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个战场:数字金融----趋势与挑战

下一个战场:数字金融----趋势与挑战

2019年9月20-22日,第十届新莫干山会议在浙江省德清县莫干山召开。会议的分论坛之一为“数字金融:趋势与挑战”,由莫干山研究院与数字资产研究院、中航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合作主办。

数字经济的发展势不可挡,数字货币更是未来数字经济中最核心的金融基础设施。数字货币与生俱来的非中性对宏观经济影响刚刚开始,对传统经济有独特的侵蚀和吞噬模式,还会创造很多原来宏观经济没有遇到的困境。

与会专家从深度讨论了数字经济与数字货币,探讨数字货币与复杂科学、普惠金融、Libra的相关问题,提出了双轨制货币改革的方案,并启动了《数字货币词典》的编写项目。

1

数字经济与数字货币

数字货币,因为数字经济的发展而诞生和成长;数字经济,因为数字货币的成熟而扩张和膨胀。所以我们进入到更加复杂的经济生态环境,而数字货币在这里成了最重要的影响最持久的,自身不断演进的一个变量。

数字经济可以划分为三个时代:(1)数字经济1.0,基于70年代计算机普及,通过计算机产生了数据,带来了电子支付;(2)数字经济2.0,基于0年代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发展,让数据能够流转起来,带来了网络支付和移动支付;(3)数字经济3.0,基于区块链技术诞生的,把数据和数字确权,带来了链上支付。

数字货币可以分成三类:(1)法定数字货币;(2)去中心化的私人数字货币;(3)由公司组织的类似Libra这样的数字货币。

2

数字货币与复杂科学

如果说21世纪是人类社会和经济社会生活全方位极具复杂化的世纪,那么数字货币将是这种复杂化的核心所在。

数字货币的多基源、多因素、多维度、多元化特征,正在极大的丰富复杂科学:一方面,推动人们逐渐认知数字货币本身是一个复杂系统,寻求数字货币的数学和其他科学的表述模式;另一方面,推动人们因为数字货币所提出的复杂性挑战,而深化思维模式的变革。

第一,数字货币是源于科技技术基因的“突变型”货币。现在人们讨论的数字货币,本质上来说并不是传统货币演变和派生出来的,而是一种新的货币形态。它是人类第一次通过交叉科学参与设计出来的货币,其基金建立在数学、密码学以及相关科学技术、区块链发展的基础上。人类已经难以用过去所了解的货币历史和各类传统货币学来推演和结束现在的数字货币。毫无疑问,数字货币的理论还在形成之中,尚在初期阶段。

第二,数字货币是一种改变传统货币“范式”的货币。相比较传统货币,数字货币的形式、定义、功能、结构模型、语言系统都发生了改变。

第三,数字货币是具有“自为主体”特征的货币。数字货币在产生之后就是有生命力的,因为其建立在自组织基础之上,且去中心化,通过节点完成连接和交易。它也有自己进化和演变的机制,从来没有一种货币像数字货币般具有迅速繁衍、膨胀、分裂的特点,人类也定然无法像驾驭传统货币那样驾驭数字货币。

第四,数字货币加剧了当代经济社会复杂化。在传统货币理论领域,长期存在货币到底是中性的还是非中性的,是外生变量还是内生变量的争论。当数字货币成为现实,其非中性和内生性的特征十分强烈,而且两者发生叠加。不仅如此,数字货币刺激和产生新的利益结构,改造了原来的金融生态,同时作用于和穿透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的界限。数字货币还会受制于所谓幂率的影响,给未来带来非常清楚的不确定性。观察数字货币历史,经历了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数字货币需要与原来的经济体系发生结合,是从原来经济体系中派生出来的;到了第二阶段,数字货币正形成气候,强制整个经济形态要嵌入到数字货币体系之中,开始主导着整个经济社会的演变。

因此,如果数字货币人格化,属于雄心勃勃的一种新物种。数字货币与生俱有的非中性,对宏观经济影响刚刚开始,对传统经济有独特的侵蚀和吞噬模式,还会创造很多原来宏观经济没有遇到的困境。

3

数字货币与普惠金融

普惠金融的挑战:银行代理人问题,因为制度性保护,银行高管和股东有强烈动机追求高风险;银行“大而不倒”是因为通过放贷创造流动性;融资贵因为垄断银行制度内部没有形成充分竞争。

任何货币体系都是少数精英设计的垄断制度,是非中性的;货币体系成功依赖多个利益相关方,包括储备物贡献者、银行体系、商户和最终用户;扩大储备物的选择范围,数字化资产是数字货币发行的基础;考虑去中心银行治理模式解决代理人问题;针对金融危机成因,分离银行的货币和信贷职能、全储备银行以及对货币总量和分配进行控制。

资产数字化的核心是信息透明、溯源和可穿透,以及信息来源的广泛和完整,而非结构化衍生品化。

资产抵押发行数字货币稳定币:设定合格抵押品目录评估抵押物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稳定机制是超额抵押和强制清算;需要依赖的市场基础设施有数字资产托管、交易和清算。

