甑糕的正宗做法是什麼?

平凡高度


大家好,我是美食愛好者吮指瞬間。甑糕的正宗做法是什麼?怎麼做甑糕呢?這個問題我可以來回答,希望通過我的解答,對大家制作甑糕有所幫助。

我知道甑糕這種美食還是在路邊攤上,每天我下班路過我們城市的一個十字路口,那個路口有個老太太推個小車,車上的小喇叭一直喊:“甑糕、江米甑糕”,我天天從哪裡過天天可以聽到。有一次我的好奇心驅使我要買一份嚐嚐,這一嘗不要緊,還真好吃,後來我就試著在家裡做,味道也還是不錯的,下邊我就把我製作甑糕的過程分享給大家。

吮指瞬間烹飪教學時間

甑糕

【所需食材】

長粒糯米、紅芸豆、大紅棗

【製作過程】

第一步:將準備好的糯米清洗乾淨,然後放入盆中,放入清水浸泡8個小時,使米芯變軟。

第二步:我準備的大紅棗是幹棗,將幹棗上籠屜蒸10分鐘,然後剝去棗核備用。

第三步:紅芸豆清洗乾淨,放入盆中加入清水浸泡一夜,將紅芸豆變軟。

第四步:取不鏽鋼小盆一個,將備好的大棗均勻的鋪滿小盆底部,然後把糯米鋪在大棗上部,而後再鋪一層大棗、再鋪一層糯米,鋪的時候要壓緊壓實,接著依然鋪大棗,然後鋪紅芸豆,緊接著鋪糯米,最後將剩餘的大棗鋪在最上邊,然後盆中加水,水量控制在剛沒過最上邊的大棗就可以了。

第五步:然後準備蒸鍋,鍋中水要放多些,然後將小盆放入籠屜中,隔水蒸2個小時到3個小時後取出,倒扣在大盤中,甑糕就製作完成了。

【技術問答】

一、為什麼糯米要選長粒的?

答:不論是長糯米還是圓糯米,都是糯米的一種,從形狀上就很容易區分,我們製作甑糕選擇的是長糯米,這是有一定原因的,一是:長糯米主產區在長江以南,外形細長並且黏性比圓糯米要強,適合製作米糕、粽子等;而圓糯米主產區在東北,外形圓潤,黏性不如長糯米強,長用來做年糕和湯圓等。二是:雖然兩種糯米的黏度不一樣,但是經過加熱以後口感卻恰恰相反,長粒糯米不黏牙而圓糯米黏牙。

二、泡紅芸豆時用熱水還是涼水?

答:紅芸豆要用涼水泡,這樣泡出來的芸豆皮不會皺,並且也不易起皮,另外泡的涼水最好使用純淨水和井水,這樣泡出來的芸豆比用自來水泡出來的口感好,無異味。

三、正宗的甑糕多少層?

答:大家看我的教程一層一層的鋪,那麼正宗的甑糕需要鋪幾層呢?都有什麼講究?正宗的甑糕不算紅芸豆要鋪七層,講究四層棗三層米,先鋪棗再鋪米,鋪的過程要一層比一層厚。

【小貼士】

這個給大家介紹一個小竅門,如果你蒸制的時候嫌麻煩,可以用電飯煲代替蒸鍋,但是口感沒有隔水蒸的好。

【名詞解釋】

甑:古代時候的一種蒸制用具,相當於現在的蒸鍋,中間有隔篦,上邊可以放食物,利用下部水沸騰產生的蒸汽,將上部食物蒸熟。

【總結】

甑糕這款小吃有著悠久的歷史,外觀色彩豐富、口感香甜軟糯,並且營養豐富,可以趁熱吃也可以放涼吃,但是消化不良的人群儘量少食。

通過我的解答大家一定學會了怎麼製作甑糕了,週末不妨在家裡製作一下,讓全家享受一番甜糯。最後,感謝大家關注吮指瞬間的解答。


吮指瞬間


甑糕,是西安和關中地區的傳統風味小吃,不過現在相信很多人通過《那年花開月正圓》這部劇知道了這個小吃。在我的印象裡,甑糕和糯米飯的差別不大,就是糯米飯里加了一層層的紅棗和芸豆,吃起來甜味濃,米飯黏。

甑糕的正宗做法是什麼?現在的食物很難說出它的正宗做法是什麼,畢竟千人有千種做法,且每個人都認為自己做的是對的,在這種大環境下,我只能說說我做甑糕的做法,我做甑糕有三步,分別是泡食材,碼食材,蒸食材。我做甑糕的食材是糯米,紅棗,紅芸豆,冰糖。

  1. 泡食材。泡食材的目的是為了節省製作時間,也是為了讓甑糕吃起來更軟甜。這裡需要浸泡時間最長的就是紅芸豆,一般我都是提前泡十幾個小時,直到紅芸豆發白;糯米浸泡在8--10個小時就可以了,紅棗泡30分鐘一分為二剔除棗核即可。


  2. 碼食材。這步是根據甑糕的特點來的,食材需要一層一層的碼好,有的做法是先把糯米蒸熟在碼,我覺得這樣做既延長了時間也讓甑糕吃起來口感不好,所以我都是直接用泡好的糯米碼的。第一層是紅棗,然後鋪一層糯米,接著是紅芸豆,接著再是糯米,以此類推,直到糯米全部用完,但是最上面一定要是紅棗,既是為了美觀也是為了前後呼應。

  3. 蒸食材。蒸食材所需要的水就是用冰糖化成的糖水,糖水倒進食材裡,一是為了提供蒸熟糯米所需的用水量,二是蒸熟的甑糕吃起來味道更均勻,不會出現上甜下不甜的景象。

自制甑糕

食材:長粒糯米500克,紅棗250克,冰糖20克,紅芸豆150克;

  1. 紅芸豆提前浸泡13個小時濾掉水分備用,糯米浸泡10個小時,濾掉水分備用,紅棗浸泡30分鐘,然後一分為二剔除棗核備用;

  2. 準備一個大碗,周圍刷上一層無味道的食用油,先鋪一層紅棗,再是一層糯米,接著是紅芸豆,再接著是糯米,以此類推,直到最上面一層鋪的是紅棗;

  3. 20克冰糖用200克的開水化開,攪拌均勻後倒入碼好的食材裡;

  4. 冷水入鍋燒開,放上蒸格,再將做好的食材放上去蒸3個小時,蒸好的甑糕把上面的紅棗壓成棗泥,然後用勺子挖成小份就可以了。


冷雨下簷


甑糕是山西、陝西部分地區人民比較喜歡吃的一道甜食,我有幸在陝西吃過幾次,後來問師傅學習了一下步驟,回來嘗試做了一下,剛開始的時候不是很成功,多嘗試了幾次,目前基本上能做出味道還不錯的甑糕,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下我做的簡易方法,大家也可以嘗試做一下。

材料

糯米 500克 紅棗 200克 葡萄乾 適量 紅豆或芸豆 一把 紅糖 適量 玉米油 適量

製作過程

1、糯米紅棗泡一夜,紅豆或芸豆泡24個小時以上,葡萄乾洗淨;

2、模具均勻塗抹玉米油,底層鋪一層去核的紅棗,蓋一層糯米,鋪紅豆(或芸豆)放紅糖,再放一層糯米,最上面鋪一層紅棗,放沒入固體的清水;

3、蒸鍋放水燒開,模具放蒸籠裡,中火蒸一個小時左右,用刮刀沿模具邊緣輕刮一圈,倒扣脫模;

4、裝盤、切塊、開吃,味道很不錯。

小貼士

1、模具網上都有賣的,如果實在沒有,可以用個小不鏽鋼盆當做模具;

2、用紅棗口味會偏酸,但棗香味會比較濃郁,有當地正宗的口感,用蜜棗會甜膩一些。

以上是給大家分享的甑糕的簡易家庭版做法,味道真不賴,大家可以在家嘗試做一下,相信全家都會喜歡吃的。

我是孤塵一粒沙,致力於給大家推薦各地美食,喜歡我就關注我,你的關注是我持續創作的動力!


孤塵一粒沙


甑糕是西安以及陝西中部、山西南部比較有名的風味美食,如果你喜歡香甜粘糯的食物,那麼甑糕一定會得你的歡心。

說起這個甑糕的名字也有點意思,其實“甑”這個字的正音是讀作“zèng”,最初是指的古時候人們用來蒸飯的一種器具,有成語“甑塵釜魚”就是形容窮苦潦倒,家裡炊具裡早以斷炊的意思。在普通話說這個甑糕就是“zèng糕”,但是方言、民俗叫法中其實是讀作“zìng糕,訛作jìng糕”。

下面言歸正傳,我們來分享一下甑糕的做法。<strong>

——美味甑糕——

【準備材料】:長粒糯米1斤、蜜棗或者紅棗80克、紅芸豆40克。

【材料預處理】

紅芸豆特別耐浸泡,所以我們提前一整天就先把它浸泡上;

糯米要製作前的6小時左右清水浸泡,泡到米粒沒有特別明顯的白芯的程度;

把棗對半切開去核,大紅棗如果比較幹不好去核的話,可以上火蒸10分鐘就好去核處理了。

【開始製作】:

取一個比較深的平底等深的容器,最下面鋪上大約200克的糯米,然後在糯米上鋪大約40克的棗,棗上面再鋪100克糯米,接著是全部40克的紅芸豆,然後把剩下的糯米都鋪上去,最後是餘下的棗鋪好在最上面;

接下來往這個累積了所有食材的容器裡慢慢加水水量基本就是加到與最上面的紅棗持平的程度就可以了。加好水之後整個容器放入高壓鍋裡隔水蒸,高壓鍋蒸大約1小時20分鐘左右就可以了,取出之後把最上層的棗可以用勺子抹成棗泥,就可以切好拿出來享用了。

【相關要點總結】

  1. 甑糕的材料確實就比較簡單,並不需要提前加豬油、白糖或者紅糖之類的東西,就是這麼簡單純樸的美味,但是糯米最好是選擇長粒的品種,這樣蒸出來才是甑糕應該有的口感,而不是簡單的糯米飯。
  2. 甑糕的老做法差不多需要文火一夜才行,咱們現在實在是少有這個精力,所以還是用高壓鍋比較方便快捷,但是糯米和紅芸豆的浸泡還是不能省的,不然蒸出來口感不好。
  3. 用蜜棗或者紅棗都可以,蜜棗的甜度比較高,而且不容易吃到棗皮,算是比較方便的選擇,而且又不用去核,可以省事不少。
  4. 甑糕這個東西雖然特別好吃,但畢竟是糯米、紅棗和豆子做的,所以它的熱量還是很高的,還是趁熱做早餐吃比較好,這樣容易消化吸收一些,也不容易變胖。

如此這次關於甑糕的內容有所幫助的話,懇請幫忙轉發和點贊!

對於美食、健康飲食和美食趣聞軼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個關注支持一下,以後一起分享有趣有用的相關內容!


啞巴美食家


甑糕是西安和關中地區特有的風味小吃。很多朋友第一次聽到“甑糕”這個詞都不知道該怎麼讀,我也是經過查詢才進一步確認。“甑糕”“甑”念zeng 四聲。甑其實是一種容器很大很深,底部有小孔的容器。陝西人叫它“jing糕。咱們在家雖沒有那種特製的容器,但做出來的甑糕味道也很棒。今天我就介紹一種在家制作甑糕的方法。做甑糕,最合適的用圓糯米,紅棗,紅芸豆,我今天用的是家裡現有的紅小豆。一起來看看家庭版的甑糕的做法。

用料
主料
  • 圓糯米250克
  • 紅小豆200克
  • 紅棗150克
輔料
  • 蜂蜜適量
甑糕的做法
1.

糯米選擇圓粒的粘度好,洗乾淨,加水浸泡8小時以上

2.

紅小豆也一樣清洗浸泡8小時以上

3.

浸泡好的小豆放入壓力鍋加水,水和泡好的紅小豆一平就可以,蒸煮10分鐘,煮好

4.

泡好的糯米,倒入鍋中加高出糯米一釐米的水,煮,快煮開的時候開始邊煮邊攪拌,直到糯米變得微微透明,變得粘稠

5.

紅棗用水煮3分鐘

6.

撈出紅棗把每個紅棗一分為二

7.

取一個合適的盆或大碗。內部全部塗上一層無味食用油,底部先擺上幾個棗瓣,圖案隨意

8.

放入一層熬製好的糯米

9.

在鋪一層煮好的紅豆

10.

在放一層糯米

11.

在鋪上一層棗

12.

最後在鋪上糯米,輕輕壓實

13.

上蒸鍋,上氣後中火蒸1小時以上

14.

蒸好後倒扣在大一點的盤子裡

15.

吃的時候可以淋上蜂蜜,非常好吃啊


美食傑官方


甄糕的做法,其實跟涼糕的做法差不多。

糯米,紅豆,大棗,蜂蜜,白糖,葡萄乾兒。

糯米,紅豆,大棗泡半天。葡萄乾兒洗乾淨。把糯米蒸的比較軟一點,水分比較多一點。把大棗裡邊兒的核。去掉。把大棗蒸至軟爛。把紅豆煮熟。

把糯米里邊兒放白糖,蜂蜜。攪拌均勻。糯米稍微有一點甜就可以了。把蒸好的無核大棗。和煮好的紅豆。還有洗好的葡萄乾攪拌均勻。找一個長方形的容器。容器底部放一層成糯米。放一層攪拌均勻的大棗餡兒料。再放一層糯米。再放入餡料。再放一層糯米。再放一層餡料,再放入一層糯米。如果喜歡吃餡料多的,可以如此反覆多加幾層。

然後把鋪好的甄糕放入蒸籠蒸三十分鐘。蒸好之後放涼就可以使用啦。放涼之後把它切成片,直接吃。把鍋裡放入一點油。把切好的甄糕煎著吃更美味哦。


痴貨小趙


給大家分享我們陝西的特色小吃甑糕的家常做法,做出來甑糕棗香味濃郁,口感軟糯黏甜,非常的好吃。甑糕是陝西西安的特色小吃。甑糕是用糯米、芸豆、紅棗製作而成。甑糕蒸熟後香味四溢,每一層的擺糯米都滲入棗色,口感黏軟香甜,太美味了。下圖是我做出來的甑糕圖片,下面來跟我看下製作方法吧。

1、準備做甑糕的食材,紅芸豆、糯米、紅棗。糯米在各地的叫法都不相同,南方地區叫糯米,北方地區攪江米。做甑糕的時候要提前一晚上把紅芸豆和糯米泡好。

第一步驟,把洗乾淨的紅棗放在蒸鍋裡蒸半個小時左右。紅棗煮熟後把紅棗晾涼,再把紅棗的核都去掉

再把提前泡好的紅芸豆倒入開水鍋裡煮10分鐘左右,這樣做主要是為了讓紅芸豆更軟一些。

把提前泡好的糯米也倒入開水鍋裡煮一下,這裡加入水的量差不多是糯米的一半,這樣做主要是為了縮短蒸甑糕的成熟時間。煮的時候要一邊煮,一邊用勺子攪動,一直把糯米煮到粘稠的時候再關火撈出糯米。

3、接下來開始蒸甑糕。咱們今天不用蒸鍋蒸,用電飯煲蒸。蒸的時候往電飯煲內膽的底部鋪上一層紅棗,用手稍微按壓下。

然後在第二層鋪上一層糯米,用勺子攤平

在第三層鋪一層紅芸豆,鋪平

第四層鋪糯米,第五層鋪紅棗,第六層繼續鋪糯米,第七層紅芸豆,第八層糯米,第九層鋪紅棗。

就這樣一層夾一層,我今天做的比較多,所以我一共鋪了九層。傳統蒸甑糕的都是鋪一層

九層鋪好後開始蒸甑糕,在蒸之前往電飯鍋裡面倒入小半碗的水,然後按蒸煮功能鍵。很多朋友會問蒸多少時間呢?我用的是智能電飯煲,所以它蒸好後就會自動跳閘,具體煮的時間不太準確,我估計時間大約是40分鐘

蒸甑糕等第一次煮好後,往裡面倒點水再蒸煮一遍。

等第二遍煮好後,電飯煲先不要關電源而且要繼續在電飯煲裡面保溫一個晚上。

傳統的蒸甑糕是用最小火蒸,一蒸就是一個晚上。甑糕蒸好後,特別的軟糯香甜,棗香味濃郁好吃。肯定有朋友會問,我這裡沒有加糖會不會甜呢?我用的是我們家鄉一種特有的板棗,特別的甜。所我蒸甑糕的時候就沒有加糖。不過甑糕做好後,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往裡面加入糖。或者蒸棗糕的時候往裡面加入紅糖水來蒸,這樣蒸出來的甑糕效果會更好。

咱們這個甑糕就製作好了,棗香濃郁,軟糯黏甜,味道醇厚。做法雖然有點麻煩,但是這樣做出來味道非常的棒。讓人吃一次就忘不了,回味無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