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總有銀行客服打電話讓我分期呢?

頭條金融


因為銀行要賺手續費啊。

銀行給用戶辦信用卡,拿到卡後,我們買東西了,可以一個月再還錢,這中間其實就是銀行給了你錢免費用一個月。

你想啊,一個銀行得有多少張信用卡,每張信用卡得刷多少錢,加起來即便是按照活期利率去看,也是不少錢。


那銀行為什麼還要髮卡呢?

銀行給大公司的貸款,雖然總額大,但其實承擔的風險也很大,背後需要配套有完整的的風控體系,且一旦出現壞賬,那都是大資金。

而信用卡用戶注意是用於消費,絕大多數客戶的信用都會比較良好,不容易有壞賬,對銀行來說就是優質的客戶,且信用卡分期的利率很高,那更是高毛利的生意了。

那麼多小金融結構想做消費貸,看中的就是市場。

所以,信用卡的分期和提現,絕對是銀行從信用卡賺到錢最有效的方式。

這才是銀行總提醒你分期的原因。

我有一次出差,一下子刷得比較多,又沒來得及保險,最後就沒抵住誘惑選擇了分期,可有了那一次之後,以後只要當月還款的金額比較大,就總有點想分期,要不當月還完信用卡能用的錢就比較少了,覺得很不舒服。

很多將賬單分期的朋友可能都有我類似的心理吧。1萬分10期一個月只要還1000多,頓時覺得好輕鬆。


康愉子


大家好!我長期在銀行工作,對信用卡業務比較熟悉。

我的答案是:因為利益驅動,所以總有銀行客服打電話讓持卡人分期。

據我瞭解,銀行客服營銷成功一筆10000元的信用卡分期,能拿到30元到60元不等的獎勵。

具體的獎勵金額,跟各家銀行客服人員的薪資結構有關。比如說,底薪高的銀行,獎勵就低;底薪低的銀行,獎勵就高。

正是因為分期業務跟銀行客服人員的收入多少直接掛鉤,所以總有銀行客服打電話營銷持卡人進行分期。

問題是,銀行為什麼要獎勵客服人員營銷信用卡分期呢?

有一次,招商銀行信用卡中心的客服人員給我打電話,營銷我辦理分期。我問她費率多少,她說很低,6期只要0.75%,12期只要0.66%。

我接著問她,換算成年利率是多少?客服人員避而不答,只是一個勁地說費率優惠、便宜。

可是,真的便宜嗎?

以招商銀行為例,該行信用卡的分期手續費率,換算成年利率的話,最低的是12期,也要14.62%。

目前,一年以內(含一年)的貸款基準利率是4.35%。比較一下,大家就知道信用卡分期實際上有多貴,銀行有多賺錢了。

有些朋友可能會想,最低還款的話,透支利率高達18.25%,銀行不是更賺錢嗎?為什麼銀行客服還要營銷持卡人分期呢?

除了貴,信用卡分期還有一個特點:一旦分期成功,手續費就變成持卡人的固定支出。雖然最低還款的利率更高,但持卡人可以在下一期賬單全額結清,實際支付的利息可能遠低於分期手續費。

與最低還款相比,銀行更希望持卡人進行信用卡分期,原因除了可以鎖定分期手續費收入,銀行還希望通過分期加強與客戶的聯繫。

正是因為信用卡分期能夠為銀行帶來豐厚的手續費收入和利潤,提高客戶黏性,所以銀行才會激勵客服人員打電話營銷持卡人分期。

正如孟子所說:“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銀行客服之所以總是打電話讓持卡人分期,唯一的原因也是利益:銀行的利益以及客服人員自身的利益。

歡迎關注《小錢說金融》,獲取更多金融常識!


小錢說金融


和一個朋友聊天,說接到一個很煩人的電話,我說是不是信用卡中心,他說是。傍晚時分,正好開車回家,浦發銀行打來電話,說你有幾筆大額的消費,確認是不是你本人在用,本來是一個正常的交流,我朋友說:我在開車你可以挽會給我打電話,有時候禮貌這個東西需要給懂禮貌的人才叫禮貌。那面緊接著說耽誤不了你多長時間,我朋友直接說了:你耳朵不好使嗎?我說我在開車,你耽誤我幾分鐘,我撞車了,出事故你負責不?你們電話有錄音,如果因為你耽誤的這幾分鐘,導致我注意力不集中而撞車了,產生人身傷害的話,你浦發銀行負債還是你這個不懂事的業務員負債,如果可以賠償的話,我不建議讓你耽誤我幾分鐘。


