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了這碗學鋼琴“毒雞湯”!做一個有智慧的父母

摔了這碗學鋼琴“毒雞湯”!做一個有智慧的父母

這些年,各種教育理念越來越多,所謂的專家們也是一套一套的,比如“玩出好成績”、“好孩子只有誇出來的”...

這些所謂的教育雞湯看似在給家長朋友們灌輸營養,但仔細冷靜分析後,這些理念其實都是“有毒”的!

我們不能否認生活中確實有一些像雞湯文裡所說的真實事件發生,但是這些特殊的例子再加上朋友圈裡各種營銷號為引人注目而大放厥詞,很多雞湯文章上影響了父母所理解的真實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

有多少父母迷信的毒雞湯,最後把孩子養成了廢物。今天的文章,我們就好好聊聊鋼琴界那些看似營養卻“有毒”的雞湯教育理念!

摔了這碗學鋼琴“毒雞湯”!做一個有智慧的父母

1

“快樂教育”

有一些專門宣揚“快樂教育”的文章,不斷給家長強調,孩子小小年紀,要讓他們快樂的做自己,享受童年的生活。似乎讓孩子學習某樣事物,就是對(他)她童年的扼殺。

學鋼琴這件事來說,鋼琴作為最適合音樂啟蒙的樂器,是很多家長給孩子的首選。然而當孩子真正開始學鋼琴了,問題來了:究竟是聽媽媽的話,還是聽孩子的想法?

很多人認為應該給孩子“快樂教育”,當孩子說不要,那就不要了。但其實,快樂並不意味著放任,孩子在12歲之前是不懂得堅持的,父母的堅持就是孩子的堅持。

摔了這碗學鋼琴“毒雞湯”!做一個有智慧的父母

華語天王周杰倫在接受採訪時談起自己練鋼琴的故事:“我從4歲開始學音樂,每天練2小時鋼琴。”主持人反問道;“四歲?每天練2小時不可能吧?

周杰倫笑道:“不可能,所以媽媽拿著藤條在後面…但是我現在很感謝她,所以我寫了《聽媽媽的話》!”

每個孩子的學習都有一個最佳時期,一旦被所謂“快樂教育”矇蔽雙眼,賠上的只會是孩子的未來,後悔的只會是家長自己。當一名家長,在孩子沒有判別能力的年紀,應該多給予孩子積極,有判斷力的建議和引導,讓處於童年時期的孩子明白學習的意義。

摔了這碗學鋼琴“毒雞湯”!做一個有智慧的父母

2

取得十級證書就等於學琴功成名就

大多數的“中國式學琴”總喜歡講究一個目標,例如,學鋼琴就一定要考過十級,考過的人就好像在鋼琴上有了一番造詣,隨隨便便就能去舉辦專場音樂會了,而沒考過的人就好像沒資格在眾人面前展示自己的才華。

摔了這碗學鋼琴“毒雞湯”!做一個有智慧的父母

其實事實並非如此,打個比方,我們從小學到大學都在學習英語,如果你在大學通過了英語四六級的測試,就代表你能把英語說的很溜,能配得上翻譯的水準嗎?

顯然不是,鋼琴十級也是同理,只是一個階段性水平的測試,只能證明你的孩子具備了彈奏能力、學得還不錯,但要說在鋼琴領域有一番成就那還早著呢!

摔了這碗學鋼琴“毒雞湯”!做一個有智慧的父母

學鋼琴,學一門才藝,如果只是為了考級,為了那幾本證書,那實在是太不值當了。

只有讓孩子不斷堅持練琴,有了不斷進取的精神,從而獲得更高的彈奏水平和更深厚的音樂修養,陶冶他們的情操,豐富他們的人生,這種造詣遠比證書更有意義,更有價值的多。

3

興趣愛好邊學邊玩也可以

某天聽到兩位家長的對話:

A:“小朋友嘛,還是應該以玩為主,至於孩子學鋼琴怎麼樣,她想彈便彈,不想彈就玩嘛!孩子快樂最重要!”

B:“不是的,孩子學鋼琴應該多練,如果想玩就玩、想彈才彈,那麼鋼琴只能算作一件玩具,她永遠也學不好鋼琴的。”

其實孩子年紀過小的時候,還不能具備明辨是非的能力,這時候家長對事情的看法態度就決定了孩子的未來發展。

那麼,“玩著學”真的靠譜麼???

摔了這碗學鋼琴“毒雞湯”!做一個有智慧的父母

愛迪生曾說:“天才就是1%的靈感加上99%的汗水”,我們至今尚未看到哪位名人是通過“玩著學”而成就終生的。

倒是這些擁有讓人“亮瞎眼”專業技能和技藝的名人光環的背後,總跟“汗水”、“努力”、“執著”、“堅持”如影隨形。

其實,任何孩子的成長,難免會帶著挫折和艱辛,有所追求的孩子更是如此。這其實不等同於“委屈”孩子,努力也不等同於蹂躪人生。

努力時專注、認真付出,努力之餘充分放鬆和玩耍,這樣的孩子不僅有追求,也不會錯過快樂生活。

摔了這碗學鋼琴“毒雞湯”!做一個有智慧的父母

有智慧的父母會告訴孩子正確的道理,讓孩子在規則的前提下健康成長,少喝一點“毒雞湯”,這樣才能培養出一個真正人格健全的孩子。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