货币体系是一个通证体系,其利益相关方应根据其可测量的贡献度参与分配铸币税。分配规则可根据阶段性运营需要进行调整,可手工也可以智能合约形式实现。

分离货币和信贷功能,此时银行破产不会影响流动性,“大而可以倒”。传统存贷业务将会有不同形式,因为不能创造M1/M2了。基于智能合约实现资金分配的流向控制,目的是抑制货币用于投机性投资领域。英格兰银行仿真结果-基于国债发行30%GDP的央行数字货币可实现零通胀和持续2%GDP年增长。

以德国合作银行为例来考察去中心银行治理结构。其特征是:最大化资本回报率不是唯一甚至不是主要商业目标;由会员拥有,一般是个人或个人创业者;主要服务本地社区-家庭和中小型企业;规模小低风险偏好。其治理结构较好解决了代理人问题:决策机制一人一票;份额不能转让;立法限制商业银行对社区银行的并购;不同地区的合作银行是独立法人,不直接竞争;一个大区域内多家合作银行联合起来建立区域性网络中央机构,负责中心化职能。

真正的普惠金融:允许所有人无门槛地参与铸币;公平地对待所有人对货币体系的贡献并分享铸币税;允许每个人以合理的价格使用货币;货币体系金融稳定,民主透明,可持续发展。

从普惠金融角度看人民币国际化的核心是分享铸币权和铸币税。设计一种合成协作货币,允许他国家法币或国债加入人民币资产为主的储备物池,允许一定比例原生数字资产。参照去中心银行治理模式,他国可形成人民币数字货币超级节点,拥有部分货币发行权。他国可借用人民币信用实现其国内金融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且不损害其货币主权。


下一个战场:数字金融----趋势与挑战

《libra:一种金融创新实验》


4

数字货币与Libra

以libra为代表的私人发行的数字货币是非商品、非主权的超级货币形态。如果数据是未来最大的资产,那么数字货币一定是未来的终极货币形式。数字货币必将最终成为新一轮的技术革命产生的新经济和新(数据)资产的价值量度、支付手段、财富储备和世界货币。

如果Libra成功,这就是一个分水岭,它将创造一个终极的企业帝国,它做到的就是去掉主权的政治中心化,但是强化了商业中心,它会成为Libra最优货币区(类似欧元)。我们认为一开始它一定小心翼翼的听从监管的安排,但1比1的复制仅仅是开始,创造货币早晚会来临,品格再良好的私人中央银行也会试图获取铸币税。理想主义会让位于现实利益。如果由其任意发展,它的发展趋势或许是先干掉小国货币,再干掉小数字货币,再干掉(跨境银行端)支付系统,然后干掉霸权货币,而屠龙的勇士或许变为最终的巨龙。

原来我们基于真金白银的原始状态,后来基于主权利维坦发行的信任,现在明显都已经辜负了我们,谁也不能说数字货币以后就能不辜负我们。实际上所有技术精英的都会有自己的盘算,不管它们伪装出来是多么的普世或者具有人本精神。Libra也可能会屈服于资本的诉求和精英内心黑暗的部分,这都需要保持警觉。

关于中国应当如何应对。第一,中国可以要求更多的份额,申请更多的节点;第二, BATJ可以创造自己的Libra;第三,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可以学习创造Libra;第四,发行央行数字货币,这其实就是主权Libra。

5

我国目前应推行双轨制货币改革

央行法定数字货币的模式是两极双层架构,其原理是中心化发行、分布式授权、点对点流通。其目前其还有一个没有确定的问题:用账户系统还是账本系统。

如果用账户系统,那商业银行仍然担任着中介的角色,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表示法定数字货币将会限定在M0。但我们认为M0不能被数字货币所替代,因为它是很多人的共识群体。习惯手机支付的人和M0的关系很小,这大约是一亿人,而M0则是其余十几亿人的生活要素。

关于双轨制法定数字货币的发行方案,是在启动时把M0作为双轨制,自愿置换。这个重点在于能够打通银行间的市场,创设银行间的通证,让数字资产通过票据数据化加持M3。如此可以在不改变老百姓生活状态的情况下,使各大金融机构在他们的生态圈中去创设数字化通证和资产,直接投入到银行间市场。这样就把分布式授权的体系直接转化为机构与机构之间的分布式流通。

在资产数字化的进程中我们一定要关注本源,也就是账本。现如今公司、银行、政府用的都是700年前的复式记账,而这个制度是有缺陷的。数字货币能通过区块链技术,让造假只有一次机会,即仅存在链下。因此我们要通过央行数字货币的推出,做到实体区块链。最后重申一个底线:上链不炒币,助推新实体。

6

《数字货币词典》启动

本次论坛莫干山研究院、数字资产研究院与中航信托股份有限公司等机构还启动了《数字货币词典》的编写项目,该项目将对数字货币领域的概念术语进行勘校,确定规范的中文名称及对应的英文翻译,并加注定义,未来通过官方指导和社会影响来规范和统一数字货币领域的词汇使用。此举旨在建立全球数字货币的体系,并搭建起数字货币的国家重点智库和学术交流平台。


下一个战场:数字金融----趋势与挑战

《1984:莫干山会议》



分享到:


相關文章: