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國家偷偷研發原子彈,為什麼感覺很少聽到有國家研發氫彈?

葉夜love


沒有哪個國家能夠偷偷的研製核武器,目前這個在全世界都是做不到的,那些所謂的偷偷研製成功的國家,要麼就是被強國默許,這樣的國家典型代表就是以色列;要麼就是沒有辦法阻止,靠近大國,只能眼睜睜的看著這個國家研製核武器!

而對那些既沒有默許也沒有大國庇護的國家,要麼被聯合制裁迫使其放棄,要麼直接軍事打擊摧毀核設施,簡單粗暴。

不管是被默許或者沒有辦法阻止的國家,只要研究成功了,就誰都沒有辦法了,說無法無天都不為過,美國也都沒有辦法,再進行經濟制裁和武力威懾已經沒有用。最後只能選擇承認,軍事打擊已經不可能。

後來擁有核武器的國家,原子彈已經夠用了!而且擁有了核武器,就應該也要遵循核不擴散條約,不再進行核武器試驗,否則可能還會面對聯合制裁。這個時候默許它研製核武器的超級大國也都不會同意了,必須停止核試驗,美國俄羅斯等這樣的世界大國都對外宣佈銷燬了氫彈做表率了,那些國家難道還會繼續研製嗎?所以研製氫彈是很難進行的,並不是說那些擁有原子彈技術的國家沒有能力研製氫彈,而是沒有機會了。既然加入了核武俱樂部,就應該遵循俱樂部的規矩。

其實目前全世界很多國家都具備研製核武器的能力,舉例說明比如說日本。核能技術非常先進,甚至有種說法就是日本能夠在一個月之內就能研製出核武器。但是日本既然有研究核武器的能力,為什麼不選擇研究呢?

其實日本和世界上很多國家一樣,非常想研究核武器,但是目前世界上已經不允許核武器擴散了,也就是現在再研究核武器,就是違法的,就是全世界所有國家的公敵了。就算某個國家敢冒天下之大不韙,研究核武器,那麼可能在一開始,就會被發現,國際原子能機構可不是吃乾飯的,哪個國家不同意國際原子能機構核查,就代表心裡有事。

就算國際原子能機構發現不了,那麼也逃脫不了美國的監控,美國為了防止有些國家研製核武器,在全球安裝大量的輻射監控設備,太空和地面都有!甚至還專門研究了一種核武偵察機WC-135W,用來檢測空氣當中的輻射量,哪個國家涉嫌研製核武器,就在它的家門口飛。

另外就是建設面積巨大的核設施,很多人覺得是不是可以放在地下,這樣誰都發現不了。這也是不可能的,還是需要在地表建設。同時也需要巨大的電力支持,因為需要大量的離心機進行工作,異常的電力供應,也會引起那些情報組織人員的警覺。

所以偷偷研製成功原子彈是不可能的!


資訊所長


世界上只有一個國家成功瞞天過海,擁有原子彈,那就是以色列,以色列從未公開聲明過他擁有核武器,但是時至今日,全世界都默認以色列至少擁有80枚以上的核彈,

但是除此以外,伊朗,伊拉克,印度,巴基斯坦,南非等國都曾因為研發核武器而招致國際社會的制裁。


但是為什麼沒有一個國家企圖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直接研發氫彈的原因很簡單,氫彈的引爆是需要原子彈作為扳機才能引爆它......

也就是說有想要預防某些國家研發氫彈,只需要盯著這幾個,已經有了核武器的國家就夠了.....

而且已經擁有核武器的正在研發,已經被發現的,被嚴防死守,死活不讓研發核武器的。已經佔據了全球所有重要國家,其他的國家就算想研發核武器都沒那個資本.....。就在某個國家歷經千辛萬苦,把研發原子彈的錢擠出來了。

指望研發難度更大,工業體系更完善,精度更高,投資量也更大的氫彈 還需要足夠的核武尖端人才,不要想太多。

(原子彈的設計圖紙可以說已經爛大街了,至於一大群高中生,初中生,小學生什麼的,萬事俱備只差U235準原子彈.....所以難度最大的也就是那些高濃度的放射性元素,以及鈾礦從哪裡來:沒有鈾礦哪提煉去?


