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總統7個月前還奉承白宮,如今狠挖美國牆腳,背後或有3個原因

霜染紅葉,露催秋暮。巴西總統博爾索納羅在收穫的季節來訪。雖然目的是“收穫”,當然也不能兩手空空。博爾索納羅10月24日表示,將給予遊客以及商務人員免籤待遇。自2019年初以來,巴西給予美加日澳等發達國家免籤待遇,而第一個享受這種待遇的欠發達國家就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巴西總統7個月前還奉承白宮,如今狠挖美國牆腳,背後或有3個原因

為了表達敬意,博爾索納羅還在10月25日下午向人民英雄紀念碑敬獻花圈。回想1年前,正在競選的博爾索納羅發表了一系列強硬乃至不友好的言論,被冠以“南美川普”的綽號。博爾索納羅勝選後積極表現出“親美”姿態,在2019年3月迫不及待地訪問了華盛頓,他聲稱巴西的意識形態已經改變,讚美CIA“很出色”,同意向美國開放一處火箭發射基地,毫不掩飾要學習川普的“讓美國重新偉大”,只是改成了“讓巴西重新偉大”。這位巴西總統甚至打算讓自己的兒子充任駐美大使。看起來,成為川普擁躉的博爾索納羅將讓巴西改變航向。

然而說是說,做是做。如今的博爾索納羅並未對白宮亦步亦趨,表示“希望在沒有任何意識形態偏見的情況下融入世界經濟”,顯然是對美方動輒舉起大棒的行為不以為然。巴西農業部門更是直言不諱地闡明:巴西在中美之間會保持“等距離外交”。

讓博爾索納羅很快認清形勢的原因只有一個——現實。

1、中巴兩國存在很強的互補性。2018年,中巴雙邊貿易額987億美元,比2017年增加32%。巴西對華出口達639億美元,比2017年猛增近35%。巴西利亞清楚,坐享300億美元順差在現在的經濟形勢下有多麼寶貴和不易。巴西最大貿易伙伴連續10年都是東方大國。而巴西對華吸收的投資也超過210億美元。2019年前9個月,巴西對華出口佔其出口總額的27.6%,美國只佔13%。巴西不能失去這麼一個大客戶,這是不可承受的代價。

巴西是南美第一大國,也是金磚國家之一,GDP總量排名全球第9位。可現狀是巴西的經濟增長動能依然疲軟,社會福利改革依然是老大難。博爾索納羅剛當上總統,巴西GDP(2019年第一季度)就環比萎縮0.2%,不啻為當頭一棒。礦業、農牧業不景氣、投資低迷、債務高企等問題一個接一個。為了走出經濟衰退,博爾索納羅加大了對外國資本、服務和商品的市場開放力度,下大力氣改善了營商環境,還制定了恢復經濟增長動能的“2019-2022特別行動計劃”。而所有這一切都離不開最大貿易伙伴的支持。

巴西總統7個月前還奉承白宮,如今狠挖美國牆腳,背後或有3個原因

2、巴西與美國存在搶奪市場份額的競爭關係。博爾索納羅帶領110家企業,一個主要目的就是要推動出口、吸引投資。農業、綜合零售、基礎設施、科技創新等都是重點合作領域。鞏固巴西產品好不容易佔據的“江山”則是重中之重,不能讓美國農產品重新奪走。至於白宮怎麼想,巴西人就管不著了。從現在來看,巴西已取代美國成為對華最大棉花出口國。2019年9月9日,巴西又有25家肉類加工廠獲得對華出口資質,總數已經達到89家。在白宮犯糊塗時,巴西的做法相當於挖美國的牆腳。

2018年巴西農產品的出口額約為1017億美元,這是一個創紀錄的數字,佔巴西總出口額的42.4%,比2017年增長近6%。以現在的趨勢來看,這一數額還會再創新高。對美國農民來說,這恐怕不是什麼好消息,因為巴西農產品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就是東方大國,2018年巴西對華出口的大豆足足達到6880萬噸,牛肉32.23萬噸。

巴西媒體表示,如今巴西正在對國有企業進行改革,希望中資也能參與進來。巴西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願意對華出口大豆、肉類、石油和鐵礦石,希望在對華農產品出口多樣化方面取得實質成果。巴西希望能夠“最大限度”地擴大在華業務,把本國的“投資夥伴計劃”與“帶路倡議”相對接。巴方乾脆直接表態:對投資沒有限制。

3、白宮的“不靠譜”,讓巴西覺得美國根本靠不住。華盛頓對敘利亞庫爾德武裝是“用過就丟”,其涼薄令諸多國家寒心。“沒有足夠實力的盟友就是用來出賣的”——美國的利益至上原則從未改變過。身處“後院”的巴西自然是深有體會。

另一方面,對美國表現出積極友好姿態的博爾索納羅希望獲得的是實惠,而非真的想當美國的馬仔。可近似於獻媚的彎腰與諂笑並未獲得實質的好處。

巴西總統7個月前還奉承白宮,如今狠挖美國牆腳,背後或有3個原因

美國一直宣稱支持巴西加入“經合組織”,但卻口惠而實不至。西方媒體透露,2019年8月,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曾致信“經合組織”秘書長,支持阿根廷與羅馬尼亞的加入申請,卻沒有提到巴西。白宮一直反對多邊機構擴員,尤其是加入巴西這樣的重量級國家。而如果身處美國傳統勢力範圍的巴西快速發展壯大,無疑對霸權來說形成了挑戰。對此心知肚明的博爾索納羅也只能裝著無所謂,聲稱“我們的前面還排著2個國家”。

至於指望美國能夠雪中送炭更是無稽之談。智利的騷亂不斷升級,表原因是票價,其根源在於分配不公、中下層民眾的被剝奪感找到了爆發的出口。智利靠著資源型、外向型的自由市場經濟模式成為拉美地區的富裕國家,但過度依靠大宗資源型商品和貧富差距的擴大也埋下了隱憂。這種結構性矛盾和危機也為巴西敲響了警鐘。“智利模式”出自美國人之手,但開藥方的人往往不會對病人負責。智利成為“華盛頓共識”和“新自由主義”在拉美的一個櫥窗,現在這個櫥窗已經被憤怒的民眾打碎。美國伸出援手了嗎?

巴西總統7個月前還奉承白宮,如今狠挖美國牆腳,背後或有3個原因

看看鄰國阿根廷,被“新自由主義模式”折騰成這個慘樣,布宜諾斯艾利斯失去了對金融的調控能力之後,美國通過操縱阿根廷比索掠奪了大量財富,巴西很難不產生唇亡齒寒之感。

博爾索納羅應該明白,當務之急就是緩解民眾持續增大的經濟壓力,不能被美元所同化。現在看來,巴西走出了正確的一步。現實讓“南美川普”變得聰明,徹底放開手腳搶奪美國的市場份額,畢竟拿到手裡的才是自己的。美國許諾了一個分不到的蛋糕,做的再大再好又有什麼用?加入“人類命運共同體”才是出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