闢謠:鱷魚只能是凶殘的殺手?不,雌性尼羅鱷會保護孩子長達兩年

小時候看過不少跟動物有關的驚悚恐怖電影,說來奇怪,像《侏羅紀公園》、《大白鯊》、《狂蟒之災》這些電影當時並沒給我造成太大的陰影,唯獨跟

鱷魚有關的電影總能嚇到我,例如《驚世巨鱷》、《史前巨鱷》、《逃亡鱷魚島》等經典電影。雖然現在看來這些老電影無論是特效還是劇情都很一般,但對於小時候的我來說卻相當恐怖,有時候去公園玩都擔心人工湖裡會躥出一條鱷魚把我撕碎。

長大以後對動物的喜愛讓我克服了恐懼,鱷魚這種外貌威武拉風、性格兇悍的狂野巨怪在我眼中也變得有魅力起來。

後來喜歡上了DC的漫畫和電影,很喜歡裡面的殺手鱷,玩LOL時也對荒漠屠夫雷克頓情有獨鍾(雖然我技術不咋地)。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非洲淡水中的兇悍殺手——尼羅鱷Crocodylus niloticus

闢謠:鱷魚只能是兇殘的殺手?不,雌性尼羅鱷會保護孩子長達兩年

形似遠古巨獸

尼羅鱷是非洲最大的鱷魚,也是全世界現生第二大鱷魚,僅次於生活在亞洲和澳洲北部的灣鱷Crocodylus porosus

成年的雄性尼羅鱷身長約3.3~5米,體重150~700千克,雌性尼羅鱷的體型要比雄性小很多,身長約2.2~3.8米,體重40~250千克。

這種現象叫做“性二態”,意思就是雄性和雌性在外觀上有著區別,有些是體型大小不同,有些是顏色或外部表現不同。例如雄獅的頭頸具有鬃毛而雌獅沒有,公雞羽色鮮亮而母雞色彩低調,這些就是性二態的表現。

尼羅鱷的性二態表現在體型大小上,除此之外沒有其他明顯差異了。

闢謠:鱷魚只能是兇殘的殺手?不,雌性尼羅鱷會保護孩子長達兩年

大家可能經常看到鱷魚浮在水面上只露出頭和脊背的場景,但鱷魚其實並不是只能生活在水裡。實際上只要是水邊區域,尼羅鱷都能生活的很好,比如江河、湖泊、沼澤、溪流、河口三角洲,甚至會出沒於淺海區域

雖然尼羅鱷不如灣鱷(又叫鹹水鱷、河口鱷)更能適應海水環境,但尼羅鱷也是有鹽腺的,多少能夠排出體內攝取過多的鹽分。

另外,生活在馬達加斯加的部分尼羅鱷種群還適應了洞穴生活,它們能在岸邊挖掘出深達1.5米、長約2~3米的洞穴用來棲息,不是一天24小時都泡在水裡cos枯木

闢謠:鱷魚只能是兇殘的殺手?不,雌性尼羅鱷會保護孩子長達兩年

搭夥曬太陽

尼羅鱷是相對來說比較有社會性的鱷魚,食物充足的話它們可以結成鬆散的團體一起狩獵、一起進食、一起曬太陽。

但這不代表它們是群居動物,因為這種由個體結合起來的團體比較脆弱,如果食物資源緊缺,它們也照樣會爆發種間戰鬥。

爬行動物都是變溫動物,也就是被誤傳了很久的“冷血動物”,它們的體溫會根據周圍環境溫度而變化,但是隻有較高溫度的條件下消化系統才能更好地工作,所以一般來說尼羅鱷會在白天找地方曬太陽,一邊提升溫度,一邊等待獵物上門。

