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歲後,拉開差距的就是花錢的方式

有天看綜藝,看到了小S不給女兒買貴衣服的著名片段。

起因是她的大女兒,看中超過一千塊的衣服,特地打電話給媽媽要買。

結果小S說,你才十三歲,我說過不能買超過一千塊的衣服(估計是臺幣,摺合人民幣200),而且你還在長高,很快就穿不下了。

大S在一邊看不下去了,說這個外套很好看啊,姨媽給你買,作為舞蹈比賽得冠軍的獎勵。

小S聽完後只好告訴女兒,但不忘再囉嗦一番:

姨媽給你買東西這件事,不會任何時候都發生,你自己要保持不要亂買,媽媽也經歷過亂買的階段。

25歲後,拉開差距的就是花錢的方式

小S私底下應該是很節儉的,被拍到十次有八次出行,都穿著一條灰色的雪花牛仔褲,揹著一個不知名的布包。

她三個女兒穿得也很簡單,連汪小菲看了都忍不住跟老婆說,將來我們的女兒,一定得穿得像樣。

可能她就是那種,不管賺多少錢,都覺得不應該把錢花在消費品上面的人。

掛掉電話,大S也教育她一番:你記不記得,以前爺爺每週都會給我們600塊?我這麼有錢,就是因為我那時候就會把錢存起來,這樣小孩才會有理財觀念啊。

25歲後,拉開差距的就是花錢的方式

我看完,只覺得當小孩好慘,一點花錢的自主權都沒有。

十幾歲的少女,正是愛美年華,買個一千塊的外套還要磨來磨去。

想到這裡,哪怕青春再好,我也不要交換。

當媽的理由是,“我也經歷過亂買的階段,知道買那些東西沒用,過了只會浪費錢。”

可是S啊,如果女孩不親身經歷這個階段,你跟她再怎麼現身說法,都是不頂用的。

有時候就是想要些好東西,想要享受物質之美,想要滿足一下“這東西我有你沒有,那我就感覺比你好了那麼一點點”的虛榮。

25歲後,拉開差距的就是花錢的方式

我前幾年特別窮,雖然現在也不怎麼富,但那時候真的是,不至於說擔心衣食住行吧,反正就是買不了那種貴一點的東西。

必須要拒絕情緒價值,不斷告訴自己,這個包的實際成本只有兩三百,絕不值得花兩三萬去買。

可是又百爪鬧心,覺得好看死了,買了它我就是獨立精神的化身,再不是普通芸芸眾生中的一員。

或許是有點人窮志短,總之沒有什麼目標,也沒有什麼自足的精神世界。

於是把物質看得特別重,甚至當成了一種人生的刻度。

25歲後,拉開差距的就是花錢的方式

然後我就發現, 好多有錢人,你看不出來他們穿戴多麼華貴,就很平常。

不瞭解的人鄙夷一句,肯定是因為小時候窮慣了,不肯花錢,或者不會花錢。

其實人家願意把錢花在看不見的地方,太太的醫美,小孩子的教育,全家一起的旅行,人家並不吝惜。

我以前特別想去趟南極,感覺這麼一趟大折騰弄下來,我就不是原來平凡的我了,我將是朋友圈最牛的崽。

後來想想,也不過是消費而已。

沒有什麼是必須立刻馬上要去看的,以後看就沒意思的。

消費罷了,去過以後依然是個消費者,沒有真正的改變。

什麼時候變成一個更上臺階的生產者,這才是年輕時的要緊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