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劃」一座移民城市的“進化論”:觸摸德陽城事發展中的人文脈絡(多圖)

新中國成立70年,德陽建市36年。36年的勵精圖治,從一個農業小縣到重大技術裝備製造業基地,從“以糧為綱”到工業、農業、商貿、旅遊、科技並舉,城市的內涵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德陽這座與我們休慼與共的城市,以它大無畏的包容,承載了太多的滄桑與變化,真實地折射出新時代人們的奮鬥與激情。讓我們透過這座城市的成長經歷,共同見證它的進步與無限可能……

「企划」一座移民城市的“进化论”:触摸德阳城事发展中的人文脉络(多图)
「企划」一座移民城市的“进化论”:触摸德阳城事发展中的人文脉络(多图)

今年初,本土作家高建平出版新著《鄉關回望》,短短几個月時間,在德陽文化圈及社會大眾層面引起強烈反響。近期,該書的部分內容在晚報副刊上連載發表,繼續收穫好評。

在《鄉關回望》的封面上寫著這樣幾句話:“探究德陽移民潮及多元文化形成,講述德陽老縣城故事,筆觸成都德陽同城化發展的歷史交集……”

作者以非虛構的文學形式,從人文關懷的角度對一座城深情回望,娓娓講述德陽城市的前世今生,不僅喚起了老德陽人對老縣城的溫暖回憶,也讓新德陽人更加了解他們腳下的這片土地。

不知過去,焉知未來。近日,晚報記者探訪了高建平先生,聆聽他關於德陽移民史、德陽多元文化形成及深遠影響、如何守護城市記憶等問題的思考。

「企划」一座移民城市的“进化论”:触摸德阳城事发展中的人文脉络(多图)

兩次影響深遠的移民潮

「企划」一座移民城市的“进化论”:触摸德阳城事发展中的人文脉络(多图)

縣城北街(20世紀50年代) 萬成煉 提供

德陽置縣於唐代,但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縣城卻是在明代。在此之前,不過是兩街夾一道的場鎮而已,近似於一個驛站的功能。

明末清初的30多年間,四川境內連年戰亂,加上災荒、瘟疫肆虐,至清康熙二十四年,四川總人口僅剩9萬餘人。康熙皇帝適時頒佈《康熙三十三年招民填川詔》,下令從湖南、湖北、廣東等地大舉向四川移民。湖廣填四川移民潮隨之席捲而來。

正是依賴這一波移民潮,德陽開始人丁興旺。城外田地有所耕,溝渠有所治;城內官署復修,會館興建、宅第再造。整個老城以南、北街為中軸,再依次散開而形成會館、宮廟、鋪面、雜院的縣城格局。更重要的是修葺了城牆和城樓,這是德陽成為中國傳統意義上的縣城的標誌。

「企划」一座移民城市的“进化论”:触摸德阳城事发展中的人文脉络(多图)

縱貫德陽老縣城的川陝公路上的牌坊(20世紀40年代) 萬成煉 提供

依照當時的優惠政策,部分移民用“插柳圈地”的方式成為自耕農,更多的則以佃租土地的方式開始創業。

移民與土著生存競爭的矛盾開始顯現,文化上二者也有較大差異,土著生活節奏緩慢,而移民則講求快捷、時效,且更崇尚務實。移民與土著經過長期的接觸增進了溝通、瞭解,相互融合,省籍界限日漸淡化,特別是土著對移民耕讀傳家的廣泛認同,意義非凡。隨著通婚現象的普遍化,去移民化成為一種趨勢。

三線建設時期,是德陽曆史上的又一次移民潮,德陽的命運又一次被改變。

上世紀60年代初,轟轟烈烈的三線建設拉開帷幕。四川是三線建設的重點,而德陽又成為重中之重。二重、東電,及後來的上海新業電工廠(後更名為東方電工機械廠),開始雄踞在德陽老城的南、北、西門。

伴隨著大規模的工業內遷,是大量職工的內遷。這些職工全部來自上海和東北大城市,他們不自覺地成為文化的傳播者,將海派文化、東北文化帶到德陽。而進廠上班的德陽當地人,充當了“廠里人”和“當地人”生活習尚、文化生活相互影響、相互滲透的橋樑。愛情和婚姻進一步打破了壁壘,年輕一代的“廠里人”和“當地人”組建家庭已非常普遍。到了內遷職工的第三代人身上,“廠里人”和“當地人”已經完成了文化融合的全過程。

1983年德陽建市,離不開三線建設;作為德陽今日的顯著標籤,“中國重大技術裝備之都”“重裝之城”,亦是三線建設的成果。

高建平在《鄉關回望》中寫道:“無論是湖廣填四川的移民大潮,還是三線建設時期的再一次移民潮,這些移民對於德陽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我們對他們應該表達由衷的崇敬!”

