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2001年李澤楷不賣掉騰訊股份,他會成為當今首富嗎?

XIAOSI


如果2001年李澤楷不賣掉騰訊股份,他會成為當今首富嗎?

其實我們要知道當年李澤楷投資騰訊公司是因為他的父親李嘉誠和馬化騰的父親是至交,李嘉誠讓他幫馬化騰,所以投資了110萬美元,這筆錢對他來說不是很多,他也沒打算有啥收益,畢竟當年李澤楷並不怎麼看好騰訊,那時候就連馬化騰自己都還是個小白,他不懂投資,只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去做。

在1999年,李澤楷投資的錢所佔的股份有20%,馬化騰拿著這筆錢去做寬帶以及服務器,那時候馬化騰並沒有打算先掙錢,而是在搞基礎建設。但是第二年互聯網就迎來了最艱難的時期,馬化騰的錢幾乎已經消耗光了,在那種情況下,沒有人願意幫馬化騰度過難關,包括李澤楷也不願意再掏錢給他繼續揮霍,因為大家都認為互聯網行業已經江河日下了。不過天無絕人之路,就在所以人都對他失去信心的時候南非的一家企業竟然看上了他,並主動與他聯繫,他們覺得馬化騰做的這件事前景很好,如果將來成功了一定會非常有影響力,於是他們投資了2000萬美元,佔騰訊股份的32%,那時候李澤楷也乘此機會把自己的股份賣給了那家企業,當時賣的價格為1260萬美元。

這樣算下來,其實李澤楷的這筆投資還是賺了的,從當初的110萬美元到1260萬美元,價格整整翻了10倍多。然而,李澤楷沒有想到,他當初以為自己見好就收是最明智的,卻不知道如果這筆投資沒有賣掉到今天值多少。騰訊現在的總市值是3.44萬億港幣,我們算了一下,根據騰訊現在的總市值可知李澤楷當年的那筆投資放在今天就是5848億人民幣,即871.5億美元。如果看世界首富榜,他可以穩居第三名,並且李澤楷也有自己的基業,如果全加上的話,世界首富就非他莫屬了。


趨勢牛哥


我們先來看下騰訊控股上市後的走勢圖!

單純從股價來看,騰訊股價從2014年6月上市至今漲了近700倍。目前的市值是3.16萬億元,假如在2001年,李澤楷不賣掉騰訊股份,20%的股份市值就是6000多億港幣。因此,很多人,認為他不該賣!


我認為投資的賬不應該簡單回頭這樣算!


想當年,2000年4月,李澤楷投資220萬美元,2001年,以1260萬美元,賣掉股份,淨賺了1000多萬美金,1年左右的時間,賺了近4倍。又有多少人能夠如此成功,1年時間賺了4倍?!


其實,在2000年前後,互聯網是泡沫,很多公司倒閉了!

假如他當時不賣的話,真不好說,騰訊的股價就會簡單象上圖那樣的漲勢在走!因為,假如他不賣的話,就可能阻止其他新的投資人進來,沒有新的合適的投資人進來,那麼騰訊很可能做的並不一定有現在這麼好。

道理很簡單,當年他佔了20%的這個股份,20%的股份話語權很高,那麼他就很大程度的決定了這個企業的戰略發展方向。在戰略發展方向一旦錯了,那麼這個企業的未來的經營狀況就是未知數。簡單點說,一個企業的成長最主要是靠經營者團隊。但是除外,更重要的要受到董事會的決策影響,董事會的決策一旦發生了錯誤,然後這個經營團隊堅決執行,那麼這個企業走的會更差。20%的投資股權,這個話語權確實太高了。真的值得考究,不被稀釋的話,對企業的自主經營影響是非常大的。


市場上,確實有些小投資人就比較看好騰訊!我也看不懂!

可惜是在當年騰訊股價在300多元看好,有什麼意義呢,同樣我也看不懂。但是,我看不懂,並不代表別人看不懂,對不?

李澤楷在2001年互聯網泡沫期間獲利4倍離場,在我看來是最理性的,最明智的投資!