還好遇到一個不是很傻的業務員,說過半小時再打,我朋友說不用了,你不是邀約我分期嗎,就衝你這為了自己利益而不考慮他人安全的人品來看,指定不能分期。直接掛電話,拉黑。我朋友說銀行怎麼能有這樣的損人不利己的業務員。我說銀行也是盈利機構,也是生意人,用什麼樣的套路都很正常。誰叫你現在是用人的錢呢?能怎麼辦。朋友說:是呀沒辦法,不過做阿成介紹的副業應該很快就能還清了,還清後直接銷卡。我很贊同的說對。

信用卡客服打電話的套路,千萬別上當。

1) 一般銀行打電話想要你分期,都不會直接上來就說你分期吧有好處,都會先問,你有幾筆大額的消費,確認是不是你本人在用,這個時候不知道你是不是心裡咯噔一下,是不是發現我套現了?如果你有這個心理的話那麼恭喜你,你上套了。在用自己pos機刷卡的時候難免會出現一些不合理的賬單,讓對方有借題發揮的機會而已,就算你沒有太大額的消費,你真的認為銀行的業務員是傻子看不出來你是在套現?他還會說頻繁在一家收單機構的機器刷卡,你一樣心虛。

2) 要確實不是不你本人消費的這個開場白純屬廢話,幾萬塊的消費當然是本人在用了,盜刷了指定會報警,當你在確認是本人用的時候,那麼正題來啦,銀行會說你是優質客戶,你的這筆錢可以延期還款,而且最近看你大額消費比較多,應該是很需要資金週轉。只要每個月還個幾千塊錢的話就可以,這樣就可以減少你的資金壓力,你看先給你個警告,然後再緩解氣氛,給個臺階下,施以恩惠。

3) 你要是靜下心來想一想就會發現,這個套路太深了。先是直接問你大額消費,用自己Pos刷卡的人很多都會心虛,然後確認是不是你本人消費,就是告訴你懷疑你非法掏現,你小心點,這個時候你是不是會合計,銀行會不會給我降額呀。然後就和你說你是優質客戶,接受本行邀請,不用一次性還清,只要每個月還個幾千塊錢就可以,這個時候客服還是不會說分期還款。

4) 如果這個時候你問分期還款呀,他說對分期還款,對你在本行的信用累計有好處,這個時候如果你不想分期,那就直接說不用,掛掉就可以,如果你說考慮一下,或者說有事一會我想想再說之類的回答的話,那你完蛋了,電話會一直給你打,直到打到你分為止,相信卡部的業務員有這個韌性。是不是很煩人,不知道多少人被套路過。其實你不分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直接拉黑就好了,或者像我那朋友那樣硬氣一點,把話給懟回去。

銀行打電話讓你分期,真的是在提醒你如果不分期就降額嗎。

1) 好好想想,如果想給你降額的話,還和你廢什麼話,直接就降額了,電話都懶得給你打,之所以採用這麼多的套路是因為無論是賬單分期還是現金分期,目前是銀行信用卡的第一大收入來源,這也是為何銀行的客服樂此不疲給你打電話的原因所在。

2) 信用卡分期每月的手續費在0.5%-0.9%之間。可能對你來說,每月的手續費也就幾十塊錢,一二百塊錢,並不是負擔。但是你好好算一下分期的手續費你就會發現到底有多坑。

3) 比如說,你的分期金額是12000元,分12期,每月還1000元,手續費為0.6%,每月手續費就是12000*0.6%=72元,12個月下來就要支付864元。如果你單純的用864/12000得出7.2%,以為這就是分期的利率,那就錯了。

4) 別忘了,你每個月都在給銀行還錢,欠銀行的錢是越來越少的,可是每期的利息依然是按照12000元的基數來計算的,實際的年化利率需要用7.2%再乘以1.85左右的轉化係數,年化利息大概是13.3%。銀行分期年化利率=月息*12(月)*1.85(轉化係數),而且今年所有銀行的利率全部上調,都會達到7.4-8.4之間,你再算算這個利率更恐怖。年化利息最高能達到20%.

