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國資源豐富,人口還少,為何至今窮困潦倒?

邵嘉楠


蒙古國並不是純粹的內陸國,在天津有自由通行的港口,蒙古國人口少資源豐富,即便發展現代畜牧業也能成為畜牧業大國,可耕種土地雖然少,但是人均肯定不少,而且都是黑土地,土質肥沃,如果是中國人一定可以種出糧食,(參考中國人在西伯利亞的耕種),那麼為什麼會如此貧困,因為他們過分的民族主義,成吉思汗似乎成為了現代蒙古國民的精神食糧,民族主義成了貪汙腐敗的遮羞布,他們像得了妄想症一般,似乎覺得自己還生活在蒙古帝國時代,他們眼中沒有未來,只有現在和過去。

他們在心理上對中國人感情十分複雜,充滿了傲慢,偏見,排斥,甚至還有那麼一些自卑,這些情緒嚴重阻礙了中國人和蒙古國人民的友好交流,對於中國人在蒙古的投資無論好壞一律反對,沒了中國的投資蒙古國的經濟也一落千丈,但是日本韓國的投資又非常有限,日本人相對比較內斂,但是韓國人那個尿性,比任何民族都要傲慢,非常看不起落後的蒙古人(雖然韓國人面對歷史的時候常常會跟蒙古滿族拉關係)。

蒙古人本質上對體力勞動者是看不起的,不尊重勞動,也不善於學習,甚至認為喜歡學習的人是書呆子,在他們的學校裡面工科是不受歡迎的,他們最喜歡研究歷史、民族、種族還有成吉思汗的蒙古帝國。

這幾年極端民族主義貌似在冷卻,蒙古國經濟回暖,中國也給予了蒙古國很多經濟援助,主要考慮到可能中國政府也不想蒙古國被國內外反華分子利用。

他們只是反華勢力的一顆棋子而已!




通古斯專家


從世界地圖上看,蒙古國地處亞洲高原,北部地區有凍土層,完全屬於內陸國家,遠離海岸線,也無可以通航大型船隻到海洋的江河,更被中國和俄羅斯夾在中間,成為中國和俄羅斯之間的戰略緩衝地帶。

從氣候方面來講,蒙古國大部分地區為大陸性溫帶草原氣候,季節變化非常明顯,冬季比較漫長,大風暴雪那是常事;夏季比較短,晝夜溫差不小;春天、秋天這兩個季節短暫。

每年之中,大部份時間被大陸高氣壓籠罩,是世界上最強大的蒙古高氣壓中心,所以成為亞洲季風氣候區冬季“寒潮”的源地之一。在6月-9月,其天氣才是暖和的。降水很少,年平均降水量在120-250毫米之間,主要集中在7-8月;西北部地區屬溫帶針葉林氣候,許多高峰終年積雪。

處在這樣地理環境、氣候條件的蒙古國,其想要大力發展經濟談何容易呢?加上蒙古國人口較少,以及科技、教育、制度等等條件比較差,所以其根本就沒有辦法短時間內把經濟發展起來。

雖然蒙古國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不佳,但是其地質結構複雜,從北至南大體為高山草地、原始森林草原、草原和戈壁荒漠等6大植被帶,因此其自然資源比較豐富,已發現和確定擁有80多種礦產,主要蘊含鐵、銅、鉬、煤、鋅、金、鉛、鎢、石油、油頁岩等優質資源。

其中,銅礦儲量20多億噸,黃金儲量達3400噸,煤礦儲量達3000億噸,石油儲量達80億桶,鐵礦儲量為20億噸,螢石礦床儲量2800萬噸,磷礦儲量2億噸,鉬礦儲量24萬噸,鋅礦儲量6萬噸,銀礦儲量7000噸等等。

然而,蒙古國人口很少,如果按人均分配這些自然資源,並換成金錢財富的話,那麼個人資產是非常之高的。不過,可惜這些自然資源並沒有得到科學開採、有效利用,全部開發開採出來,因此他們的手裡是沒有多少錢的。

這樣說來,蒙古國的人民的確比較貧困潦倒。但不管蒙古國的經濟再怎麼落後,一樣有家產財富比較豐厚的一部份人。何況,再富有的國家,也是會有貧困潦倒的窮人的。



劍動天下


收入也沒想象那麼差 普通人一個月人民幣3000到5000 吧 只能說湊胡


Dennis9613


就是因為人口少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所以大家都不會被笑話,其樂融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