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教育上有哪些形式主義?怎樣讓教師能靜下心來教書育人?

教育快遞


關於學校的形式主義,我太有發言權了,每天都沉侵在這種環境中,敢怒而又不敢言。



第一:補教案

網絡時代的到來,我們學校都已經完成採用多媒體課堂了,每天老師的任務就是備課製作PPT,供學生們課堂上使用,完全告別了之前寫教案的時代。可是教育部門每隔一段時間要對我們學校進行檢查,其中老師的教案就是重點檢查項目,每次教育部門來檢查,基本上全校停課上自習,老師們馬不停蹄的補教案。


第二:打掃衛生

按照正常的頻率,我們學校每天都有安排學生打掃衛生的。但是每次有領導下來視察,學校都特別重視。前幾天期中考試時間,本來學生複習最為緊張的時候,學校竟然開會讓學生停課一上午,全體學生大掃除,我感覺真的完全沒有必要,一個學校衛生再幹淨也沒用,竟然讓學生停課打掃衛生。

第三:各種培訓

不知道從哪裡學來的規定,校長每個季度都會選擇一部分老師去參加培訓,在我的理解下應該是班級成績差的老師去學習,我們學校倒好,每次培訓都會選擇班級學習成績前幾名的老師,說是培訓其實就是優秀老師的自薦宴會,老師們發發言,然後一塊聚一下餐,我覺得一個學校搞這些東西完全是個笑話。

第四:週一例會

我們學校每週一都要進行全校老師大會,但是我們的會議比較特殊,從來不講與學生有關的話題,每次例會就是學校的收錢大會,對過去一週老師們遲到,早退,點名不到的老師進行罰錢,然後會計現場收錢,收錢完畢,會議結束。



第五:學生的各種活動

為了體現學校的素質教育,讓老師和學生充分的融為一體。我們每一個季度學校都會要求組織一次大型的晚會,要求每個老師必須參加,每個班級要抽出學生表演節目。前段時間學習新課的時候,音樂老師突然來我們班帶走了幾個人,說是訓練節目,雖然學生們不用上課了,顯得都很開心,但是作為老師真的覺得這樣是對學生的不負責。


學校是一個教書育人的地方,我覺得學生的成績和升學率才是衡量一個學校好壞的唯一標準。一些形象工程,形式主義完全沒有必要。不僅讓老師的任務量增加,也完全是對學生的不負責任。


星期久看點


就此問題,想談一談本人的看法,不一定對,僅供參考:

我認為,教育涉及整個社會的各個家庭,也涉及各位國家、民族的興衰,故從古至今世界各國都十分重視、也必須重視。就題主所問,我談點個人觀點:

首先,我國一直倡導“百年大計、教育為本"這是十分正確的教育宗旨、方向,必須體現在“重視、管理到教育教學的高度務實上,過多形勢主義的東西必然會影響教育教學質量的真正體現。

其二,我國在教育改革方面近年也作過很多努力和嘗試,可成果眾說紛紜,現實中,從小學到中學、大學,依然不同程度存在“形式主義"成分,彼如:就職稱來說,有的享有高職稱但不一定有高的教育教學能力水平(因職稱是以學歷、履歷等來評定),且還存在,有的享受高職稱高工資、也有高的教育教學能力的,不傾心於責任內的教學,而熱衷於“課餘的培訓、輔導",獲取其他更高額的報酬,而各層級學校中職以上的專業技術職稱職數有限,他又關乎教師的工資收入,這樣難免會影響一部分有能力、有教學水平而又職稱低、工資低的教師的工作積極性。

其三,教師一直以來是很受國家重視和社會尊重的群體,但近些年來,有的也可能是責任心的淡化和利益趨使,少數已缺少了教書育人的使命,當然,也有其方方面面的因素,前面所述職稱與工資的問題、總體待遇的問題。

總之我認為,要清除一些形式的東西,一方面,職稱與能力和能否真正體現在教育教學上是一個問題;另一方面,進一步改善教育教學條件,打破“稱級"瓶頸、以教育教學水平、成績為基準,提高教師工資待遇;再一方,從真正意義上提高教師“教書育人"的好作風,不過多攀比,重在培養高質量的各層級“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好學生。營造好的教書育人環境。我想,這樣才能讓教師們靜下心來教書育人。

個人觀點而已!





怡然24674040


教育確實存在一些形式主義。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備課形式主義。

教師備課要求備學生、備教材、備教法,而現在有些教師是不精心備課的,上課一本書、一支粉筆就開講了,想到什麼講什麼,講到哪算哪,完全沒有準備。有的寫了教案也不用,只是為了應付檢查,備課成了形式主義。

二、活動形式主義。

現在各學校的活動越來越多了,學校各校活動豐富多彩。每開展一次活動,馬上寫成信息稿發佈出來,製成網頁材料發到微信群,好讓其它學校知道。活動的質量和意義很一般,寫成展示材料卻意義重大,收穫很多,完全是紙上功夫。現在的活動都成了為了展示而做了,而活動的教育意義被淡化了,完完全全的形式主義。活動多了也必然影響正常的教學秧序,增加教師負擔。

要想讓教師靜下心來教書育人,就要培養優良師德,減少無意義的活動,讓教師靜心教書、潛心育人。


談學習聊教育


教育上的形式主義實在太多了,多到不勝枚舉,比如:

1、各種公開課、研討課、展示課,你去問問那些上課的人,哪個平時是這樣上課的?

