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跨界才女到眾人群嘲,江一燕只花了24小時

明星人設崩塌的事故時有發生,惹怒建築圈的倒是第一次見。

從跨界才女到眾人群嘲,江一燕只花了24小時

近日,有媒體報道江一燕斬獲美國建築師大獎,新聞稿中對這個獎項的解釋是“最具權威的世界級建築獎項之一”,獲獎作品「LJ villa」是她的一棟別墅。沒多久,江一燕本人發微博表示,這是自己第一次參與設計,項目歷時5年,斬獲了室內、建築、園林三個獎項。

江一燕本業和專業性極強的建築界不沾邊,第一次跨到建築界就獲得了獎項,網友和粉絲紛紛開啟了彩虹屁模式。


從跨界才女到眾人群嘲,江一燕只花了24小時


然而,看行人看熱鬧,內行人看門道。江一燕的獲獎方式很快遭到建築系學生、建築從業者的質疑,和普通人理解的參與項目不同,江一燕是「LJ villa」的業主,是甲方,執行團隊是德國的工作室。受到質疑後,江一燕很快在微博回覆此事。

從跨界才女到眾人群嘲,江一燕只花了24小時

看到此回應後,廣大建築從業者徹底坐不住了,紛紛要求江一燕拿出圖紙,表示這就像是一個業主要裝修房子,向設計師提自己想要刷個白牆,房子獲得獎項後,業主代表團隊拿了獎,輿情迅速達到高峰。

從跨界才女到眾人群嘲,江一燕只花了24小時

另外,建築領域的人還表示,該獎項不是最具權威的建築獎項,獎項於2016年創立的,只要繳納300美元的報名費,全世界超過18歲的所有人均可以參選。從建立人設到被人質疑,前後不到24小時。

據清博輿情繫統顯示,“江一燕”方案下共查找到相關輿情信息113,321條,其中微博輿情信息熱度波動最大,在10月23日達到波峰,隨後逐漸下降,其他媒體的輿情信息熱度小於微博平臺。


從跨界才女到眾人群嘲,江一燕只花了24小時


從跨界才女到眾人群嘲,江一燕只花了24小時


牆倒眾人推

這些年貼在江一燕身上的標籤有很多,除了演員外還有攝影、公益、支教等,各種跨界她都有嘗試。跨界很多次,為什麼唯獨這次站在了輿論場的中心?

據詞雲圖可知,此次事件中“建築”一詞出現頻率較高,達13,223次,“微博”、“明星”也是熱門關注點。


從跨界才女到眾人群嘲,江一燕只花了24小時


對網友的觀點進行盤點,爭議點主要在如下幾方面:

建築從業者的憤怒

建築業和其他行業不同,建築學需要深厚的基本功,本科也是五年制,除了要完成繪圖和計算外,可能還要跑客戶跑工地。江一燕事件涉及專業領域的榮譽,部分建築從業者覺得,如果她的人設一旦建立,對在這個行業辛苦打拼的人無疑是種傷害。


從跨界才女到眾人群嘲,江一燕只花了24小時



對江一燕其他標籤的質疑

設計師的人設崩塌,人們也開始懷疑江一燕的其他人設的真實性。網友翻出她此前憑藉《四大名捕》獲得最佳女配的視頻,質疑她的獎項。支教應該是爭議較少的,雖然低調支教的報道里經常配的是高清照片,但她本人每年都會親自去支教,已堅持了十年,還被列為2015年“感動中國”候選人之一。此外,爭論還集中在她獲得的《國家地理》頒佈的華夏典藏獎到底有多少含金量。

對”江一燕體“的調侃

隨著事情的發酵,有人翻出江一燕的文學作品《我是爬行者小江》,因為文中中英夾雜,書裡直接貼心地在英語單詞後加上括號進行翻譯,各種調侃隨之而來。

從跨界才女到眾人群嘲,江一燕只花了24小時

從跨界才女到眾人群嘲,江一燕只花了24小時

據清博輿情繫統顯示,有關江一燕的正面輿情信息佔比8.38%;中性輿情信息92889條;負面輿情信息佔比9.65%。


從跨界才女到眾人群嘲,江一燕只花了24小時


從跨界才女到眾人群嘲,江一燕只花了24小時


立人設可以,但請尊重學術

在當下的輿論場中,娛樂圈明星賣人設的手段太常見了,他們大多數都有專業的營銷團隊支持,加上作為公眾人物自帶光環,本身就握著輿論的“話筒”,只要不是太過分的人設,網友也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但涉及專業領域,公眾自然不會善罷甘休。學術容不得半點投機取巧,很多人投入一生的時間在學術中,不管是明星的專業還是普通人的專業,大家都不能接受損害專業性的事情發生,此前翟博士的遭遇就已經給各位提了個醒,有料的學霸才能長久,不然只會摔得越慘。

此次事件中大部分網友都只是在質疑其專業性,如果覺得網友的批評是在刻意抹黑,那還請擺出事實講道理。像江一燕這樣的公眾人物,經濟收入、社會影響力大多是依靠流量來實現的,跨界發展自己的興趣也好,營銷也好,這些都是自己的事,但當你不想付出一定努力,還把專業的榮譽貼在自己身上時,就不要怪公眾和專業人士吐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