錢道財經


世界上沒有後悔藥可以吃,李澤楷也是如此,看到騰訊股價此後蹭蹭上漲,估計李澤楷也會生出悔意吧!

在1999年,李澤楷投資了110萬美元佔了騰訊的20%的股份,此後美國納斯達克互聯網泡沫破裂,互聯網迎來寒冬,國內互聯網也不能例外的進入了寒冬,2001年李澤楷就把20%的騰訊股份轉讓給南非一家投資公司,作價騰訊股份賣了1260萬美元,相比1999年的110萬,賺了1150萬美元,翻了11.5倍。

從投資收益看,兩年時間獲得了11.5倍的收益,也算是一次巨大的成功,可是意想不到的是更大的成功潛藏在後面。

根據1150萬美元20%持股倒推回去,當時騰訊的總市值是5750萬美元。今天騰訊收盤價是362.4港元,總市值是34503.88億港元,摺合4423億美元,20%股份計算,大約是884.6億美元。騰訊最高市值超過5000億美元,20%市值1000億美元,世界首富是亞馬遜的傑夫貝佐斯,市值一度高達1500億美元,但目前離婚,財產估計損失很大,會不會退出世界首富不可知。

但是以884億美元還是難以成為世界首富,比爾蓋茨和歐洲首富伯納德·阿諾特資產可能超過900億美元,李澤楷的財富可能排在第三位,


杜坤維


李澤楷是首富李嘉誠的小兒子,2000年4月投了220萬美元給騰訊,所佔股份達到了20%,在2001年騰訊估值6000萬美元時,李澤楷將手中20%的股份全部賣掉獲得了1260萬美元,一年的時間賺了1150萬看起來似乎很不錯。

但是如果當時沒有出售這20%的騰訊股份,按照現在騰訊的市值來計算,20%的股份價值高達5660億元左右,身價遠超馬雲成為國內首富完全不是問題。

但是事實很殘酷,李澤楷的投資沒有他父親那樣具有豐富的經驗,錯過了一次最佳的機會。

其實對於投資者來說每一次的投資都是火中取栗,李澤楷投資騰訊後騰訊一直處於風雨飄搖之中,當年騰訊的估值550萬美元,誰能想到十幾年之後騰訊會一路飆升到現在的3.17萬億港元呢?

再加上2001年南非MIH出現,給騰訊估值6000萬美元,此時20%的股份價值一千多萬美元,短短一年的時間就能取得了11倍的收益,你說你還能堅持住嗎,我想絕大部分的人都想出售拿錢走人吧。

下面再看看世界富豪榜單,李澤楷如果現在持有騰訊20%的股份是否能夠成為第一?

最新的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第一名是傑夫、貝佐斯財富是1084億美元。

要是李澤楷持有騰訊20%的股份,價值大約為797億美元,這個財富僅次於巴菲特可以全球排名第五。

賣掉騰訊股份的李澤楷現在身價多少呢,據2018年的香港富豪榜顯示,李澤楷身價在44億美元左右,而這個財富數值在全球排名就比較靠後了,在現在看來2001年拋售騰訊股份試一次非常失敗的舉動,不然中國又多了一位超級富豪。


案案看世界


李澤楷,香港首富李嘉誠的二公子,現任電訊盈科主席。李澤楷最廣為人知的除了為李嘉誠的兒子之外,賣掉騰訊的股票也是一件被廣為人知的事情。

1998年11月11日,馬化騰和同學張志東在廣東省深圳市正式註冊成立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不過互聯網是很燒錢的,特別是騰訊做QQ對服務器要求很高,這也是為什麼早期騰訊限制註冊人數的原因,在1999年的時候騰訊就已經沒有錢度日了,到處去化緣,李澤楷就是在此時出資了110萬美元收購了騰訊的20%的股權。

李澤楷為什麼會投資騰訊?