闢謠:鱷魚只能是兇殘的殺手?不,雌性尼羅鱷會保護孩子長達兩年

強悍的狂野獵手

接下來就是重頭戲了,我們來講講尼羅鱷的戰鬥力

從食性上來說,尼羅鱷不怎麼挑食,只要是肉類,它們基本都不會放過:魚類、兩棲動物、其它爬行動物、水鳥、靠近水域的哺乳動物、腐肉,這些都是尼羅鱷的食物。

不過年幼的尼羅鱷還沒有強大的捕獵能力,只能進食小型的水生節肢動物、小魚、甲殼動物和小型爬行動物,但它們長大後就會變成強大的殺手。

成年尼羅鱷的咬合力高達5000磅力,它們吻部寬厚結實,牙齒呈圓錐形,一旦成功咬合,牙齒就會深深嵌入獵物的皮肉中很難掙脫,就算強行掙脫也會造成巨大撕裂傷,同樣很致命。

闢謠:鱷魚只能是兇殘的殺手?不,雌性尼羅鱷會保護孩子長達兩年

對於非洲大陸上的食草動物來說,生活處處是危機。

你就拿羚羊來說吧,平時吃草的時候要隨時提防著周圍有可能出現的獵豹、花豹、獅子、斑鬣狗等非洲大哥二哥之類的存在,吃兩口就得抬頭看看周圍的風吹草動;旱季的時候還要跟大家一起踏上遷徙之路尋找水源,這個時候就更危險了,兇猛的食肉動物都等著你掉隊呢。

千辛萬苦找到了河流和湖泊,終於能喝上一口水了,水裡還有更不好惹的存在——河馬跟鱷魚。河馬是領地意識極強的動物,它們的領地只有自己生活的周邊水域,陸地上怎麼鬧騰河馬管不著,但是如果想過河就要掂量掂量了。

而尼羅鱷則會靜靜埋伏在水中,只等需要飲水或過河的動物靠近,然後一舉出擊,把獵物拖下水

闢謠:鱷魚只能是兇殘的殺手?不,雌性尼羅鱷會保護孩子長達兩年

大招:死亡翻滾

關於鱷魚的進食方式大家可能聽說過一個詞——“死亡翻滾”。沒錯,尼羅鱷也掌握了這項技能。

那些能夠一兩口吞下去的獵物,尼羅鱷會用拋接的方式把它們吞下去,但如果獵物體型太大,就需要用到死亡翻滾了。

具體做法就是用牙齒牢牢咬住獵物的肢體或者一塊肉,然後整個身體在水中朝著一個方向迅速旋轉翻滾,把自己叼住的這塊肉或者獵物肢體直接扭斷、撕下來,從而方便進食。

如果獵物足夠大,尼羅鱷會允許周圍其他同類一起進食,大家圍著獵物一起翻滾,場面相當壯烈。

闢謠:鱷魚只能是兇殘的殺手?不,雌性尼羅鱷會保護孩子長達兩年

自然界中的好母親

雖然尼羅鱷很兇殘,但它們也有柔情的一面,並不是只能當個麼得感情的殺手

雌性尼羅鱷每兩到三年繁殖一次,每次產卵25~80枚。跟海龜一樣的是,雌性尼羅鱷在產卵時會事先挖個坑,把卵產進去;但是跟海龜不同的是,雌性尼羅鱷並不是產完卵就不管了,它們會生活在附近等待卵自然孵化,並偶爾會在埋著卵的土壤附近排洩,防止土壤過度硬化

不但如此,雌性尼羅鱷還會以激進的態度保護自己的卵,敢於攻擊任何靠近卵穴的動物。

卵即將孵化的時候,雌性尼羅鱷會把埋在卵上方的土壤挖掘開,有時還會叼起即將孵化的卵在舌頭和上顎之間滾動,以保證幼鱷能順利破殼而出。

出殼後的幼鱷會被母親含在嘴裡帶到水邊,此後雌性尼羅鱷會保護它的後代長達兩年

但即便如此,幼年尼羅鱷能夠順利活過兩年的概率也只有1%,很多食肉動物雖然惹不起成年尼羅鱷,但會對幼鱷造成威脅,雌性尼羅鱷也不能百分之百保護好幼鱷。

闢謠:鱷魚只能是兇殘的殺手?不,雌性尼羅鱷會保護孩子長達兩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