主持人在節目上公開嘲諷……


專業媒體集中差評:年度神片《小丑》真的在頌揚暴力嗎?


專業媒體集中差評:年度神片《小丑》真的在頌揚暴力嗎?


專業媒體集中差評:年度神片《小丑》真的在頌揚暴力嗎?

影片中看到的這一切不公平的遭遇,遠比上面這段文字描述得真切。而傑昆菲尼克斯臉上的每一道皺紋,都精準地表達出每一次遭遇帶來的無法彌合的創傷,詮釋亞瑟是如何別無選擇地一次一次被推向深淵。


專業媒體集中差評:年度神片《小丑》真的在頌揚暴力嗎?

演員越出色,就越增加了敘事的合理性——“亞瑟的墮落不怪他自己,只怪這個孤立他的,冷漠的,富人不仁窮人相爭的,殘破的社會”。


專業媒體集中差評:年度神片《小丑》真的在頌揚暴力嗎?

而這也是主流媒體最擔心的地方:許多邊緣人群會在被社會孤立並傷害的亞瑟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他別無選擇地訴諸暴力……我呢?這是不是也是我唯一的選擇呢?


專業媒體集中差評:年度神片《小丑》真的在頌揚暴力嗎?


2012年美國奧羅拉市的一家影院曾在《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首映時爆發槍擊案,12人遇害。《小丑》上映前一週,槍擊案家屬寫聯名信給華納抵制影片上映,而當年的槍手正是與影片中小丑一樣“被社會孤立,認為社會不公的個體”。

《小丑》在英國宣傳時,一位記者曾問了傑昆菲尼克斯一個問題,導致傑昆直接離開,把所有人晾在現場一個小時。這個問題是:那認為小丑是否會引發模仿犯罪?


專業媒體集中差評:年度神片《小丑》真的在頌揚暴力嗎?


這背後是影視藝術自誕生起就被討論的話題:影視藝術創作是否應該承擔起教育公眾的責任?自由創作的邊界在哪裡?

主演傑昆面對爭議發表聲明說,大多數人都有分辨是非的能力,沒有這種能力的人才會去曲解電影。而教導觀眾去區分對錯並不是電影人的責任。


專業媒體集中差評:年度神片《小丑》真的在頌揚暴力嗎?


這個解釋不會淡化爭議,這個話題也會繼續在每一次有反社會情節的現實題材電影上映時被再次談起。但瞭解過傑昆的人生經歷,你會覺得他有足夠的理由發表這樣的觀點。

與亞瑟一樣,傑昆同樣從小到大也一直遭遇著社會或命運的惡意。


專業媒體集中差評:年度神片《小丑》真的在頌揚暴力嗎?

從小家境貧寒,與兄弟姐妹一起街頭賣藝。被傑昆視作榜樣的哥哥瑞凡年少成名,卻死於吸毒過量。隨哥哥進入演藝圈的傑昆消沉多年。貢獻多部佳作後,傑昆08年宣佈息影,行為藝術般地拍攝一部偽紀錄片,過程中被視作行業笑柄。


專業媒體集中差評:年度神片《小丑》真的在頌揚暴力嗎?

但這些都沒能讓這名演員停下腳步,我們才能看到《小丑》裡封神的演技。

面對社會的不公,真的如同《致命玩笑》裡小丑所說“只需要糟糕的一天,再理性的人也會變成瘋子”嗎?

傑昆戲裡扮演的小丑,和戲外傑昆的人生經歷,給出了兩種不同的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