李澤楷之所以會投資騰訊最主要的原因在於馬陳術,那馬陳術是誰呢?他就是馬化騰的父親,馬陳術曾經擔任交通部海南八所港務局會計、統計員、計劃科科長、副局長,深圳市航運總公司計財部經理、總經理,深圳市鹽田港建設指揮部副總指揮,深圳市鹽田港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在1997年被選為鹽田港上市公司的董事【這就是所謂的普通家庭】。

當時李嘉誠正與深圳鹽田港合作,所以馬化騰公司缺錢時,馬陳術找到了李嘉誠幫忙,李嘉誠就讓李澤楷的盈科投資了110萬美元,說實話,當時李嘉誠和他的小兒子李澤楷並不是為了投資,根本就沒指望這110萬有投資回報,是為了送馬化騰的爸爸一個人情,這也是為什麼後來李澤楷出手那麼豪爽的原因。

2000年-2001年互聯網的寒冬開始,國內互聯網也不能例外的進入了寒冬,當時騰訊需要繼續融資,但是盈科不想繼續投入,而南非的MIH公司卻很看好騰訊(當時MIH的副總網大調研時發現中國的網吧基本都裝有QQ,覺得騰訊大有可期),所以MIH就接手了李澤楷的20%股權,作價1260萬美元;李澤楷一看相比1999年的110萬,賺了1150萬美元,翻了11.5倍,就很豪爽的賣了,因為李澤楷看不到騰訊的未來。

能否成為當今首富?

騰訊後續還有融資,所有即使李澤楷沒賣出騰訊的股份的話,後續也會一直被稀釋,我們假設最終持有個15%的股份(騰訊的融資史較短),那麼到今天,這個股權大致價值為:31411.3*0.15=4711.7億港幣,摺合約為:600.75億美元。

600億美元的話,我國的首富是妥妥的了,2019年首富馬雲家族也才2750億人民幣,摺合400億美元不到,但是距離世界首富還有一定距離,即使再把他老爸李嘉誠的財富加也還不夠問鼎世界首富,況且李嘉誠的大兒子李澤鉅是不會同意的,所以李澤楷沒有機會問鼎世界首富。


鯉行者


李澤楷,李嘉誠的第二個兒子,2012年李嘉誠分家時,李澤楷分到了約200億美元的現金, 李嘉誠的公司留給了大兒子李澤鉅。2019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榜,李澤楷以財富46億美元排名我國富豪榜第59名,李嘉誠排名第4,如果當初不賣掉騰訊的20%的股份,那李澤楷將超越他老子,成為我國的首富。

李澤楷投資騰訊背景

騰訊創立於1998年,創業初期騰訊和其他初創企業一樣需要資金支持,馬化騰找到了同為潮汕老鄉和潮汕商會的李澤楷,希望李澤楷能夠投資騰訊,李澤楷倒不是因為看好騰訊的商業模式投資騰訊,而且因為同為潮汕幫,李澤楷投資了騰訊220萬美元,獲得了騰訊20%的股權,2011年南非報業找到李澤楷,希望收購李澤楷手中20%的騰訊股權,並且開價1260萬美元,李澤楷一看,騰訊這幾年也不盈利,而且南非給的報價的回報是投資本金的6倍,李澤楷當時就答應以1260萬美元的價格賣掉了騰訊的20%的股權。後來事實證明李澤楷失去了一個成為我國首富並且超越李嘉誠的機會。

李澤楷不賣掉騰訊股票能成為首富嗎?

1998年李澤楷投資騰訊,並持有騰訊20%的股份,1998年以後騰訊經過了幾輪融資,李澤楷的股份要是不出售給南方報業,最終上市後持有的股份會比20%少,因為融資會被稀釋,但是等到騰訊上市後,10%的股份是有了,按照騰訊最新的市值4000億美元計算,李澤楷持有的騰訊股票市值為400億美元,我國首富馬化騰的財富才388億美元,李澤楷妥妥的會成為我國的首富。


互金圈


李澤楷,李嘉誠之子。

曾經投資過騰訊,當年持有騰訊20%的股份。李澤楷在參加一檔訪談類節目時說,賣掉騰訊的時候,賺了十幾倍,團隊出售騰訊股份的時候,他自己也是認可以,因為這個回報還不錯。

李澤楷在訪談中說當時賣騰訊股份是為了籌錢購買香港電訊,現在看來是一次極大的教訓。

那麼如果李澤楷不賣掉騰訊股份,現在會成為首富嗎?

