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泛滥的时代,想学习拍摄纪实摄影,那就到人多的地方去吧


随着人们经济收入的提高,照相机早已不是稀罕物,特别是当前手机摄影的普及,偶尔拍摄一张好照片也不再是摄影家的事情。于是,在器材普及甚至泛滥的当代,很多人都想玩玩摄影,拍一拍风光或者美女,给朋友圈增添点亮色。也有人玩着玩着,入道了,就想去拍纪实人文,毕竟这是很多摄影大家们说的能够记录历史的门类。图为两位参加春节社火活动的老人坐在街边的摩托车上等人。

去哪里能够拍摄有趣的纪实人文照片?按笔者的经验和实践来看,拍摄纪实人文作品,肯定是要到有人的地方去,到人多的地方去。有人的地方就有故事,人多的地方就容易发生故事,是不是呢?本组图片就是笔者在一次社火活动上拍摄的,我们一起来看看。图为一位认真看戏的老人。

大型社火活动一般都会安排唱戏,这是老年人喜欢的项目。拍看戏,一般来说,用长焦镜头抓取看戏人的神态是比较常见的套路,但也可以用广角镜头拍摄全景,这需要观察现场环境是否有特点,一般的场景意思就不大了。图为戏台下,有人看得入迷,有人累得打哈欠。


图为两位戴眼镜的老人双手环抱着在聚精会神地盯着戏台。从拍戏台下看戏的人,既可以抓取人的神态,也可以侧面反映戏台上的戏是否吸引人,这叫反衬手法。

纪实人文图片反映的是具有社会或者族群意识性质的人类个体或者群体的生理基本特征、所处社会或者族群环境、意识等,人的喜怒哀乐、着装、动作及其所处的环境都是可以入镜的。图为一位爷爷将画脸的孙子扛在肩头走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画脸是当地的一种风俗,据说可以祛邪免灾。

想拍出与众不同的纪实人文照片,不能人云亦云,按下快门前要进行必要的选择。选择合适的前景、人物的典型瞬间,进而构建一个有趣味的画面。否则,拍出的照片就比较平淡。图为一名参加社火活动的小朋友无聊地坐在三轮车上。这张就是利用了两面彩旗做前景,将孩子置于彩旗之间,既有框架式构图,也让画面有一定的压抑感,使之与孩子的神态相协调。


图为活动开始前,一名画着花脸的男演员穿着正常服装看着街头的人群。

街头的人,有个体也有群体。一般来说,个体拍摄相对容易出彩,群体就要难一些,因为人一多,每一个人的关注对象不同,视线和动作不统一,场面就显得杂乱。此时,需要等待、观察,等待趣味性的画面出现时再按下快门。图为社火队伍从街头走过,街边围观的人们纷纷站起观看。

当然,在群体中截取个体的有趣瞬间,也是拍摄群体影像的讨巧技法。这时需要用长焦镜头和大光圈来控制景深,让个体从群体中突出出来,其他人作为背景进行衬托。这张小朋友坐在街边安全护栏上的画面,就是按照这个思路拍摄的。其实,笔者对纪实人文摄影也是略知一二,今天斗胆献丑,不妥之处还请海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