2、各種計劃、總結、運行記載、學習心得等,有多少不是為了應付檢查而準備的?

3、一些貫之以“xx課堂”、“xx教育”、“xx教學”之類名稱的所謂新模式、新思潮,有幾種不是為了譁眾取寵、吸引眼球開引進或推廣的?

4、有些學校開設的書法課、心理課和校本課程,真的是在認認真真地搞嗎?怕是裝點門面的成分要更多一些。

5、還有就是有的學校規定,教師無論教齡長短,都必須寫教案,而且必須手寫,真的有必要嗎?


我愛語文


教育領域的形式主義花樣越來越多,名目越來越雜。筆者列舉如下:

1、會議多,無實效。職工會、年級會、班主任會、教研組會、安全工作會、專題會、培訓會……其實有些會議、有些議程毫無實際意義。比如教職工會議上的值周總結,年年月月週週都是在重複那些老掉牙的叫人耳朵生繭的話。再比如開學之初的會議上,相關處室的開學安排和要求,年年都是老一套。

2、檢查多,走過場。如今學校的檢查評比多。方方面面,看似管理十分科學精細,實則是走走過場而已。比如各類計劃表冊檢查、教案檢查、成長記錄冊檢查、各種筆記檢查等等。以教案為例,本該教案是為課堂教學服務的,課堂教學的效率是檢驗教師備課優劣的標準,學校應該設法激勵老師備寫高質量的教案。可是現實卻是要你手寫紙質教案,以備檢查。檢查的時候大多是看你寫了多少,環節是否齊全,有無教後反思等等。於是照著教案書抄教案成了老師備課最簡單最省事的辦法。

3、雜事多,干擾多。近年來學校中和教育教學無關的事情和活動是越來越多了。這些活動無非是拍個照、籤個名,講個話,發個言,做個記錄,留個工作痕跡以供檢查而已。這樣一來,老師用在讀書、鑽研業務和教學上的時間、精力被擠佔。湖南的李田田老師就是一個明證。

4、學校管理上的不務實導致老師們在工作中耗費光陰,忙於應付,多練虛功。比如老師寫業務讀書筆記,本來書是給自己讀的,無需外示於人。現在要檢查,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我不讀書,照樣給你把筆記記成厚厚的一本。

怎樣才能讓教師靜下心來教書育人?

一句話,切切實實給老師減負,營造一個風清氣正、單純安靜的教學環境,而且要改革學校管理、教育教學中形式主義的做法,讓老師真心讀書,靜心鑽研,安心教書。


三尺講臺一路行吟


我最頭疼的是各種學習培訓和研究任務,繼續教育培訓,公需課培訓,遠程教育培訓,信息技術培訓,思想政治學習,業務學習,法制學習,課題研究,校本研修,數都數不清。有些學習完了後要在網上考試,一些上了年紀的老師,記不住,看不清,苦不堪言啊。


明天更美好91675811


現在的形式主義就太多了,只是我沒想到竟然有地方因為這個形式主義在網上一篇文章幾乎把一個老師給封殺了。這實在太不明智了。令我更加意想不到的是,老師的事情本來沒什麼人關心的,這件小事竟然全社會都關心起來,之前網上噴子噴的大多是老師課上不講課下講,開班補習賺錢什麼的,但想不到這次終於全社會做點正能量一點的事情了,應該全社會來反對形式主義。

現在最大的形式主義,就是班主任的工作了,他們要做的資料可是超多,我很多年沒做班主任了,只是聽她們說很辛苦很多事做,但具體哪些事真的沒了解過,只知道隔三差兩就要集中,就要開會,就要做資料,可能是學籍又可能是各種根本就不需要的工作吧。

昨天他們讓新人們做了一個"不忘初心"的演講比賽,聽說是上面要求的,但卻是在學校自己比賽,最高獎是200來元吧。有必要嗎?沒多久校長就發了一條通知,說上面要求,全體都必須上次一份"不忘初心"的報告。我就很惱火,什麼都要輻射到全體老師,你真當我們沒事何做?我在辦公室跟主任談這個問題的時候,他說:"這是上面要求,有什麼辦法。"我反駁道,"我只想知道,我就是不交,他會怎樣處理我,之前規定我們捐100元扶貧,我就是隻捐20,沒有不妥呀。"