李澤楷在2001年將20%的騰訊股份賣給了南非傳媒集團Naspers,Naspers投了2000萬美元佔了騰訊32.8%的股份,這32.8%的股份裡就有20%是李澤楷的,使得南非Naspers一直是騰訊控股的大股東,即便是後來有減持,目前南非Naspers依然是騰訊控股的最大股東,截至2019年6月30日,持有騰訊控股29.6億股,持股比例31.1%。

如果當時李澤楷沒有賣掉這20%的股份,現在財富有多少?騰訊最新市值是3.15萬億港元,20%的股份就是6300億港元,約人民幣5687億元。而根據胡潤最新發布的2019年百富榜數據看,首富是馬雲家族,財富2750億元。

所以,如果李澤楷當初不賣掉20%的騰訊股份,現在已經是中國首富了。可是,世上沒有如果。


財經宋建文


感謝您的閱讀!

現在的思路是——李澤楷不賣騰訊股份,可能不會有今天的騰訊。思路的來源是:騰訊是南非的MIH(母公司是南非報業),而騰訊就是靠著MIH的大量融資才獲得的成功!

那麼,事實真的如此嗎?在1999年,騰訊初期,IDG和我們提到的李澤楷盈科數共同向騰訊投資了220萬美元(分別110萬美元),各獲得20%的股份。

在2001年的時候,李澤楷以1260萬美元的價格將其所持騰訊20%的股權,賣給了MIH。一定記住,僅僅是這110萬美元,僅僅2年的時間,李澤楷就獲利了十一倍的報酬,這本身就是不小投資成功案例。誰能預見騰訊的未來,我並不覺得李澤楷是投資失敗,反而這是一個非常精準的投資!

可是,從李澤楷看來,這確實是一次失敗的教訓:

  • 一是投資經驗還是保守了些,將危機感擺在了前頭
  • 二是當時的重心是香港電訊,借貸需要180億美元,所以必須找到接受的賣家,將非核心的業務賣掉,騰訊股份就是其一

其實,在2000年左右,對於互聯網來說就是企業的寒冬,當時,很多IT業網站的訪問量日漸減少,電子商務越來越難開展,馬雲,馬化騰都在遭受這種互聯網的泡沫經濟。

因此,李澤楷的選擇,在當時看來也不算錯誤!確實,MIH的不斷投入是騰訊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可是你得看到,騰訊的市場已經慢慢的提升,中國網民對於互聯網的需求越來越大,在這種情況下,騰訊的成功是必然。

所以,騰訊的成功,不是李澤楷賣股份換來的,不過有一定關係;因為,李澤楷可能沒有那麼高的前瞻性,可能不會一直投資騰訊,這可能也是李澤楷感覺失落的地方。

如今的騰訊市值高達3.14萬億港元,我們就按照這樣計算,不算一些稀釋股份的事情,20%的3.14萬億港元,0.628萬億港元,摺合為5660億元。


我們在最近發現,胡潤百富版中,馬雲排名第一,資產為2750億元,這樣一算,李澤楷可能還超過了馬雲,成了中國首富。

所以,也難怪李澤楷會後悔,雖然當時的投資是準確得,只是沒有了前瞻性!


LeoGo科技


當時李澤楷以110萬美元購買20%的騰訊股份,目前騰訊市值2.66萬億港幣,即是5320億港幣,折算成人民幣差不多4700億人民幣,670億美元左右,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呢?

