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潰瘍反覆發作 中醫更能“治本”

消化性潰瘍反覆發作 中醫更能“治本”

消化性潰瘍病包括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每5個男性或10個女性中便有1人患過此病,該病可發生在任何年齡段,尤以青壯年居多。消化科主任醫師張世筠表示,十二指腸潰瘍比胃潰瘍更為多見,前者約佔70%,後者約佔25%,兩者並存的複合性潰瘍約佔5%。若遷延不愈,可引起大出血、胃穿孔等危急重症,甚至導致休克、死亡。

張世筠提醒,中上腹部疼痛是消化性潰瘍的主要症狀。其中,十二指腸潰瘍的疼痛多出現於中上腹、或臍上方;胃潰瘍疼痛也發生在中上腹,但較十二指腸潰瘍疼痛位置偏高,有的在劍突下或劍突下偏左的地方。由於潰瘍可自行癒合,癒合後又極易復發,病程平均6-7年,甚至長達一二十年。除中上腹部疼痛外,消化性潰瘍的患者還常伴燒心、噯氣、泛酸、噁心、嘔吐等症狀。

張世筠表示,以中醫藥治療消化性潰瘍,不僅能較快地消除患者疼痛、噯氣、泛酸、燒灼等症狀,而且能夠“治本”,從源頭上改善胃腸功能,抑制胃酸分泌,促進潰瘍癒合,防止復發。前不久,張世筠以半夏瀉心湯,治癒了一例頑固性胃潰瘍,再次驗證了經方的治療效果,只要辨證正確,應用得當,就能取得良好的療效。

小貼士:脾胃疾病飲食禁忌

1.忌飲酒、濃茶和咖啡。特別是酒,它其中含有的乙醇可以直接刺激胃腸黏膜,會使潰瘍惡化。

2.忌冰凍和過熱飲食。飲食溫度適中,飲茶、湯不宜過熱。

3.忌飲食無律無度。宜少吃多餐,避免飢餓痛,疼痛時可吃一兩塊蘇打餅乾。

4.忌食太葷、太油和煎炸的食物。飲食中以易消化食物為主,肉類炒煮要熟,蔬菜不要半生。

5.忌食多量味精、酸辣及過鹹的食物。飲食以清淡為主,味重會刺激胃酸分泌,少量的生薑和胡椒,可暖胃和增強胃黏膜的保護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