嘯鷹評


因為氫彈的研發製造對技術要求相當苛刻,是一個國家國防工業綜合實力水平的體現。氫彈的研製需要涉及到化學、物理學、光學、力學、計算機科學等等多個子學科的密切合作,知識面觸及十幾個大類上百個小類學科因此,氫彈不是一般國家能夠製造的!

氫彈的技術門檻極高,世界上除了聯合國五常之外,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掌握相關技術(朝鮮聲稱研發的氫彈至今存疑?)。想要製造氫彈,先不說別的,關鍵一個主要技術很多國家都掌握不了,那就是“點火”這一關!

氫彈爆炸的原理就是核聚變,像太陽內部進行的就是核聚變反應。核聚變反應又稱為熱核反應,而產生熱核反應所需要的溫度壓力極高,先要通過產生上億℃的溫度才能引燃熱核反應。因此,氫彈必須通過兩個步驟才能完成點火,先通過初級反應,再引燃次級聚變反應。

那麼,要使氫彈能產生熱核反應,就要靠原子彈首先來引爆,等於就是用一顆原子彈包裹著熱核材料,通過原子彈爆炸產生的極高壓力和溫度,再點燃氫彈引發爆炸。所以,想造氫彈你還必須先製造原子彈,大多數國家連原子彈都研製不了就更別說氫彈了。

即使掌握了原子彈的製造技術,也不定能造氫彈,原子彈的引爆氫彈還有相當苛刻的前提條件。研製氫彈必須消耗大量的核材料,有核材料還必須建立核反應堆同位素生產工藝,大量複雜精密的核測設備,大規模嚴格的工程建設等等,氫彈製造要想武器化就必須小型精緻,氫彈小型武器化後還要求運載導彈高度精密,具有極高的穩定性。因為氫彈必須要經受發射震動和外大氣層的考驗。

種種這些因素綜合,氫彈的研發製造相當的複雜,因此,這就是為什麼感覺很少聽到有國家研發氫彈的原因!

而這一切被我國“氫彈之父”——于敏所攻克。著名的“于敏構型”是我國由於敏先生獨創的一種氫彈構型,正是這種氫彈構型使我們在氫彈研製上以世界第一的速度(僅僅不到三年的時間)就完成了由原子彈到氫彈的過程。

目前已知能夠控制核聚變並可以武器化的,只有美國的T-U構型和于敏構型兩種,我國在小型化上甚至還要超出美國。

于敏構型並不是單單理解為外形結構,而是集成了所有先進的氫彈製造技術,由於此構型使得我國在儲存氫彈方面世界第一。因為氫彈的存儲也同樣是一道難關,而於敏他們解決了這個問題。所以,現在世界上只有我國還儲備了氫彈。


血色黃昏的黃昏


原子彈爆炸所形成的“蘑菇雲”,它在哪個國家領土上升起,就標誌著這個國家邁進了“核俱樂部”,至少是一個區域強權!

到目前為止世界上擁有核武器的國家除了“五常”以外,被認定確實擁有核彈的國家還有: 印度、巴基斯坦、以色列…其實,還有南非!他們曾經在1977年進行了首個“核裝置”爆炸,在1980年代初擁有10顆廣島級別的核彈,後經國際壓力在1990年簽署了《棄核條約》,在1992年執行…核彈雖然銷燬了,但設計圖可能還在。


廣島、長崎原子彈(內爆法)引爆示意圖,這種最初級的核武器,現在來看無非就是幾塊臨界鈾,在高能炸藥爆炸擠壓下聚攏在一起達到超臨界值,而形成核裂變鏈式反應,也就是俗稱的核爆炸…原理比較簡單,有一定工業能力的國家,在資金支持下都能製造這種“初級原子彈”。

基於原子彈的巨大破壞了和製造門檻相對低,想“成為大國”的國家都想擁有它,而國際社會也在盡力的阻止這種行為!

既然有人想製造原子彈,為何沒人想造氫彈呢?這是因為氫彈的製造技術門檻太高了!


我國第一顆氫彈爆炸時的影像,採用的是空投法,氫彈當量為300萬噸TNT,爆炸之後所形成的火球使太陽☀️的光芒都被遮蔽了!

