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位百歲抗戰老兵的臉令人淚目,很多人跪地觀賞……

119位百歲抗戰老兵的臉令人淚目,很多人跪地觀賞……

逄小威的“山河記憶”攝影展剛剛結束在山水美術館的展出。早在2017年,逄老師的“膠片時代人像展覽”就在此亮相,而今年的“山河記憶攝影展”則是為參加過抗日戰爭至今依然健在的百位百歲老兵們拍攝肖像,以記錄他們近年的精神面貌。

2018年1月1日起,歷時一年多的時間,逄小威從北京出發,先後到河南、四川、重慶、臺灣、廣西、山東,再河南、雲南、貴州,再山東,跨越八個省份,行程幾萬公里,拍攝了依然健在的119位百歲抗日戰爭英雄,給我們展示了這些老兵們直到今日依舊鐵骨錚錚的英雄面貌。每到一處,都幸運地得到了當地志願者的協助,在多方努力下促成了這次展覽的實現。

119位百歲抗戰老兵的臉令人淚目,很多人跪地觀賞……

劉保福

著名藝術家、設計師馬德帆女士有感於這份執著精神,為本次展覽題字,“山河記憶”懸掛在展廳的入口處,每一個前來觀展的觀眾都會在這幅書法作品前凝視。可以說,這些攝影作品不僅是嚴肅創作的藝術作品,更是有責任感和使命感的記錄,震撼人心。不僅是一個仍在堅持使用膠片創作的攝影師的藝術作品,更是一次向英雄的致敬。

逄小威拍攝的第一位老人叫張大德,生活在河南農村。初見張大德,老人躺在自己的小床上,屋內昏暗,他的膚色也是黑黑的,臉上深深的皺紋,像極了百年老松樹的樹皮,看上去堅硬、結實。逄小威在院子裡架好機器,靠牆處準備了一個小木凳。老人穿了一件軍大衣,只繫了大衣最上面的一個釦子。手拄一根木棍,安靜地坐在鏡頭的對面,神情淡定,一生的艱辛似乎都寫在了這張如石般堅毅的臉上。拍攝完成後不久,消息傳來,老人走了。

119位百歲抗戰老兵的臉令人淚目,很多人跪地觀賞……

胡少雲

百歲老兵們照片裡呈現著安詳平靜的眼神,在創作過程中,逄老師避開大環境和老人生活場景中的瑣碎,將鏡頭對準一張張百歲老人的臉,一雙雙深邃的眼,老兵們還保有的當年戰場上的那股英氣,那股不怕死,誓與侵略者同歸於盡的勇猛與霸氣,一種在那個年代中國男人特有的氣質。

119位百歲抗戰老兵的臉令人淚目,很多人跪地觀賞……

伍萬發

他們都曾經歷過無比慘痛的浴血奮戰,他們參加抗日戰爭的年紀也不過二十歲左右,也曾青春飛揚,意氣風發。這是長在和平年代的我們難以想象的——送子參軍赴前線的母親,一路流著眼淚,她知道孩子極有可能有去無回,骨肉分離卻沒有半點猶豫,年邁的父親激勵兒子奮勇殺敵,“我不願你在我近前盡孝;只願你在民族分上盡忠。國難當頭,日寇猙獰。國家興亡,匹夫有分。本欲服役,奈過年齡。幸吾有子,自覺請纓。賜旗一面,時刻隨身。傷時拭血,死後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這面川軍“死字旗”上的文字今天讀來讓人分外動容。

119位百歲抗戰老兵的臉令人淚目,很多人跪地觀賞……

餘亞洲

逄小威回憶與老兵們交談的細節時說,這些百歲老兵們記憶裡永遠也抹不去抗戰的歲月,不僅是艱苦難耐的作戰生活,吃不飽穿不暖,很多人沒有鞋子赤足走路,穿短褲打赤膊,更有每日猶如在刀尖上行走的命懸一線,他們也會害怕。在曠日持久的戰鬥中,戰士們時常面對忍痛送走一個個戰友的傷痛,埋葬好戰友已經沒有氣息的身體,緊接著投入下一場戰鬥,死亡隨時隨處都在發生,每個人都不知道是否還能見到明天的太陽……半個多世紀過去了,老兵們平和的面容下,是身上依稀可見的陳年傷疤,那些子彈穿透皮肉留下的洞是英勇戰鬥的勳章,見過殘酷戰爭的眼睛更懂得生命的可貴,他們渴望好好活著享享福,更希望替死去的同胞好好看今天的平靜生活。老兵們的名字、籍貫和經歷在展簽上呈現的只有寥寥數行文字,但他們每個人的英雄事蹟都足以寫成一部可歌可泣的長篇史詩。他們的付出,震撼了山河,唯有記憶,能對抗遺忘。

119位百歲抗戰老兵的臉令人淚目,很多人跪地觀賞……

黎洪州

展覽現場,有不少觀眾在這樣的氛圍下落淚紛紛,甚至跪地觀賞。感謝逄小威老師搶救性的工作,為我們記錄下百歲老兵們的精神面貌,使得那些已經歸於塵土的榮譽與歷史穿透時間的灰塵有機會重新清晰展現在我們面前。這些善良、悲憫、柔情的眼神將永遠保留。

展覽:山河記憶

展期:2019年9月21日至10月18日

地點:山水美術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