法律規定:

  • 0-24%部分的利息完全受法律保護;
  • 24%-36%部分的利息分情況不完全受法律保護;
  • 超過36%部分的年化利息完全不受法律保護,屬於高利貸。
  • 這麼看來銀行真是精明啊,幾乎都是卡在年化24%以下,你打官司也是贏不了的。

不要相信,分期能夠讓你在某行累計信用,可以協助你提額的鬼話。

1)信用卡分期業務會有分期手續費的產生,這才是銀行的純利潤,大家都知道銀行既然是一家盈利機構,那麼就肯定會能賺點就賺點的,畢竟從你身上賺走1塊錢,另一個人1塊錢累計起來銀行就可以在客戶身上賺走幾千萬乃至於幾個億。所以千萬不要小瞧了這幾塊錢的利潤。

2)我們還沒有重視到一個很嚴重的問題,銀行沒有對我們說真話,因為銀行經常性的打電話讓我們分期不說,而且還建議我們分24期和36期來償還,有的人就會想,我一共就消費了幾千塊錢,用得著兩年乃至於三年來還嗎?一旦這樣聽了銀行分期專員的話,你就深陷泥潭了,銀行的賬單分期時間越長銀行的利潤就會也高,想賺多點肯定是建議你分期最長的了,而且你給銀行一種還信用卡就像還車貸一樣困難,足夠說明你有多窮了,銀行會給窮人提額嗎?想都別想了。說以千萬別相信只要分期就那個提額的這一說法。

3)最後提醒一下,銀行是盈利機構,相信你能懂得銀行的這些所謂套路,為了能賺錢,讓你能夠當場做決定分期,什麼鬼話都敢給你說的。所以想要不這麼多煩人的事,還是賺錢還清信用卡,銷卡才是硬道理。


1不發文章就鬧心


因為小編的信用卡比較多,所以接到此類電話還是很頻繁的。


就比如,前段時間,某行客服給我打電話:先生您好,您的信用卡這個月的賬單是10000。因為您是我行的優質客戶,所以這次只需還3000多元就算是全額還款。剩餘的可以分幾個月來還。


因為金額太少,我並不打算分期,正準備掛電話,客服接著說:


先生,這個分期和你辦理的「分期還款」不一樣,更有意義。這次分期屬於銀行對優質的客戶的主動邀約,辦理之後銀行會考慮第一時間提高你的信用卡額度和活躍度,讓你的信用卡越來越好,越來越方便。


語速又快又急,反覆強調這是銀行主動邀請優質用戶的分期,能提高額度。如果是三年前的我,肯定傻乎乎的相信——因為我是優質客戶,銀行才會主動邀約我分期還款。


但我仔細詢問後發現,其實就是變著法兒讓你分期,還不能保證一定提額。套路而已。


銀行推銷信用卡的分期還款,很常見。對於手頭很緊,一次還不完的人來說,雖然多付了手續費,但能解燃眉之急。


不過如果能一次還完,最好不要分期。因為分期還款的真實利率比銀行對外宣稱的要高的多。舉個栗子:我這個月的信用卡賬單是10000,我選擇12期分期還款。12期費率是0.6%,每個月的手續費就是60塊,總共是720塊。


換算成年利率是7.2%,不算高。但問題是0.6%不是月利率,而是手續費的費率。手續費的算法和利率不同。每個月要還的本金是10000/12=833元。


那麼,每個月總共要還給銀行833+60=893元。第一個月,折算成年利率是7.2%。第二個月,已經還銀行833元的本金,還欠銀行9167元,折算成年利率是7.85%。以此類推,最後一個月,還欠銀行833元,折算成年利率是86.4%。由此可見,7.2%絕不是真實的年利率。


其實,你每個月都在給銀行還錢,欠銀行的錢是越來越少的,可是每期的利息依然是按照10000元的基數來計算的,實際的年化利率需要用7.2%再乘以1.85左右的轉化係數,年化利息大概是13.3%。


銀行分期年化利率=月息*12(月)*1.85(轉化係數),而且今年所有銀行的利率全部上調,都會達到7.4-8.4之間,你再算算這個利率更恐怖,年化利息最高能達到20%。