德陽老縣城和穿城堰

「企划」一座移民城市的“进化论”:触摸德阳城事发展中的人文脉络(多图)

縣城西街。周曉平 攝

高建平,祖籍山西臨縣,1957年2月生於德陽。因為長期在市文化館工作,他有機會接觸到最全的德陽縣誌,嘉慶版、民國版的他都讀過。又由於個人經歷、興趣等原因,他尤其鍾情於探究德陽曆史上的移民潮。身為德陽市作家協會主席,他力主寫好德陽故事,“俯下身子,觸摸感受德陽這片土地的溫度”。

高建平的父親是解放初期的山西南下幹部,母親是湖廣填四川移民的後代。“在我幾歲的時候,有一天突然覺得我們這個家庭很特殊,父親說的是山西話,母親說的既不是德陽話也不是四川話,比如她喊她的父親喊達達(音),後來我才曉得父親是山西人,母親祖上是湖廣填四川時過來的湖北人。我們這一代生在德陽,講德陽話。”

高建平說,德陽話有尾音上翹的特點,而山西話把每個字每個音都咬得很重,沒有輕聲,生怕人家聽不懂。在他身上,就體現了移民文化與本地文化的融合。“同學覺得我的德陽話每個字都說得很重,沒有輕聲和兒化音,這明顯是受山西話的影響。”

「企划」一座移民城市的“进化论”:触摸德阳城事发展中的人文脉络(多图)

北街外的“狗屎街” 周曉平 攝

高建平小時候家住北街,後來陸續住過老南街、文廟廣場等,直到2011年才搬遷至河東,親眼目睹了德陽老城的變化。

德陽的城牆、老鐘鼓樓、五大會館、南塔都留在了他孩童時的記憶裡,那些優美的中國古建築至今讓人懷念。上初中時親眼看到拆除鐘鼓樓,他心痛極了,曾專門創作了一篇名為《鐘鼓樓》的小說,講述因鐘鼓樓被拆,麻雀回來找不到家,找不到雛鳥,自殺似的俯衝摔向地面,慘烈的景象震人心魄。

上世紀70年代初,城牆被拆除,甚至連照片都沒留下,德陽城牆從此徹底消失。

老德陽人都還記得穿城堰,這條從北到南靜靜流淌,貫穿了大半個德陽縣城的河流,曾經是老縣城居民的飲用水及主要生活用水。

為了寫作《穿城堰:穿越市井煙塵》,高建平曾多次探訪穿城堰舊址,沿著河道還原昔日的生活場景,托熟人遍尋四散的老街坊,聽他們講述一條河串起的市井人生。這兒有一座茶樓,那兒有一家商店,童年的記憶在他腦子裡全部復活。兩岸綠樹成蔭,河中魚蝦成群,“三步兩洞橋”“兩河夾一井”,小橋流水人家的美景歷歷在目,老德陽人都說,“如果德陽老縣城和穿城堰得以保存下來,比麗江都美!”

在梨兒園採訪時,老人們告訴高建平,當時在穿城堰流經的所有地方,大家都恪守著一個不成文的規定:住在穿城堰上游的想到中游的,中游的再想到下游的,早晨九點前絕不在穿城堰裡洗衣淘菜,更不要說涮屎罐和倒尿桶了。因為每天早晨,是人們紛紛下到橋兩端的碼頭上挑水回家的時候。

多元文化的浸潤與孕育

高建平認為,與其他從農耕文明隨著工業化的發展緩慢進入工業文明不同,德陽是“一步邁入工業文明時代”。

一是從人口來看,德陽縣城人口在三線建設之前只有1.7萬,三線建設以後猛增至7萬,到上世紀80年代初建市時達到將近20萬的規模。

其次,其他農業縣城的工業化大多始於縣辦工業,如農機廠、化肥廠、食品加工廠等,這些廠在改革開放後因市場競爭乏力迅速倒閉,而德陽的發展路徑截然不同,因為三線建設帶來大工業的支撐,企業具有強大的市場競爭力。

其三,農耕文化留存下來的遺蹟也不及其他城市那麼多。

作為作家,他更關注的是“一步跨進工業文明時代”的過程中,人們“內心的震撼、茫然和不知所措。”

「企划」一座移民城市的“进化论”:触摸德阳城事发展中的人文脉络(多图)

東街老井旁洗滌。周曉平攝

這座至少兩次被移民潮改變了命運的城市,在高建平看來,由於多元文化的浸潤與孕育,形成了海納百川、追求卓越的城市品格和城市精神。

“用一個哲學詞來說,叫揚棄。因為德陽是一步邁入工業時代,家裡面沒有那麼多捨不得的罈罈罐罐,該丟的就必須捨棄。大力發展對市場競爭有利的,保持創新的精神。”

「企划」一座移民城市的“进化论”:触摸德阳城事发展中的人文脉络(多图)

今日的廬山路 毛健 攝

如今,德陽正全力打造裝備智造之都、改革開放高地、古蜀文化名城、美麗幸福家園四張名片,打拼全省經濟副中心城市。

寄望德陽未來,高建平給出兩條建議:

一是招商引資方面,除了引進高科技含量的小型企業,也把重型裝備工業企業考慮在內,因為這類企業可以帶來人口的增加,讓外來人口在德陽紮根落腳,而人口是城市發展最重要的衡量指標。其次是守護城市記憶,對德陽來說,一是農耕文明的記憶,比如德陽曾經有20多條民堰,有的已經乾涸,但官渠堰、勝利堰和人民渠還在,以及農耕文明的系列衍生產品,留住它們,就是留住鄉愁。

二是保留大工業時代的遺址遺存,打造三線建設博物館,德陽境內三線建設工業遺存保留最完整的金鑫公司正在為此而努力。

《鄉關回望》的封底上寫著:

“回望德陽,其實是關照這樣一個移民城市的巴蜀文化與中原及華北、湘楚、嶺南、客家文化、海派文化的並存與互滲,從而釐清人的生存狀態怎樣貫穿於城市文化的多維空間,體現城市文化的豐富性和不同品味。”

德陽從哪裡來,何以成為今天的模樣?在高建平這部宏大的德陽人文史詩裡,你能找到答案。

「企划」一座移民城市的“进化论”:触摸德阳城事发展中的人文脉络(多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