目前擁有核彈的國家是分等級的,也就是說“五常”掌握著世界上最先進的核武器研製和製造技術,“五常”目前所擁有的核彈頭皆為“聚變彈”(氫彈)!只有掌握了氫彈技術才能使彈頭小型化,小型化核彈頭可以讓運載火箭攜帶的更多分彈頭,可以一次打擊很多目標…可是,氫彈的研製不是哪一個核國家都掌握的。
氫彈爆炸聚變反應示意圖。它是以微小原子彈為核扳機(也就是引信)爆炸後形成的裂變反應被反射層反射再次形成聚變反應。

氫彈爆炸的聚變反應需要掌握聚變理論才行(一個極其高級的數學模型)到目前為止只有2國家掌握了氫彈理論,5個國家分享…據稱:目前世界全部掌握從氫彈理論、設計的人不超過2000人。

要想成為掌握理論或者某一型氫彈頭設計總師,他需要在大學階段就是核物理系的學霸→然後再經過考研、博士、博士後→一步步的進入國家級核物理最高等級研究機構(比如:美國的洛斯.阿拉莫斯核試驗室)當助理→然後副研究員→研究員…等他再次一步步過關之後,估計到了50歲的年齡才能接觸到氫彈理論的外圍,還要再經過十年左右的時間才能接觸到氫彈理論和設計的核心!也就是說他這一輩子啥也別幹了,只能從事核物理這個單一的學科。
W80型核彈頭的結構圖,它是戰略戰斧導彈的核彈頭,當量在200萬噸,從結構來看是一枚“三相彈”,也就是更高級的氫彈!

只是掌握理論和設計(圖紙)還不行,氫彈的製造技術難度是非常高等級的,甚至怎樣加工,採用什麼加工機械,零部件大小為什麼是這樣的尺寸…外界都瞭解非常少。

所以,目前新型核國家皆沒有掌握氫彈理論和設計,不是他們不想擁有氫彈的問題,而是因為門檻過高,需要的頂級專家很多!資金投入也更加巨大!


皇家橡樹1972


原子彈根本不可能偷偷研發,即使再小心,也不可能完全保密。

我們只知道原子彈需要用鈾,但實際上並不是所有的鈾都能用來做原子彈。自然狀態下,鈾有三種,分別是鈾-234、鈾-235和鈾-238,但只有鈾-235能夠用來做核燃料。而鈾-235在鈾元素中僅佔比百分之零點七,所以製造原子彈十分重要的一步就是提取鈾-235,濃度達到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鈾才能夠被稱之為武器級濃縮鈾。這個過程需要消耗極大的能量,大到整個國家的電網都能夠察覺到這麼大的一個用電設備。即使你再保密,能源使用量不符合本國國情也是不可能的,依靠這一點就能夠輕易判斷一個國家是否在進行濃縮鈾的活動。



話題有點扯遠了,話說為什麼很少聽說有國家研究氫彈?那是因為氫彈的爆炸必須要原子彈來"點燃",換句話說,只有成功爆炸原子彈,才有製造氫彈的可能性。

原子彈和氫彈的製造是個大工程,但究其原理,並不是特別複雜。現在隨便找一個高中理科生都能差不多說出原子彈和氫彈的原理。只是氫彈的爆炸需要極高的溫度和壓力,這種溫度和壓力是常規炸藥無法提供的,只能由原子彈爆炸來提供,在氫彈的爆炸過程中,原子彈起到了一個"引信"的作用,所以沒有原子彈根本無法入手氫彈實驗,而一旦確認有了原子彈,做事還用得著那麼小心翼翼嘛。



所以現在一般說的一些小國家偷偷研究原子彈,那些只是大國玩剩下的,想要最快擁有核武器,原子彈是唯一選擇。而氫彈根本無法偷偷研究,沒有原子彈,依靠現有技術,氫彈根本無法爆炸。


張家小智兒


除了爆炸當量和威力上的差別,在摧毀地球的功能上是一致的,那就挑簡單的研製。再加上氫彈需要通過核聚變方式,製造高溫高壓條件來完成助爆,也就是需要以原子彈為點火裝置才能引爆。因此,不論是哪個國家需要研製氫彈,首要條件還是先要有原子彈。目前除了聯合國五強外,其他有核國家都僅是原子彈級別,至於北方半島是不是也有就先不提了。