市值最高峰可以成為首富

對比國內,目前首富是馬雲,身家在2700億人民幣左右,距離4700億元還有一段很長的距離,馬雲如果想要達到這個水平,現在不能退休還要繼續專心工作,對比全球,福布斯富豪榜最新公佈排名第一的是1084億美元的貝佐斯,670億美元排在6-7位左右,不過值得一提,騰訊市值最高峰時候達到5萬多億港幣,目前已經縮水近一半,可見當時騰訊市值最高的時候,李澤楷成為全球首富是沒壓力的。

購買股份的經過

2000年正值互聯網泡沫期間,騰訊處於不穩定的狀態,需要資金來融資,馬化騰也回應當時只是需要資金來週轉才賣出股份,並不沒有過多的思考,當時騰訊估值是550萬美元,只是一件不太起眼的公司,馬化騰找過聯想、新浪、雅虎等投資大佬,都被拒絕,最後李澤楷和IDG一共投資220萬美元換取20%的騰訊股份,其中李澤楷投入110萬換取了20%的騰訊股份。

賣出股份的經過

短短一年時間,騰訊已經成功渡過難關,市值從550萬美元升值到6000萬美元,這個意味著李澤楷短短一年賺取了11倍的利潤,當然騰訊未來還有很大的升值空間,李澤楷也有發表後自己為何賣出股份的原因。

由於當年這是一筆很不錯的投資,短短一年就有11倍的利潤,而且當時李澤楷的電信公司完成收購業務,需要資金來解決現金流的問題,正好騰訊的這筆投資成功,同時南非MIH有意用1260萬美元購買李澤楷手上的騰訊股份,加上當時互聯網行業泡沫很大,經過分析騰訊的利潤已經有限,李澤楷與團隊商量過後就賣出了騰訊20%的股份,同時也錯過了唯一的成為首富機會。

最後總結

其實這也是時代的選擇,李澤楷持有騰訊20%的股份,雖然短短一年時間升值11倍的,但是自身出現資金需求,加上互聯網當時利潤不多,賣出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投資就是這樣,當時的一個決定會對未來產生影響。

最後,現在回看李澤楷的自身經歷,一直持有騰訊股份可能性不大,除了經商需要之外,李澤楷經歷了離婚,資產被分薄了,自然成為不了首富,當然成為首富的他也不太可能離婚。


財經樂少


李澤楷,被業內常稱之為“小超人”,其創辦的電訊盈科市值曾一度與長江實業相當,可見其資本運作能力!

而在眾多的投資案例當中,又以1999年出資110萬美元佔騰訊20%股份、2001年1260萬美元賣出,最令市場津津樂道!如果,當年李澤楷不出售騰訊股份,今天或許能超越其父,成為內地首富的!

如果沒有李澤楷的110萬美金,或許就沒有今天的騰訊

據說騰訊創業初期(1998年)、連一臺2000元的服務器都買不起,而小馬哥曾打算以300萬的價格賣掉QQ,找過雷軍、也找過張朝陽,只不過當時沒有人賣罷了!試想一下,如果當年的QQ被“賤賣”,還會有今天的騰訊帝國麼!

1999年,正好深圳召開中國國際高新技術交易會,騰訊引起了IDG的關注;而此時,通過馬陳術(馬化騰父親)的關係,又受到李澤楷盈科數碼的重視。最終,兩大集團聯手投資220萬美金,佔股40%!

2000年開始,互聯網寒冬正式降臨,國內外很多互聯網公司接連破產、倒閉。當時的盈科,眼看騰訊一直未盈利、有點急於求成,再加上李澤楷對於互聯網前景並不看好!

此時,又有南非MIH集團願意當“接盤俠”,還是1260萬美元的“天價”,李澤楷當然會選擇出售來咯!短短兩年,翻11.5倍,無論怎麼看,都是一筆劃算的買賣!

如果持有至今,李澤楷或許僅憑騰訊的股票,就能榮登首富的寶座

雖然這幾年,騰訊也有過幾次融資,其股權有所稀釋,但整體力度並不大!1999年的20%股份,持有至今,大概還會佔15%左右的股權!

而按照騰旭當前3.14萬億港元(約4000億美元)的市值來算,15%股權就是600億美元。妥妥的國內首富,世界排名前幾位的超級富豪!

總之,首富與自己就這麼一肩而過,說李澤楷不後悔,那是騙人的!連我這個旁人,都覺得可惜啊!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交流!財經問題就請點擊關注【財經者思】,記得多多點贊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