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世臣:書法成就高的人為什麼要從這裡學起?

大凡學習書法的人都知道,想要把字寫得好看,只要自己喜歡哪種字帖,拿起來照著練習就可以了,但是,對於真正想把書法學到一個更高層次的人來說,這不僅是一種時間上的浪費,更是一種不得法的表現。我們學習書法,就是要借鑑古人在學習上的一些方法和捷徑,他們是如何學習並且如何去做的,這樣有利於很快掌握這些學習的方法和竅門。

包世臣:書法成就高的人為什麼要從這裡學起?

清朝晚期時的書法家、書法理論家包世臣在書法研究和學習方面總結出了很多實用的方法,在光緒年間(1889年)就出版了他的書學著作《藝舟雙楫》一書,受到了學書者的青睞,其內容涉及筆法、源流、名家評鑑等。

在對書法總脈和學習路徑的論述時,包世臣認為,應當以篆分古意與六朝古法為宗旨,強調書法的用筆和字形所產生的意態為根本,只有抓住這個總脈絡,才會使書法層次更高,意境更加深遠。他從三個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篆、隸、八分書的優點

包世臣:書法成就高的人為什麼要從這裡學起?

秦程邈作隸書,漢謂之今文,蓋省篆之環曲以為易直。世所傳秦漢金石,凡筆近篆而體近真者,皆隸書也。及中郎,變隸而作八分。八,背也,言其勢左右分佈相背然也。魏晉以來,皆傳中郎之法,則又以八分入隸,始終成今真書之形。

上面這段話是包世臣對篆、隸、八分、真書的演變過程陳述,他認為書法由大篆的體勢錯綜演變成小篆的整齊劃一,由小篆筆畫的環曲而變為隸書的平直,到了中郎(蔡邕)時期,又被變為體勢駿發的八分書,而真書是結合了八分的筆法與隸書的體勢而成。

包世臣:書法成就高的人為什麼要從這裡學起?

對於這些古老的書體來說,它們有什麼優勢,學習起來有什麼好處?包世臣說到:

篆書之加勁滿足,以鋒直行於畫中也;分書之駿發滿足,以毫平鋪於紙上也。真書能斂墨入毫,使鋒不側者,篆意也;能以鋒攝墨,使毫不裹者,分意也。有漲墨而篆意湮,有側筆而意漓。

包世臣:書法成就高的人為什麼要從這裡學起?

書法就是書寫的能力表現。包世臣在此對學書者給出了非常明確的目標和答案。他認為,這幾種書體為什麼具備古意?他是從用筆的筆法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學習篆書的好處就在於,筆鋒能直行於筆畫中間,使人們能獲得用筆中的執筆、行筆之法;學會了八分書,就能掌握筆法上的"駿發"體勢,使書寫更加有意味;如此以來,在寫真書時,我們就能感受到人們常說的"裹鋒"、"篆籀"之用筆方法,為什麼說顏真卿的楷書是用篆籀筆法寫成的,其原因就在於此。

如何實現書法中的筆法?

包世臣:書法成就高的人為什麼要從這裡學起?

筆法問題一直是書家注重書寫的核心問題,元代書法家趙孟頫說:"用筆千古不易",說的也是筆法的問題。但是,對於包世臣的書法思想來說,他除了強調筆法外,更重要地是從哪裡獲得筆法,又如何實現之?

包世臣認為,筆法的問題,只有從篆隸八分之中才能獲得,因為這是書法的"淵源形質"和"篆分遺意",這裡蘊藏著古人之質和書法氣質,這就是根源。

他在強調用筆之法時說到:

用筆之法,見於畫之兩端,而古人雄厚恣肆令人斷不可企及者,則在畫之中截。蓋兩端出入操縱之故。尚有跡象可尋;其中截之所以豐而不怯、實而不空者,非骨勢洞達,不能倖致。更有以兩端雄肆而彌使中截空怯者,試取古帖橫真畫,蒙其兩端而玩其中截,則人人共見矣。

包世臣:書法成就高的人為什麼要從這裡學起?

包世臣認為,書法中筆畫的虛實對書法有著重要的影響和意義,古人書法之所以不可企及,原因就在於筆畫中那些中截的"中實",而不是"空怯"。這些用筆方法就在於篆隸八分上所取得的效果,如果人們在這些方面下足了功夫,所謂有的"中實"筆法也就自然得來。

篆隸八分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古法和古意,古人在創造書法時,並沒有高深的表現方法,而是一種自然狀態,有了這種狀態,也就能達到"大巧若拙"的藝術境界。例如篆隸的筆法都是中鋒用筆,這個用筆是在書寫中對筆鋒的有效控制,從線質的角度來講,這種筆法所產生的線質也是最好的,有了好的線質以後,書法自然也就有了"質厚"、"古樸"、"雄渾"的藝術境界。

包世臣:書法成就高的人為什麼要從這裡學起?

關於書法的形態問題,包世臣也有自己的看法,他說:

古人書有定法,隨字形大小為勢。

這裡說的形態問題仍然是指篆隸和八分書,他認為這是古人對書法的"定勢"問題,一點一畫,一字一行,都是取字的"勢"和行的"態",在書寫中要根據字形大小的變化,使筆勢、字勢都要"各隨其勢",這樣做,一方面能使書法更為和諧和自然,另一方面也符合"古法"。

包世臣:書法成就高的人為什麼要從這裡學起?

書法講究的是書寫,而書寫來自於筆力,筆力又來自於篆隸八分,它們中既有筆法,更有古意,因此,當代人們在衡量書法好壞的一個標準就是書法的筆法和古意,篆隸書法是解決這些問題的最根本的方法,也是很多想要提高書法成就人的追求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