常規原子彈爆炸威力通常在幾萬到幾百萬噸級TNT當量,氫彈則可以達到幾千萬噸級TNT當量。上世紀50年代,續美國、蘇聯、英國後,我國於1967年6月17日成功進行了氫彈試驗,成為世界上第四個擁有氫彈國家。各國從原子彈到氫彈所用時間大致如下:美國7年零3個月、英國4年零7個月、蘇聯不到4年、中國2年零8個月、法國8年零6個月。

除了兩者爆炸當量上的區別之外,再就涉及到成本高低的問題,氫彈相對原子彈而言維護成本高。而在冷戰結束後,發展氫彈這種超大威力武器明顯不合時宜,包括美俄都轉而發展小型化低成本核彈。

而於1968年簽訂的《不擴散核武器條約》,從國際條約角度防止核擴散,推動核裁軍和促進和平利用核能的國際合作。因此,對於合法擁有核武器的五常之外國家,只要加入該條約都受其限制。就算沒有加入該條約,偷偷試驗同樣會在美國主導下被制裁,典型的例子就是印度、巴基斯坦,還有現在的伊朗也快成了其中之一。

對於中小國家而言,如果沒有強烈的生存危機感,正常不會研製核武器,再不用說氫彈。人類有史以來最大爆炸當量的蘇聯“大伊萬”,5000萬噸級別當量影響範圍4000公里,估計沒有哪個國家會再研製這類武器。


河東三叔


很簡單,因為在核武器的發展中氫彈是屬於較高級別的核技術,實現難度較高。而原子彈則屬於入門級別的核技術,實現相對較容易。

所以從難易程度相對來說,首先發展原子彈,是希望擁核國家的最好選擇。



▲原子彈和氫彈說白了是分屬於兩種不同路線的核武器,原子彈利用的核裂變技術,而氫彈主要利用核聚變技術,而從難易程度來說,核聚變相對實現較為困難。

氫彈的技術極其複雜,尤其是“助爆初級”需要非常強的外中子源系統作為核點火部件,技術難度非常高,而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用原子彈作為氫彈的助爆初級,利用原子彈爆炸的能量壓縮氫彈的氘、氚核裝藥,同時通過原子彈裂變作用釋放的大量高能中子,來快速增殖核材料的裂變數。


▲美國W-88核彈頭示意圖,氫彈都是由“初級”和“次級”兩部分組成,其中“初級”就是一個助爆裝置,用來引爆次級的核裝藥,而想造出一個簡單好用的“助爆初級”是非常困難的,所以通常是直接用原子彈來做氫彈的助爆初級裝置。

在1999年我國建國50週年時,中央曾對我國兩彈一星事業做出突出貢獻的23位科學家予以表彰,其中就有我國著名的核專家于敏院士,而當年的官八股曾簡單的介紹過於敏院士對我國核武事業的突出貢獻。


▲根據官八股的說法,于敏院士在我國氫彈原理突破和核武器小型化過程中,領導突破了“氣態引爆彈(初級)原理和高威力次級原理,並作為小型化關鍵的氣態引爆彈主要負責人,主持研究並解決了裂變材料的壓緊、中子注入及增殖規律、氘氚點火規律、輕重介質混合對聚變的影響、高能中子裂變反饋規律等一系列關鍵問題,同時提出了加大兩個關鍵環節設計裕量的具體措施”

從中我們可以管中窺豹的發現,氫彈尤其是我國氫彈,在“初級”的設計上可以不採用“原子彈”作為助爆裝置,可以用另一種特別的設計來解決(根據軍事小科普看到的官八股的說法,個人猜測可能是利用“內爆法”原子彈技術的“氣態助爆初級”,極有可能是在裂變材料的中央空腔內注入少將氘氚氣體,再利用外接中子源作為點火裝置,整個反應過程可能極其複雜)
▲內爆法原子彈。


而這種技術必須是先突破“內爆法”原子彈才有可能實現,而且即使突破,想要徹底工程化也需要解決一系列的高難度問題,所以一般國家想要擁核,就必須先研製原子彈,其次才是氫彈、小型化核武、中子彈、高威比次級等核武器系列的發展。

同時,我們要注意的是,儘管相對原子彈來說氫彈有巨大的研製難度,但不意味著原子彈就是好研製的,原子彈的工程技術難度要超出很多人的想象。
▲儘管原子彈的原理和材料提取在今天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隨便來個懂物理的都能聊上幾句,但是在技術原理≠工程化,這兩者之間是有著巨大的區別的,很多想要擁核的國家最後都是卡在工程化階段,所以我們不要以為原子彈就容易研製的那是很錯誤的。


武備趣科普


這個地球上核門檻國家確實不少,其實就連韓國也曾經賊心不死的試驗過用激光濃縮鈾,那實際上是試圖邁出開發原子彈的第一步。但是作為核武器的進階產品氫彈確實是完全另一個性質!

不少人都在講氫彈的起爆,必須要用一個原子彈來產生足夠的高溫,可是這個高溫幹什麼用?這個高溫意味著強大的能量,用這個能量讓氫核聚變物質互相之間擊碎碎外層的電子,並且克服同帶正電荷的原子核之間的排斥力。

原理人人都知道,但是真的想要做到這一點就超級難度,道理很簡單,第一次原子彈爆炸,會產生高熱量不假,但是這個熱能同時快速加熱周圍的氣體,產生強大的轟爆衝擊效應,結果直接就會把聚變物質吹散了,還等不到他們去聚變!!

這樣一來難題可真的是大大的,高溫必須有,可是高溫帶來的高壓就會吹散熱核裝藥,原理和工程學上的實現途徑恰好相反!!!

如何能快速的有效地把足夠多的能量傳遞給聚變物質?這需要高超的核物理學知識,大量的基礎實驗,同時還有著天文數字的計算問題!

很多人提到前不久離去的于敏院士,他正是憑著自己過人的理論功底和精密的思維,準確的把握住了某幾個關鍵點,把天文數字的計算問題壓縮到可以接受的範圍內,用一種精簡的方式表達出來。具體這是怎麼回事,那恐怕是國家機密了。

話說到這裡,我們首先可以明白了,不管你能不能造出原子彈來,你想要造氫彈,首先必須真的要有幾個原子彈,然後還要拿著它們去做實驗,只有在實驗中獲得一些關鍵的參數,你可能的這個天才才能開始運算,否則就算是天才知道這個公式那個公式,你不知道關鍵的參數仍然是沒有用。就算有超級計算機,幫忙也還是沒戲!

可是現在地球上還有誰敢再搞核實驗?最新搞完和實驗的那家遭受到了什麼樣的待遇?

對於那些核門檻國家來說,他們可以盡情的去猜想氫彈到底是怎麼樣實現的?但是也只能限於各種猜。至於像以色列這種事實上擁有了核武器的國家,他們也只能靠猜,因為他們只不過是跟南非搞了一次很原始的核實驗,絕對不夠用的!!!

另外還必須得說一句,核材料和相關的器材裝備都已是被嚴格監管的,對於那些核門檻,國家就算有幸獲得一些,能拿著造出原子彈來也是用一個少一個,如果再去浪費造氫彈,絕對得不償失!

自己不搞實驗獲得參數,也有可能,那就得從核大國身上下手,可是這幾個核大國的相關和實驗數據肯定是互相之間都密不透風,又怎麼可能拿出來給他們?

再者說了,對於不是真的想打核戰爭的中小國家來說,如果能造出原子彈來,已經有了足夠的威懾了,豁出去整個國家的國民經濟,去搞基礎裝備製造和理論教學花上多少年時間建立一個完整的產業鏈和理論研究體系,他們辦不到啊!


