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紋面女,最後的茶馬古道…春節走進怒江祕境,掀開滇西北的神祕面紗

怒江

一片至今為止仍然少有遊客踏足的地方

稱之為秘境也毫不為過

沒有車水馬龍

沒有人來人往,嘈雜鼎沸

只有你與相機慢慢欣賞她最純粹的美

最后的纹面女,最后的茶马古道…春节走进怒江秘境,掀开滇西北的神秘面纱

攝影@POCO網攝影師 越野越攝

源於青藏高原

途經西藏、雲南後流入緬甸,改名為薩爾溫江

最後注入印度洋安達曼海

最后的纹面女,最后的茶马古道…春节走进怒江秘境,掀开滇西北的神秘面纱

攝影@POCO網攝影師 行走的駱駝老那

新滇藏線和曾經最危險的進藏線丙察察

即是沿著怒江從雲南向西藏方向溯流而上

最后的纹面女,最后的茶马古道…春节走进怒江秘境,掀开滇西北的神秘面纱

攝影@POCO網攝影師 行走的駱駝老那

這裡居住著傈僳、獨龍、普米、怒、藏、白等12個少數民族,還有神秘的少數民族文化、散落在山間村落的東方廟宇與西式教堂和諧共處、綿綿古驛道及少數民族傳統節祭……

最后的纹面女,最后的茶马古道…春节走进怒江秘境,掀开滇西北的神秘面纱

攝影@POCO網攝影師 水貨79街

或潔白的連綿雪峰,或碧綠的江水,或雲霧飄渺的仙境,或現世的桃花源地……

林林總總的攝影題材,讓我們嚮往,甘願付出奔波和勞頓,因為值得!

最后的纹面女,最后的茶马古道…春节走进怒江秘境,掀开滇西北的神秘面纱

攝影@POCO網攝影師 招招

- 丙中洛 -

滇藏邊界,雪山深處

怒江沿岸有太多詩意的名字,鮮為人知的人間仙境。

白雲深處原生態古樸的原始村落,人神共居的福地丙中洛。

最后的纹面女,最后的茶马古道…春节走进怒江秘境,掀开滇西北的神秘面纱

攝影@POCO網攝影師 行走的駱駝老那

丙中洛,舊稱“甲菖蒲桶”(藏語),意為 怒江小康普,位於雲南貢山獨龍族自治縣北部。

最后的纹面女,最后的茶马古道…春节走进怒江秘境,掀开滇西北的神秘面纱

攝影@POCO網攝影師 行走的駱駝老那

怒江自北向南彎曲而下,東西兩岸分別是碧羅雪山和高黎貢山。丙中洛正是位於大山深處,著名的進藏路線“丙察察線”的開始。

最后的纹面女,最后的茶马古道…春节走进怒江秘境,掀开滇西北的神秘面纱

攝影@POCO網攝影師 行走的駱駝老那

從秋到春,在這個眾神共居之地——世界自然遺產“三江並流”核心區之一、中國最美的峽谷之一的怒江大峽谷、世界生物多樣性代表高黎貢山、中國最美的河流之一獨龍江,綻放著絕色。

最后的纹面女,最后的茶马古道…春节走进怒江秘境,掀开滇西北的神秘面纱

攝影@POCO網攝影師 三千口

丙中洛聚集著藏族、怒族、傈僳族、獨龍族為主的少數民族 ,但在這片土地上民族差異並不明顯。

最后的纹面女,最后的茶马古道…春节走进怒江秘境,掀开滇西北的神秘面纱

攝影@POCO網攝影師 魔笛

這塊神奇的土地能夠融化民族之間的隔閡、文化之間的差別、乃至宗教之間的博弈。

基督教、天主教、原始宗教與藏傳佛教為一體的民間宗教等眾多宗教與豐富的少數民族文化在丙中洛和諧並存。

最后的纹面女,最后的茶马古道…春节走进怒江秘境,掀开滇西北的神秘面纱

攝影@POCO網攝影師 行走的駱駝老那

怒江流經丙中洛時,由於王箐大懸巖絕壁的阻隔,江水的流向從由北向南改為由東向西,流出30

0餘米後,又被丹拉大山擋住去路,只好再次調頭由西向東急轉,在這裡形成了一個半圓形大灣,為怒江第一灣。

最后的纹面女,最后的茶马古道…春节走进怒江秘境,掀开滇西北的神秘面纱

攝影@POCO網攝影師 越野越攝

灣中心有一個村子叫坎桶村,這裡江面海拔1710餘米,氣勢磅礴,灣上怒江臺地平坦開闊,高出怒江500米,構成三面環水的半島狀小平原。

最后的纹面女,最后的茶马古道…春节走进怒江秘境,掀开滇西北的神秘面纱

攝影@POCO網攝影師 越野越攝

小平原四周景物宜人,每到農閒季節或節假日,人們便到這裡泛舟過溜,對歌起舞,坎桶村堪稱峽谷桃源,處處是田園風光。

最后的纹面女,最后的茶马古道…春节走进怒江秘境,掀开滇西北的神秘面纱

攝影@POCO網攝影師 三千口

同時,丙中洛境內還有目前世上唯一還“活著”的茶馬古道。今天的雲南,茶馬古道早已被現代交通工具和道路所取代,唯有丙中洛通往藏東南地區的馬幫隊今天仍在古道上穿行。

最后的纹面女,最后的茶马古道…春节走进怒江秘境,掀开滇西北的神秘面纱

攝影@POCO網攝影師 行走的駱駝老那

茶馬古道上,左側是與江水形成落差40米的峭壁懸崖,右側是奔流不息的怒江,中間是一米多寬的小路,從山體中穿鑿而過,僅容兩人交匯。

最后的纹面女,最后的茶马古道…春节走进怒江秘境,掀开滇西北的神秘面纱

攝影@POCO網攝影師 行走的駱駝老那

行走其中,彷彿穿越到古時,廢棄的古橋,細長的古道,聽著滾滾的水聲,彷彿能看到當年的輝煌,無數的馬幫駝隊馱著物資走在這條小道上,帶著村民的希望,讓多元的文化燦爛著整個華夏文明。

