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未都:哪來這麼多錢“撿漏”、“買漏”古董

我們曾經講了很多馬未都撿漏的故事,那麼馬未都玩收藏幾十年,出了運氣支持,重要的物質條件也過硬,很多人對此抱有疑惑:“他是富二代嗎?玩收藏的啟動資金從哪裡來?”

馬未都:哪來這麼多錢“撿漏”、“買漏”古董

我們看馬未都生平的簡歷就可以發現,馬未都出生於一個普通的家庭,可能家裡過得去,但是能走上人生巔峰馬未都靠得可是自己。

當馬未都還是收藏小菜鳥的時候,他曾經遇到一個古董販子賣給他一堆黃花梨交椅,販子是一千塊收的,四千塊倒給了馬未都,馬未都是眼也不眨一下,立馬付款。為什麼這麼爽快呢?第一個原因是馬未都根據自己的經驗判斷,這椅子在香港市場大概值8000到10000。

馬未都:哪來這麼多錢“撿漏”、“買漏”古董

第二個原因是馬未都覺得應該讓販子賺錢,畢竟人家倒騰這個也很辛苦,短時看起來好像馬未都虧了,但是長時間看來馬未都是賺的。大家想一下,這次讓販子賺了3000,這也就給販子留下了“爽快人”的印象,以後人家手裡有好貨,第一時間肯定想的是那個給錢大方的買家,這對自己是有利。這就是馬未都的收藏之道。

馬未都:哪來這麼多錢“撿漏”、“買漏”古董

2008年3月份的時候,馬未都曾經接受過雜誌採訪,講述了自己年少經歷。他在14歲的時候就跟著父母到東北當知青,幾年後回到北京,到了工廠當工人,當時工作效率低,一天只需要花2小時活就幹完了,剩下的時間他就鑽進圖書館看書,寫小說。後來出本了《今夜月兒圓》,成功進入出版社做編輯,當時他一個月的工資有七八十塊。

馬未都:哪來這麼多錢“撿漏”、“買漏”古董

當然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七八十塊錢只能說中等偏上收入,這也不足以支持他玩古玩,他在當編輯的空檔開始做藥材生意,當時賣中藥材是個暴利的行業,上世紀80年代馬未都一個月就能賺到七八萬塊錢,這就是他的玩收藏的啟動資金。對了,馬未都也是第一個從國外用集裝箱買古董回國的人。

馬未都:哪來這麼多錢“撿漏”、“買漏”古董

不過他也不敢跟別人說自己倒騰藥材,他的同事都以為馬未都可能是個深藏不露的富二代。馬未都成功還有一個非常重要且客官的因素,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河北和山西一帶,到處都是寶貝,你一彎腰就能撿到。現在就不行了,現在科學技術提高,仿照制技術越來越先進,基本上一步一個雷。

其實沒了解之前,一直以為馬未都就是靠著當編輯的錢逛市場,買便宜的然後轉手賣了,再買貴的。還是眼光太狹隘了,沒想到人家很多年前就是個成功的藥材商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