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這些著作,世界不會是今天這樣,深刻影響人類文明的四本書

人類文明經過幾千年的發展,才形成了今天的世界。在前工業社會中,人類社會的各個部分的經濟水平其實相差不大,因此,對人類社會影響最大的就是政治因素。

政治其實是一種觀念,是人對社會的構想和具體落實。人作為一個“觀念”的動物,只有在接受了一種政治觀念之後,行為才會受到它的影響。因此,政治觀念直接決定了歷史上人類社會的組織結構形式、行為方式、再分配和意識形態。所以,對人類文明影響深遠的四本著作應該出現在政治領域。

因此,從影響的程度來看,《聖經》、《古蘭經》、《人權宣言》和《共產黨宣言》是對人類文明發展最具有影響力的四大著作。

沒有這些著作,世界不會是今天這樣,深刻影響人類文明的四本書

為什麼有這個結論呢?概括為以下幾點:

  • 《聖經》與《古蘭經》是政教合一政權的精神力量來源,分別代表了基督教世界與伊斯蘭教世界,兩者的鬥爭過程和結果,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近現代世界的主要格局和大部分人類信仰。
  • 《人權宣言》則從思想上為人類植入了自由、民主、平等等觀念,是古代世界與現代世界的分野,為現代世界的塑造奠定了觀念和原則基礎。
  • 《共產黨宣言》是無產階級革命的科學理論指導,在100多年的時間內,改變了世界政治格局和三分之一以上人口的命運。

下面對上述結論展開詳細論述。

《聖經》與《古蘭經》,基督教與伊斯蘭教,雙方纏鬥了1300多年;兩種宗教信仰影響了今天世界近57%的人口。

大家對基督教的歷史可能較為熟知。隨著基督教被羅馬帝國定為國教,基督教漸漸成為了歐洲精神和世俗生活的主宰。國王登基需要教皇加冕,不服從教皇的國王,其王位將會不穩。

而伊斯蘭教則在公元7世紀才在先知默罕默德的整合之後,強力崛起。先後征服敘利亞、波斯帝國、北非迦太基和摩洛哥、伊比利亞半島全境,在進攻法蘭克王國時失利,阿拉伯帝國的擴張到了最大範圍。

穆斯林的擴張之後不久,就是基督教世界的反擊。

公元1009年,耶路撒冷的基督教堂和猶太會堂全被穆斯林毀壞,並加重了對非穆斯林的迫害。這加劇了兩者的衝突,1095年,教皇烏爾班二世號召十字軍東征,這是第一次。

在此後的約200年之中,在教皇的鼓勵和許可之下,基督教對伊斯蘭教又發動了七次東征,西歐的封建領主和騎士們,帶著宗教信仰和狂熱,以收復穆斯林佔領的聖地和土地為名,發動了持續的遠征。

圍繞地中海沿岸,世界的兩大宗教,分別在《聖經》和《古蘭經》的指引下激烈對抗。基督教信眾和伊斯蘭教信眾之間的紛爭,深刻地改變和影響了世界歷史的發展。

沒有這些著作,世界不會是今天這樣,深刻影響人類文明的四本書

雙方的紛爭一直持續到今天。從一戰、二戰等重大戰爭的結果和後續博弈來看,穆斯林世界在與基督教世界的競爭中處於下風。

而目前,信仰基督教的人口大約是全球人口的三分之一,信仰伊斯蘭教的人口約為全球人口的四分之一。

從目前穆斯林世界與基督教世界的緊張關係來看,雙方的鬥爭仍將持續下去,暫時看不到停止的苗頭。

《人權宣言》,宣告了人類平等、自由、民主、法治、分權等觀念,促進形成了現代民族國家,其影響是世界性的、劃時代的,人類從此由古典專制走向了現代民主。

1789年法國大革命時期的綱領性文件《人權宣言》,它強調了人的天生權利,強調了法治精神、自由權、社會分權治理、人人平等、保護私有財產等現代世界的基本原則。

法國作為歐洲啟蒙運動的發源地,重要理論和人物多出自法國。因此,帶有民眾覺醒性質的大革命最先在法國爆發。

二百多年以來,人權宣言的精神、原則和規範已經融入到現代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例如:

  • 國家政治:世界各國陸續打破了專制王朝,施行民主政治。
  • 人人平等:打碎專制王朝和王國,消滅了特權階級,人人平等。
  • 法治精神:打破人治,依法進行國家治理,已經成了現代國家的標誌之一。
  • 分權觀念:立法行政司法幾方面獨立運轉,互相監督,確保廉潔高效。
  • 保護私有財產:促進了工商業的發展,鼓勵人們創造財富,從而提升了社會的整體福利。
  • 促進形成現代民族國家:打破了原先的征服型國家、領土型國家,促進形成了現代民族國家。

《人權宣言》的影響是劃時代的,總體上可以認為它是人類從專制不平等社會向民主平等社會轉變的標誌。

沒有這些著作,世界不會是今天這樣,深刻影響人類文明的四本書

我們中國人當然也是《人權宣言》的受益者。在傳統儒家思想裡,只有君臣父子上下尊卑的等級秩序觀念,沒有平等、沒有法治精神、沒有自由、沒有權利義務、沒有民主等觀念,正是人權宣言的理念才使這些觀念為中國人熟知並接受,從而使中國轉變成一個現代國家。

《共產黨宣言》,無產階級革命的科學指導理論,從此世界上最大多數人覺醒,並在100年內改變了世界的政治面貌和數億人的命運。

“一個幽靈,共產主義的幽靈,在歐洲大陸徘徊。”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宣言》中指明,每一個歷史時代的生產與交換方式,以及由此產生的社會結構,是該時代所賴以確立的基礎,並且只有從這一基礎出發,歷史才能得到說明。

兩位作者運用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對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階級和階級鬥爭進行了邏輯嚴密的雄辯論證,最終揭示了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無產階級必將勝利的規律。

《共產黨宣言》的問世,標誌著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標誌著馬克思主義的正式誕生。以它作為理論指導,無產階級政黨建立和革命指揮都有了依據。1917年終於在俄國實現了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後來的東歐各國、亞洲等國家的無產階級革命運動,都在這個理論的指導下取得了勝利。

到了20世紀40年代末,全世界有近35%的人口生活在社會主義國家。這些都是在《共產黨宣言》的科學理論指引下實現的。

沒有這些著作,世界不會是今天這樣,深刻影響人類文明的四本書

1936年,毛澤東在延安對埃德加·斯諾說過,影響他建立馬克思主義信仰的第一本書就是《共產黨宣言》(斯諾所著《西行漫記》中有記錄)。

結語:觀念改變人類

宗教信仰是一種觀念,現代民族國家是一種想象的共同體,政治信仰是一種構建的概念。而人類的發展就建立在人類觀念的不斷更新之上。

不同的觀念塑造了不同的人類文明,《聖經》、《古蘭經》、《人權宣言》和《共產黨宣言》這四部鉅著從不同角度、不同領域塑造了人類的觀念,並且深刻影響和改變了世界上絕大多數人的命運,說它們深度影響了人類文明的發展,並不為過。

(完)

以上是凌煙閣論史今天的原創首發文章,歡迎你點贊、轉發、評論、關注,不同觀點也歡迎你留言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