超盟金服


銀行做為一個金融機構,國家的金庫,有經濟市場調節功能,做為一個企業單位,銀行要維持企業的利潤增長,發行信用卡也是銀行的一個利潤增長點,利潤主要分三塊,一塊是信用卡消費手續費,一塊是分期利息,一塊是年費。信用卡手續費銀聯的標準是0.6%,銀行卡可以收取其中的70%,也就是說持卡人消費1萬,扣除商家的手續費是60,銀行可以在其中拿到42塊!所以我們經常可以在酒店,飯館,電影院,超市等場所可以看到,持某銀行信用卡消費可以打折,這是銀行培育持卡人的信用卡消費行為!分期這塊業務是當持卡人發生大額消費行為時,為給予持卡人的還款壓力,做的一個時間換空間的還款方案,一般設置有3個月,6個月,12個月為週期,週期不一樣,利息不一樣,差不多月息在8釐左右!年化利率大概為1分,按1萬算,分12期,一年的利益大概在1000左右,類似於貸款,信用卡的性質就是消費類的貸款。年費基本上是金卡以上客戶,銀行根據客戶的授信額度劃分普卡,金卡,白金,鑽石,黑卡等,收取年費主要在於銀行需要從髮卡成本以及持卡人資金佔用角度的一種利潤點,你也可以通過每年消費多少筆數來免除年費,銀行這是在告訴你,我給你批卡,是希望你用,養成用卡的習慣,再通過賺取手續費和分期利息來獲取利潤!我們經常收到銀行打來電話要做分期,就是希望你讓銀行掙點錢,幫持卡人緩解還款壓力,在獲取利潤的同時也可以減少呆賬壞賬率!


支付界的一塊磚


因為銀行有利可圖,所以才會給你打電話,要不然銀行不會隨便給客戶打電話,一般來說這是來自信用卡方面的分期電話。

銀行發行信用卡的本質還是為了盈利,追求利潤,而不是為了做公益,信用卡的主要收入來源一是來自商家的費率,二是來自客戶分期的手續費用。

銀行客服給客戶打電話,目的自然是從第二個方面增加銀行的收入,同時也給這個電話客服提成,因為銀行的電話客服一般都是外包的機構,底薪低,想要賺錢就必須拉到更多的客戶分期,畢竟羊毛出在羊身上,想要賺錢,還是需要從客戶這裡賺錢呀。

到底該不該分期呢?

既然銀行給你打電話並且請求分期,那麼應該選擇銀行信用卡分期嗎?其實這個問題非常簡單,主要還是根據個人的情況來選擇是否分期。

如果有足夠的資金來償還,那麼儘量直接還款,不要選擇分期,因為分期的本質是讓銀行賺錢,自己多掏錢出來。

而如果實在無法一次性償還這些信用卡賬單,那麼只能選擇是分期付款,如果能力足夠,還是進行選擇分期次數少的選擇,這樣分期的成本會更低一些,對個人來說就相當於減少了信用卡的還款成本。

現在的人都喜歡使用信用卡,花唄等信用貸款產品,似乎是在用銀行的錢來讓享受自己的生活,但是歸根到底,還是需要償還這些金融機構的錢,在這個消費的方面,我一直堅持的原則是適度信用消費,適當的超前消費必然是有益的,但是一旦過度,那麼非常容易揹負鉅額的負債,而這些負債的利率又非常高,如果不謹慎一點,非常可能進入拆東牆補西牆的消費陷阱裡面,個人債務問題越來越大。


理財日記哥


信用卡分期,是信用卡業務利潤的主要來源。你不分期,人家掙什麼錢?

信用卡分期是怎麼掙錢呢?主要是收取手續費。手續費率,在分期的時候我們感覺不高,而實際通過收益率演算的話,還是高的嚇人的。

以200元分期為例,在某信用卡分期中,告訴我們分12期的手續費率是8.78%。分12期,需要償還手續費17.56元,平均每期償還手續費1.47元。17.56除以200,結果就是8.78%沒有問題。

注意,為什麼信用卡總是說手續費率而不敢提利率呢?手續費是一個很含糊的概念,如何計算自己說了算。實際上通過財務收益率計算公式,我們可以計算出分12期,實際上收益率是15.83%,也就是說我們這筆信用貸款的利率高達15.83%。

產生這種誤差的原因在哪裡?實際上,我們每期償還本金的,但是每月固定的手續費不變。這樣就會造成,隨著欠貸本金逐步減少,手續費率相對越來越高的情況。

比如最後一期我們償還本金16.66元,手續費1.47元,當期手續率8.78%。如果年化的話,手續費率是105.36%,100%的高利貸。可是如果平均到每年之後,我們的平均利率只有15.83%,因此又在法院保護的合法民間借貸利率24%以內了。


所以,銀行這是在偷偷的賺錢。畢竟我們在小額信貸分期的時候,確實對於我們還貸壓力負擔不大,也不會產生嚴重的後果。根據個人需要吧。但是要注意,如果是2萬元分期,可要支付一年1500多元的利息,還是自己悠著點兒的好。


暖心人社


大家好,我是您身邊的家庭理財專家“財富精算師”,歡迎隨手點擊右上角關注俺。

為什麼總有銀行客服打電話讓我分期呢?