千里巖


偷偷研發原子彈的恐怕只有一個國家,就是以色列。到現在為止,幾乎全世界都認定以色列擁有原子彈,而且數量還不少,有些推測是100多枚,有些推測是200枚。然而,以色列死活不承認,因為它沒有在本土進行過任何核試驗,也沒有見以色列進行大規模的核發展。當然,這一切也沒有國際原子能機構到以色列進行核查。

都說研製原子彈要核設施、離心機等等,要發展原子彈就根本藏不住,那麼以色列的原子彈怎麼搞成的?一切都是謎,因此以色列也就成為最弔詭的核國家。

實際上,以色列擁核卻沒有誰去核查,主要還是由於以色列有美國罩著。以美國的實力,要想發現其他國家發展核武器的蛛絲馬跡並不難。1979年9月22日凌晨0點53分,在印度洋上空飛行的美國“船帆座6911號”衛星突然探測到一次“雙閃”事件。

根據測算,“雙閃”發生在好望角以南、南大西洋和印度洋的交界處,後來確認是在愛德華王子島,當量為2000-3000噸TNT炸藥。與此同時,位於波多黎各的射電天文望遠鏡也檢測到南非方向的異常波動。所有這一切,都說明是發生了一次核試驗。緊接著,美國空軍還派出25架次WC-135B核試驗偵察機進行採樣,卻無任何發現。然而在幾天後,澳大利亞南部的牧場發現了微量的核試驗產生的標誌性元素碘-131同位素。但是美國並沒有繼續追究,這次“雙閃”事件不了了之。後來各國都認為這是以色列和南非搞的一次核試驗,而以色列通過這次核試驗以及之前獲得的大量核技術數據,掌握了原子彈的秘密,此後製造了不少原子彈。

沒有以色列那種條件的,要發展原子彈就被盯得死死的。

氫彈是比原子彈技術難度大得多的核武器,所需的資金、技術與原子彈相比都是近乎幾何級的。而且要想發展氫彈,首先必須攻克原子彈,然後才能慢慢琢磨氫彈到底該咋搞。連偷偷發展原子彈都做不到,還想研發氫彈,確定不是在搞笑?(S)


聯合防務


因為原子彈是氫彈之前必備的一項。

其實我沒聽說誰偷偷研發原子彈,一般都是說某某地區核問題的。但是,你研製核武器,研究氫彈,就一定要去研製原子彈,這是必經之路。原子彈和氫彈的關係,其實就和雷管和炸藥包差不多,氫彈是需要一個小原子彈去引爆的。所以,你根本就無法從原子彈跨過去,直接去開發氫彈。

其實吧,偷著研發核武器,根本就研發不出來,一準被發現了,緊接著制裁就來了。會有人問你說朝鮮怎麼頂著壓力弄出來的?他這個位置呢,就屬於對美國利益比較小,基本就是沒有的一個狀態,而且威脅也不大,主要是嚇唬韓國的。美國已經在這裡安插日韓了,而對於中俄來講,他的核武器也威脅不到自己。所以,打壓力度根本就不夠,打壓力度要是夠了,早就按下去了。

而伊朗核問題就不一樣了,伊朗的地理位置可是太重要了。伊朗啊,中東啊,石油啊,命脈啊。你說伊朗要是有核武器,對美國有啥好處?對中國有啥好處?到頭來,伊朗有核武器了,就變成中東一霸了,到時候迫於壓力,周圍幾個阿拉伯國家都得聽他的。再不就是,中東那幾個大國都有核武器了。這幫兄弟屁股底下有石油,手裡攥著核武器,多大危害?你還想不想開車了?油價啊。正是基於此,五常拉著伊朗簽了個伊核協議,你同意也得同意,不同意也得同意。態度可比東亞某國的核問題要堅定的多。

很多人認為,可以地下核試驗,不會被發現,但是這不是這麼簡單的。你需要大型發電站、大型的核材料工廠,上萬臺離心機,這些東西怎麼可能看不見?另外還有監測的飛機,專門監測空氣中的放射性元素,一抓一個準的那種。那你地下核試驗,你核爆了,然後震源深度零千米,你尷尬不?這就和說謊說到最後,自己都笑了是一個樣子。

我們再看,為何不能跳過原子彈。氫彈本身是熱核武器,通過核聚變來引爆的。核聚變不依賴質量和密度,沒有臨界質量,打到高溫高壓條件下,實現聚變反應。而聚變反應,要依賴一個小型的原子彈作為扳機。也就是說,沒有原子彈,你根本就弄不出來氫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