還有一應急疏散演練,本來這是沒問題的,我也贊成讓學生一個學期做一次兩次這樣的演練,但現在已經兩週就要做一次演練了,有必要嗎?而且這些演練全部傳輸的都是錯誤思想,他們要學生先蹲一小段時間再往外走,這很正常,然後還要有秩序下樓,這也正常,但最後是集中到球場,正確的理念應該是往最近的空曠地方集合,遠離高樓大廈。這個我真是服了。一兩週就來一次。

還有的形式主義自然就是升級了,每年就為那一兩個一級高級名額,老師們不斷勞役學生,大量造假,就是為了爭取這個高級名額,一級還相對比較容易,沒辦法呀,升了高級,工資一個月就多幾百到一千,太吸引了,只是讓老師們都閒不下來教學,還做大量沒用的工作,影響學生正常學習。還有那些名師,評上名師,一個月就多三兩百元,不知他們怎麼想,這些名師究竟做了什麼貢獻,完全沒有,就是給些名額讓某些人多收三幾百。

形式主義實在太坑人了,還有現在的早讀課,學生6:30就要回課室,6:50早讀,但到7:00還有一半學生沒回,有些是外宿,但有十來個是去搞衛生,現在的學校都成衛生學校了,搞衛生比學習更重要,7:00了,很多學生還在掃地擦欄杆,還在搞公區。還有體育訓練,參加體育訓練的一群學生連早讀都不用參加,凡區上面有體育比賽,學生一整天的課就不用上。我的天,他們到底腦子裡想的是什麼?搞個文藝節目,體育比賽,竟然連正課也不用上。這些形式主義不改,以後學生就更堪憂了。還有很多形式主義,希望網友們在評論區補充一下。


教你孩子學英語


教育領域逼搞形式主義 教師疲於應付苦不堪言

如今的校園已不再是一方淨土,政府幹預行為過多,教育領域的形式主義也跟著來了。前段時間,縣局一行領導來到學校,學校通知全體老師開大會。某領導開始念文件。文件中說,這次會議“不干擾正常的教學”。唸完文件,該領導對著話筒說:“今天沒參加會議的老師要寫檢查,說明沒參加會議的理由。”老師有課,首先應該上課,這是常識,憑什麼寫檢查?

記得縣城文明城市評選驗收,學校把全體教師集合起來,要求老師們背誦“文明城市評選問答題”。而且說一定要背的滾瓜爛熟,不能被驗收的人問住。

這兩年教師也參與下鄉扶貧工作,每每遇到檢查,教師就要停課扶貧,領導說這是政治任務,不能輕視,誰出問題誰負責,常常為此影響老師的上課,干擾教學,這到底誰的責任?

作為教師我們知道,國家實施《教育法》《義務教育法》和《教師法》的目的,就是要依法治教,就是促進依法辦學,可是一些地方的教育管理者,動輒以開會為由,隨意剝奪教師的上課權,讓他們不能靜心教書育人,家長意見連連,影響孩子,教師兩頭受氣,苦不堪言。

這些形式主義大多來自上級的要求和安排,學校無法拒絕上級,老師無法不執行。於是乎老師們怨氣在心,敢怒不敢言。

不知何時,學校也變成某些人炫耀功績的活動場所,真的可怕,教育的本真已經偏離軌道,真的希望還教育一方淨土,讓老師們安心教書,少些干擾!





書香芳草地


六六老翁。


老七35341


1,啥都進校園。創城進校園,禁毒進校園,戲曲進校園……學校本來在日常教學中就已經在事實文明教育,安全教育,音樂藝術教育,結果現在是什麼都一股腦進校園,還要分門別類專門搞,結果搞得好像正常開設的課程成附帶功能,這些亂七八糟的倒成主業了。

2,各種文件。開學到現在扶貧的,各種活動的,各種檢查,各種安全等等亂七八糟的文件已經不下200份。幾乎三四份,多的時候六七份文件,個個文件都要開會部署,都要有計劃有方案有過程有總結。要按照文件一樣一樣做,鬼知道啥時候才有空去趟教室上堂課!

3,各種迎接各種檢查,正如李田田老師說的,聽說要檢查,不管來不來,先打掃衛生。課前掃,上課掃,下課掃。早上掃,中午掃,下午還得掃。

4,正常上班時間不開會,一到下班就開會,大事小事沒事也要開會。十分鐘能解決的問題,一定要開一兩個小時,6點能開完的,一定要開到晚上9點。而且上面還會偷襲式檢查,晚上不開會的學校就不是好學校。真的很奇葩!

5,各種資料。啥事都要留痕跡。明明週一升國旗,領導來了說就得看見升國旗的照片,不然怎麼證明你升國旗了?請問這位領導,你不會來親眼看看嗎?明明安然教育課上給孩子們講安全,但領導來了就要看照片,電子的都不行,非得是打印在紙上的,說你沒照片誰知道你講了沒有。這位領導,你不會去問問孩子嗎?結果一個學期完了就是各種照片,各種臺賬,各種方案,各種計劃,各種簡報,各種總結弄了一大堆,裝進櫃子裡上一把鎖,然後變成明年的廢紙。然後下個學期繼續折騰,浪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