小財近期刷了某行信用卡一筆大額的費用,銀行客服繼而連三給我打電話,極力勸說我辦理分期。但是小財算過一筆賬,分期非常不換算。

1、分期費用低,不代表實際利率低。

當我們選擇分期的時候,銀行告訴我們是免息的,但是要收取手續費。很多人以為免息就是不要錢了,實際上貓膩都在手續費裡。

比如,銀行客戶在電話中告訴我,如果分十二期,可以享受45折的優惠,月費率僅有0.32%!!!但實際上,實際上這筆錢的年利率也已經到了7.09%——不少銀行的消費貸,到期一次性還本付息的也就是年化利率5-6%之間。

為什麼出現這樣的差異呢,說起來還是很複雜的。

比如你借了12000元錢,按照0.32%的費率,每個月還本金1000元,每月還費用38.4元。那麼第一期,你享受的年化利息是3.84%;到了最後一期,1000元一個月的費用就是38.4,相當於年化利率到了46%。一年綜合下來,你平均享受的實際利率是7.09%。

若是分期費用不打折,月費率0.71%,年化實際利率達到15.73%。

2、銀行讓你分期,實際為了多賺錢。

熙熙攘攘,皆為利往。

通過上面的計算我們可以看出,相比正常的消費貸款,銀行分期的實際利率是非常高的,而且不是通過利息來收取,是通過手續費正當的收取。

通過銀行信用卡分期,銀行賺取手續費,正是激勵客戶給你打電話的原因。

實際上,銀行信用卡的利潤兩個正是來自兩方面,一個是商戶刷卡費,另一方面就是消費者的利息、滯納金和分期手續費。


所以各位讀者,如果有人勸你分期,儘量還是算清楚,及時還款比較好。


財富精算師


很多信用卡持卡人都接到過銀行信用卡中心的電話,推薦你的信用卡消費透支進行分期;即使銀行沒有打電話,銀行信用卡持卡人也會通過各種微信、短信通知等向你推薦信用卡還款分期。

那麼,為什麼銀行信用卡客服總是以各種方式推薦信用卡消費還款進行分期呢?

首先,信用卡分期客觀上延緩了信用卡透支的還款壓力,特別是大額消費通過信用卡分期業務減少了短期的還款壓力,為還款延長了時間

有一些信用卡大額消費,如果在還款期完全還款,可能會在短期內對信用卡持有人形成巨大的還款壓力,比如如果你一次性或者在某一個月集中消費幾萬元甚至幾十萬元,那麼如果在一個月內完全還款,還款的壓力是比較大的,也可能完全沒有能力進行還款,可能會導致信用卡透支逾期,從而對自己的信用造成不好的影響,甚至如果上了黑名單,那麼對未來的個人信用如貸款都會造成較嚴重的後果。

而如果分期就完全不同了,以一個月透支信用卡消費12萬元為例,如果一次性還款12萬元對很多人都會有較大的壓力,但如果分期12期,則每個月需要的還款金額只有1萬元,壓力就小得多;如果進行24期的分期,則每個月需要還款的本金只有5000元,可能就基本沒有什麼壓力了。

所以,銀行信用卡客服向信用卡透支消費者推薦信用卡還款分期,客觀上對一些信用卡的消費者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其次,銀行信用卡客服推薦信用卡還款分期當然也不是完全是無利起早,信用卡分期還款的高費率也是銀行進行反覆推薦的重要原因

無利不起早是所有商業活動的基本邏輯起點,銀行信用卡分期也不例外。為什麼銀行的信用卡客服、微信或者短信動員你進行還款分期,賺取高息收入肯定也是重要的原因。

有朋友可能會說,在收到銀行的信用卡賬單同時推薦進行分期償還時,有的還會告訴你只收取一定的手續費,不收取利息。

這難道不是明確地給我們傳導一種理念,即分期還款是一件很佔便宜的事情,沒有什麼成本,佔便宜不佔白不佔。

但銀行信用卡分期償還真的便宜嗎?真的是不收取利息嗎?綜合費率真的很低嗎?

