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名不符實的地名,你是否也迷惑過?

大三巴牌坊不是牌坊

四百多年前侵佔澳門的葡萄牙人,把天主教傳播到此地,在1637年建成了兼具東西方風格的聖保祿教堂。而聲名遠揚的大三巴牌坊其實是這座教堂的遺址,“三巴”即“聖保祿”的粵語音譯。

該教堂始先後經歷3次大火,屢焚屢建,直至1835年,一場大火將其燒得只剩下教堂正門前壁,因形似中國傳統牌坊而得名“大三巴牌坊”。

這些名不符實的地名,你是否也迷惑過?

淮陰不在淮河之陰

陰,山之北,水之南也。在南宋以前淮河是一條獨流入海的河流,淮河干流從桐柏山發源,歷經豫、皖、蘇三省,在江蘇盱眙折向東北,經淮陰向東在漣水雲梯關入海。

今天淮河下游的洪澤湖,在古代並不存在。1128年黃河奪淮,淮河失去入海水道,在盱眙以東瀦水,原來的小湖擴大形成洪澤湖,古河道也被密集的人工渠道代替,徹底落在淮陰的南面。

這些名不符實的地名,你是否也迷惑過?

地名裡攜帶的方位詞,常會導致望文生義、先入為主的錯誤。譬如,“東方市”地處海南島的西端,“北海市”面朝著南海,南充的“南部縣”則位於四川的北部。

這些名不符實的地名,你是否也迷惑過?

這些名不符實的地名,你是否也迷惑過?

吳淞口不在吳淞江

上海小囡們有沒有疑惑過,明明是黃浦江出口,為何被稱作吳淞口?明代以前,吳淞江(蘇州河)曾是太湖的主要出海通道,黃浦江只是其一條支流。明初時,因吳淞江淤淺嚴重,黃浦口淤塞不通,當地官員主持了大規模的疏浚工程,使黃浦江從今復興島向西北流至吳淞口入注長江,此後吳淞口實際成了黃浦口,故有“黃浦奪淞”之說。

這些名不符實的地名,你是否也迷惑過?

這些名不符實的地名,你是否也迷惑過?

上海吳淞口國際郵輪港

四川沒有四個川

“路”是宋代的一級行政單位。北宋年間,地處今四川盆地一帶的西川路、峽路被分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和夔州路,合稱“川峽四路”或“四川路”。元朝時正式命名為四川行省,成為沿襲至今的行政區劃名稱。

1997年重慶捎帶著宋時屬於夔州路的土地,升格為直轄市,所以今天的四川版圖上差不多隻剩下了三川。

這些名不符實的地名,你是否也迷惑過?

這些名不符實的地名,你是否也迷惑過?

位於重慶奉節的夔門

昆明湖不在昆明

北京西山腳下頤和園中的一汪碧波湖水,之所以被乾隆帝賜名“昆明湖”,是意在仿效漢武帝在長安興建的昆明池。

公元前122年,漢武帝希望能打通與身毒國(今印度一帶)之間的“西南絲綢之路”,派人出使西南。誰料,使節竟被一個叫昆明的部族在滇池附近給攔住了,說什麼也不讓通過。漢武帝遂決定發兵征討昆明族,卻與善習水戰的昆明族鏖戰數年未有結果。

為此,漢武帝特意在長安挖出一個巨型池塘,作為水軍操練場,起名“昆明池”。時至五代,由於泥沙淤積和乾旱,長安昆明池水逐漸乾涸,漸漸從地圖上消失了。

這些名不符實的地名,你是否也迷惑過?

北京昆明湖

明明身棲A地,卻直截了當地冠上了B地的名頭,昆明湖並不是孤例:蘇州河在上海,曲阜機場在嘉祥,井岡山機場在泰和,河北工業大學在天津,四川外國語大學在重慶,西藏民族大學在陝西咸陽...

這些名不符實的地名,你是否也迷惑過?

上海蘇州河

牡丹江不產牡丹

牡丹江並非因牡丹花得名。清時,松花江第二大支流名曰“穆丹”,穆丹,在滿語中是彎曲的意思。它發源於長白山脈白頭山之北的“穆丹哈達”(今牡丹嶺),從今黑龍江省牡丹江市穿行而過。19世紀末這裡開始出現一批批漢族移民,他們將“穆丹”喚作“牡丹”,這個音轉而來的美名也沿襲下來。

像牡丹江一樣,地名中的物產未必和現實情況吻合,仙桃不盛產桃,棗陽不盛產棗,甘肅白銀也不以銀礦見長…

這些名不符實的地名,你是否也迷惑過?

