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河市燕郊鎮大石各莊村,百年梨樹饋贈“福果”

三河市燕郊鎮大石各莊村有一個千畝梨園,梨園中有古樹432棵,樹齡在100年到400年不等,其中有兩棵400多年的梨樹,被村民們稱為“梨祖”樹。

據村裡的老人說,400多年前,大石各莊村一位李姓小夥子外出打工,後與一位姑娘結婚。第二年春天,媳婦從孃家帶來兩棵梨樹苗,種在了村北的荒地上。幾年後,梨樹長大結果了,每當雨水少的年份,別人家的糧食都減產,可這小兩口的梨樹卻能結出滿樹的果子來,拿出去賣掉換來度過饑荒時期的口糧。

因此,鄉親們也爭相仿效起來,大面積地種植梨樹。後來,村民們就把這兩棵梨樹尊稱為“梨祖”。記者瞭解到,每年春節,都會有村民把紅布條和中國結系在這些百年的“福樹”上,為的是祈求新一年碩果累累,幸福安康。

據大石各莊村村委會主任謝寶良介紹,這兩棵“梨祖”樹是沙果梨樹,結出果子皮薄肉厚、酸甜適口,現在每年每棵樹的產果量都能達到200公斤。2002年,該村組織科技人員對這兩棵古梨樹實行了“高接換頭”術,嫁接上了優良品種,讓這兩棵樹上能夠結出皇冠梨、鴨梨、沙果梨三個品種的果子。2014年9月,三河市人民政府又將這兩棵“梨祖”樹確定為國家二級保護樹木。

初秋時節,在千畝梨園裡,一片片梨樹新品種長得正旺,古梨樹為何能生長百年甚至數百年?“這是因為有一群勤勞質樸的農民,精耕細作,悉心養護的結果作。”謝寶良說,梨園中的老梨樹和村民“相濡以沫”,人把樹照顧得好,樹上掛梨就多。

近年來,大石各莊村從種植、銷售上改變傳統的農業模式,通過對百年梨樹文化的挖掘,每年都會組織“梨花節”“碩果節”和“採摘節”,發展集旅遊、觀光、採摘為一體的新型農業。百年梨樹不僅是大石莊村的名片,更是村民心中的溫情記憶,他們把漫長的堅守轉化為科學的管理,經過幾代人的守候,終得碩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