最后的纹面女,最后的茶马古道…春节走进怒江秘境,掀开滇西北的神秘面纱

攝影@POCO網攝影師 行走的駱駝老那

丙中洛北約10公里處的小村子,旅行者常用“瑞士田園風光”來形容她。

最后的纹面女,最后的茶马古道…春节走进怒江秘境,掀开滇西北的神秘面纱

攝影@POCO網攝影師 行走的駱駝老那

她的名字叫霧裡村,是丙中洛田園風光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個村寨,幾乎公路的每個拐角都隱藏著令人驚喜的風景,美得讓人窒息。

最后的纹面女,最后的茶马古道…春节走进怒江秘境,掀开滇西北的神秘面纱

攝影@POCO網攝影師 行走的駱駝老那

秋那桶村,是怒江大峽谷北端的最後一個村子,與西藏交界。這裡有一條馬幫小路,可以直通林芝察隅縣。

最后的纹面女,最后的茶马古道…春节走进怒江秘境,掀开滇西北的神秘面纱

攝影@POCO網攝影師 行走的駱駝老那

在丙中洛的最北端。不多的幾戶人家散落於山谷中的平地上,交通不便造成的與世隔絕,顯得更加安靜恬美。

最后的纹面女,最后的茶马古道…春节走进怒江秘境,掀开滇西北的神秘面纱

攝影@POCO網攝影師 招招

有茂密的森林,有綠油油的麥田,有獨具特色的石板房……得到無數攝影愛好者的讚美。

最后的纹面女,最后的茶马古道…春节走进怒江秘境,掀开滇西北的神秘面纱

攝影@POCO網攝影師 招招

雪山白雲、藍天沃土、加之奔騰疾走的怒江之水、馬幫鈴聲,只丙中洛才有的令人癲狂的景色。

最后的纹面女,最后的茶马古道…春节走进怒江秘境,掀开滇西北的神秘面纱

攝影@POCO網攝影師 三千口

- 知子羅 -

秘境雲南,遺世空城

怒江傈僳族有一個古村寨,它有個詩意的名字知子羅。用傈僳語稱讚它“知子羅”,意思是“好地方”。

最后的纹面女,最后的茶马古道…春节走进怒江秘境,掀开滇西北的神秘面纱

攝影@POCO網攝影師 行走的駱駝老那

一千多年前,氐羌的一支烏蠻部落後裔,從瀾滄江越過碧羅雪山,到達怒江之上的知子羅繁衍生息,他們稱為“怒蘇”,是碧江怒族的起源。

最后的纹面女,最后的茶马古道…春节走进怒江秘境,掀开滇西北的神秘面纱

攝影@POCO網攝影師 行走的駱駝老那

自此,知子羅成為茶馬古道上重要的驛站和集市之一,80年代集體搬遷,讓曾經是興盛的縣城,如今只是一個被遺忘的古村落。

最后的纹面女,最后的茶马古道…春节走进怒江秘境,掀开滇西北的神秘面纱

攝影@POCO網攝影師 行走的駱駝老那

這裡保留著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房屋建築,彷彿將小城的歷史永恆的定格,哪怕滄海桑田它仍像活化石一般的存在。

最后的纹面女,最后的茶马古道…春节走进怒江秘境,掀开滇西北的神秘面纱

攝影@POCO網攝影師 三千口

步入知子羅,收穫塵封的時光琥珀,定格記憶之城的歲月畫面,平靜地訴說著過往的故事。

最后的纹面女,最后的茶马古道…春节走进怒江秘境,掀开滇西北的神秘面纱

攝影@POCO網攝影師 行走的駱駝老那

- 獨龍鄉 -

雲南的秘境

進獨龍鄉的路曾經極為艱難,因此保存了這塊土地的神秘和原始,也因此有“雲南是中國的秘境、獨龍是雲南的秘境”之說。

最后的纹面女,最后的茶马古道…春节走进怒江秘境,掀开滇西北的神秘面纱

攝影@POCO網攝影師 藍色珊瑚

時隔兩年,今年10月才剛剛重新開放的獨龍保留了一切珍貴的原始狀態:雪山,江水,森林,動物……以及神秘的獨龍族。

最后的纹面女,最后的茶马古道…春节走进怒江秘境,掀开滇西北的神秘面纱

攝影@POCO網攝影師 魔笛

在神山之上,我們看到的是有別於城市的喧鬧、高樓林立、繁華,這裡是靜謐、天然,讓人來了就不想離開。

最后的纹面女,最后的茶马古道…春节走进怒江秘境,掀开滇西北的神秘面纱

攝影@POCO網攝影師 孟加拉虎

在三江並流的核心地帶,有旖旎的風光、有民族特色濃郁的少數民族、還有藏在大山裡秘境一般的存在……

攝影人可以在這裡找到無數的素材:天然、淳樸、特色、迷人、震撼,甚至無法用言語表達,需要親臨現場感受。

怒江秘境·傈僳澡塘會丙中洛獨龍江怒江春節攝影7天

注:以上圖片除署名外源於供應商或網絡,均為轉載,版權屬於原作者或網站,如有侵權,請及時通知我們,我們會在收到消息的第一時間予以刪除處理。

圖/文最終解釋權歸 遊學院 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