當然,現實中有的銀行的信用卡還款分期利率確實比較低,有的銀行分期還款連利息也不收,那銀行不是虧了嗎?我們分期不是賺了嗎?

事實並非如此,有道是從南京到北京,買的沒有賣的精。我們用一個銀行的真實數據安全來看看銀行信用卡分期償還的成本是多少?

麒鑑曾經用一家銀行的真實數據作為案例分析過這家銀行信用卡分期償還的成本(也可以說是利率)到底是多少?

這家銀行提供的信用卡賬單和分期還款的情況如下:

本期最大可分期賬單金額3022元,分12期償還,每期的本金251.84元,每期手續費19.95元,沒有利息。

表面上看,確實沒有收取利息。這會給很多人一個大的誤解。而重要的是,每一期19.95元的手續費由於金額並不大,也會讓很多人不在意甚至忽略。

但實際情況呢?雖然每一期的手續費金額固定而且金額不大,但由於從第一個月開始每個月還本,到最後一個月的本金就已經非常低了,以上面的案例為例,最後一個月的本金只有251.84元,手續費金額仍然是19.95元,因此,最後一個月手續費與本金的摺合年息超過95%。

如果我們用十二個月的佔用本金簡單地進行加權平均水平計算,12個月平均每個月佔用資金1595.21元,每個月的手續費19.95元,摺合成費率為千分之12.51,摺合成年費率為15%。

這還是簡單的算術平均計算,如果通過加權和複合計算,年化費率可能會更高,有報道說,銀行信用卡分期的綜合成本在12—18%之間,應該基本上是可信的。

因此,我們現在應該知道為什麼銀行信用卡客服會那麼積極地推薦信用卡還款分期,客觀上對大額信用卡消費者有一定的幫助減輕還款壓力的作用,主觀上銀行信用卡有較強的趨利衝動,即高回報才是銀行信用卡分期還款推薦的主要原因。



財經文化評論


分期讓銀行能夠長期穩定的賺取高利潤。


1)長期穩定。現在的信用卡競爭激烈,髮卡銀行數百家之多,卡與卡之間同質化嚴重。你這個月用A卡,下個月就用B卡,而A卡的銀行可能連制卡費和快遞費都沒賺回來。


如何綁定客戶,讓客戶長期的使用自己的服務,這不單是普通的企業考慮的問題,也是銀行一直在考慮的問題。


那麼勸說客戶分期,你分期3個月,它至少這3個月不擔心你了,你分期12個月,一年的存量就保住了。


你可能說,不對啊,我一開始分期12個月,但是我1個月後手頭有錢了,提前全部還掉不行嗎?


沒錯,可以。不過許多銀行在這裡耍了個花槍,可以提前還,但是要把所有的分期費用全部還上。比如說你分期6個月,第二個月就想全部還上,那不好意思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個月的分期手續費的要付。這可是個大利潤。


2)分期屬於銀行的高利潤產品


為什麼這麼說?銀行放貸款,按揭年化5.xx%,普惠金融5%左右。而分期大概是貸款的兩倍年化。


比如說

“【XX銀行】12/31前,您本期信用卡賬單可分期金額50000.00元,期數12期,手續費9折僅0.59%/期,每期本金還款4166元,每期手續費295.00元。”


我們不用複雜的公式,就跟等額本息還款做比較,所有人都能看懂


5萬元分12期,每個月還款為本金4166+利息295=4461元


按照50000本金,月息5.9釐計算:

可以看出: 信用卡分期本質上就是等本等息的還款方式


5.9釐的信用卡分期一共總支出53532元


換算成等額本息大概等於10.67釐(等額本息10.67釐一共總支出53534元)


信用卡分期5.9釐手續費=等額本息10.67釐利率。


折算出來的年化大於12%


3)信用卡業務已經是銀行的重要利潤來源


看招行2018年報,信用卡流通卡數8,430.44萬張,較上年末增長34.98%,流通戶數5,802.93萬戶,較上年末增長23.61%,2018年信用卡利息收入459.79億元,同比增長16.29%;受益於交易量增長,信用卡非利息收入207.22億元,同比增長38.95%。


也就是6000萬個客戶,一共給招行創造了666億的收入,一個客戶創造了1000多元的收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