鏡泊湖是牡丹江干流上的一個大型堰塞型湖泊

青島不是島

青島地處山東半島東南部,為何被稱作“島”呢?最初,這裡被稱為膠澳,而青島的名字專屬於膠州灣海口北側的一座蒼翠小島。德國強佔膠澳後,將膠澳租地內新市區定為青島,這海中孤嶼則被德人稱為“阿克那島”,日佔青島後,稱為“加藤島”,當地居民習稱“小青島”。1929年南京國民政府接管膠澳商埠,正式以青島之名設市。下圖中小青島右側是青島中國海軍博物館,知行攝旅行推薦你可以和人少景美的小青島一起遊覽。

這些名不符實的地名,你是否也迷惑過?

這些名不符實的地名,你是否也迷惑過?

青島城景

秦皇島不是島,北戴河不是河

秦皇島位於河北省東北部,是京哈鐵路的重要節點,它名字中的“島”字何解呢?

明嘉靖《山海關志》中寫道“秦皇島,城西南二十五里,又入海一里。或相傳秦始皇求仙駐蹕於此。”秦皇島最初可能指今秦皇島市海港區東山,一座由風化花崗岩組成的剝蝕性殘丘。如今它雖與大陸連結,在當時卻是一座四面環水的孤山。

這些名不符實的地名,你是否也迷惑過?

在秦皇島還有一處聞名華北的海濱避暑勝地——北戴河,它也並非一條河,只因這一片區域地處“戴河”以北而得名。

這些名不符實的地名,你是否也迷惑過?

北戴河風光

烏爾禾風城不是城

烏爾禾風城,聽起來像是一座由風電驅動的未來城市,而它的另一個名字叫作“魔鬼城”。魔鬼城位於新疆準噶爾盆地西北邊緣的佳木河下游,一處壯觀的雅丹地貌在這裡崛起。

雅丹,在維吾爾語中的意思是“陡峭的小山包”,它是一種被風力侵蝕而成的平行槽壟地貌。較鬆軟的、由鹽膠結的河湖泥沙,在狂風席捲之下受到侵蝕,形成了一座座小而高聳的土丘,從遠處看宛若一座破敗的城市。

這些名不符實的地名,你是否也迷惑過?

烏爾禾風城的雅丹地貌

什剎海不是海

什剎海是北京內城的一處開闊水域,風光秀麗,古建林立,自清代起就是遊樂消夏之所。其名稱由來眾說紛紜,至今未有定判。

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後,各種寺廟開始在這片水域旁興建起來,而其中有一個大寺就叫“什剎海”。該寺位於德勝門內,初名十剎海,後改名什剎海。在佛教中,海比喻真理廣闊無邊,推其本意,十並非實數,表示眾多,眾多“剎那”則成海,有玄機之意味。《帝京景物略》中說“京師梵宇,沒有像十剎海這樣簡約的”,這座古樸莊嚴的寺廟,也許才是什剎海得名的源頭。

這些名不符實的地名,你是否也迷惑過?

什剎海雪景

此外,在以雲南為代表的中國西南地區,也常常出現叫作“XX海”的湖泊,比如洱海、納帕海等等。而這可能是緣於少數民族將湖泊稱作“海”或“海子”的語言習慣。

這些名不符實的地名,你是否也迷惑過?

小普陀島,位於雲南大理的洱海東部

濟南無濟水

“濟南”意即“濟水之南”,而在今天的濟南向北眺望,映入眼簾的卻只有奔騰的黃河,濟水到哪裡去了呢?

濟水,曾是與長江、黃河、淮河齊名的古代四瀆之一。1855年,決口的黃河衝破了原有的河道,改為東北走向,在山東境內借大清河(濟水下游)入渤海。這次決口,使黃河結束了700多年由淮入黃海的歷史,也讓濟水徹底消失在人們的視線裡,只剩下濟源、濟陰、濟寧、濟南、濟陽等地名標記著舊日的座標。

這些名不符實的地名,你是否也迷惑過?

來自《中華遺產》 2014年04期

繪圖 王躍

石家莊不是村莊

依附在地名中的行政區劃,往往會讓人誤判它的規模。新鄉如此,景德鎮如此,石家莊亦是如此。

河北省會石家莊,原為清代一個人口不足二百的冀中平原小村莊,20世紀初晚清政府修建了京漢鐵路(今京廣鐵路)和正太鐵路(今石太鐵路),決定將接軌的火車站設在石家莊村東南。歷史機緣下,石家莊村一躍成為兩大鐵路交匯點。隨著時間的推移,石家莊作為交通樞紐的區位優勢逐漸凸顯,一步步發展為今天的大都市。

這些名不符實的地名,你是否也迷惑過?

石家莊城景

從河流改道到區劃變革

從世代更迭到機緣巧合

一個名字牽引出一段深遠的命名史

這些“愛說謊”的地名

雖然逃不開被誤解的宿命

卻承載著一方水土的記憶

又何嘗不是一份彌足珍貴的紀念呢


知行合一,旅行更有味

知行攝旅行資訊為您提供自然地理,人文歷史,特產美食,攝影攝像,戶外拓展,遊學團建,特色路線,特價尾單等旅行資訊的分享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